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第三十六章 、赵谷雨面对选拔

作者:金羊 | 发布时间 | 2016-08-24 | 字数:3377

老赵和大家道别后,第二天一早就乘早班车回家了,赵谷雨把他们送上车后,回到宿舍换了套西服,直接去了集团宣传部报到‭。

集团宣传部长一见到赵谷雨,就高兴的笑了,说没想到是这么帅气的小伙子,欢迎欢迎。在简单了解了一些情况后,亲自领到在同一楼层的集团党政宣传办公室,介绍给其他同志,要求办公室的胡主任安排桌椅,分配工作‭。

集团宣传部的工作和赵谷雨在镇里的工作有点类似,宣传材料的来源有工业也有农业,有三产服务也业。西华工业园区是省级开发区,园区里有化工、热电、机械制造、冶钢、纺织、服装等六十四家企业,还有酒店、旅游、地产等服务业,同时,西华村还是江南的蔬菜基地,周围村民家基本都有大棚,大多是换上皮鞋上班,回家换上胶鞋下地干活。村里除了蔬菜大棚外,还有一个几百亩的葡萄园,一个草莓园,都是供市区的市民观光采摘的,属于休闲观光项目,春天,草莓上市的时候,每逢周末,有大批的市民自己开车来草莓园采摘草莓,自己采摘下来的草莓按照市场价买走,秋天,西华有个葡萄节,吸引了上海、苏州等地的市民来采摘葡萄,这些市民的到来,不仅让西华的农民在家门口不要自己动手就把葡萄草莓卖出去,还带动了村里的三产服务业,那些季节里,酒店里人满为患‭。

赵谷雨刚到集团,工作不知道从哪下手,不像在麻纺厂的时候每天有具体事情,领导也没具体交办什么事情,有点像刚到镇政府工作时的样子,看上去大家都在忙,但具体不知道忙的什么‭。

赵谷雨不敢懈怠,他很快就让自己忙起来了。他是真忙,他到集团之初,每天晚上都忙到十一点。他在不停地收集各单位报上来的材料,不停地领会西华的治村之策,不停地分析西华的富强之因。在短短两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多次把写好的稿件主动送到编辑手里,报社记者加工后,记者名字在前,宣传部长严大国和他自己以通讯员的名义在后,先后发表了《今日西华‭》、《‬政策指引、党员引路、群众跟进‭——‬西华村发展模式‭》、《‬西华村坚持三手抓‭——‬农业支撑、工业强村、文明兴村‭》、《‬西华村以科技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培养身边典型、弘扬时代精神‭》、《‬双引擎驱动新跨越‭——‬西华村‘科技强村,人才强村’纪事‭》。‬后三篇还上了省报‭。

几篇报道的发表,在集团内部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赵谷雨在集团大楼里成了无人不晓的人物,工作关系很快就彻底由麻纺厂转到了集团(村部)机关。这里的人喜欢把集团总部叫住机关‭。

写稿件是赵谷雨的工作,但他每次投稿都把严大国的名字放在前面。他采写的新闻稿件《西华村党委一根扁担挑两头‭——‬一头是市场,一头是农户》分别在多家中央报刊发表,彻底奠定了赵谷雨在西华的地位,吴根义亲自点名,要考察重用,刚来的时候,赵谷雨打过一份入党申请,现在赵谷雨已经被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

妇委会的袁主任是个热心人,一天她在电梯口拉住赵谷雨,非常亲切地问赵谷雨,小赵,谈对象了没有。赵谷雨调侃说,我一无所有,哪来女友。袁主任说,大姐跟你说正经的,有还是没有,大姐想跟你介绍一对象。赵谷雨说,谢谢袁主任,我现在还不具备谈对象的条件。袁主任说,人家不在乎你的条件,人家就看上你这人了,人是你认识的,你给大姐一句话,谈还是不谈?赵谷雨觉得奇怪了,说这人我认识?袁主任说你认识!赵谷雨把自己再西华集团大楼里所有人说的女孩在脑子里扫描了一遍,没想出来,说这楼上就这几个女孩,没接触过几个啊。袁主任就着急了,说你这孩子,直接说到底想不想谈吧。赵谷雨说谢谢袁主任,等过段时间再说吧,我现在还不想谈。袁主任说,这什么孩子‭!

赵谷雨心里一直还惦记着朱小菊,尽管他朱小菊一直没给他回信,但他还是相信,也许跟前次一样,朱小菊压根就没收到他的信。他晚上回到宿舍有给朱小菊写了一封信,说了自己的近况。其实,朱小菊前面是没收到他的信,不知道他考到什么学校去了,就写了一封信到他的家里。赵谷雨回信以后,朱小菊得知赵谷雨在江南的一个工厂里打工,就没有给他回信,觉得没有相处的必要了。赵谷雨后来写的这封信,朱小菊一看是江南西华来的,就知道是赵谷雨的,粗粗看了一下就撕了,因为,她已经在大学里交了新的男朋友了‭。

赵谷雨的报道引起了一定的反响,特别是央报见报以后,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各级领导纷纷到西华来视察,西华成了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凡是到江南来视察的领导,市里基本都带到西华来看一看。吴根义成了报纸电视上的新闻人物‭。

省委副书记要来西华视察基层党建工作,上级要求吴根义要有一个汇报材料,吴根义指名道姓叫赵谷雨写。赵谷雨对党建这一块不是很熟悉,到组织委员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组织委员把西华的做法作了介绍,又给了他一沓材料供参考,赵谷雨熬灯着火忙了两个晚上,总算把材料交给了严大国,严大国看了以后稍作修改,打印出来给了吴根义‭。

大楼里忙活了几天,终于把省委副书记等来了‭。

赵谷雨并没有见到省委副书记,也没有见到吴根义汇报的场面,不过,他后来听说,吴根义没有读稿子,不是他不准备读,而是省委副书记没有给他读稿子的机会,只是进行了座谈,让他进行口头汇报,然后到几个企业去进行了走访,看了一些台帐。好在吴根义事前已经认真看过稿子,加上他做了多年的村党委书记,也练就了一副嘴皮子,这点场面他能应付自如。不过,后来听说省委副书记听不懂吴根义的话,吴根义不会普通话,一口的江南方言,很难懂,好在有市、区的领导在场,给他当了翻译‭。

吴根义说话省委副书记能不能听懂,跟赵谷雨没有关系,赵谷雨也不关心,反正他是能听懂的,在江南这么长时间,江南话虽然不会讲,但基本能听懂,不过,吴根义因为这件事的触动而做出的一项决议,跟赵谷雨连上了关系。村委会两套班子人员年龄都偏大,而且都是本地人,没有一个人能把普通话讲好的,因此,吴根义决定选拔培养一批年轻干部,进行培训深造,这个决议后来真的彻底改变了赵谷雨的人生‭。

赵谷雨看到这份通知的时候,不能说没有想法,但在他仔细看了报名条件以后,还是有点灰心,要求是大专以上,三十岁以下,党员优先。这大专文凭把他卡在了门外‭。

杨波本来是不想报名的,杨波的公务员考试笔试已经过了,等待面试,赵谷雨还是劝他报了名,万一公务员面试刷下来,说不定能到集团来上班,先弄个后备干部再说。杨波是本科,条件自然够了‭。

唐晓丹报名以后,没有见到赵谷雨的名字,就在集团大楼下面坐车里等赵谷雨,赵谷雨下班走到楼下的时候,唐晓丹按下车窗玻璃叫赵谷雨上车,赵谷雨问什么事?唐晓丹说上车再说。上了车,唐晓丹问赵谷雨为什么不报名参加选拔,赵谷雨说,条件写的很清楚,要大专以上,我成人文凭没到手呢。唐晓丹说,人家没说在读的不可以啊。赵谷雨说人家也没说可以啊。唐晓丹说,难道你想一辈子打工?这是你融入江南的一个最好的机会,明天最后一天,赶紧报名。赵谷雨说,要是去了人家不让报,多难为情?唐晓丹盯着赵谷雨看了有十秒,然后说,就为了你那薄薄的面子,放弃了这么好的机会?有时候,成功不一定全靠能力,也靠勇敢,看你在机会面前能不能向前跨一步,我想,这不是你心里的真实想法,既然有想法,就要付诸行动。说完,唐晓丹把车打着,赵谷雨下车,看着唐晓丹离去‭。

步行回宿舍的路只有一公里,赵谷雨却走了半小时,他是想报名的,但他恨自己的硬件不够硬;他是感谢唐晓丹的,但他嘴上没说出来‭。

第二天早上上班,赵谷雨并没有报名,他给师范学院函授班的同学蒋凯打了个电话,请他到师范学院办个在读证明。蒋凯是欣然允之,一小时后就传真来了。赵谷雨拿到师范学院的证明,并没有立即报名,而是一直等到下午的四点前,公布的截止时间快要到了的时候,他才敲响了集团组织人事科的门,他为这事情已经纠结了一天‭。

看了登记表,赵谷雨才知道,他已经排到第六十号了。基本都是本科。赵谷雨有点后悔,还是不应该来报名,据说只有二十个名额送出去进修,这已经是三比一了。但已经进来说明来意了,总不能退出去,只好硬着头皮先登记吧‭。

报名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有很多审问的环节,就是填写了一张登记表,把相关证件的原件进行了复印,赵谷雨没有学历证书,他给人家的是师范学院成人学院的学生证和学校出的在读证明,他拿出来的时候有点诚惶诚恐,问这可以吗,那女同志拿了仔细看了看,说先只能这样了,有没有用再说,小赵,你可是才子,这文凭的事情得抓紧‭。

赵谷雨脸有点红,笑了笑赶紧离开。这时候他深切地感受到,学历是他心头的一个痛,切肤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