正在阅读> 山河色>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一十七章 衣冠拜冕旒
第一百一十七章 衣冠拜冕旒
虽然长安城内的余波还没有完全平息,但是由冼王所组织的大梁与西藩图钰国的通商,也是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图钰国位近宜州,自从冼王担任宜州封王以来,一直与宜州交好。每年与宜州通商,以物易物、商品往来不计其数。图钰国以西藩独有的宝马、香料以及其余风物每年与宜州交换茶叶与丝绸之物。有时候甚至会交换文化典籍,乐理乐器等物。这一次图钰国决定不再单独与宜州一家交换,而是与整个大梁进行通商,也是为了广开贸易之路,修天下之好以谋日后。大梁身为王朝,从确立王朝身份的那一天起就对应该如何处理这种事情有了明确的规划,自然不会怠慢。自冼王上书起.,梁帝就没有半分耽搁,一直让冼王着重办理此事。就连刺杀一事最轰动的时候,冼王的封底也依旧没有受到打扰。
两国通商,交通乃是重中之重。这一点不仅仅图钰国重视,冼王也投入了高度的关注。甚至于专门派专人为图钰国规划路线,再派人前往图钰国商议。力求打通一条大梁与西藩之间通商的道路,在这上面表现出了十足的诚意。
面对这种诚意,图钰国也不在意拿出他们的诚意。图钰国王子契科丹亲自带队,自图钰国经宜州前往长安。中途所经过的所有地方,都是由冼王一手安排,而且自图钰国通商使团进入大梁起,宜州就派人互送。在护送图钰国使团到达贺州、与长安接应的人接轨之后,宜州的兵马则连城门也没有近,痛痛快快的回到了宜州。
冼王此举,赢得了满朝上下的交口称赞。就连一向因为不喜欢贤妃而迁怒于冼王的梁帝,也是对于冼王大加赞扬。连带着贤妃宫里也赏赐了不少东西。虽然依旧没有盛宠,却也让人知道,这贤妃的地位不一般了。
冼王负责与图钰国使团的接洽并且将他们平南高兴的带到贺州,这是满朝上下都没有意见的、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在这长安城中怎么与图钰国使团接洽,由谁负责安排图钰国使团,由谁人负责与图钰国使团等人商议通商的具体事务,就让长安城中的人有些津津乐道了。原因无他,在这个问题上,梁帝再一次使出了不管不顾不问的老手段。在最后一锤定音之前,又是安排着什么大臣举荐之类的戏码了。
如今长安城,风头正劲便是代王与端王。自从两州州王一事起,代王就备受关注。这关注非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弱化,反而随着朝中形势的变化而深化。端王是赵贵妃之子,赵贵妃宠惯六宫的时候,就有不少人体会到了梁帝的心思。之后球猎之时,梁帝也是命端王坚国。那段时间长安城太平无事,除了梁帝猎山遇袭事件之外更是没有什么大事发生。端王无过便是功,被梁帝以坚国得力为由赏赐了一番,更是让人看清楚梁帝的心意。之后的司马兴义与靳清之间的明争暗斗,就更是吸引了长安城中众人的目光……
面对朝堂中密切投注在自己身上的目光,端王与代王的区别便显现出来了。代王出身富贵,母族显赫,母族与镇北侯府渊源深厚。端王便要落上几筹,虽然赵贵妃乃是刑部尚书赵坤的女儿,最近赵坤也因为赵贵妃的缘故在朝廷中备受瞩目。只不过最近朝堂中大事甚多,所以赵坤也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但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肯定的,只不过赵坤一个尚书,也没有什么长远眼光,培养出来的女儿,实在是没有镇北侯府倾力培养的代王具有大局观。
真正的富贵人家,并不会因为重视男儿而忽略对于女儿的教养。无论代王生母——镇北侯妻妹德妃,还是端王生母——赵坤之女赵贵妃,都是大家闺秀,自然有着不俗的教养。但是赵家与镇北侯夫人的家族相比,可就又不一样了。而且代王最为与镇北侯府关系最密切的亲王,一直也与镇北侯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年只要有空,都会前往北境与镇北侯学习。这样子的培养,就是赵坤倾尽全力也拿不出来的了。
所以在代王对于满朝的关注无动于衷,依旧安分守己的坐着分内的事情的时候,端王便显得诚惶诚恐,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了。而赵坤为了避险,也不能直接教导端王。这更加让端王像没头的苍蝇的一样到处碰壁,摔的头破血流。
正所谓吃—堑长一智,碰壁碰多了,经验自然就出来了。端王虽然才智平平,却也不至于在几经挫折之后还不思变通。穷极生变,端王便开始在长安城中乃至整个大梁招揽门客为他出谋划策,其心溢于言表。虽然梁帝以及朝中的文武大臣都没有对于端王此举表现什么。但是他们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这一次,端王也是卯足了劲的想要把与图钰国的接触重任拿过来。甚至已经接连在府上情人特意教导自己如何进行通商谈判。与之相比,代王依旧四平八稳,不动如山。但是梁帝的心意到底是什么,就难说了。即便是对于梁帝了解如屈淮,也不敢断言这一次梁帝会将这重任交给谁。
端王与代王,均是亲王,均已成年,均拥有自己的封地。虽然二人现在大部分时间并不如冼王一般治理着自己的封地,而是居住在长安办着梁帝安排的差事。但是从级别上来说,这两位可都是一样的,绝对没有谁优先于谁的说法。如果论政绩,端王自然是不如代王。但是这种事情如果按照政绩排先后,谁能比的过从始至终连宜州都没有出过的冼王?所以对于这件事情,端王还是很有自信的。
端王在朝堂上上蹦下跳的运动着,代王却事不关己一样毫不关心。无论其余人怎么明说暗示,代王就是不为所动。实在让人不知道代王打的是什么主意。但是代王真的就是什么主意都没有,他真的没有在这上面和端王争的想法。毕竟现在是端王处于考虑范围,不是他处于考虑范围。他稳坐钓鱼台,没有必要铤而走险。况且这种事情,也不是他们两个争就能争出结果的,总要看梁帝最后的意思。
梁帝也很是焦虑。从能力方面来说,他自然是更加属意于代王。毕竟无论如何,代王的能力都摆在那里。他现在虽然准备往上扶端王一把,却也不愿意将两国之间的通商交给端王练手。这可不是儿戏,谁也不知道端王能不能把事情办的可圈可点。因为纵观以前梁帝交给端王办的事情,基本上都处于一种没有错也没有好的程度,功不功过不过的也就那么过来了……
但是如果要选择代王的话,代王的能力梁帝还是很放心的。可代王最近风头也太盛了,要是再把这件事情漂漂亮亮的办好了,那端王想要再往上赶,可就不太容易了。
当真是什么人考虑什么问题,礼部都没有想到梁帝竟然考虑的是这些。他们一致认为这件事情根本无需考虑,当然是谁能办好让谁上。毕竟好好想一想,大梁可是很多年没有大规模的与西藩通商了。以往那种万国来朝的局面,也是很久没有再出现过了。最起码自从梁帝登基之后,与西藩各国之间的往来,是真的少了。图钰国的通商,不仅仅对于他们而言有好处,对于大梁而言,未尝不是一个机遇。如果因为大梁自己的问题,譬如党争或者夺嫡而错过了这个机会,可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在礼部急切而又小心的观望态度之下,梁帝终于做出了决定。但是事与愿违。梁帝的选择,并不是代王,而是端王。至于是什么促成了梁帝这样子的选择,那就不言而喻了……
虽然端王的确在很多方面不如代王,但是毕竟也是亲王。该学的自然都是教了的。就算是真的一时之间没有办法上手,有礼部把持着流程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是如何接见,如何说话,如何谈判,这些就不是礼部能够管得了的了。所以顾远泽在一声长叹之后,也是决定采取保守的方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想着保持礼部流程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对于端王所负责的接洽和谈判,他们是彻底不管不问,让户部头疼去了。但是据小道消息来说,户部好像也并不怎么想办这件事情。毕竟不用想也知道,这件事情,办好了功劳都是端王的。办不好,那责任会是全部由端王来负责吗?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营生,谁用心谁没脑子!户部尚书秦全愤愤的想到。
于是就在这种心不齐人不和的条件下,端王就收拾衣着,带着人前往了刚刚安排好的图钰使馆。据说在还没有谈判具体的通商事宜的时候,端王与图钰国王子契科丹在关于交通这个问题上还是相谈甚欢的,这也让礼部和户部都送了一口气。而图钰国王子契科丹在拜见梁帝之时展现出来对于大梁天朝上国的敬仰、对梁帝的尊敬、对大梁文化的叹为观止,也着实让梁帝高兴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