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孤臣> 章节目录> 第九五二章 唐祝同游比对联 同去杭州探征明
第九五二章 唐祝同游比对联 同去杭州探征明
这次会考,要和天下的文人举子一较长短,唐伯虎不敢大意,闭目读书了半年,把所有功课温习了一遍,把“经史子集”四部又读一遍,已然成竹在胸!
眼看还有几个月考试了,祝枝山再次来找唐伯虎,唐伯虎出迎,让进客厅叙话。
祝枝山眯着眼睛,品了一口茶,说:“这茶不错,是咱们姑苏东山的碧螺春吧?”唐伯虎颔首道:“正是。”祝枝山忽然叹了口气,说:“可惜碧螺春虽好,只是近黄昏了,跟你是一样的。”唐伯虎诧异地问:“怎么个近黄昏?怎么又跟我一样?”
祝枝山闭目养神了一会,缓缓说道:“碧螺春的采摘十分讲究,一是要摘得早,二是要采得嫩,三是要拣得净。其实碧螺春的采摘时间非常短的,一般从春分开始,到谷雨前后结束,大约也就只有不到一个月的采摘时间。在采摘的过程中以一芽一叶为标准,从初展芽头开采,采摘芽长约两寸的茶树鲜叶,因为茶叶形卷如雀舌,又称之‘雀舌’。
炒制一斤碧螺春需要使用六万到七万颗芽头,如果是特别名贵的碧螺春,有时候还能达到九万颗左右的芽头!现在已经过了夏天,碧螺春当然没有刚采摘下来时鲜嫩,泡出茶来味道自然不可同日而语。采茶时节,茶农们只在辰时、未时两个时辰采摘茶叶,巳时、午时拣剔茶叶,申时、酉时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而你小唐,考中解元后也松懈了下来,没有以前用心读书了,等于炒制茶叶过时了!你八月就要入京会试了,我看你拿不下这会元!”
唐伯虎一听急了,叫道:“是何言也?你没见到我都闭目读书半年了?既然你不信我,我索性从今日起不再看书,陪你出去游玩,非要轻轻松松考个会元给你看看!”说完唐伯虎主动拉起祝枝山的手,去逛虎丘。
虎丘位于姑苏西北郊,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载: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槜李大战中,姑苏大将虎丘,不慎受伤,不久就死去了,死后数日他儿子将他葬于虎丘。据说,葬后三日有一只白虎蹲在山上,所以把“海涌山”改名为虎丘山。
又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山高约三十六米,古树参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巅。虎丘依托着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享有“吴中第一名胜”、“江左丘壑之表”的美誉。
唐伯虎和祝枝山登山游玩,但见绝岩耸壑,气象万千,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古人曾喻其“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和剑池。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天下第二斜塔,古朴雄奇,早已成为古老姑苏的象征。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以及神鹅易字的美丽传说,风壑云泉,令人流连忘返。此外还有“千人石”气势磅礴,留下了“生公讲座,下有千人列坐”的佳话。
唐伯虎和祝枝山一路游玩,虎丘正门照壁墙上嵌有“海涌流辉”四个大字。进山门后,一座石桥跨过环山河,桥被称作“海涌桥”;上山路旁的一些怪石,圆滑的石体是因为海浪冲刷而致;憨憨泉因为潜通大海,又被称作“海涌泉”;此外还有望海楼、海泉亭、海宴亭等胜景。
祝枝山笑着说:“小唐,我们一路游玩一路对联如何?大哥也趁机考考你的学问长进了没有?”唐伯虎笑道:“固所愿耳,敢不从命?”
于是一路游逛,路过花神庙时,祝枝山出:“一百八记钟声唤起万家春梦”。唐伯虎对:“二下四番花信吹香七里山塘。”
接着来到虎丘三笑亭,祝枝山笑问:“小唐,你知道为什么叫三笑亭?”唐伯虎答:“晋代诗人陶渊明和陆静修到东林寺后拜访后回家,慧远和尚送客。慧远和尚是净土宗始祖,佛法高深,三人因谈话投机,不觉过溪。虎丘山上当时有虎,已经皈依了慧远和尚修行,就吼叫起来,提醒主人别再送了。陶渊明和陆静修、慧远和尚三人大笑而别,后来修建了‘三笑亭’ 以为纪念。”
祝枝山笑道:“小唐知道得还不少,听我上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唐伯虎笑道:“这上联出得好,陶渊明是儒教名人,陆静修是道教上清派宗师,慧远和尚是净土宗始祖,儒释道三教都全了!听我下联: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祝枝山笑道:“小唐你耍滑了,我上联是三教,你下联仅仅对了佛教,呵呵。不过倒也说得过去,且放你一马!”
二人继续游玩,来到灵澜精舍。祝枝山出上联:“问狮峰底事回头,想顽石能灵,不独甘泉通法力。”
唐伯虎脱口而出:“为虎阜别开生面,看远山如画,翻凭劫火洗嚣尘。”
祝枝山又出:“得人在得心,信佛皈依,俗缘自了。”
唐伯虎又对:“修慧不修福,让他饱食,我钵常空。”
祝枝山又出:“遁迹笑丰干,从知舌粲莲花,地近虎丘曾讲法。”
唐伯虎又对:“宗风传剌史,幸得诗钞贝叶,劫余龙寿共藏经。”
祝枝山继续出:“访文殊普贤而来,看沧海迁移,好向禅门参偈语。”
唐伯虎继续对:“揽虎阜狮林之盛,正江枫冷落,还从古寺听钟声。” (注:虎阜狮林指虎丘和狮子林,都是姑苏名胜。)
祝枝山还出:“ 古刹千年,长留半夜钟声,响彻世间惊客梦。”
唐伯虎还对:“ 姑苏一揽,剩有几株枫树,饱经霜雪护寒山。”
祝枝山又想出一联:“佛是无量寿,花为散幽人,祗树寿千岁,名兰香四时。”
唐伯虎笑道:“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嵯峨阊门北,邈若罗浮巅。”
祝枝山难不倒唐伯虎,忽然狡黠地说:“我忘了,小唐你爱看佛经,对这些寺庙的对子你最在行,我们换个地方玩,继续对联,你敢不敢?”
唐伯虎笑道:“随你便,你去哪我就去哪!”于是祝枝山带头下山,二人来到拙政园。
拙政园大门上刻着一副对联:风月一丘壑,今古几楼台。拙政园位于姑苏娄门内,与留园、承德避暑山庄、北京颐和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是明代江南园林的代表作,为姑苏的风景胜地。据传园址原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故宅遗址,占地六十余亩,以水为中心,分东、中、西三部分,有“旷若郊墅”的特色。明王献臣在此旧址上建筑园林,并取晋代潘安《居闲赋》中“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林,逍遥自得……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取名“拙政园”。王献臣死后,其子以拙政园为赌注,一夜输光。 拙政园景观独特,具有风乡野趣。景与景之间,以桥廊相冠,楼台掩映,路曲柳阴,游人至此,常留连忘返。
祝枝山兴致勃勃地走进拙政园,张口就出上联:“看花寻径远。”唐伯虎对道:“听鸟入林深。”
祝枝山出上联:“一卷书如好友晤。”唐伯虎对下联:“四时花当美人看。”
祝枝山出上联:“人道君如云里鹤。”唐伯虎对下联:“自称臣是酒中仙。”
祝枝山出上联:“萧疏树石云林画。”唐伯虎对下联:“闲静轩窗靖节诗。”(云林指元代画家倪瓒,号云林;靖节指东晋诗人陶潜,谥号靖节。)
祝枝山出上联:“秋月入帷,看花盈砌。”唐伯虎对下联:“异书满屋,好友在门。”
祝枝山见难不住唐伯虎,游逛了一会,说园里游人太多,拥挤不堪,走出拙政园,来到怡园。
怡园位于姑苏城中,闹市里筑此一园,取闹中取静之意,门口石碑刻一对联: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当时怡园仅具雏形,分东西两部,中间用一道复廊相隔,分成两个部分。复廊墙壁饰有花窗,园东以建筑为主,有坡仙琴馆和拜月轩等。园西以水为胜,藕香榭、小沧浪等景观装点其间,别有一种静谧的情趣。整个怡园构筑典雅、剔透,加之收罗了几代书法家的书法石刻,文人最喜来此吟诗作对。
唐伯虎与祝枝山游玩到“小沧浪亭”,是一六角形小亭,亭后有三块大石,形如屏幛,上刻“屏风三迭”,是怡园奇石之一。
祝枝山指石出联:“冷石生云,明波浩月。”唐伯虎笑对:“悬崖拥槛,曲径通花。”
祝枝山看见几个文人雅士坐在石头上歇脚,出联说:“静坐参众妙。”唐伯虎对:“清谈适我情。”
二人信步游玩,祝枝山见园中有鹤,又出上联:“松阴满涧闲飞鹤。”唐伯虎对:“潭影通云暗潜龙。”
一路游玩到怡园画舫斋,是以船为底层,上面建书斋,还挂着黄山谷的诗句“舫斋赖有小溪山”匾额。
祝枝山出联:“凝睇数归鸿,残照犹在庭角。”唐伯虎对道:“相思旧飞鹢,东风暗落檐牙。”
二人登上二楼的“松籁阁”,祝枝山出联:“曲砌虚庭,玉影半分秋月。”唐伯虎对道:“艳歌芳酒,夜深醉踏长虹。”
祝枝山暗暗佩服唐伯虎才思敏捷,又往前走,来到怡园玉虹亭。这亭取陆游“落涧奔泉舞玉虹”诗句为名,亭侧壁上嵌有元代四大画家之一的吴仲圭(号梅花道人)精妙的石刻画竹。祝枝山灵机一动,出联:“素壁写归来,画舫行斋,细雨斜风时候。”
唐伯虎笑对:“瑶琴才听彻,钧天广乐,高山流水知音。”
祝枝山扭头便走,来到怡园坡仙琴馆,出联说:“酒祓消愁,华销英气。”唐伯虎对曰:“烟横山腹,雁点秋容。”
祝枝山又出:“竹边松底,只赠梅花,共结岁寒三益。”唐伯虎继续对:“薜志苔荒,摩挲峭石,恍然月白千峰。”
祝枝山笑道:“小唐,这些对方你都来玩过,早已想好了下联,不足为奇!我带你去一个人少的地方,咱们再比对联!”
唐伯虎欣然同意,跟着祝枝山来到白公祠。白公祠位于姑苏山塘街半塘以西,原先是一片湖沼。唐敬宗宝历元年,白居易从洛阳来姑苏任刺史后开塘筑堤,把东起通济桥,西至山塘街西山庙桥的堤塘岸接通,并在堤岸两旁种了“桃李莲荷数千枝”,既便利了农田水利与商贾交通,又把这一带点缀得非常秀丽。白居易兴筑的这条长堤使老百姓受益匪浅,因而在白居易离任之后,就把这条长堤称为白公堤,并把堤上的一座桥命名为“白公桥”,且建造白公祠纪念。
祝枝山随口出联:“ 祠分唐宋名贤,天为青莲留此席。”(李白号青莲居士)
唐伯虎笑笑,对道:“节近春秋佳日,人来白社揖先生。”
祝枝山又出:“ 讽谕岂无因,乐府正声熟人口。”
唐伯虎又对:“行藏何足辨,名山大川定先生。”
祝枝山一边走,一边说:“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
唐伯虎略作沉吟,对道:“姑苏怀剌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祝枝山进了祠堂,看看白居易塑像出联:“袖中吴郡新诗本。”唐伯虎脱口而出:“襟上杭州旧酒痕。”唐伯虎又补充道:“此联取自白居易的《故衫》诗句。上联言白居易在姑苏任刺史时,写了许多歌咏吴郡的诗篇,表现了诗人对姑苏的特殊感情。白居易任姑苏刺史后的第二年不幸从马上跌下来,扭伤了腰,秋天又发眼病,只好在这一年的秋冬之交,辞官回归洛阳。晚年,他把自己编定的诗集别录三本,其中一本就藏在姑苏南禅院千佛堂内,以寓其对姑苏的深情厚谊。下联言其在杭州做官之事。联语将自居易任职苏杭的行迹巧妙地组合起来,突出了自居易饮酒、写诗的文人形象。”
祝枝山听完,半晌哑口无言!这唐伯虎太厉害了,对文人典故如数家珍,难不倒他!
祝枝山眼珠子转了一会,笑道:“小唐,今日就游玩到这里,你回去收拾行李,随问去杭州一游如何?”
唐伯虎问:“枝山兄,为何要去杭州?”
祝枝山神秘地说:“难道你不知道?我们的好友文征明大病一场,我放心不下,要去探视他!”
唐伯虎惊问:“病得如何?为什么得病?”祝枝山答:“还不是因为大半年前与你一道去应天府赶考!你高中解元魁首,文征明却榜上无名,岂不羞煞?一回家就大病一场,好在他的父亲一再宽慰他,才好了些。”
唐伯虎黯然道:“也是,这事对他打击不小,那天他和我一起在客栈喝醉了,他半夜醒来不辞而别,还留了首伤感地诗给我,我一直没好给他去信,怕伤他自尊,不想他病得这么重!”
祝枝山说:“可不是吗?文征明应天府乡试,铩羽而归,郁郁寡欢,闭门不出,大病一场!说来也好笑,文征明书画双绝,小时候却很奇怪,两岁还不会说话,六岁站立不稳,八岁口齿不清!只有父亲文林一直看好他,说这个孩子面貌清奇,骨骼不俗,将来不会痴傻一生的,他的福气别人比不上。”
唐伯虎沉吟道:“我也静极思动,不如这就回家收拾行李,明日便同你起身一起去杭州,探望文征明,顺带游玩一番,日后直接去京城参加会考。”
祝枝山狡黠地一笑,说:“那我回去就雇船,还是走水路去杭州,费用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我出钱,带你一路游山玩水,你沿途画些风景画送给我,就这么定了!”
唐伯虎笑道:“老祝,你不要钱比要钱狠,你当我不知现在我的画值多少银子一幅?”
祝枝山哈哈大笑说:“小唐,你同意走水路就中我的计了!若走陆路,你贵为解元公,沿途官员自然要款待你;走水路就由我摆布,我让行便行,我让住便住,你也不吃亏,随便画上几笔,骗吃骗喝骗玩,哈哈!就这么定了!”
说完祝枝山转身就走,唐伯虎笑笑,也回家准备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