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隋朝风云> 章节目录> 第106章 汉王作乱

选择阅读主题:

第106章 汉王作乱

作者:汴梁杨精 | 发布时间 | 2019-09-26 | 字数:4834

却说汉王杨谅起兵造反,汉王府官吏大多愿意追随他险中求富贵,然而,亦不乏反对者,关陇勋贵出身的并州总管司马皇甫诞就是其中一人。

这皇甫诞,为人刚毅,有器量。开皇年间,入朝担任比部、刑部二曹侍郎,俱有能干美名。升迁为治书侍御史,朝臣无不肃惮。后来,汉王杨谅出任并州总管,皇甫诞以公正方直著称,隋文帝拜他为并州总管司马,总府政事,杨谅甚是敬重他。

见杨谅用王頍之谋,发兵作乱。皇甫诞数次劝谏阻止,杨谅均不纳。最后,皇甫诞流涕进谏道:“我预料大王之兵力,不敌京师,加上君臣位分已定,谁逆谁顺,不言自明。时异事殊,我方兵马虽精,却难以取胜。愿大王奉诏入朝,守臣子之节,必有松乔之寿,累代之荣。如更加拖延,陷身叛逆之境,被追究以刑法,即使想作布衣百姓亦不可得也。愿察区区之心,思万全之计,敢以死请。”

皇甫诞点明:杨广已经称帝,杨广、杨谅二人君臣位分已定,既然先帝杨坚驾崩,作为儿子的杨谅理应前去京城奔丧,而不是起兵与二哥争皇位。

其实,历来兵不厌诈。隋文帝刚死,隋炀帝新立,且仁寿宫变,杨广是否曾经弑父,朝廷内外颇有异议,杨广的龙椅并不稳固。若杨谅也假传诏书、高举义旗,声扬元凶之罪而举兵,天下谁能敌之!

但是,杨谅哪里听得进去,当即拍案大怒,下令囚禁皇甫诞。

恰巧此时,并州流传一首童谣:“一张纸,两张纸,客量小儿做天子。”这首童谣是什么意思,无人知晓,杨谅闻知,内心窃喜道:“我所署官皆发告身(古代授官的文凭)一张纸,别授则发二张纸。我小名叫阿客,大名叫杨谅,量与谅谐音,我又是皇家最小的儿子,就是所谓‘客量小儿’,依这童谣所言,我当为天子!既然天命如此,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于是,汉王杨谅在并州起兵,欲争夺帝位,开始了军事冒险行动。他没有宣扬杨广之罪,却对外宣称:“杨素谋反,将诛之,以清君侧。”以谣言惑众而造反,尚未起兵就已经处于被动地位。

杨谅派遣大将军余公理出兵太谷(今山西太谷),直奔河阳(今河南孟县)。大将军綦良出兵滏口(今河北武安西南),前往黎阳(今河南浚县)。大将军刘建出兵井陉,以夺取燕赵之地(今河北省)。柱国乔钟葵出兵雁门(今山西代县)。又任命裴文安为柱国,与纥单贵、王聃、大将军茹茹天保、侯莫陈惠等率军直指京师。

当时,右武卫将军丘和为蒲州刺史,镇守蒲津关。杨谅挑选精锐骑兵数百人,都蒙上幂篱,即妇人蔽身用的面罩,来到蒲州城下,诈称是汉王府的宫人,要返回京城。杨谅造反的消息尚未传到这里,既是汉王的宫人,守城士兵不敢随便检查,就开门放行了。

就这样,杨谅叛军径直闯入蒲州,城中也有豪杰响应,直接杀入蒲州官衙。蒲州刺史丘和察觉有变,却毫无准备,只得孤身翻越城墙,逃归长安。而蒲州长史高义明、司马荣毗皆被叛军捉拿。

杨谅这一招“移花接木”出奇制胜,未废一兵一卒就攻占蒲州城。拿下蒲州后,按原定计划,接下来要渡过蒲津关,过黄河后直入京师。而一旦渡过黄河,杨谅的胜算就要减少了。

统帅杨谅一番考量之后,忽然改变战前意图,放弃向西挺进的原计划,决定割据北齐旧地。就在裴文安等人距蒲津关尚有一百余地时,杨谅派人传来命令,下令纥单贵拆断向西突进的黄河木桥,而固守蒲州,同时召回裴文安。

裴文安返抵晋阳,向杨谅抱怨道:“兵机在于神速诡秘,本欲出其不意。大王既不亲征,又将我召回,使敌人计谋成功,则大势已去!”

杨谅无言以对,任命王聃为蒲州刺史,裴文安为晋州刺史,薛粹为绛州刺史,梁菩萨为潞州刺史,韦道正为韩州刺史,张伯英为泽州刺史。这一举动,则是采取分兵据守、消极防御的下策,这就预示了杨谅即将被平定的命运。

杨谅诈众造反,本应事不宜迟,火速出击。然而,他却裹步不前,一是由于京师军情不明,二是后方不稳,故而不敢贸然出动。他不图进取,不敢进兵关中,为保据河东、占有北齐之境,南线采取守势。

岚州刺史乔钟葵要去投奔杨谅,其司马陶模反对道:“汉王所图不轨,公身受国家厚恩,当竭诚效命,岂能身陷祸端?”

“司马要造反吗?”乔钟葵脸色大变,用兵器对着陶模,但陶模辞气不屈不挠,乔钟葵感于其义气要释放他。

“若不斩陶模,无以压众心。”军吏却如此说道,乔钟葵下令囚禁陶模。此时,追随杨谅造反的共有十九个州。

汉王杨谅作乱于并州,检校代州总管李景带兵抗击叛军。杨谅遣刘暠袭击李景,战于城东。李景升楼张弓搭箭而射,叛军无不应弦而倒。李景又挑选壮士突击,将叛军斩获略尽。

杨谅又派遣岚州刺史乔钟葵率劲勇三万人攻打代州。李景手下战士不过数千人,加以城池不固,为叛军冲击,城墙相继崩毁,李景且战且筑,士卒皆拼死死斗,屡挫敌人锋芒。

李景手下的司马冯孝慈、司法参军吕玉都骁勇善战,仪同三司侯莫陈乂善于出谋划策,擅长拒守之术。李景知将士可用,对这三人诚心相待,不再过多参与,唯在帐中坐镇,不时外出巡逻安抚而已。

西线作战的李景被围困一月有余,隋炀帝下诏令朔州总管杨义臣率兵援救。这杨义臣,本姓尉迟氏,其父亲尉迟崇因同族尉迟迥作乱,自请改姓。义臣自幼养于宫中,隋文帝赐姓杨氏,收为从孙。

杨义臣率骑兵、步兵二万,夜出西陉,快天亮时已行数十里。乔钟葵侦悉杨义臣兵少,全部上阵拒之。乔钟葵的副将王拔,骁勇无敌,善用矛,射他不能中,他每次仅带几个骑兵就可冲锋陷阵。

杨义臣自以为兵少,悉取军中牛驴,得数千头,又令兵卒数百人,每人持一面鼓,悄悄驱赶牛驴至山谷间,出其不意。黄昏后,杨义臣又与钟葵叛军交战,两军刚交手,杨义臣就命士兵驱赶牛驴者狂奔。

一时间,尘埃满天,战鼓动地,钟葵叛军不知,以为官军大出伏兵,因而惊恐溃逃。杨义臣纵兵进击,以少胜多,大败乔钟葵,遂解代州之围。杨义臣与李景合军,从北面压向太原。

得知杨谅叛乱后,隋炀帝任命杨素为并州道行军总管、河北安抚大使,率众数万人出征,以讨伐杨谅。

隋朝王师蒲州失守,出战不利。汉王杨谅遣茹茹天保来据蒲州,烧断河桥,又遣王聃子率数万人合力拒守。

杨素率领轻骑五千,欲前往蒲州突袭王聃子、纥单贵。杨素率军赶到黄河岸边时,已是夜间,征收数百艘商船,船内铺上许多草,踩上去并无声,士兵口中衔枚,趁夜渡河;天快亮时,发动攻击,叛军茹茹天保、纥单贵败走,王聃子大惧,献城投降。

汉王杨谅遣其将领綦良从滏口进攻黎阳,堵塞白马津,(位于今河南滑县西北的黄河渡口),余公理自太行至河内。隋炀帝以史祥为行军总管,驻军于河阴,许久不得渡河。

史祥对军吏说道:“余公理轻率而无谋,才用素不足称,又新得志,依恃人多而骄横。且河北人先不习兵,所谓拥市人而战。以吾筹划,不足为惧。”乃令军中修攻具,余公理派间谍得知后,果然屯兵于河阳内城以防备史祥。

于是,史祥于黄河南岸备好船只,余公理集中兵力抵挡。史祥挑选精兵于下游暗中渡河,余公理率兵抵抗。史祥至须水,两军交战,余公理尚未布置好阵容,史祥纵击,大破之。接着,率军向东进逼,以讨伐綦良等人。綦良列阵以待,两均尚未交战,綦良就弃军而逃。于是,綦良部众不战而溃,史祥纵兵追击,斩杀万余人。

杨谅的各路叛军出师不利,节节败退。而他手下的关陇将领,对他不是阳奉阴违,就是据城叛变。

炀帝将征发幽州兵,却怀疑幽州总管窦抗与杨谅通谋,就询问杨素谁可任用,杨素推荐前江州刺史李子雄。杨广授李子雄为上大将军,拜廉州刺史。又以左领军将军长孙晟为相州刺史,征发山东兵,与李子雄合势。

长孙晟因长子长孙行布在杨谅军中,推辞道:“臣有男行布,今在逆地,忽蒙此任,情所不安。”

炀帝安抚道:“公著勤诚,朕之所悉。今相州之地,本是齐都,人俗浇浮,易可搔扰。傥生变动,贼势即张,思所以镇之,非公莫可。公体念国家之深,终不可因儿子而损害大义,故委以重任,公勿推辞。”于是,长孙晟遂奉命出兵。

而李子雄驰马至幽州,住在传舍里,召募到一千余人。窦抗恃其显贵,不按时拜见李子雄,李子雄派人相告。二日后,窦抗带着铁骑二千,来到李子雄的住所。李子雄事先埋伏下甲兵,请与窦抗相见,趁机擒住了他。

接着,窦抗发幽州步兵、骑兵三万,从井陉道讨伐杨谅。当时杨谅遣大将军刘建经略燕赵,正攻打井陉,两军相遇于抱犊山下(今河北获鹿西),李子雄力战破敌,升任幽州总管。

不久,李子雄上奏炀帝,称窦抗曾得到杨谅书信,却未奏报朝廷。虽查无实据,但隋炀帝怀疑窦抗存有二心,将他除名为民,以其弟窦庆承袭陈国公爵位。这窦抗,乃是窦荣定与安成长公主之子,而安成长公主,正是隋文帝杨坚的亲姐姐。

杨谅起兵之初,其妻兄豆卢毓为汉王府主簿,苦苦劝谏不可,杨谅不听。豆卢毓私下对弟弟豆卢懿说:“我若一人回朝,自得免祸,此乃为自身考虑,非为国家。而今暂且伪装跟从杨谅,慢慢见机行事,以思后计。”

豆卢毓的哥哥、显州刺史豆卢贤上奏隋炀帝道:“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跟从作乱,但迫于叛者凶威,不能自主。臣请从军,与毓里应外合,则杨谅不足为惧。”

炀帝许之。于是,豆卢贤密遣家人将皇帝敕书送给豆卢毓,与之计议。

一日,杨谅出城,前往介州,令豆卢毓与总管属朱涛留守。豆卢毓劝说朱涛道:“汉王构逆,必将身败名裂,我等岂可受牵连获灭族之罪,又辜负国家呢?我当卿出兵共拒杨谅!”

“大王以大事相付,怎能口出此言!”朱涛惊叹道,并拂衣而去,豆卢毓追上去斩之,且放皇甫诞出狱,与他商议,还与盘石侯宿勤武等人关闭城门,以抗拒杨谅。而长孙晟的长子长孙行布,多谋略,有父风。此时正奉豆卢毓之命守城。

豆卢毓尚未布置妥当,就有人报告杨谅,杨谅回城袭击。豆卢毓见杨谅率军而至,就欺骗众人道:“此乃贼军也!”杨谅攻城南门,稽胡人守南城门,不认识杨谅,用弓箭射之,矢下如雨;杨谅移攻西门,守兵认识他,即开门迎接杨谅入城,豆卢毓、皇甫诞、长孙行布皆遇害。

隋炀帝以皇甫诞亡身徇国,嘉悼许久,并下诏褒奖,赠柱国,封弘义公,谥曰明。而豆卢毓时年二十八岁,赠大将军,封正义县公,谥曰愍。

杨素率步兵、骑兵共四万人奔赴太原。当时,晋、绛、吕三州都被杨谅叛军守住,杨素各派两千人牵制他们。

汉王杨谅遣赵子开拥十余万之众,用栅栏堵塞山径小路,占领所有通道,屯兵盘踞在高壁山关(今山西灵石南),布阵五十里。杨素令诸将带兵正面对敌,自引奇兵潜入霍山,沿着悬崖深谷前进,直捣叛军营地,鸣鼓纵火。叛军不知所为,自相蹂践。杨素一战破敌,杀伤数万人。杨谅任命的介州刺史梁修罗屯兵介休,听闻杨素将至,大惧,弃城而逃。

杨谅连吃败仗,十分害怕,便亲率大军,于蒿泽(今山西汾阳县北湖泊)布阵抵抗杨素。不料天降大雨,杨谅欲撤兵,王頍劝谏道:“杨素孤军深入,兵马疲弊,大王率领精锐,亲自出击,必能取胜。而今大王见敌欲退,示人以胆怯,阻我军战士之心,涨敌军之气焰,愿大王勿要撤回!”

王頍前后数进奇策,杨谅不能用。杨素至蒿泽,两均将战。王頍见杨谅无勇无谋,对儿子说道:“气候殊不佳,我军必败。汝可随从我。”

果然,汉王又不听从王頍,率其将领王世宗、赵子开、萧摩诃等人,亲领十万大军,退守清源(今山西清徐),距离并州三十里。不战而退,军心大乱。

而杨素主力越过嵩泽这一天然障碍,发动攻击。两军对阵清原,杨谅勒兵与官军大战,死者一万八千人。杨素以少胜多,大败杨谅,并于阵中生擒萧摩诃。

杨谅不得已,再次撤军,退保并州。杨素进兵,四面包围晋阳。杨谅兵败计穷,乞求投降,其余党羽也被一一铲平。

起初,杨素出发之前,计数日之内便可破贼,皆如其所料。杨谅起兵,月余而败,几十万大军得不到正确指挥,一败涂地,这是隋朝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内战。

文武百官上奏杨谅罪当死,隋炀帝却说:“朕终鲜兄弟,于情不忍,欲放宽刑法,恕免杨谅一死。”于是,杨谅被除名为民,绝其宗亲属籍,终身幽禁至死。其子杨颢,亦被禁锢。

见皇帝不忍加诛乱臣杨谅。著作郎王劭上书称:“臣闻黄帝灭炎,盖云母弟,周公诛管,信亦天伦。叔向戮叔鱼,仲尼谓之遗直,石碏杀石厚,丘明以为大义。此皆经籍明文,帝王常法。今陛下置此逆贼,度越前圣,含弘宽大,未有以谢天下。谨案贼谅毒被生民者也。是知古者同德则同姓,异德则异姓,故黄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有四人,唯青阳、夷鼓,与黄帝同为姬姓。谅既自绝,请改其氏。”

王劭以此求媚,请为杨谅改姓氏,隋炀帝未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