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职场新人
如果有人穿越时空隧道,告诉此刻的林语:二十年以后,你将成为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总裁,管理着众多的企业,不需要嫁入豪门,你自己就可以成为豪门。
林语一定会笑这人是刚从精神病院里面跑出来的,疯言疯语,难以为信。因为在她看来,自己能不能顺利地在这个竞争惨烈的报社里存活下去,尚存疑问,至于成为什么上市公司的总裁,那更无异于痴人说梦。
此时正值1997年的盛夏,天气预报说这两天有雷阵雨,不知道怎么搞的,老是“阵”不下来。空气潮湿闷热,人就像是被装在了铁皮罐里,憋得透不过气来。
就连到了深夜都不肯给人一丝凉风,林语刚洗了澡,转眼间浑身又黏黏糊糊的。人躺在床上,就像烧饼搁在热锅上,翻来覆去浑身都烫。
睡不着觉,她只得翻身起床,打开客厅里权充电视柜的单门冰箱,拿出一瓶不知是谁喝了一半,又重新盖上瓶盖的瓶装啤酒,猛喝了一口,打开电视来,将声音调成静音,然后看着重播的晚间新闻。
零点之前,也就是昨天,香港终于回归了。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刻,林语的心情却很复杂,甚至是有些怅惘。
去年的这个时候,林语在学校的大礼堂里,在他们的毕业晚会上刚唱完“1997快些到吧”,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被她的同学方琳和刘彤左右搂着,一顿猛亲。
那时的她们,满脸的青春、骄傲与自信,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向往。而毕业之后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的经历,却让林语觉得往昔校园里的那些欢歌和笑语,都已经离她那么的远,远到恍如隔世。
林语大学毕业以后,被分配回老家那个小县城,她妈妈教书的那所中学里去做行政。她不安于那种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等工作稳定了,就找个人结婚生孩子的生活。
今年年初,刚过完春节,她就约着跟她一样,无法忍受老家那平淡如水的生活,想离家出走的方琳和刘彤一起,偷偷跑回了成都,回到她们曾经共同生活了四年的这座城市。
她们在东郊一个十几年前建成的居民小区里,找到一套三居室的房子,三人合租在一起,开始了她们仨“漂”在成都的生活。
方琳和刘彤很快就找到了一份暂时可以让自己生存下去的工作,而林语在翻完了所有她能买到的成都本地报纸上的招聘广告,跑遍了大大小小的人才市场,见过了若干次工,都没有找到哪家公司愿意接受她。
之所以会这样,其主要原因是她的妈妈一直担心她私自出逃,在她离家以前,扣押了她的身份证,这就使得她很难找到一份像样的正式工作。
为了生存,她给人做过临时促销员,到电台去给同学的广播节目当过托儿,给各式各样的杂志写过稿。但是,这些酬劳都很微薄,而且并不稳定。林语时常感觉自己是吃了上顿,就没了下顿。每日里,她都在焦虑和不安中,为自己那张唇红齿白的嘴,四处奔波。
就在她觉得自己快要熬不下去的时候,她哥哥林子豪帮她把身份证偷了出来,悄悄给她送到成都。
而她大学时的恩师魏老,恰巧在那个时候给她打来电话,询问她的近况。得知她正在成都找工作之后,主动提出让她去找在报社工作的,比她高几个年级的同门师兄阳洋,让他给她在报社安排一个实习的机会,林语这才看到了生活的曙光。
三个月的实习期过后,林语经历了残酷的淘汰,好不容易留了下来。
报社以积分来考核记者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水平,无论是对新人,还是对老人,规则都是一样,容不得大家有半点的懒惰与懈怠。
林语虽然被几位带她的师父领进了门,但是过了实习期以后,修行还是得靠她各人。这几天,林语每天都要写五六篇稿子,但是见报的却很少,这让她有些郁闷。
她将白天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看完之后,觉得自己还是没有什么睡意,就一个人走到生活阳台上去吹风。
刘彤半夜里出来上卫生间,赫然发现林语还站在阳台上,禁不住走过去问她,“你怎么还没睡?”
“我睡不着。”
“怎么了?”
“今天下午人力资源总监把我叫去,跟我说阳洋推荐我去当医疗保健版的编辑。”
“那是好事啊。”
“是啊,但是总监那副表情,摆明了就是觉得以我的能力根本就不能胜任这个职位,只是因为阳洋指定让我去做,所以她才勉强同意的。”
“阳洋是你们部门的主编,他最清楚你的能力,他让你去,那肯定是他认为你的能力足够胜任。”
“我觉得不是这个原因。我这个月的积分很有可能会不及格,按照报社规定,连续三个月不及格,我就会被自动辞退。我这才刚转正没两个月,马上就面临失业。阳洋可能是看在魏老的面子上,所以才推荐我去当编辑的。”
“你就别想那么多了,不管是什么原因让你去做编辑,总归是好事。你不是一天到晚都在担心自己完不成写稿任务吗,当了编辑是不是就没有这个要求了?”
林语点了点头,“是的,因为是编采合一,所以那个版面的记者还是我,只是在写稿方面不再要求我跟其他记者一样,每个月必须要完成25分才算及格。现在对我是一个综合性的考核,既要看版面编排,也要看稿件质量。”
“那压力就更大了哦。”
“是啊,只是饭碗相对来说会更稳当一些。”
“看来阳洋对你还是不错的。”
“是啊,他可能是卖魏老一个面子,所以对我还是挺关照的。”
“明天早上你没有采访吗,赶紧去睡吧。”
林语想了想,只好跟在刘彤身后,回到房间继续睡觉。
第二天一早,林语去参加一个总部在北京的保健品公司的新品发布会。
会议的进程是:早上九点到十一点半举行新闻发布会,之后是媒体拍照,十二点午餐。
林语到的时候已经接近十一点,几乎快要到该散会的时候了。
走进装修得金碧辉煌的五星级酒店,林语跟着指路牌一路找到举行发布会的会议大厅,前台签到的工作人员已经不见了,只留下空无一人的签到台,林语推开厚重的会议厅的大门,看到里面坐满了人。她低着头,踩着柔软得几乎要将整个脚陷进去的厚厚的地毯,硬着头皮在最后一排找了一个空位坐了下来。
按照惯例,记者们一般是被安排坐在前两排的座位上,这个时候了,林语若要走到前排去,势必会惊动很多人,影响会议进程。最后,她只得安安静静地呆在最后一排座位上,尽量不去影响到其他人。
主席台上就坐的每个人前面都有一个名牌,上面写着他们的姓名和职务。林语眯了眯略微有些近视的眼睛,仔细看着他们各自的身份,然后静下心来,听着台上人士的讲话。这个时候估计该讲话的人都已经讲完了,现在是几个媒体的记者在例行公事的进行着提问。
林语手里面没有他们公司的任何资料,在上一任编辑跟她交接工作的时候,也没有跟她提到过这家公司跟他们有任何的合作,林语是直到前几天接到他们召开新闻发布会的请柬时,才知道有这么一家公司。
因此,她对他们几乎是一无所知。错过了会议开头的部分,现在就完全不知道他们都在说些什么了,更不知道轮到她来提问时,自己该问些什么,林语干坐在那里,觉得有些狼狈,感觉自己完全是一副过来混饭吃的模样。
好在这个时候负责联系她的那家保健品公司企划部的工作人员看到林语来了,忙给她送过来一叠今天会议的资料,第一页就是这次新闻发布会的新闻通稿。林语翻了翻这叠资料,她大致看了一下,其实以这份新闻通稿的内容,她今天完全可以不来参加这场新闻发布会,收到他们公司的红包之后,直接把这份通稿改头换面一下,就可以发到版面上去。
今天,她在外面跑了一上午,又累又渴,就悄声叫身旁正路过的一个工作人员给她倒一杯水过来。
刚才因为赶时间,她一路上将她那辆破自行车蹬得像风火轮,跑得飞快,她那辆二手车的车座垫在她上次不小心摔到地上之后,撞得有点歪,还有点活动,她骑快了时,那个座椅就有些扭来扭去的。她当时只顾着赶路,没有注意这些细节,现在好不容易坐下来了,才感觉到自己的腰和屁股都有些疼。
她轻轻地活动了一下身子,也许是她的动作幅度有点大,居然引起了台上一位男士的注意。
只见他用探询的目光看着她,林语也发现了那个男人在看着自己,她忙向他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没想到,那个男人却离开了主席台,向她走了过来。
林语看了一下他面前的名牌,竟然是那家保健品公司西南区总经理关海峰。
看着关海峰一步一步地向自己走来,林语突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