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隋朝风云> 章节目录> 第104章 拨云见日

选择阅读主题:

第104章 拨云见日

作者:汴梁杨精 | 发布时间 | 2019-09-24 | 字数:4490

明代小说《隋史遗文》、《隋炀帝艳史》,以及清代小说《隋唐演义》都极力渲染隋炀帝杨广“淫母弑父”的可耻行经。

如果仔细思考引发仁寿宫变的两个导火线,就能从中能发现一些猫腻。

其一,密信误传事件。《隋书》提到杨素给杨广传递信件的人物是“宫人”,既然是密信,又怎能任由无名无姓的普通宫人传信?难道杨素一个亲信都没有吗?就算是宫人送信,竟然能误送到杨坚手中,真的匪夷所思,难道宫人连太子杨广与皇帝杨坚的称呼都分不清?若真是如此糊涂的宫人,杨素又怎么会委派他来做这么重要的事情。

而且,此时杨广坐镇监国,大小事都由他一人决断,又入居大宝殿,何必如此偷偷摸摸、毛毛躁躁?再者,杨广向来善于隐忍,若真的担心宫中有变,难道不可以委任亲信带话给杨素吗?何必用写信这一笨拙方式,给人留下把柄呢?这显然与杨广一贯隐忍的风格大相径庭,令人怀疑到底是真是假。

其二,杨广调戏宣华夫人事件。现代人以为,唐朝史官有意涂改历史是为了贬低污蔑隋炀帝。郑显文在《隋文帝死因质疑》一文中认为:“杨广调戏宣华夫人一说,经不起推敲:文帝病重,炀帝宫中侍疾,宣华夫人起身更衣,旁当有宫女侍候。其时炀帝尚未即位,处于仍受威胁的地位,一向以谨慎著称的炀帝绝不会在此时做危及其继承帝位之事。”

其中疑点有两处:一是杨广的轻薄行为不合理。隋文帝将逝,太子杨广的言行举止容不得半点差错。杨广的自制力极强,曾十年如一日不近女色,在这最敏感时期,就算是好色之徒,怎会不再忍耐几天?调戏一事实在不符合他的性格。另外,杨广称帝在即,有多少事情等着他去处理,他有时间和心情去调戏陈氏吗?

第二点疑问是,宣华夫人行为也令人质疑。她在更衣(即如厕)途中被调戏,好像是她的美貌惹了祸,招致色狼杨广扑身,而在此之前两人似乎毫无关系。

实则不然,杨广、陈氏二人早有瓜葛,还是老熟人,在杨广还是晋王的时候,两人就有多年来往。陈氏是陈叔宝的妹妹,八面玲珑,独孤皇后都特许她侍奉隋文帝,她是少数能接近隋文帝的人。

晋王时期的杨广时常拉拢贿赂陈氏,“规为内助,每致礼焉,进金蛇金驼待物,以取媚于陈氏。”杨广视陈氏为帮手,陈氏平日里收受杨广的金银玩物,关键时刻替杨广说好话,为他驱驰效力,共同推翻太子杨勇,可见二人颇有交涉。

退一万步讲,即使调戏一事是真的,陈氏也断然不会告太子,她是具有成熟政治思想的女性,或许她早就想在新皇帝面前谋出路,陈氏所图,不外乎是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不就是隋文帝身死之后的荣宠吗?

杨广调戏陈氏虽然描写地绘声绘色,却明显出自宣华夫人一面之辞。试想,宣华夫人得到即将称帝的太子杨广的青睐,似不应有如此英勇抗暴的表演,甚至早有已经委身于杨广的可能。

关于隋文帝之死,有一个重要的疑点,那就是太子杨广调戏了陈夫人,最终导致隋文帝死于非命。而在关键环节上却有很多不合情理之处,因此调戏事件的可信度不高,就连仁寿宫变也是疑雾重重。

还有,我们回顾一下两个导火线事件发生后,隋文帝当时作何反应。

根据《隋书》的记载,杨坚第一反应是“大恚”,继而想重新废立太子。回想此前隋文帝废太子杨勇,其过程何等艰辛而漫长,岂是一纸诏书就可以决定的?

改立太子,何等重大!况且杨广做太子已有四年光阴,朝中势力遍布,且掌握了军国大权。当年废太子杨勇尚且不易,此时杨坚竟然不假思索,就想草率召唤杨勇入宫,再立杨勇为太子,岂非白日做梦?

就算杨坚当时真的被气昏了头,打算另立杨勇为太子,但他此前已把国家大小事务全部交付杨广,杨广手握权柄,而杨坚自己重病在身,又岂能如此轻言废立?杨坚就不怕杨广来个先下手为强?

杨坚自北周以来,就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心机颇深。假设杨坚真的知晓杨广觊觎皇位,那么他首先会保全自己,接着镇住杨广,而后才能行废立太子之举。

然而,按照《隋书》所书,杨坚似乎瞬间沦为政治白痴,气急攻心就要一纸诏书行废立之事,这与他一贯老辣深沉的性格迥然不同。而且,彼时杨勇身在京城,距离仁寿宫数百里,临终的杨坚不可能不知道,若要从大兴城把杨勇召唤过来,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过来的。

还有,隋文帝早就把看管杨勇的任务交给了杨广,即杨勇就在杨广的掌控之中。杨坚真能毫无顾忌地召见杨勇吗?显然,杨坚派元岩、柳述召唤杨勇一事,其可信度也是很低的。

再者,柳述、元岩就废立太子之事找杨素商谈。据《隋书》记录,柳述、元岩出了寝宫,起草敕书,出示给左仆射杨素。

这一点最为不可信,柳述本就是杨广、杨素的对立派,们若受隋文帝密令改立太子,则决不可能将如此生死攸关的事情告诉杨素。

另外,根据《隋书•元岩传》记载,开皇十三年,元岩卒于益州总管长史任上,相隔十多年出现的这个黄门侍郎元岩,则是另一人,史书上却没有关于这个元岩的任何记载。

所谓的仁寿宫变,最重要的疑点就是杨坚到底是被杀,还是自然死亡。这在史学界一直存疑,而认为杨坚被杀的人,则一直视杨素与张衡为凶手。

先说杨素,杨素到了暮年,隋炀帝杨广派御医每日探视,位极人臣的杨素知道皇帝用意,遂不肯服药,亦不愿谨小慎微地活下去,临死之前对弟弟杨约说:“我难道还要继续活下去吗?”杨素未几而卒,薛道衡关于杨素之死曾叹息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岂若是乎!”

后人根据杨素临终前的话,以及薛道衡的话,推测杨素是自知参与弑君,罪孽深重,所以心虚。这种推论有些牵强,杨素一生以严酷著称,他为将为臣虽然立下无数功勋,却也做了不少坏事,或直接或间接害死许多人命,若将其言看做临终忏悔,所忏悔的也未必是弑君之事。

再谈一下张衡,他曾是晋王府幕僚、杨广的绝对心腹。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杨广自辽东返还洛阳,张衡小妾状告张衡心怀怨恨,诽谤朝政,竟被杨广赐尽于家。张衡临刑前高呼道:“我为人作了何等事,而想久活!”监刑者塞耳不敢听,促令杀之。

有人据此认为杨广是为了杀人灭口,而张衡的遗言也似乎是因果报应,暗示其弑杀杨坚。但是仔细分析,张衡之死发生在大业八年,如果单纯为了杀人灭口,应该尽快痛下杀手,不必等到八年之后。

而且,杨广即位之初,对张衡颇为信任,多次委派他参与大型工程建设。而张衡被贬甚至被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修建江都宫的时候,有人举报残暴不仁的宫监,张衡把诉状直接递给了宫监,举报人怀恨在心,又全盘告诉了来此检查的礼部尚书杨玄感,杨玄感因与张衡有仇,便在杨广面前诬陷张衡,说他为死去的薛道衡感到不平。杨广愤怒之余想杀张衡,却没能下得了手,直到张衡的小妾再次举报张衡对皇帝不满,这才招致杀祸。

值得一提的是,隋朝末年,李渊入主关中,掌控隋朝大权,为张衡平反,谥号为“忠”。李唐王朝尊崇杨坚而贬低杨广,如果张衡真的参与谋杀杨坚,又怎会给他“忠”的谥号。

就就连正史《资治通鉴》关于仁寿宫变的记载,也缺乏可信度。《资治通鉴》中关于此事主要援引《大业略记》与《通历》。但是这两本书,却都是小说性质,经不起考究的。且两本书针对死亡时间及细节等,各执一词,极尽文学渲染之能事。

《大业略记》说“召左仆射杨素、左庶子张衡进毒药”是毒杀的办法,而在《通历》说“令张衡入拉帝,血溅屏风,冤痛之声闻于外”这里有说是拉杀,而且血溅屏风,杨坚的呼喊声都传播到了宫外,既然是阴谋,又怎能如此血腥,冤痛之声震天,又该如何收场?事后又怎能秘不发丧?

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很多起义军都打出反隋旗号,但是没有一个起义者给杨广安上弑父的罪名。如果杨广真的弑父了,这无疑是最有渲染力的一条罪状,但是却没人引用,这不奇怪吗?唯一有定点关联的是李密的《讨隋檄文》第二条罪状:

禽兽之行,在于聚麀,人伦之体,别于内外。而兰陵公主逼幸告终,谁谓敤首之贤,翻见齐襄之耻。逮于先皇嫔御,并进银环;诸王子女,咸贮金屋。牝鸡鸣于诘旦,雄雉恣其群飞,衵衣戏陈侯之朝,穹庐同冒顿之寝。爵赏之出,女谒遂成,公卿宣淫,无复纲纪。其罪二也。

主要说的是杨广荒淫无道,败乱纲纪,霸占先帝妃嫔、逼幸兰陵公主等,却唯独不提弑父。

隋朝的事情,对于唐朝初年的人来说,就是近现代史,也无一人提出杨广弑父的观点。关于杨广弑父一说,史料来源根本查无实据,另有史书记载证明杨坚不是被杀的。

综上所述,历史上所谓的仁寿宫变或许并不存在,隋文帝遭受一气一吓,而后正常死亡,并未受到外力侵害。然而,就算杨广没有使用暴力加害杨坚,也使用软暴力加速了隋文帝的死亡。

一代英主隋文帝,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六十四岁的人生,留下统一富强的大隋王朝。

唐朝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问萧瑀:“隋文帝何如主也?”

“克己复礼,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宿卫之士,传飧而食,虽性非仁明,亦是励精之主。”萧瑀对答道。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自以欺孤寡得之,谓群下不可信任,事皆自决,虽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上意,亦复不敢直言,宰相已下,承受而已。”唐太宗不以为然道,接着又说自己,“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

隋文帝虽是一代雄主,但猜忌多疑则是他性格中的一大缺点,刚愎独断更是他作为君主的致命之处。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安在他身上,恰如其分。

相比之下,唐太宗一朝则君臣同心合力。李世民即位之初,听说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有重名,即命召见,问以政道。张玄素以隋亡教训为鉴,说:“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

唐太宗听进张玄素忠告,恪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充分发挥群臣智慧与积极性,上下齐心,共同造就了“贞观之治”之盛况,也使自己成为一代明君。顺便说一下,还是这个张玄素,有一次进谏,竟然称唐太宗不如隋炀帝、等同桀纣。面对如此激烈言语,唐太宗仍然反躬自省“玄素所言诚有理”,下令予其赏赐。如此心胸,天下焉能不治!

唐太宗还说过:“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仓库储备粮没用完,隋文帝却不舍得放粮,而让百姓逐粮逃荒,真是廉价的同情,缺乏大局意识。

人无完人,每个人的长短优劣又不尽相同,杨坚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隋文帝,也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所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杨坚和秦始皇、成吉思汗赫然上榜,但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唐太宗李世民却没有登榜。哈特对杨坚的评语是:“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这本书对于伟人上榜的理由和原因是看他对后世、人类社会以及世界的影响,杨坚能上榜足以见证他在位期间所做出的贡献。如果认真的分析杨坚在位期间的作为以及影响会发现他与同样的皇帝秦始皇、成吉思汗排到相同的高度是有一定的道理。

现代西方人普遍认为杨坚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在卫报2001年评出的世界百位伟大帝王中,他的排名在中国皇帝中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