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寻藏录> 章节目录> 第二百二十六章 破秘(上)

选择阅读主题:

第二百二十六章 破秘(上)

作者:熊猫大书 | 发布时间 | 2016-10-09 | 字数:3319

原本低头沉思的众人闻言望去,原来雪儿不知什么时候把周欣放在桌上的笔拿了起来,竟然抬笔就要在古画上划。可惜周欣还是叫晚了,说话的功夫,雪儿已经在这张千年古画上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原子笔痕迹。

“雪儿!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呀!”洛雨当时就蹦起来了。不管这画是谁的,单说看着一件珍贵的古物在自己面前被破坏,就足够让洛雨发飙了。不过喊完她就后悔了,雪儿又不是有心的,她就是个孩子,自己这样实在有点过份了。这才又变回了正常的脸色,谆谆善诱道:“雪儿乖,这画是很久很久以前的祖先,费了好大力气才画好的,很珍贵,不可以在它上面乱画。”

众人很少见洛雨发火,更没见过她变脸这么快,一时都憋不住哄笑了起来。只有雪儿一脸无辜的表情,忽闪着两只大眼睛看洛雨,半天才说道:“没有,我没有!”说着她就用手指在画上指指点点,似乎想比划什么,又用笔的另一端悬在画纸上方画着各种虚线,似乎在计算着什么,却又摇摇头,好像一时拿不准的样子,便没再说话了。

大家随着她的手又看向这幅古画,周欣问洛雨道:“洛姐,这是张什么画呀?”

洛雨答道:“这应该算是一张雅集图。古人喜欢把高级知识份子,或者文官的文会,称为雅集或者雅会。大家在一起或写诗、或作画、或题石,极尽宴游之乐。当然,也少不了喝酒吹牛,基本就相当于现在的朋友聚会。席间若有善画者,就会即兴把当时的情景形记录下来。类似的传世之作不少,其中最著名的,就要属北宋时由苏轼举行的,与王羲之的‘兰亭集会’并称为中国文坛两大盛世的‘西园雅集’,所留传下来的‘西园雅集图’。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等一大批那个年代的顶级文豪,都参与了那次盛会,而当时的情景,被号称中国画史上白描第一的李公麟记录下来。那幅画便是《西园雅集图》。据说此图真本早已不知去向,只有一幅明时的赝品保存在日本,被收藏家视为国宝。”

但她又说道:“不过咱们眼前这幅就没有那么显赫的身世了,虽然满座皆为高官,却终非文坛盛会可比。应该只是宋徽宗时期官员们的一次普通聚会,期间被图画院里的一个小人物记录了下来。但作画者的画功又太差了,所以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都不大。”

“原来只是一场聚会呀……”周欣喃喃说道,开始细看画中的人物。

整幅画宽30厘米左右,长度大约150厘米,就像一张宽幅的大照片,用超宽的视角,把庭院中参加集会的每个人都记录了下来。其中人物大部分都聚集在一个人周围,另有一些人分成几拨,或在赏石,或在远眺,或守着一张小桌一起看画,其间还有端着笔墨和送吃食的宫装女子数名。画中环境优美,园中花木皆非常见之种,奇山怪石无数,其间水系环绕,彷如仙境。特别是园里的石头,形状千姿百态,石身上孔洞无数通灵剔透,在中国原林艺术中,它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太湖石。

洛雨也是第一次静下心来看这场聚会,细看之下,她的目光立既被一个背影吸引了。那是在人最多的一群人里,众人围在桌前看一个老者写字。宋时官员的乌纱都有帽翅,于是每个人之间都给帽子留出了一定距离。而围观者中站的位置最好的一个人,只画了个侧头的背影,他身穿绛红色的朝服,帽子却是没翅的。可偏偏其他官员都离他很远,似是恭顺的给他腾出一块空间来,只有一个人站在他身后。看到此处洛雨愈发肯定了这个人的身份,不由的对这场集会的规格又高看了一眼。宋朝以火为德,以红为贵,红便是皇家的颜色。而身穿绛红袍,头戴冲天冠的只可能有一个,那便是皇帝!也就是宋徽宗赵佶本人!

洛雨把想法跟大家一说,几个人都觉得很新奇,没想到这会是一场有皇帝参加的宫廷文会。一时间都来了兴趣。

“这里也有问题,画的比例太不对了。”萧卓指着那个伏案写字的老者说道。桌子很长,照比例看那张纸怕是接近两米长了。可那老者的字更大,纸上只写了半个字,却占了四分之一的篇幅,估计整张纸也就够写三四个字的。

“应该不是比例出了问题,而是字本身就这么大。宋代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其中蔡是指蔡京,最擅大字。只因他是‘北宋六贼’之一,世人厌恶其贪婪,才把蔡说成是蔡襄。蔡京的大字号称天下一绝,传说能用长数丈的大笔,在一面墙上只写一字,笔势雄浑大而不乱。而且蔡京又是徽宗的近臣,这在纸上表演大字的,多半便是他。”洛雨说道,“不过其他这些人,我是真认不出来了。”

雪儿的笔被没收了,可她也没闲着,拿手丈量着,似乎在计算着什么。看到雪儿的举动好像不太对头,洛雨便问道:“雪儿,是不是发现什么了?”。

雪儿拿不准似的又在画上比划了两个,这才说道:“狩猎!嗯……”她似乎在组织词汇,一时想不好怎么表达。洛雨却听得一阵无力,这明明是场文人的聚会,哪里有什么狩猎的场景?就听雪儿又说道:“嗯……猎人!……不,杀人!”最后她总算想起了人和猎物的区别,不能用猎,要用杀。

“你是说,有人要杀人?!”洛雨难以置信的问道。怎么自己就没看出来?而且画上明明就是一副宾主相谈甚欢,相得益彰的和谐景像,哪里有什么准备杀人的人?

雪儿摊了摊手似乎还不是很确认,然后用手指着画中几个人说道:“这个,这个和这个,杀这个。”

众人顺着她的手指看去,眼光最后落在那个身穿绛红袍,头带冲天冠的人身上。难道雪儿所说的刺杀目标,竟然是徽宗皇帝?!可历史上赵佶似乎并没有过遇刺的经历!不过想来这也正常,这种皇家的龌龊事即使发生了也会严格保密绝不会让百姓知道,更不会写进正史。但这次刺杀至少是失败的,更可能根本就没有发动过,不然也就没有这幅画了。大家谁都没有发现异样,愈发觉得疑惑,便问雪儿是怎么看出来的。

雪儿开始在画上描述她看到的情景,她手指的第一个是,是个女人。在一众看字的人右下方十几步处,有个宫女一只手端着果盘,另一手整理着头上的金钗,径直向前走着,但她的眼睛却在看着赵佶身后的那个人。她指的第二个人是个官员,站在赏字圈子的左上方的岸边,这人扶着栏杆似在欣赏湖面的景色,可眼睛却也在往赵佶身后那人身上瞥。最后一个便是站在赵佶身后那人,他双手背在身后,眼晴没看另外两个,也没看着写字的蔡京,而是盯着另一个方向。这三个人有什么问题吗?

“雪儿你是说这个女人要用金钗行刺吗?”周欣问道。

雪儿摇头道:“她是假的,真正出手的,是他或者他!”她先指的河边那人,又指得赵佶身后那人。之后她用手指虚画着,解释着一旦女子发动行刺,在场人物因为所在位置而可能做出的各种反应,画出了一条条的迎击或者逃跑的路线。但无论是哪一种方案,最后都逃不出那两个男子中的某一个所控制的范围。利用所在的位置,他们中的一个甚至可以一直呆在赵佶的身边!也就是说,这是场必杀的行刺!

“这是很高明的……狼群……技术。”雪儿说到最后,还是用错词了。但众人已经听明白了,前面的宫女只是个幌子,杀招在后面。再重新看这三个人所站的位置时,果然似是很有讲究。为首之人站在赵佶身后,两侧都是官员,只有他身后是个空当。如果那女人发动,这人可以在第一时间以护驾的名义把赵佶拉向身后的空地,甚至直接拉到河边。谁也想不到,那里还有第二名刺客随时等着发动,这第三个人根本不会暴露。

刺杀这种事,最怕的是刺杀前出现变数。但像这样己方先抛出一个诱饵,那么后面就有大量的发挥余地了,可以有无数种安排来继续下面的活动。最坏的结果,就是由第三人动手,只要他稍微有点武功,应该就能轻易杀死眼前的赵诘。布局到这一步,失败的可能性很小。可几个人的位置也许只是个巧合,雪儿又怎么确定一定是刺杀呢?顺着雪儿的手指,众人注意到了那第三人背在身后的双手。他一只手正在往袖子里藏,另一只手向着宫女张开,似是在摇手阻止宫女发动。而往袖中藏的那只手里有件东西,只在袖外露出了一个小角,那形状正跟宫女的钗头一模一样!

周欣喃喃自语道:“如果这宫女的金钗是件暗器,这第三人恐怕还有自己动手,用相同武器混淆视听的可能。不过你们看他另一只手,是不是在示意行动取消呢?因为看到这个手势,宫女才会把已经拔下来的钗子又插了回去。可是这第三个人到底是谁呢?他又为什么要把如此周秘的计划取消呢?难道是有比刺杀皇帝更重要的突发事件发生了?”

还有什么突发事件能比刺杀一个皇帝更重要?!众人听了她的话,不由的又看向古画。那第三个人没有看第一和第二个人,他一边摇手阻止着箭在弦上的刺杀,一边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方向。大家不约而同的顺着那画中第三人的目光,向着他望着的方向一路看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