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浮生略记> 章节目录> 欣喜奇旱无重灾

选择阅读主题:

欣喜奇旱无重灾

作者:河杨 | 发布时间 | 2021-03-21 | 字数:1790

欣喜奇旱无重灾

2019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别的大事且不说,仅仅是天气,就非常特殊。我天天记日记,尤其对天气记得清楚。7月13号以前,雨水还算正常;自13号以后,直到8月10号,因为台风“利奇马”的原因,才下了一场大雨,也仅仅只是一次性“灌溉似”的雨水。此后,直到11月18日才下了一场比较“透”的小雨。前后算起来,要不是台风带来那场雨的话,差不多是半年没有下雨。而自从台风大雨后,却是一百天完全没有下雨,最近虽然隔几天下点小雨,也只是“湿地皮”的样子。这样的旱情,在我七十多岁的经历中,所遇到的也只是“仅此”一年!

农民对天气是很敏感的。因为农业生产,雨水正常的话,庄稼不仅会兴旺生长,还会有很好的收成;否则,费去了许多人力、财力,就算保住了庄稼的生命,却不能得到理想的收成。因此农村俗话说“会做不如天宜”。

如今,大多数农民已经不种田了,土地多是流转出去,给大户经营。但是还都有点小块土地。小块土地虽然不是主要收入,却也是补充经济的来源。但因为这些“小块土地”,地缘特殊,无法用得到现在已经部署成套的灌溉设施,因此不能种植水稻,只能种点旱作物。我们这里一般是黄豆与油菜,即黄豆收获后便种油菜。平常的年份里,种这些作物,并不需要费多少事。

今年因为老天久晴无雨,收获黄豆后,再种植油菜,必须人工解决必须的“水”的问题,因此都费了许多功夫。尽管如此,还有一些地方因为水源太不方便,只好放弃。这放弃了的土地,土地的主人们多是不甘心的。

天旱,在历来的农业生产中并不罕见,但是时间都只是在一个月左右。某年如果旱到四十天,就能算是大旱的了。像今年连续干旱一百多天,还真是少见。在这特殊旱情的情况下,要是在以前的岁月里,必将是非常严重的旱灾,甚至会形成“赤地千里,庄稼枯死”的情况。而今年的旱情,在大面积的水稻田里竟不明显,所有的水稻生长得与平常年景还差不多,原因是并没有出现“无水灌溉”的情况。

在庄稼正需要水的时候,我看着老天久久无雨的情况,很是担心水无来源。于是,几次特别去大河旁观看。因为,在大旱的情况下,正常的塘坝,都干涸无水,灌溉水源都得从大河里灌进来。这么久没有下雨,大河里应该也是快干涸的了——曾经的岁月里,还没有今年这么旱得严重,大河中的河床就暴露了出来,农田灌溉常常是水无来源。

而我今年多次的观察大河,见到的总是大半河的水。我因此究其原因,这水是哪里来的?

原来,现在水利设施配套基本完善,大河出口处有了蓄水设施,上游水库里的蓄水源源不断地释放,虽然江水很浅,因为有了水闸,河里总是保持着足够用的水。加上各处灌溉机械已经很普及,而且多已经配套齐全,所以,虽然大旱,大面积的田野并没有发生旱灾。当然,庄稼的收成是没有风调雨顺的好。本来是严重的灾年,没有明显的灾情,是我意料外的。

人类是在天然环境里生活的,但是天然的环境不可能尽遂人意。因此,改造环境,让环境为人类社会创造福利,是我们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奋斗的目标,并且取得了如今的非凡成果,这便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长期与大自然周旋的智慧结晶。

我们这里有句俗话:“庄稼不收当年穷”。历史上遭遇旱灾、涝灾,致使农业减产或绝收,并不是稀罕事。就算在现代社会,如果农业上出现了大幅度的减产,农民会首当其冲地遭遇艰难困苦。因此,农民们对于自然环境是非常关心的,更是注重避免发生水旱灾害。

经历了今年的特大旱情,我清晰地看到了我们的国家已经有了发达的“改天换地”的能力。曾经的岁月里,“做田靠天”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今年的“奇旱”,虽然给农业生产有不小的影响,产量也不如常年,但是并没有出现重大灾情。

在如今的现实里,像今年这样的旱情,却没有旱灾的情况;而从1954年遭遇了特大水灾以来,已经六十五年了,其中虽然发生过多次特大的洪涝情况,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毁灭性的“灭顶之灾”。这些说明了我们的水利建设,有着大范围统筹兼顾的特点,因为局部的建设是改变不了大范围自然环境的;这还说明,我们国家的水利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与喜人的成绩。全面看来,我们国家的相关建设,是真实地“为人民,为社会”的,已经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基本做到了“水旱无忧”。在这样基础上,我们的生活,将会是越来越好。

我正是有感于今年的特殊旱情而没有旱灾,非常欣喜——实际说明:我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很理想了。农民们不相信花言巧语,却是很注重现实,有着这样的生活环境,人人都从内心里感谢现在的社会!

河杨 说:

如今农业基本建设,改变了完全“靠天吃饭”的情况,基本做到了旱涝保收的局面,是社会重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