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景珍泪> 章节目录> 回忆篇(三)忧民之心
回忆篇(三)忧民之心
夏日的午后,一般是最炎热的时候。御花园里的花,散发着迷人的香味儿。他的衣摆在花草中轻轻拂过,树枝不小心勾到了衣服,可他却没有在意。
《论语》这本书,现在时常出现在他的手里。
“吾日三省吾身。”
他默默的念了一句,的确,每日的“三省”他做到了,可别人,是否认可过?
“咚咚咚......”
一阵脚步声传来,载湉回头一望,见是小李子跑了过来,倒是露出了很少有的笑容。
“万岁爷,这么热的天,您在这御花园里,可是热坏了?”
“奴才给您拿了些刚刚洗净的新鲜说过,都是今天新拿的,你尝尝?”
载湉点了点头,伸手从小李子手上的果盘里,拿了一个葡萄,放在嘴里,慢慢的咀嚼。
小李子把果盘轻轻放在了花坛旁的石凳上,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问道:“万岁爷,这葡萄怎么样,甜吗?”
载湉点了点头,看着小李子,道:“不错。你才拿个尝尝?”
小李子赶忙摇了摇头,道:“奴才谢万岁爷的好意了,万岁爷平日都不怎么吃水果,今个儿好不容易有个果盘,奴才还是给万岁爷您留着吧。”
“朕恕你无罪,你就尝个吧。”
载湉说罢,又拿起手中的论语看了起来。
小李子见皇上都这么说了,怕是在拒绝可不是浪费了皇上的一片好意,于是还是拿起了一个比较小的葡萄,放在嘴里嚼了嚼。
载湉看着书,时不时用余光瞥了撇小李子,道:“怎么样,感觉如何?”
小李子露出了一脸的满足,道:“这可是奴才吃过的最好吃的葡萄,奴才说句不该说的,怕是有人还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呢。”
载湉轻轻转头,皱了皱眉,看了看小李子,道:“你的意思是?”
小李子道:“奴才的意思是,这葡萄极好,怕是有让人吃不到,都要说这葡萄酸来做事。”
载湉挪眼又往那个果盘上看了一眼,随手又拿起一个葡萄看了看,轻轻一丢,却又丢到了果盘上。
小李子不解,道:“万岁爷,您这是?”
载湉冷哼一声,道:“哼,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朕到觉得,有些人明明这葡萄就在他眼前,可他却根本就不愿意去尝尝它的味道。”
载湉看小李子一脸茫然,拿过论语,只着里面的那句“吾日三省吾身”,道:“小李子,这句话你可认得?”
小李子走上前,弓着腰,看了一眼,道:“这句话,可是论语中的经典啊!”
载湉把书合上,迈步往前走,边走边道:“朕读了这句话,再加上翁师傅的教诲,朕每日都又在三省自身。只是........又有谁认可过?”
小李子拿起果盘立马跟了上去,道:“万岁爷可是说朝政的事情?”
载湉低声叹了一声,道:“如今亲爸爸依然在垂帘听政,朝政当中很少有人重视朕的意见,朕在想,何年何月,朕这一颗葡萄,能让臣子们试试味道。”
小李子微微一笑,许是果盘太重了,又轻轻往上撑了撑,道:“万岁爷不必忧心重重,奴才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相信的。”
载湉走着走着,突然停了下来,抬头望着远处一片的城墙,道:“为人上者.....”
“小李子,你觉得,这城墙可高?”
小李子抬头望了望,却立马被阳光刺的把脖子收了回来,道:“着实高,只是万岁爷今儿个怎么问些这个,您若有什么心事,可要跟奴才说说?”
载湉轻轻地扬唇一笑,转过身,看着小李子,道:“朕身边有你这样服侍的人,朕甚感欣慰。”
小李子一惊,立马把果盘放到地上,跪下扣头道:“奴才誓死跟随万岁爷,奴才对万岁爷忠心耿耿,请万岁爷万万不要这么说,奴才应该如此。”
“万岁爷给了奴才这份差事,让奴才可以养家糊口,奴才应该着实谢谢万岁爷才是!”
载湉嘴唇动了动,随后轻轻道:“起来吧。”
时辰也不早了,载湉和小李子,在太阳下山之前,便回到了养心殿。
......
......
紫禁城
御书房
翁同龢拿着论语,走到如今已是十五岁的少年的载湉面前,道:“我看这论语上的痕迹,尤其这第十二章,翻页的次数相当的多,可是经常阅这页?”
载湉点了点头,道:“师傅好眼力,朕对这句吾日三省吾身实为有感悟,只是有一些不解之思。”
翁同龢把书放在桌子上,问道:“皇上有何不解?”
载湉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树叶,道:“朕每日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为大清的国事想方设法,师傅您每日的教诲朕也有想自己有没有做到,做足。只是......”
“只是........朕做了,别人却看不到。”
翁同龢走到载湉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清楚的感觉到了载湉的无奈,道:“我明白皇上的意思,亲政之日,怕是还要有几年啊。”
载湉转过身,对着自己的师傅露出了笑容,道:“师傅,不说这些了,说了也并未有用,今儿个,我们学些什么?”
翁同龢拿过一张宣纸,交给载湉,道:“今儿个,我并没有准备什么内容,倒是突然想让皇上作篇文章,内容我也没什么,皇上只可写心中所想,作心中所念即刻。”
载湉看着手中的宣纸,半晌抬头,重重的点了一下头。
......
......
紫禁城
养心殿
西暖阁
载湉拿着毛笔,一笔一划的在那张宣纸上写着,一开始很难下笔的他,现在却奋笔疾书。
微风阵阵,西暖阁的烛火微微闪光,一个少年,在烛火下,写下了自己内心深处,作为一个帝王最真实的想法。
......
......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妹妹在读什么?”一个小女孩跑了过来,双手放在了自己妹妹的肩膀上,问道。
“我在读诗,这首诗,叫蒹葭。是今天文师傅教我的。”那个正在读诗的小女孩道。
就在这时,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跟自己的妻子说着什么。
两个小女孩好奇,走了过去,只听:“听说没有,前几天,皇上写了一篇文章,北京城都传遍了,就连皇太后看了,都很震惊呢。这不,如今,都传到广州来了。”
那中年男子拿过手里的纸,道:“这就是那篇文章!”
.....
.....
三天前
紫禁城
御书房
载湉走到翁同龢面前,道:“师傅,您要朕写的文章,朕已经写好了。”
翁同龢接过一看,上面的字,让他实为震惊:
为人上者,必先有爱民之心,而后有忧民之意。爱之深,故忧之切。忧之切,故一民饥,曰我饥之。
一民寒,曰我寒之。凡民所能致者,故悉力以致之。
即民所不能致者,即竭诚尽敬以致之。
翁同龢看过之后,道:“这,这实为皇上所作?”
小李子笑道:“那是当然了,皇上写这篇文章,可好晚才睡呢。”
翁同龢把这篇文章放在了桌子上,只听载湉道:“师傅,这就是朕心中所想,心中所念。朕希望可以做一个好皇帝,可以做到正大光明,天下太平,可以做到帝德二字。”
“朕有时候在想,大清江山,究竟在朕的手上,能否兴盛,但只要朕愿意,朕肯去做,又有何不可,又有何无望之言?”
翁同龢转过身,看着载湉,这个才十五岁的皇上,这个他已经教了九年的皇帝。
欣慰地道:“皇上,这,真可谓是圣言之德啊。”
载湉道:“师傅,您的教诲,朕从未忘过,朕实不敢忘。朕希望,自己是个好皇帝,不然,岂不是辜负了师傅您的苦心教导了?”
......
......
紫禁城
储秀宫
皇太后看着载湉写的这篇文章,道:“皇帝的书读的真不错,帝王的风范,已经有了。”
李莲英道:“可不是,皇上,总算是没有辜负老佛爷您的苦心啊。”
“那,归政之事......”
皇太后看着李莲英,道:“现在只能是皇帝奋发图强的时候,至于归政,实为太早,还不合适,得等。”
李莲英低下头,道:“是。”
“不过,这篇文章,倒是可以昭告天下,让百姓们都看看,总得给百姓们一点希望。”
“是,奴才,这就去办。”
“等等,这篇文章,替我好好保存着。皇帝这次,我的确很满意。切记,不要搞丢了。”
“是。”李莲英结果皇太后手里的纸,说道。
.......
.......
为人上者,必先有爱民之心,而后有忧民之意。
这或许,就是载湉内心深处,最想做到的一句话吧。不是,是所有的字,都是他想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