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寻藏录> 章节目录> 第二百七十六章 金脉

选择阅读主题:

第二百七十六章 金脉

作者:熊猫大书 | 发布时间 | 2016-10-09 | 字数:3183

她不再说话,顺着往画面下看,但下一幅众人更不理解了。这幅图只分散的拼出了五分之二,其中五分之一是送葬的人群,围在一个挖好的墓穴旁边,地面全是黄色的。另外五分之一是墓墙的上角,画得是一些白色的山顶,合起来仿佛一片金海银山。

再往后没有破碎的另一面墙上,就只剩下一个红人了,那个自然是钦宗。这个墓主人显然比赵佶活的时间要长很多,后面的一些事钦宗发生的一些事,他也经历了。可惜最后一面墙也被打通了,洛雨从两块大一点的碎片上依稀辨认出了,其中还有金人送高宗的生母回南宋的画面。不过众人既然已经找到了赵佶下葬的情景,一时间就没去清理最后那些无关紧要的。

“如果说赵佶信道,来了以后着手下人盖了间地窨子当道观,也算是可以理解的。白色的山这里到冬天遍地都是,可这黄色的地面哪有呢?”洛雨摸着下巴说道。

“这个,会不会和那群淘金客要找的‘大金之地’有关系?那群人遮遮掩掩的,呆了小半年还不走,好像根本就不是冲着八月雪的传说来的。刚才那金头儿可能根本没说实话!”陆林说道。

“金矿吗?这么说倒也说得通。”洛雨一边整理着思绪一边说道,“虽然赵佶已经是阶下囚了,但对身边那群常年伺候的奴才来说,他还是主子,这种忠心侍主的心理,在封建社会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变。为了不让金人发现,下人们把这道观修在了地下,供赵佶修炼用。也许是挖潜龙观的时候,才被他们碰巧发现了金脉!赵佶死后,其他人便穿过潜龙观,把赵佶埋到了金脉上。一朝皇帝落魄如此,对于这群已经身无常物的奴才来说,最后能把主人葬到黄金堆里,也算是厚葬了。”

“另外还有一点也很奇怪,”陆林看着周围说道,“你看这被挖通的墓墙,两边墙都破了。不像是挖到了这里戈然而止,反倒像挖到墓墙后才开始下决心挖的后面的坑道。这墓不是终点,反而是起点!真是太奇怪了,难道这群金客子不但淘金,还兼职盗墓?”

“你们看这个!”水静突然有了发现,她从地上捡起一块核桃大小的石块,把彩绘的一面给众人看,画上只有几笔,却勾勒出了一个四根石条朝天的轮廓,正是他们要找的那块石头的上半部分!

“快!快找找是哪儿掉的!拼起来!”陆林兴奋的喊道。几个人手忙脚乱的拼了十几分钟,可是完全没有头绪,连画着石头下半部分的彩绘都没能找到。试了无数次后依然无果,也只能放弃了。洛雨拿着小石块一阵出神,几个人抱怨之余,却一点都没想到,他们恰恰漏掉了这壁画上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唉,至少总算能确定那块石头真的在这里了。看来真得好好找找,说不得要跟那些淘金客再碰一碰,看看能不能套点话出来。”陆林说道,“只是,石头既然在这边,那昊子他们就又白跑了。”

“先别急着下定论,东西找到再说。”洛雨摇头道。当初得知石头竟然有两个去向的时候,她就觉得事情没他们想的那么简单,眼下仅凭一幅壁画就确定石头的去向,似乎有些太早了。当一行人看着满地的碎石发呆时,却不知道,项昊那边正在准备着一个极其危险的实验。

时间回到几天前。

萧卓架着车,载着一行人缓缓驶出了风景如画的杭州。即使如项昊这种神精大条的家伙,也在这如画的风景面前有些恋恋不舍。他一边看着车外一边喃喃说道:“西湖真好呀,就是人太多了。”

“住北京的还说杭州人多?你真逗。”萧卓说道,“该去的地方都去了,可总觉得缺点什么,就像我每次来杭州一样。”

“缺个男人陪吧?”罗瑞在后不休口德的说道,他看到萧卓一瞪眼,马上转移话题道:“你们说那个通天宝鉴是哪来的?如果真是从西湖里捞出来的,又会是谁扔进去的呢?”

“这可不好说,不过应该是汉代以后。你们还记得涌金门那个金牛的传说吗?我说当时西湖还是海,不可能有牛。可前几天逛博物馆我才了解到,早在西湖还是海的时候,七千到四千年前,这里就有原古先民居住了,也就是现代人提到的良渚文明。据说当时杭州附近曾经有一座水城,良渚人临海而居,在此地修建了一座围堰塘城。我推测,那镜子至少也是西湖形成湖泊之后才有,也就是汉代以后。呵呵,虽说良渚先民时期就已经有船了,但总不可能是他们把镜子扔到海里的吧?”王轩说到最后玩笑道。

“别小看原始人,人类的脑容量从一万年前开始基本没变过,甚至现在还缩小了。他们和我们一样聪明,只是没有知识的积累。”罗瑞只想转移话题,也就没有深究,反倒巴结起萧卓来,“玩过了杭州再去广州,跟着萧姐这个大富婆,真是幸福呀!对了萧姐,你在杭州有房吗?回头完事了让兄弟多住一段行不行?”

“行啊,住多久都行,记得交房租。”萧卓冷冷的说道。

“说起来,杭州确实是宜居的地方,山水养人不说,单说这地理位置。江南已经富庶了千年,虽也屡遭战火,却总能很快恢复过来富足依旧。而且不像北方那样受过金元之害,很多文化和传统保存完整,又不会因为邻近朝廷而被管得太死。”

“呵呵,照你这说,不如把家搬到这江南来了?”萧卓说道。她对王轩这观点颇不以为然,自家在东北还不是逍遥自在。

不料王轩竟然很认真的点头道:“嗯,若说为子孙计,确实如此。从概率上讲,住在江南更安全,也更容易生活富裕。再者,若哪天战事一起……”他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自匈奴、突厥、五胡乱华,到辽人、金、元、满清甚至是日本人,中国东、南临海,西面环山的地理位置已经决定了,领土上的侵略只会来自北方,这个国家最大的敌人一直在北方!你说是南方安全还是北方安全?”

“我看最大的敌人在内部才对!”萧卓不服气的辩解道。

看气氛有点僵,罗瑞打圆场道:“其实江南也是在北宋南渡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啧啧,北宋怎么就那么容易被灭了呢?”

“卓姐这话也没说错,问题在内部。当时金辽开战,两万女真士兵大败辽人70万大军。赵佶趁机连金攻辽,结果十万宋军被一万辽国败兵打得大败。但真正的原因是在朝廷,当时童贯正在剿灭方腊,为了等他回师北上抢功,朝中大臣刻意克扣北军的粮草,拖着不让他们打。中国历来这样,前面一个人打仗,后面有一群人拖后腿。朝中大员先考虑的不是胜负,而是打胜仗的是谁的人。如果是政敌的,那就算搅黄了也不能让他赢,这种仗怎么能不输?”

项昊听着气闷,骂道:“娘的,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真是憋屈!怎么当官的都是些这样的家伙呢!”

“呵呵,差点忘了,你跟我们学的历史书不太一样。”罗瑞听得汗颜道。“还是说说正事吧!小王,你说从沉船入手,怎么个找法?好像那边除了南海一号外,真没发现过什么沉船。”

萧卓接话道:“这个我知道一点。一来专门的技术条件不成熟,国家对这类事不太上心,二来按照中国的法律,无论发现什么都是国家的,于是个人和外国公司也就没了打捞的兴趣。中国的海洋考古相当落后,别说打捞了,目前已知探明的都不多。”

王轩摇头道:“没关系,千年前的沉船没人打捞,但近百年来的沉船总会有人管的。如果考古资料查不到,咱们就再找找自清末民国以来江门附近的海难资料。说不准在他们打捞沉船的时候就能发现点什么,只要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总有办法继续追查下去的。”他话锋一转又道:“听说你们另一组人去了东北的深山,这边比那边有一个好处就是数百年里人类活动频繁,相关的资料和记载要完整的多。”

萧卓点头道:“嗯,虽然希望有点渺茫,但倒不失为一个办法。我看重心最好放在改革开放之前,甚至是建国以前的沉船打捞上。如果近几十年有在打捞过程中发现古船之类的事件,考古资料里肯定会记录下来。唉,过去一千年了,死马当活马医吧。”其实她把这事想得太简单了,还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怎么样触目惊心的一组数据。

一旁的罗瑞似乎想到了什么,斟酌着说道:“那个,如果找不到线索呢?我是说,这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太多发现古代沉船记录,会不会不是之前的人找不到,而是附近的海下根本就没有多少沉船呢?”

众人听得一呆,大家谁都没有想过这种可能。王轩也被问愣了,好一会才皱着眉说道:“如果真那样,就只能说明什么繁华的海上丝绸之路,什么浩大的宋元海战,全都是子虚乌有,无稽之谈!”

“呵,那种事应该不会发生吧。”罗瑞机械的笑了笑,他真怕王轩一语中的,那样的话自己的历史观都要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