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醉了> 章节目录> 第十章 泸州大曲天下传
第十章 泸州大曲天下传
今日说起泸州老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酒以城名,城以酒兴,泸州于2012年正式荣获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名城委冠名“中国酒城·泸州”。中国最古老的酿酒世家,穿越440余年的风云传说,走过23代传承人的跌宕酒路,凭借着时光打磨出了顶级品牌,被世人广为传诵。
然而,是谁,第一个把泸州老窖推向世界舞台?是谁,第一个赋予泸州“酒城”称谓?风云际会,煮酒论英雄,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温筱泉。
温筱泉,字翰祯,别号蜕安,公元1870年(同治九年)出生于四川泸州的一个酿酒世家。他的曾祖温荣盛于公元1729年(雍正七年)从广东移民泸州。其了祖父温宣豫收购了“舒聚源”、“裕厚祥”、“富生荣”、“顺昌祥”等老字号酒坊,打出了“豫记温永盛”的字号,在泸州酒坊中独占鳌头。到了父亲温玉坡时,祖业进一步发扬光大,温家富甲一方,可以说,温筱泉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温筱泉兄弟四人,他行三,人称“温三爷”。他的大哥温池泉虽然从小闻着酒香长大,却对酿酒不感兴趣;二哥温方泉骑马时摔成残疾;所以父亲就把继承祖业、光耀门庭的希望寄托在温筱泉和弟弟温幼泉身上。父亲为他俩精心设计了人生规划:温筱泉读书中举,入仕为官;温幼泉继承祖业经营“温永盛”酒坊。
温筱泉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16岁入学读书,32岁考中举人,并随后担任泸州经纬学堂监督(校长)、云南迤西同知。他勤俭奉公,济困扶危,深得众望。泸州经纬学堂后更名为川南师范学堂,是川南首家新式学堂,因引进各类有维新思想的教师,很快成为川南新思想的传播基地,同盟会元老吴玉章、戏剧家阳翰笙、川军将领但懋辛等人,都是在此接受教育,走上革新之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泸州同盟会起义响应,随即成立川南军政府。此时温筱泉并不是同盟会会员,却因多年来推动维新,在地方享有崇高威望,被公推为川南军政府副都督,并受孙中山先生嘉勉勋章一枚。次年北京成立国会,温筱泉被选为众议院议员,随即前往北京。在北京,他目睹国家内忧外患,军阀把持大权,国会无力维护国家的统一,深感失望。他坚决不介入国会中的党派斗争,常常与实业家张謇、黄炎培等谈论救国之道,深受其“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并由此萌生了返回泸州兴办实业的想法。
1914年,温筱泉毅然辞去川南军政府副都督职务回到泸州。此时父亲温玉坡已经去世,温筱泉与弟弟温幼泉一起经营祖业,兄弟二人齐心合力,最终成功把“温永盛”老窖大曲推向世界舞台。
温筱泉回乡以后,结合自己在北京的见闻,借鉴张謇等人的先进实业管理经验,对“豫记温永盛”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一方面,他与温幼泉一起深入研究老窖大曲的酿造技术,将先进的工艺提炼为规范的操作流程,逐渐打破了“大瓦片”(烤酒大师傅)对技术的垄断,从而加强了生产管理,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另一方面,他借鉴先进的实业经验,开始创立品牌。他将“豫记温永盛”更名为“筱记温永盛”,重点培育祖父温宣豫首创的“三百年老窖大曲”,使其成为自家酒厂的形象品牌;并一改过去“酒好不怕巷子深”、等客上门的局面,利用自己从政时积攒的人脉关系,积极主动搞起推销,“三百年老窖大曲”沿着长江沱江,源源不断地走出泸州,走出四川,走向全国。
温筱泉并未就此满足,他把高瞻远瞩的目光投向了世界舞台,他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1915年,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通,美国在旧金山举办“太平洋——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时任财政部副部长的泸州人张熙午立即将此消息电告温筱泉。温筱泉敏锐地觉察到,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他立即与弟弟温幼泉一起精心筹备参展事宜。他们选用了10个最好的陶瓷瓦罐,一一贴上大红的“温永盛”老窖大曲酒商标,报四川省劝业厅转呈实业部备案。
“三百年老窖大曲”满载着温家人的殷切期望走出国门,远渡重洋,摆上了万国博览会的展台。经过评选,“三百年老窖大曲”征服了评委,受到一致称赞,被评为国际名酒一等奖,获金质奖章。
捷报传回,整个泸州城轰动了。
温筱泉郑重地将奖牌和获奖证书悬挂在温公馆正堂上方,“温永盛”酒坊和温公馆都贴上了“三百年老窖,十一代酒家”的字联,温氏家族所有成员和“温永盛”全体酿酒师傅,敲锣打鼓在泸州大街小巷展示金奖。游行持续了3天,所到之处,家家放鞭炮庆贺;营沟里另外7家酿酒作坊和社会商界为“温永盛”老窖获得世界级荣誉而送匾道喜。一时间,欢呼声、赞美声响彻泸州城,比过年还热闹。
“温永盛”一举打响了自己的知名度,在泸州数十家酒坊中脱颖而出,成为泸州老窖大曲酒最著名的代表,成为当时社会各阶层最喜爱的饮品。
由于“温永盛”的发展,带动了“天成生”、“协泰祥”等众多拥有百年老窖的酒坊你追我赶,整体推进了泸州酿酒技艺的蓬勃发展,泸州老窖大曲成为响当当的民族品牌。
1937年抗日战争暴发,国难当头之际,温筱泉又遭遇家门不幸——弟弟温幼泉不幸病逝了。温幼泉一直兢兢业业地管理着“温永盛”酒坊的生产,一年四季劳碌奔波,病重期间走不动路了,还坚持坐滑竿到糟房了解生产
情况,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今他去世了,千斤重担都压在了已经67岁的温筱泉身上。
温筱泉没有被压垮。国家危难、民族存亡之际,他挺身而出,担任泸县财务委员会委员长,利用自己的崇高声望积极为抗战筹集资金、物资。他冒着战争和通货膨胀的巨大风险,苦苦支撑着“温永盛”酒坊的生产,在前线医用酒精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停下所有大曲酒的生产,转而生产小曲烧酒,以最大限度地提取酒精来供应前线。战后,温筱泉的老友、民主人士章士钊也来到泸州,两人久别重逢,相谈甚欢,临别时章士钊写下了“温家酒窖三百年,泸州大曲天下传”的诗句赠给温筱泉。
新中国成立之后,温筱泉执掌的“温永盛”酒坊,与“春和荣”、“定记”等36家酒坊合归于泸州老窖曲酒厂,泸州老窖大曲从此插上腾飞的翅膀,迈入新的发展时代。温筱泉历任泸县军分区剿抚委员会委员、川南区和泸州市各界人民代表、泸州市政协常委、泸州市人大代表、四川文史馆研究员,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晚年的温筱泉虽然年事已高,却依旧关注家乡的建设和发展。1960年泸州沱江大桥建成通车,已经90高龄的温筱泉欣然赋诗《祝沱江大桥建成》,表达自己的欣慰之情:
七眼长江百尺高,泸州酒色数今朝。
前人尽说余甘好,添得沱江第一桥。
1961年温筱泉病逝,享年91岁,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为他树碑立传,名动一时;家乡人对温筱泉成功把泸州老窖大曲推向世界舞台,在艰难时局中从未间断“温永盛”老窖生产,为国家和人民保存了完好的酿酒基地,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推崇备至,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