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孤臣> 章节目录> 第九四九章 元宵节才子重聚 游小镇各猜灯谜
第九四九章 元宵节才子重聚 游小镇各猜灯谜
四大才子在杭州玩得十分尽兴,游玩十景,品尝佳肴,不觉光阴似箭,眼看要过年了。
依照祝枝山的意思,索性就在杭州过年,过了春节再回去;但唐伯虎初次出远门,怕父母责怪,一再要求回家。
于是祝枝山邀请文征明和周文宾过了春节,到元宵节这天到姑苏一叙,然后带着唐伯虎买舟回乡。
唐伯虎把出游的经过告诉父母,父亲唐广德十分高兴,尤其是对文征明十分有好感。因为文征明父子贤德之名远扬,都是正人君子,恪守正统文化中儒家文化演变出来的“理学”,十分洁身自好,是个清流,唐伯虎与这样的人交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唐广德也是个厚道文人,觉得儿子唐伯虎一路跟祝枝山出游,欠了他一个人情,就命店里厨子做了许多好菜,请祝枝山来大吃了一顿,并不知道唐伯虎画了许多画被祝枝山拿去卖钱的事......
光阴荏苒,很快就过了春节,到了元宵节,文征明和周文宾果然守信,联袂而来!
祝枝山和唐伯虎大喜,安排文征明和周文宾在迎宾楼住下,当天中午就在迎宾楼中的酒楼里,为二人接风洗尘。
四大才子二度重逢,兴高采烈。祝枝山频频举杯敬酒,唐伯虎笑问:“枝山兄,今天为何藏量不饮?难道想灌醉我们三个?”祝枝山神秘地一笑,说:“三位贤弟,晚上我给大家安排了神秘的节目,所以不能多饮。晚上陪你们开怀畅饮。”唐伯虎等三人都好奇地问是什么节目?祝枝山微笑不答,举杯喝酒。
唐伯虎笑道:“祝枝山,你不肯多喝,我们寡饮无趣,就罚你讲几个故事给我们下酒。”文征明与周文宾纷纷附和,说祝枝山坏才多,一定要讲几个故事。
祝枝山听了,颔首笑道:“我先说一个泡茶猜谜的故事。我家有一个女佣,名唤梅香,她经常服侍我左右,在接待宾客的当中,耳濡目染,也成了一个猜谜对诗的能手,时常和我以谜语对答,非常默契,深得我的喜欢。有一天,有一位客人来访,我说:‘梅香,来,速速泡茶来!’梅香随即应声道:‘晓得,泡去哉!’
一会儿功夫,梅香就端上两杯茶来,却都放在我的面前,听我发落。客人有点不解,笑问:‘祝枝山,你又用谜来难我了?’我笑着说:“刚才我与梅香的对话,是一则谜语,要求打七言诗一句,打得中方能饮茶。’
客人笑着边想边自语:“梅香,定与春有关,茶乃草、木、人……我一下子想起宋代张栻的《立春偶成》中有句‘春到人间草木知’。对了!你喊‘梅香,来’,正是‘春到’二字,‘茶’就是‘人间草木’,梅香答:‘晓得’,正是‘知’字。于是我猜就是这句‘春到人间草木知’!”
我笑着说:“对了,猜得好,猜得快,请用茶。”客人接过茶来,忽然又若有所思地说:“这个谜很精彩,可谓字字相扣。可惜你喊的是‘泡茶’,这个‘泡’字是多余的了!”我哈哈大笑说:“君不闻梅香又说了声‘泡去哉’吗?”客人笑得几乎把刚饮进口的茶都喷出来,大呼:“妙!妙!真是步步珠玑!”
祝枝山讲完,唐伯虎摇头说不好,不怎么有趣,要他再将一个。
祝枝山举杯敬了一圈酒,缓缓说道:“我家中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光彩夺目,凡是有幸看到过这颗珠子的人,都赞赏不已!一日黄昏,管家急匆匆地跑来禀我,那颗夜明珠不见了!
我连忙带着管家从里到外仔细地搜寻了几遍,不仅夜明珠没有找到,甚至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没发现。我想,会是什么人这样狡猾,不露痕迹地就把宝珠偷走了呢?想来想去我认定是出了家贼,于是想出一个破案妙计。
我命管家把全体仆人叫到我家祠堂,自己提前布置了一番,祠堂里面黑黝黝的,隐约可见供桌前的凳子上有一个钵子。我说:“大家只知道我家有一颗夜明珠,却不知道还有一个护宝的法器--察心钵。这钵,没有做过亏心事的人摸了它,会觉得心凉指润;做贼的人摸了它,会立即被它粘住,并且大叫起来。”
然后我吩咐家丁们依次走去摸钵,直到最后一个人摸过了,也没人发出声音来。
然后我吩咐管家把灯点亮,挨个察看,突然用手指着一个人,厉声喝道:“他就是贼!与我拿下!”那人自然不服,大声喊冤。
我笑道:“世上哪有什么察心钵?这就是个普通的钵子,我提前钵子上抹了一层厚厚的黑油,凡是摸过钵子的人,两手都的黑黑的!而偷珠子的人因为心虚不敢摸钵,两手自然是白的,所以点亮灯后,你很快就被发现了。”那个家丁哑口无言,只好献出丢失的夜明珠,叩头认罪,被我打了一顿。”
周文宾笑道:“祝枝山你真鬼,我们几个和你交往还要小心呢,别一不小心着了你的道!”
四人大笑,互相敬酒,文征明让祝枝山再讲一个。
于是祝枝山说:“我的字写得不错,本地有不少附庸风雅的官员,都想得到我的字,或写条幅,或写斗方,或写对联,我的字和小唐的画一样抢手呢!
去年,苏州府有一位知名的富户,想请我为他写一副对联,装装门面。他知道我厌恶他是个土豪劣绅,巴结权贵,欺压穷人,我瞧不起他,必定不肯为他写。于是他请了我的一个好友出面,许以重金,求我为他写一副春联,过年时贴到大门上,充充脸面。
我不想驳了好友的面子,略一思索,就让朋友先去通知他,我要亲自登门,到他府上去写春联!朋友十分高兴,兴冲冲地走了。
我坐着轿子来到土豪劣绅家,他也十分高兴,早已命令仆人把笔、墨、纸、砚放在门口等我。我一到他家门外,他还命人放起鞭炮欢迎,生怕附近的人不知道我祝枝山去给他写春联!
邻居们果然闻讯赶来,土豪劣绅家门口人山人海!我一路上早已想好了对策,开口便对他说:“张大户,我写字可以,润笔可不能少于五十两纹银!”张大户喜笑颜开,当场拍胸脯答应下来,还让人立刻拿来了银子。
我提起巨毫,饱蘸浓墨,在他早已备好的春联纸上写下:明天逢春好不坏运,新年厄运无多余钱!
围观的邻居早就痛恨张大户为富不仁,纷纷鼓掌喝彩!张大户一看,脸都气歪了,说我诅咒他,要送我见官。
我不慌不忙地说:“张大户,你钱是不少,文化却有限,难道看不出来我是在夸你?”说完我提笔在上下联上各加了一个标点,张大户一看顿时喜笑颜开,对联变成了:明天逢春好,不坏运;新年厄运无,多余钱!于是他立刻给了我五十两银子,还要请我喝酒。
我婉言谢辞,坐着轿子回家,到了大年初一去他家门口一看,果然张大户为富不仁,邻居大多痛恨他,经我那天的点拨,有人趁他不注意,用红纸把标点覆盖,那副春联又成了:明天逢春好不坏运,新年厄运无多余钱!”
祝枝山说完,四人一起捧腹大笑!这顿饭吃到午后,各自散去。
到了晚上,祝枝山派了四顶轿子,接三位才子到苏州城外的一条船上饮酒聚会。
这船是一条两层的楼船,下层是水手和仆人、厨师待的地方,二楼全被祝枝山包下了,只摆了一张乌木圆桌,四大才子济济一堂,身后站着几个仆人伺候。
临开席前,祝枝山悄悄把唐伯虎拉到一旁,笑道:“伯虎贤弟,美酒已备,岂能没有美色?愚兄就好这一口,悄悄准备了四名美女为大家助兴,你可不要推辞哦。”
唐伯虎吃了一惊,说:“枝山兄,小弟年纪尚小,你还是安排给别人吧!我是断断不敢吃花酒的,家教甚严。”
祝枝山笑道:“文人雅士总是和青楼雅事牵扯在一起,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不仅不会笑话我们,反而以风流韵事来抬升我们四大才子的身价。也罢,既然你不愿意我也不勉强,周文宾文绉绉的,估计也不敢;文征明一副道学先生的样子,不知他是真道学还是装出来的?今晚我倒要试他一试,你千万不要多嘴。”
唐伯虎笑道:“我才不管这等闲事,我自饮我的美酒,不戳破你便是。”
祝枝山点点头,转身邀大家入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祝枝山忽然说:“文征明,就我们四个喝酒,人嫌少了点,我请两个妙人来陪酒如何?”文征明是个厚道君子,一时没有会意,以为是请的文人作陪,就点头应允。
祝枝山坏笑笑,拍了两拍手掌,顿时环佩叮当,走出来两位青楼美女,上前施礼。
祝枝山使个眼色,一个美女坐在文征明腿上,一个美女坐在文征明腿上,举杯斟酒!
文征明大吃一惊,连忙站起,目不斜视,问祝枝山这是怎么回事?祝枝山笑道:“文兄宽坐便是,这只不过是逢场作戏,陪我们饮酒作乐而已,何必紧张?”
文征明额头出汗,忙说:“男女授受不亲,不可如此,快快让她们退下!”
祝枝山微笑不语,忽然又使了个眼色,一名美女轻移莲步,笑盈盈地上前牵住文征明的衣袖,拉他入座。
文征明赶紧拢起衣襟,往外边走,美女追上去,拉拉扯扯,一直追到底层船板上。文征明窘迫得无路可走,毅然作势要跳河!唐伯虎几人已经赶了下来,一看连忙拉住,唐伯虎说:“文兄莫怪,祝枝山就是拿你寻个开心而已,何必紧张?”文征明气呼呼地瞪着祝枝山,一言不发。
唐伯虎一看文征明发怒了,劝道:“文兄,我们酒也喝得差不多了,前面岸上灯火点点,是个小镇,不如登岸游玩一番,猜猜灯谜?”
这时祝枝山也觉得唐突了,笑吟吟地走过来赔了个礼,四人一起弃舟登岸,进小镇游玩。
正直元宵佳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来人往赏灯,倒是热闹。四人信步走到一家客栈门前,看看挂着几种花灯,许多人围观,就走过去看热闹。
客栈门口放着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一个鸟笼,笼中有一只啁啾的小鸟,在笼子旁边一字摆开一百文铜钱,旁边有一纸条,上面写着“射衙门术语一句”。意思是猜中者就可以把这一百文铜钱拿走。旁边站着一人,似乎是客栈的掌柜,对着围观的人团团作了一揖,笑道:“诸位,这灯谜是我自制的,几年来一直没人猜出来,今年又摆出来,还请诸位猜一猜,图个乐子。”
四位才子一听来了神,纷纷上前细看。文征明一观,眼疾手快,先把铜钱揣入怀中,然后马上打开鸟笼,把鸟放了出去,小鸟展翅就飞走了。制谜的掌柜连连竖起拇指,夸奖不已说:“高手!高手!这谜之前一直未有人能解开呢。”
文征明笑道:“掌柜的这灯谜做得巧妙,谜底便是衙门里经常发生的‘得钱买放’。”围观的人群纷纷喝彩,说谜底谜面都妙!
祝枝山因为眼睛有点近视,还没来得及看仔细呢,不料这谜底就被文征明给先解出来了,很不服气。掌柜的一看,拱手笑着说道:“这位兄台莫急,我还有一只鸟笼,还摆在桌上,谜面一样,猜得出来也是赏钱一百文,请君一试。”说完从脚下又拿出一只鸟笼放在桌上。
祝枝山一看眼睛一亮,快步走到一个鸟笼前,举动与文征明如出一辙,也是先将钱收入袖中,然后将笼门打开,伸手捉住小鸟,做出要把鸟放飞的姿势。
制谜的掌柜见状,连忙摇手说:“一谜一底,岂能重复。”祝枝山哈哈大笑,把手摊开,只见他掌心里的小鸟已被他掐死了。掌柜的佩服不已说:“二位都是高人!前一个谜底是‘得钱买放’,后一个谜底是‘谋财害命’都被你们猜中了!”
围观的人群中忽然有人认出是祝枝山,把他的名字告诉大家,围观的人纷纷起哄,要唐伯虎也来一个!
唐伯虎笑道:“这里的灯谜已经猜完了,我身边的两位兄台也是高手,要不有劳众位领我们去别处再猜?”人群看见唐伯虎和祝枝山在一起,十分兴奋,当时就有人领路,去别家门前再猜灯谜。
一户人家门口挂着一盏红灯,上面写着四句话: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唐伯虎一看笑道:“谜底是在每句前加了两个字,成了一首令人读之捧腹的谐趣《七绝》。十年久旱逢甘雨,万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寒儒金榜题名时。”
众人拍手称赞,夸唐伯虎才思敏捷,又往前走。
前面一座很大的花灯,灯上画着许多鸟,还有一首诗: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周文宾第一个想出谜底,笑着说:“此诗之中用谐音‘巢’暗指‘朝’,以‘鸟’比喻奸佞。这些‘鸟’啄尽人间千万石,弄得民不聊生,可谓寓意深刻!这就是一副《百鸟归巢图》!这首诗扣住‘百鸟’二字,‘天生一只又一只’,是两只鸟;‘三四五六七八只’就是三四十二;五六三十;七八五十六,四笔数加起来正好是一百只,所以谜底是《百鸟归巢图》!”
众人听完纷纷赞叹,又往前行,见一花灯,上面只写了个斗大的“醋”字。祝枝山抢着说:“这个太容易了,醋字拆开,分明是‘廿一日酉’。”
大家又往前走,见一灯上写着一诗:东海有大鱼,无头又无尾,丢了脊梁骨,一去直到底。
文征明笑道:“我有了谜底,也是一首诗:出东海,入西山,写时方,画时圆。”祝枝山一听会意过来,推了文征明一把说:“小文,你就别卖关子了,这两首诗其实是隐射同一个字‘日’,是也不是?”文征明哈哈大笑,又往前走。
看见一户人家,花灯上画着一个人,把头上的帽子丢在地上。
唐伯虎一看,拉着其他三位才子就走,跟随而来看热闹民众拦住说:“唐才子,别走啊,给我们讲解讲解?”
唐伯虎笑道:“这里有一个典故,三国时,司马懿听说诸葛亮病危,不久将死,但不知真假,不敢轻举妄动。就命夏侯霸领1000一千人马去五丈原探哨,临行时叮嘱道:“若蜀兵怕扰,不敢出战,诸葛亮必定病入膏盲,吾当乘势进击。”
当时蜀营内,诸葛亮吐血不止,昏倒在地,半晌才苏醒过来。
姜维入帐告急:“魏兵至,我军将士出战还是固守,请丞相决断!”诸葛亮十分明白司马懿的意图,可张不开口。诸葛亮朝姜维点点头,缓缓伸出手来把头上的帽子丢在地上,随后又昏迷不醒。姜维对着帽子沉思了一会儿,猜中了丞相丢帽子的意图,即令魏延引兵杀出营寨。夏侯霸一见魏延,慌忙率领将士后退,并速告司马懿,诸葛亮还健在。
诸葛亮将帽子丢在地上,意思是“丢”字去掉上面的一撇,成了一个“去”字,即命令姜维速去迎战。这出灯谜的主人用此典故,让我们“去”,我们不走还做什么?”
众人大笑一回,又往前走。只见前面一张花灯,写着一联:满堂生无底,全家午出头。花灯下面还放着十二生肖形状的剪纸,让猜中者自取。
周文宾看了看,立刻上前,从十二生肖形状的剪纸中选出一头牛,塞进怀里。文征明笑道:“我们也想出了谜底是‘牛’,被周兄捷足先登一步,哈哈!”
四大才子和一帮看热闹的乡民继续前行,前面一盏花灯下站着出谜面的主人,花灯上一副对联:荷花露面才相识,梧桐落叶又离别。主人见众人过来,笑道:“列位,谁猜出谜底,还要作一首诗隐喻谜底,就以此物相赠!”
文征明想了想,脱口而出:“一户没有墙,好汉内中藏。人说像关公,吾云是霸王。”出谜面的主人的主人笑笑,从怀里掏出一把纨扇相赠,谜底正是“扇”。
大家继续往前走,见花灯上画着一丛丹桂,丹桂下面画着两只张牙舞爪的青壳蟹。唐伯虎一看就笑,说道:“谜底太简单了,横行乡(香)里。”
大家又往前走,见路旁挂一花灯,灯上写着一首诗: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月不长圆花易落,一生惆怅为伊多。打一字。
周文宾一看,笑嘻嘻地把祝枝山推上前去,祝枝山笑嘻嘻地问:“小周,你推我做什么?”周文宾笑道:“我们四人当中,以你最为多情,这谜底是个‘情’字,不正好说你吗?哈哈!”
众人哄然大笑,又往前走。见一花灯,上面一首诗:不受脂粉半点侵,穿麻吞石自甘心。只因误入少林寺,惹得拳头捶到今。
祝枝山一看,拉起周文宾就走!周文宾笑问:“你拉我做什么?”祝枝山一本正经地说:“这谜底是‘打沙袋’,你文质彬彬地十分秀气,学那玩意干啥?不走怎地?”众人又是一阵笑。
前面又见一个花灯,上面一首诗:腹内香甜如蜜,心中花红柳绿。白沙滩上打滚,清水河中沐浴。唐伯虎一看,眼睛一亮,说:“这盏花灯挂在一家小店的门口,这谜底是元宵,那么这店必定是卖元宵的店,我们走了一阵,不如进去吃碗元宵?”
跟随而来的乡民纷纷拥着四位才子进店,果然是家元宵店,各自坐下点了元宵吃。
只见元宵店里也挂着一盏花灯,上面写着:一物生前五寸长,秀才带它上书房。一团哀情为君表,点点热泪洒桌上。猜中即以此物相赠。
文征明笑着对乡民们说:“这个谜底是‘烛’,你们去找掌柜的领蜡烛吧!”乡民们闹哄哄地去找掌柜的,文征明四人很快吃完元宵,走出店门,继续游逛。
前面是个三岔路口,却挂着一盏花灯,上面只有一个字“主”。祝枝山笑道:“这个出灯谜的倒有趣,给我们指路呢!谜底是‘往左边走’,我们何妨去看看?”
三人一致同意,走了几十步,见一花灯,上面画着一个男子,头发蓬乱如麻,一束束的头发上顶着一只只小帽子,除此之外,并无其他。
四位才子沉吟半晌,还是唐伯虎技高一筹,相出了谜底:“冠(官)多发(法)乱。
四人诳了许久,渐渐觉得困倦,于是返回,回到城里,各自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