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孤臣> 章节目录> 第一零二四章 皇太极因情殒命 顺治帝因母登基
第一零二四章 皇太极因情殒命 顺治帝因母登基
灵珠子悲喜交集,跪下恭送地藏菩萨,阎罗王也一起跪拜。
等二人站起,阎罗王对灵珠子说:“大仙有没有觉得什么不适?”灵珠子答:“经地藏菩萨法力度化,我已忘却仇恨,此刻并无不适,只是有些头晕。”
阎罗王笑道:“这是你失去一魂一魄的缘故,非但现在,你转世后仍然会时不时地头晕。我在地府业境中看到你受刑,当时你疼得浑身乱颤,魂魄已经脱离身体四散而逃!多亏地藏菩萨以法力加持,约束住你的三魂七魄,不令逃走。这事凶险万分,若你的三魂七魄散了,就是佛祖亲临,你也无法复生,那你多世的修为就化为流水了!”
灵珠子听得冷汗涔涔,才知当时行刑时菩萨在暗中护佑。
灵珠子就安心住在阎罗殿后殿,修习净土三经。越习越是感动,阿弥陀佛愿力之大,胸怀之广,极乐佛土之美妙庄严,都令灵珠子感佩不已!
灵珠子作为中阴身,是灵魂一般的存在,不需要吃喝,每日修习佛法,孜孜不倦,进步神速!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地府终年不见天日,灰蒙蒙的,让人不快!
这一日,灵珠子正在后殿静坐,忽然阎罗王行色匆匆地赶来,灵珠子连忙让座奉茶。
阎罗王坐下对灵珠子拱手为礼,说:“大仙,你入世的机缘到了!”
灵珠子精神一振,问道:“我要去何处投胎?”
阎罗王说:“你将投生到皇太极家,做他的第九个儿子!”
灵珠子不悦地说:“皇太极是我前身袁崇焕的仇人,为何要投到他家里,喊他父亲?我不去!”
阎罗王耐心地劝解说:“大仙,人世间哪有永远的仇人,哪有永远的亲人?转世之后,都是有缘人在一家,无所谓恩仇。俗话说,无仇不成父子,无债不成夫妻,若无相欠,怎会相见?人入六道轮回,不过是‘了缘’罢了!你因为前世的福报,这一生有帝王之福!如今后金已经改名大清朝,打败了明朝的军马,快要入山海关坐镇天下了,你不去皇太极家里投胎,还到哪里去做皇帝?”
灵珠子毕竟慧根深厚,沉思了一会,也就不再坚持己见,去皇太极家投胎了。
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灵珠子哇哇落地,生于盛京,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父亲就是皇太极!
皇太极晚年得子,生下第九个儿子,欣喜万分,给儿子取名爱新觉罗·福临。母亲博尔济吉特氏生下福临时,因为难产昏厥了过去,朦朦胧胧中见一颗巨大的珠子,如太阳一般绚丽,扑入怀里,一惊而醒,生下福临,心知此子大有来历,对他十分疼爱!
满清人尚武,崇信马上得天下,故而小福临在皇太极的亲自调教下,三岁就能骑马,还会一些简单的拳术!
当时皇太极重用袁崇焕的继任者、大明降将、崇祯朝的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洪承畴。洪承畴善谋略,有将帅之才,曾大败李自成的义军和满清官兵。后来在松锦之战中战败被俘,归顺清朝。
皇太极知道洪承畴是个人才,加封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并入内阁佐理军务,加授秘书院大学士,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大学士!
洪承畴知恩图报,为大清献计献策,不遗余力!成为皇太极的核心智囊!
正在皇太极雄心勃勃准备入关之际,皇太极病倒了!御医诊治,说是操劳过度,勤于政务夜以继日,伤了身体,开了药方,嘱咐要静养。
但是当时崇祯帝已经自缢,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关内驰骋纵横,攻城略地;李自成占据北京,大肆搜刮达官贵人府邸,搜出银两,充作军饷,一边训练兵马,调兵遣将,准备攻打山海关!
明朝福忠王朱常洵之子、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建立南明,年号弘光,思图恢复大明江山,许多大事都要由皇太极决断,皇太极怎能静养?
崇德七年十月,皇太极再一次“圣躬违和”。他这一次病得很严重,面色潮红,眼珠火红,高烧不退,卧床不起!
皇太极,只好听从弟弟多尔衮的建议,大赦天下,又请法师设坛祈福。
经过两个月的将养,皇太极身体好多了,想起卧床多时,军心不稳,决定出去狩猎,显示身体强壮,振奋军心。
群臣一看,皇太极“面如赤日,严寒不栗”,脸色火红,在寒冬时分却只穿着单薄的衣服,毫不惧冷,觉得不是好事,苦劝皇太极在城中休养,不要外出狩猎打围。
皇太极独断专行惯了,一概不听,带了几个贝勒和武将,还特地带上五岁的福临,出城狩猎。
一行人骑马出城,沈阳城外寒风凛冽,皇太极被冷风一吹,不禁打了个寒颤!
但是皇太极极其爱面子,自己要出来打猎,此时不好回去,身上又冷,于是策马狂奔,用来取暖。
众人连忙催马跟上,皇太极狂奔一阵,果然身上出汗,不冷了。皇太极兴致勃勃地冲进一处山谷,摘下弓箭,寻找猎物。
不想忽然天色陡变,朔风劲吹,竟然下起雪来!
皇太极被冷风一吹,又淋了雪花,顿时面色苍白,不住地打冷颤!
十四弟、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长子、和硕肃亲王豪格,双双驱马赶上去,脱下外衣给皇太极批上。
福临才五岁,也茫然催马赶来,看见父亲面色一会白一会红,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众人苦劝皇太极回去休息,皇太极却怒道:“朕每次出来打猎,都没有空手而归的道理!今日不获得一个猎物,绝不回去,哪怕冻死在这里!”
众人一听,纷纷拨马散开,各自寻找猎物。
也是天缘巧合,因为天冷又下雪,猎物早已躲进洞里,众人一无所获!而福临骑马走到一棵大树后面,有一个大树洞,一对草黄色的狍子竟然抱在一起!
福临大喜,摘下自己的弓箭,一箭射去,正中外面那只狍子!
福临跳下马去,把死狍子拖出来,再往树洞里一看,还有一只狍子,瑟瑟发抖地站在那里。
福临举箭又要射,忽然发觉那只狍子身后挤着几个幼崽,哀哀低鸣着,不由得心中一软,放下弓箭。
这时皇太极驱马过来,一看福临脚下躺着一只狍子,细看了一会,笑道:“福临,你真是个仁义之人!被你射死的是一只雄狍子,那站着的是一只雌狍子!雄狍有角,雌狍无角,你射杀雄狍还不要紧,若是连雌狍也射死,它们的孩子没有母亲照料,自己又不会觅食,就全部活活饿死了!”
福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费力地拖起地上的死狍子,献给父皇。
皇太极哈哈大笑,随即下令回城。
不想过了一个多月,大年初一,皇太极正准备上朝接受百官的朝贺,忽然再次发病!
福临的母亲、博尔济吉特氏连忙请御医调制,一边传旨,百官散朝,这个新年满朝文武都没有过好,纷纷担心皇太极的身体。
经过博尔济吉特皇后的悉心照料,皇太极休养了两个月才好了些,下旨再次大赦天下,为自己祈福。
不想三月再次发病,皇太极听了皇后的劝,连续两天向各地寺庙祷告,花了很多香火钱,求佛庇佑,病体才渐渐好转。
到了四月,朝中发生一件大事,皇太极一生的最爱、宸妃海兰珠死了!
祸根发生在崇德二年,宸妃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让他欣喜不已。皇太极甚至昭告天下,从此以后,大清王朝后继有人了!可惜天不从人愿,这个男孩仅仅活了七个月,连名字都没有起,就夭折了!
孩子的死,对宸妃打击很大,宸妃日夜哭泣,郁郁寡欢,就此落下了病根,身体越来越弱。四年后,宸妃也病逝了,享年仅三十三岁。
皇太极闻讯如五雷轰顶、万箭穿心一般,立刻冲进关雎宫,扑到海兰珠的遗体上,痛哭流涕、悲恸欲绝。群臣闻讯赶来劝皇上节哀,但皇太极竟然哭晕了过去!
之后几天,皇太极一直不吃不喝,还胡言乱语,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再次发病了!
过了几天后,皇太极清醒过来了,他开始颁布圣旨,安葬宸妃。这圣旨却引起了朝臣的非议!
第一,宸妃只是一个嫔妃,皇帝的旨意分为制书、诏书、诰书、谕书等。其中,制书的等级是最高的,只有国家一级大事,才会用到制书。结果,为了区区一个妃子,皇太极竟然颁布了制书,还命官员朗读,于礼不符。
第二,按照清制,妃嫔死后,只能给予两个字的谥号,结果皇上破例,赐给了元妃四个字“敏惠恭和”的谥号,前所未有!
皇太极却不管不顾,依旧悲痛欲绝!洪承畴率领清兵打了胜仗,庆功宴会举行到一半,皇太极竟然想起宸妃了,他越想越伤心,毅然退席而去,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因为思念过度,皇太极的身体越来越弱,遍请名医治病也不见气色,终于在宸妃死后两年,皇太极不治身亡!
当时福临才六岁,觊觎皇位的亲王分成两派,欲夺皇位!
一派以福临的十四叔、掌正白旗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为首,另一派以福临的大哥、肃亲王豪格为首,各有一班文武大臣支持,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之争。争夺者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
关键时刻,福临的母亲博尔济吉特想起福临出生是的瑞兆,决定牺牲自己,捧福临登基!
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贵族成吉思汗的后裔,容貌艳美,心智过人!
崇德七年三月,清军俘获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皇太极下令把洪押到盛京,派汉臣范文程等轮番劝说,洪承畴始终不屈,并且绝食!为此皇太极颇费踌躇,食不甘味。博尔济吉特看到这种状况,毛遂自荐,亲自去劝说,“以壶承其唇”,一口一口给他灌下人参汁,动之以情,喻之以理,经过数天的努力,终于说服洪承畴投降大清!
博尔济吉特深知,皇太极在世时,多尔衮就暗恋自己的美貌与才智,但不敢表露,博尔济吉特于是深夜召多尔衮进宫商议新君的事情,博尔济吉特略微施以颜色,多尔衮就拜倒在博尔济吉特的石榴裙下!
说来也巧,这夜福临在皇宫里为父亲守灵,半夜饿了,去找母亲要写吃食,刚踏进寝宫,就听到里面有男女的呻吟声!福临少不更事,不敢进去,回到皇太极停灵的地方,命太监随便找些吃的来,敷衍了事。但这件事却深深烙印在福临的脑海里,成为后来他出家的一个诱因!
博尔济吉特与多尔衮在床上密议,要想压住豪格做皇帝的野心,唯有抬出硕郑亲王济尔哈朗来压制他!
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侄,和多尔衮一样,都是豪格的叔父辈!从青年时代起,济尔哈朗就追随努尔哈赤南征北讨,因军功受封为和硕贝勒,是努尔哈赤时期共掌国政的八大和硕贝勒之一。济尔哈朗打败过明朝总兵满桂,战功赫赫,累封和硕郑亲王,是皇太极时代四大亲王之一,是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中唯一的非帝王直系子孙,也是清朝历史上除多尔衮外惟一一位受“叔王”封号的人。
济尔哈朗与皇太极关系极好,多次随从皇太极出征,立下大功,还打败过洪承畴的大军。
济尔哈朗是镶蓝旗旗主,同代善一样,为人颇为沉稳;当时多尔衮已经得到正白旗、镶白旗的支持,再争取到镶蓝旗的支持,大局就稳了!
于是博尔济吉特连夜召济尔哈朗进宫,许以辅政大臣的职位,让他和多尔衮同为辅政大臣,辅佐福临登基,济尔哈朗权衡再三,终于答应。
经过一番准备,爱新觉罗·福临于八月二十六日登上盛京笃恭殿的鹿角宝座即皇帝位,次年改元顺治。
顺治登基后仅仅四个月,固山额真 何洛会等人以悖妄罪告发肃亲王豪格,顺治与母亲商议后,废豪格为庶人,他的党羽俄莫克图等人全部处死。
顺治聪慧过人,趁机晋封阿巴泰为多罗饶馀郡王,拉拢人心!崇德元年四月,皇太极称帝改元,定宗室世爵,幼弟多尔衮、多铎及子侄辈的豪格、岳讬都晋封亲王,阿济格也晋封为郡王。阿巴泰年齿徒长,仍封贝勒爵,只是在贝勒爵位前加上了“饶余”(满语为富裕之意)的美号,以示差异。与亲王比,贝勒爵位整低了两级。对此,他心怀芥蒂,对皇太极总有抵触。顺治加封阿巴泰,一是化解他对父亲的不满,二是将阿巴泰收为己用。
这时明朝山海关守将吴三桂,遣使向多尔衮乞师讨伐李自成。顺治立刻召开御前会议,商议军机。大学士范文程进谏,应当趁机进入中原。福临就命摄政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并赏赐多尔衮以及从征的诸王、贝勒、贝子。
四月二十一日,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在抚宁县东北叫“一片石”的地方,击溃了李自成派去切断吴三桂后路的唐通部义军。
四月二十三日,李自成与吴三桂军激战于山海关前,一时难分伯仲,双方鏖战至中午,吴军逐渐实力耗尽,被义军包围。多尔衮看准时机,猝然袭击,义军失利,李自成败退京师,清军正式入关。
五月二日,清军攻占北京城,多尔衮奏请六岁的福临迁都京师。
顺治帝九月自盛京迁都北京,十月初一,在多尔衮率领的诸王以及满、汉大臣的劝进下,福临在南郊天坛祭天,然后再次即皇帝位于皇极门,宣布“兹定鼎燕京,以绥中国”。
但此时李自成率残部逃入陕西,顺治帝决定乘胜追击,一路由英亲王阿济格率领,吴三桂为前锋;一路由豫亲王多铎率领,孔有德为前锋。
李自成迎击清军于潼关,经过激烈的战斗,义军放弃西安,东窜湖广。四月,李自成遭到当地乡绅和乡民的袭击,死在通山九宫山,天下基本底定!
除去李自成这个心腹大患,顺治帝下旨大军南下,一统江山!
四月二十五日,清军攻占扬州。多铎陈兵江北,于五月初九占镇江。多铎遣贝勒尼堪、贝子屯济等率军追击弘光帝于太平,不久将南明弘光帝及伪太子一并解往北京斩首。
但是因为清兵强制汉人剃发易服,以示归顺王化,激起汉人的反抗。顺治急调大军,四处镇压,历经几年才平息各地叛乱。
顺治四年正月,顺治帝因郑亲王济尔哈朗府邸殿堂的台基逾制以及擅用铜狮、铜鹤,罚银两千两。 多尔衮因为抓住把柄,罢免了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的权力,由此,多尔衮开始一人独揽朝政,并且摄政王对皇帝停止行跪拜礼。
三月,《大清律》修成,福临下令停止圈地,与民休息。多尔衮大权独揽,暗害了已经被圈禁的肃亲王豪格!顺治为了制衡多尔衮,与母亲孝庄太后商议,在这年的闰四月,恢复济尔哈朗和硕亲王的爵位。当年七月,初步设立六部汉人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重用汉人大臣治理天下!
王公贵族坐了江山,奢靡风气渐起,顺治帝下诏, 规定诸王、贝勒、贝子、公、公主、和硕格格等人应该使用的金器数目。十一月,顺治帝在圜丘举行祭天大典,祭祀太祖皇帝,追尊太祖以上的四世为皇帝。
顺治六年,顺治帝又拟定了内三院(军机处的前身)的官制,任命刚林任国史院大学士,范文程、鲍承先任秘书院大学士,希福任弘文院大学士,重用汉臣。
朝局稳定后,孝庄太后张罗着为顺治娶妻,把自己的侄女、年仅十四岁的博尔济吉特氏,由多尔衮做主定婚、聘娶为妃。六月,又强迫顺治帝册封她为孝惠章皇后。
顺治帝对这门亲事非常不满,经常责斥她。但这位孝惠章皇后能委屈圆通,又有孝庄太后呵护,才没有被废掉。
顺治七年,清朝发生了一件大事,摄政王多尔衮死了!多尔衮拥立福临登基,被封为摄政王,后又指挥清兵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大权独揽,嚣张拨扈,一点也不给顺治面子,对于朝政独断专行!顺治渐渐年长,察觉了多尔衮与孝庄太后的奸情,痛苦万分,这皇位是自己的母亲用身子换来的!
多尔衮多行大逆不道之事,顺治三年,多尔衮因顺治皇帝信符收贮于皇宫之中,每次调兵遣将都要奏请钤印,十分不便。于是派人将皇帝玺印都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备用。从那时起,多尔衮所用仪仗的种类与皇帝等同,均为二十种,只是在每一种类的具体数目上比皇帝略少一些。而辅政王济尔哈朗的仪仗则只有十五种,明显逊于多尔衮,说明多尔衮与皇帝的差距越来越小。
顺治四年以后,如果官员在奏折中将“皇叔父摄政王”还称作“九王爷”,或是不用全称而丢字漏字的话,都会受到革职处分!而且多尔衮擅自做主,不再向顺治帝行跪拜礼!
顺治五年,多尔衮又向前进了一步,变成了皇父摄政王。其后,多尔衮“所用仪仗、音乐及卫从之人,俱僭拟至尊”,即是说多尔衮不仅实权在握,而且在礼仪排场上也开始向皇帝看齐。凡一切政务,多尔衮不再有谦恭请示之举,未奉皇帝旨意,却一律称诏下旨,俨然如同皇帝!
而且多尔衮任人唯亲,任意罢免和提升官员。特别是“不令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入朝办事,竟以朝廷自居”,命令上述人等每日于自己的王府前候命。
群臣早有不满,但是顺治帝年幼,多尔衮权势熏天,无人敢上表弹劾!
所幸顺治七年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打猎时坠马跌伤。十二月初九,多尔衮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岁。
顺治帝迫于母亲孝庄太后的命令,亲自率领大臣,换上缟服,出东直门外五里,迎接多尔衮遗体。还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丧礼依帝礼。
多尔衮死后不久,顺治八年正月,福临开始亲政,时年十四岁。
顺治帝正式亲政,多尔衮的政敌便纷纷出来翻案,揭发他的大逆之罪,首先议了阿济格的罪,然后恢复两黄旗贵族的地位,提升两红旗的满达海、瓦克达、杰书、罗可铎等。两白旗大臣苏克萨哈等见势头不对,也纷纷倒戈。
顺治帝接到雪片般的弹劾奏章,正式宣布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下旨追夺一切封典、开棺鞭尸、废其封号、逐出宗室、毁其坟墓、财产入官,睿亲王府被查封废弃。一系列暴风骤雨般的处罚举措,令人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