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洪旺程的创业路> 章节目录> 第十二章:凤城四年

选择阅读主题:

第十二章:凤城四年

作者:河杨 | 发布时间 | 2021-10-19 | 字数:4697

第十二章:凤城四年

我是1993年农历二月二结婚后一个月,和夫人丁雪梅来凤城的,到2003年居然有了十年的经历了。这十年中,尤其是头四年,即1997年前,我的生意做得很顺利,收获颇丰,平均每年都有十万元的结存,总的赚了四十多万元。主要是经营豆制品和贩卖黄豆以及开海鲜批发市场的业绩。四十万元,现在看起来不算什么,可是,在当时,物价都还很低,打工工资也只有三十来元的时候,也算是不小的巨款了。

赚了这些钱还是其次,主要的做了改变二个人命运的大事,令我很欣慰。因此应该做个记录,以彰显我初到凤城的成绩。

改变第一个人的命运,是我大哥的儿子,我的亲侄儿元捷。

因为我是我的兄弟姐妹中的“老幺”,是父母最小的儿子。大哥的儿子,我这位侄儿名叫“元捷”,取名的意义是抱着很大期望的:即第一个捷报吧。他只比我小七岁。我在家时很喜欢他,常常与他在一起嬉戏。我大哥比我年长约二十岁,是地道的农民。成家后,父亲就将他分开单门独户的生活了。渐渐的,他的家庭负担重起来,加上又是我们兄妹群中的“老大哥”,虽然单门独户生活,还总是与父亲一样,照顾着弟妹们的生产、生活,是真正 “大老板”,我们弟妹都尊重他。

开放后,他已经是成型的农民了。当时村上年轻一点的人都外出创业,他只是安心在家做他自己所分到的田。他说,有土地了,正是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何必往外面跑。

在我和二哥、姐姐都外出谋生的最初几年,二哥还回家耕种他的土地。但只是抛秧撒种和收获的时候才回家署理,平时的田间管理,多是大哥照应。后来,二哥在株洲有了稳定的收入,干脆“割舍”了土地,将属于自己的那点土地,都给大哥耕种去了。

在分田时,我还是个孩童,土地分在父亲母亲一起,我没有单独的户口。

父母名下所有的土地,是父母及我与二姐四个人口的土地。在我们都外出以后,父亲与大哥互相合作,其实,重要的农活多是以大哥为主。这样,他与老父亲一起,耕种着全家十一个人口约20亩的土地。当时还没有普及机械化,因此,大哥和父母亲耕作这些土地,是很辛苦的。每到农忙总是忙不过来,必须要他读书的儿子,我那侄儿元捷帮忙。

辛苦倒还是其次,主要的是农业收入是很有限的。虽然比在生产队时期好了许多,不用愁吃饭的问题,经济上也活跃了许多。可是,开放后的农村社会,在日新月异的进步着,种田的大哥,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社会的发展。

元捷读书的情绪一直很高,成绩是同班学生的上游,但是因为是农村户口,没有任何优势,1995年,他十八岁参加高考,只是11分之差,没有考上高校。其实,那个时候,农村人能考上高校的是凤毛麟角,因为城乡人口录取分数线有不小的差别。

元捷没有考上高校,还想复读高中,准备来年继续参加高考。可是,我大哥说经济环境不允许,没有钱再让他上学了,叫他放弃学习。

在那个暑假里,二哥要他安心在家与自己一起务农,说种田的也是人,弄得好,比读书的人不差。然而,元捷是年轻人,向往新生活,在开放了的社会里,他看到了“海阔凭与跃,天高任鸟翔”的环境,觉得只要是出去了,无论做什么事都比种田强,哪里肯在家务农?于是,执意要去苏州市打工。

在他父子发生纠结时,我得到了消息。特意从凤城回家与大哥商量,一定还要元捷回到学校复读。我说的理由是,元捷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不能因为钱的事失误了他的前程。他复读高中的一切费用,都由我来支付,不会增加大哥你的负担。

元捷听了我的话,当然很高兴;大哥想了想,也答应了我的说法。于是。我承担了元捷复读高三的一切费用。第二年高考时,他的总成绩是530分,是在高校一本录取分数线以上。但是,他知道,读了大学还需要不少学费,家中经济紧张,会承受不了,于是,放弃了填写高校的志愿,居然去体检当兵。

还真是祖宗神明。元捷体检体格很好,居然被北京武警学校录取,当了北京一名武警。在武警部队里,他又考上了北京武警军官指挥学院,现在是武警副团级的干部了。

如今,我回到家里,每当与大哥谈起元捷的事,他总是笑呵呵地说:“还是你们年轻人有见识。要是以了我,元捷就只能接我的班,做一辈子农民了。”

元捷现在事业很顺心,我希望他不要辜负我们的期望,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工作,为父母,为家人做出自己的成绩来。

这是我在凤城的第三年,为侄儿元捷所做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他的命运。

我还改变了另一个人的命运,这就是小褚。他本名叫褚中新,上文已经说到了。他的老家在塞上固原地区的三营镇,那是草木不生的山区,主要农产品是马铃薯和燕麦。农民们生活主粮也就是这些东西。而且因为长期无雨,水源很紧张,人们常年吃用的都是窖水。所谓“窖水”,就是挖个土窖,将偶然下的雨水储藏起来,留着平时慢慢吃用。由于没有其他方面的收入,而农业生产完全靠天,产出很低,因此,长期以来,那里人们都特别贫穷。

而褚中新更是命苦,十三岁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在家乡漂荡到十五岁,来凤城打工谋求生路。那么小的年纪,一般人是不会雇佣的。他到凤城,找了好几处的劳动市场,都没有找到雇主。那一天,我与夫人丁雪梅去为我的豆腐店寻个临时工,在劳动市场门口看到了他。我见他虽然年纪很小,但样子很机灵,与之谈了几句,觉得虽然是个孩子,却是个可以造就的人,于是将之带回家来。到了我家后的情况,前文已经说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确实,他不仅机灵,还很忠厚,更能吃苦耐劳,并且持之以恒。在给我豆腐坊工作的六年里,始终如一地认真工作。在他来到的第二年,我就将豆腐坊全盘业务交给他操作。继而,我开创了海鲜门市,拓展了黄豆贩卖业务,因为忙不过来,就将豆制品的生意都交给他经营。他那刻苦耐劳、认真负责,将我的豆制品生意做得超过了我的期望值。特别在我为了避免运输黄豆罚款,办了一期豆制品培训班时,他协助我对学员进行实习,让我有时间去进行运输黄豆业务。他的作为,令我和丁雪梅都很感动。因此,我决定给他谋划理想的人生前途。

我有了这个想法后,便留意给他寻找合适的姑娘。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海鲜门市部里来了个购买带鱼的姑娘,还不到二十岁。她买了二斤带鱼,却没有离开,而是在我的货架边仔细观摩。我看她那认真的样子,加上当时业务不忙,便询问她:“姑娘,你还想买点什么吗?”

她说:“老板,我不想买什么了。我是乡下人,还没有看见过这么多奇怪的海鱼,我看看呢。”

我说:“是啊,海鲜产品是很多的,我这里还没有齐全呢。”

她说:“叔叔,我想到城里来打工,还没有找到能打工的地方,你这里要人吗?我是初中毕业的学生,做你这营生,我想可以胜任。你能雇佣我吗?”

我听了她这样说,便着意地打量她:中等偏矮的个头,黑黑的脸膛,梳着两条马尾巴似的辫子,说话口齿挺明朗。一对乌黑滴溜溜的眼神,说明是个很机灵的女孩。我那时正好死了干爸,门市部里需要有个长期的营业员。我想了想,说:“你想打工,你父母知道吗?”

她说:“我父母早就想让我挣钱了,只要你能让我来工作,我会告诉他们的。”

于是,我说:“姑娘,我这门市部虽然不是很忙,但是上班的时间是很长的,没有什么八小时的说法。每天都是天刚刚亮就得上班,到晚上十多点,客人都走完了才能下班。工资也不高,每天只是二十多元,你能做吗?”

她听了欣喜地笑了,说:“老板,叔叔,您先不说多少钱,让我在你这里做做看。要是您能满意,就留下我;要是不满意的话,你可以随时辞退我。”

我听她这样说,也很高兴,便说道:“姑娘,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明天带身份证来,先在这里做做看,要是乐意做,就在这里做吧。”

她听了,马上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身份证,说:“我身份证在这里呢,叔叔您看看吧。”

我接了她递给的身份证,原来,她是塞上贺兰县人,叫郑爱敏,十八岁了。我见了后说:“你叫爱敏?这名字很有趣。”

她说:“这名字是我后来改的。我爸爸是退伍军人。我爸爸说,我出生时,天天喊‘拥军爱民’,就把我取了个爱民的名字。我后来想,我一个女孩子,能爱什么民啊,就改成了爱敏。意思就是希望自己能够聪明一点吧。”

我说:“改得好,有水平,我就叫你爱敏吧。这样,我接受你,你明天来上班,好不好?”

她说:“我哥哥一家在附近租了房子,他也在给人打工。我马上把买的带鱼送回去,下午就到你店里来,先熟悉熟悉情况,明天上班才会有头绪。”

我听了,觉得这个小姑娘能有这样的意识,说明她已经知道打工的规矩了,于是,很高兴地说:“你说的也是。爱敏,那你下午来吧。”

当天下午,郑爱敏真的来到了我的店里。她非常勤快,下午把我店堂里的货品都进行了整理,让顾客感到既整齐又干净,我看了觉得这姑娘还是个能干的人。

当天晚上,她是回到她哥哥的住处歇的。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来到海鲜门市部,爱敏已经在门市部门口等着我的了。我说:“爱敏,你真早!”

她笑盈盈地说:“叔叔,开店就是要赶早市,应该要早一点呢。”

我们进行营业了。她开朗的性格,和谐的语音,很受顾客欢迎。接着几天,我这海鲜门市部的生意居然上升了许多。渐渐地她熟悉了海鲜货品和价格,营业主动得多了。到了晚上十点后,她还是回到他哥哥那里休息。一个礼拜后,我将门市部大门的钥匙给了她,对她说:“我要是来迟了,你先进店里营业吧。”

我的事本来就很多,当我觉得爱敏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经营门市了,我到店里的时间渐渐少了起来。后来,居然把门市部的生意都交给了她。她对我的生意很是负责,还造了一本营业流水账,每天都将账本子捧给我看,把每天的营业收入都一分不少地交给了我。这时候,我因为有爱敏在海鲜门市,自己才有专门的时间和精力去做黄豆贩卖的业务。

这样大约不到一年,我把爱敏介绍给了小褚,要他们互相了解,建立生活感情。1998年初冬,我建议他们结婚,他俩都很高兴。在我的张罗下,在爱敏哥哥的支持下,我给他们特别租了住房,红红火火地给他们办理了结婚仪式。他们结婚后各司其职,即小褚经营豆制品,爱敏经营海鲜,都做得很顺利,我因为有他们,对这两项事,少操了许多心。

可是,我想,他们不能老是给我打工,应该要有自己的事业。于是,在1999年的秋天,我将小褚的户籍转到了凤城市贺兰县爱敏所在的农村。我对小褚说:“你和爱敏要计划自己创业,不能老是给我打工。你现在就应该做好计划,另立门户才是。”在我一再的催促下,小褚开始筹划着自己的事业了。

这一年的初冬,小褚租到了厂房,还是用在我这里练就的手艺,创办了豆制品店铺。由于他夫妻俩勤奋刻苦,和谐经营,生意很快火红起来。时间不久,就有了十多万元的营业款,成了我们这里很不错的营业户。

两年后,他们贺兰县的农田被征收了,征收单位给他们的补偿款是40多万元,还分给了二套房子。现在他们已经有二个男孩了,家庭和睦,事业兴旺。小褚夫妻终于有了理想的今天。对于他们的成功,我衷心地祝福他们,也从内心里感到欣慰。

我在凤城的四年里,不仅做了改变这两个人命运的大好事,更是结交了两位“忘年交”。俗话说“春风满面皆朋友,真正知心有几人?”他们的出现,让我在平常的经营中有了真心帮助人,更是在感情上有了交流的平台,让我的事业在波折中能很快转顺。正是因为他们,我偶然遇到的苦闷产生了颓废的心情,总能很快解脱,回到奋进中来。

这两个老人,一个是我的干爸陈有仁,一是高叔高正和。他们与我的交往,在有关章节里已经做了叙述,这里就不再专门叙述了。

只是啊,干爸忽然患脑溢血逝世,令我永远怀念;高叔还在为我的事操劳,我们还会有日渐益深的情感交往。

我来凤城,有了四年的满意收获后,头脑膨胀起来,觉得已有的事业不够时髦,没有真正企业家的事业高雅。认为自己有超出凡人的能力,不听任何人劝解,一意孤行,居然闯进了自己完全陌生的事业。我这种超能力的作为,给自己酿造了后悔不及的苦酒,还险些赔掉了性命。哎,人生之路啊,必须步步谨慎;一步差池,便会后悔无穷!

河杨 说:

洪旺程到凤城的四年间,做得得心应手,赚了钱后,也做了一些好事,说起来是很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