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隋朝风云> 章节目录> 第098章 文献皇后

选择阅读主题:

第098章 文献皇后

作者:汴梁杨精 | 发布时间 | 2019-09-17 | 字数:3683

再说开皇末年,独孤皇后上可以动至尊视听,下可以揽权臣智力,在其强大影响力之下,隋文帝罢黜宰相高颎,废太子杨勇,改立晋王杨广为皇太子,推动中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然而,她无法预料曾经寄予厚望的杨广称帝后急功近利、刚愎自用,虽成就了隋朝四海之威,造就了大运河流波千年,但他内削勋贵导致离心叛变,对外用兵无度大失威望,对下滥用民力群盗蜂起,从而导致隋朝二世而亡。因此,后世不少史家学者也把隋亡责任归咎于独孤皇后。其实,杨广极其善于矫饰伪装,他的种种不良性格,在称帝之前并未暴露,独孤皇后正是被其蒙蔽了。

废易太子之后,独孤皇后身心逐渐萎靡不振,沉疴日久难愈,生命之火如同风中之烛,随时可能熄灭。

仁寿二年(602年),三月己亥(二十一日),隋文帝、独孤皇后驾临仁寿宫。

八月甲子(十九日),月晕四重。己已(二十四日),太白犯轩辕。其夜,皇后驾崩于永安宫,时年五十九岁。

隋文帝夫妇携手共渡四十五年风风雨雨。杨坚一生风云诡谲,独孤伽罗始终是他最亲密的知己、智囊和精神支柱。故而,杨坚垂暮而丧妻,顿时失魂落魄、悲痛欲绝,不胜哀愁。

善于揣测圣意的著作郎王劭立刻上书安慰称:“佛说:‘人应生在天上及上生无量寿国之时,天佛会大放光明,以香花妓乐来迎之。如来以明星出时入涅盘。’伏惟大行皇后圣德仁慈,福善征兆,载于诸秘记,皆云皇后是妙善菩萨。臣谨案:八月二十二日,仁寿宫内再降下金银之花。二十三日,大宝殿后夜间出现神光。二十四日卯时,永安宫北有自然种种音乐,声振虚空。至夜五更时,皇后奄然如睡,随即升遐(帝王死去的婉辞),与经文所说,事皆应验。臣又以愚意思之,皇后迁化(去世),不在仁寿、大兴宫者,盖避至尊(皇帝)常居正处也。在永安宫者,象京师之永安门,平生所出入也。皇后升遐后二日,苑内夜有钟声三百余处,此则生天之应显然也。”隋文帝览后,且悲且喜。

据《续高僧传》所述,独孤皇后驾崩后,异香满室、天乐震响,隋文帝大感惊异,就问天竺高僧阇提斯那法师:“此乃何等瑞相?”

“西方净土名阿弥陀,皇后往生彼国,被诸神佛迎接至西方极乐世界,故而现此瑞相。”阇提斯那法师答道。

隋文帝悲喜交集,惊叹其鉴识非凡,激动治愈,下令赏赐绵绢两千余段。这种数额的赏赐,一般只有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才能得到。由此可见,杨坚对独孤伽罗的恩爱是何等深厚,才会心甘情愿地用这种无稽之谈麻醉自己。

九月丙戌(十一日),隋文帝与独孤皇后的棺椁一起,从仁寿宫返回大兴宫。君臣为独孤皇后定谥号为“献”,史称“献皇后”。根据《逸周书》对谥法的解释:博闻多能曰献、惠而内德曰献、聪明睿智曰献、贤德有成曰献、智能翼君曰献……后来,因杨坚的谥号为“文”,所以又称独孤皇后为“文献皇后”。

隋文帝令萧吉为皇后占卜选择葬地,萧吉走遍山原,选到一块吉地,上奏称:“卜年二千、卜世二百(占卜年可以延续隋朝基业二千年,占卜世可以延续皇统二百世)。”

“吉凶由人,不在于地。高纬(北齐后主)葬父,岂不占卜?齐国却很快灭亡。正如我家墓田,若说不吉,朕不当为天子;若言不凶,我二弟杨整不当战殁!”杨坚虽如此回答,却还是听从了萧吉之言。

接着,萧吉又上表称:“上个月十六日,皇后山陵西北,鸡未鸣前,有黑云方圆五六百步,从地属天。东南又有旌旗车马帐幕,布满七八里,并有人往来检校,部伍甚整,日出乃灭,同见者十余人。谨案《葬书》云:‘气王与姓相生,大吉。’今黑气当冬王,与姓相生,是大吉利,子孙无疆之候也。”隋文帝大悦。

独孤皇后的葬礼规格非常之高,陵墓制度多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尚书左仆射杨素亲自负责。杨素放下政务,为皇后寻觅陵寝之地,统筹安排丧葬各项事宜。身为第一宰相的杨素,带着人马整日风吹日晒,亲自到荒郊野外为皇后寻找风水宝地,而后建设山陵等,事无巨细,杨素皆亲力亲为,辛苦不已。隋文帝得知后大为感动。

后来,隋文帝特意下诏表彰杨素之功,诏书称:“君为元首,臣则股肱,共治万姓,义同一体。上柱国、尚书左仆射、仁寿宫大监、越国公杨素,志度恢弘,机鉴明远,怀佐时之略,包经国之才。……论文则词藻纵横,语武则权奇间出。既文且武,唯朕所命,任使之处,夙夜无怠。献皇后奄离六宫,远日云及,茔兆安厝,委素经营。然葬事依礼,唯卜泉石,至如吉凶,不由于此。素义存奉上,情深体国,欲使幽明俱泰,宝祚无穷。以为阴阳之书,圣人所作,祸福之理,特须审慎。乃遍历川原,亲自占择,纤介不善,即更寻求,志图元吉,孜孜不已。心力备尽,人灵协赞,遂得神皋福壤,营建山陵。论素此心,事极诚孝,岂与夫平戎定寇比其功业?非唯廊庙之器,实是社稷之臣,若不加褒赏,何以申兹劝励?可别封一子为义康郡公,食邑万户,子子孙孙,承袭不绝。余如故。并赐田三十顷,绢万段,米万石,金钵一,实以金,银钵一,实以珠,并绫锦五百段。”

简言之,在隋文帝看来,杨素为独孤皇后营建山陵,经营葬事的功劳,比他南征北战、平戎定寇、肃清吴越的功绩还重要。此时此刻,杨素深受隋文帝厚爱,达到他一生中受宠的巅峰。

关于独孤皇后的丧仪,可以从佛教典籍种获悉一鳞半爪,从而想象当年葬礼的盛况。根据《续高僧传》记载:“文献皇后既崩。福事宏显。隋文帝即召日严英达、英声大德等高僧五十许人,皆号智囊同集宫内,承明内殿连时行道,在皇宫内举行七七四十九天的宏大法会,超度皇后亡魂。”

然后,皇太子杨广亲临听讲《净名经》,召日严大德四十余人,皆为四海宗师、一时翘楚。与杨广有渊源的扬州天台国清寺也为大行皇后设斋祈福超度,隋文帝厚加赏赐。

此外,汉王杨谅从晋阳带回高僧志念,自为施主,为母后经营法祀。至于其他追悼活动,更是多不胜数。

同年冬季,闰十月,已是天寒地冻、雪虐风饕,六十二岁的隋文帝做出一个令人震撼的决定,他决定亲临发殡、亲自为妻送葬。群臣担忧皇帝年事已高,不便远行,却又不敢妄言。

术士萧吉上奏劝谏道:“陛下本命辛酉,今岁斗魁及天冈,临卯酉,谨按《阴阳书》,不得临丧,否则将于国不利。”

然而,素来迷信至深的隋文帝,却对此置之不理。当年,十七岁的杨坚把十四岁的新娘独孤伽罗迎娶入门,从此,二人血肉相连、难舍难分。如今,虽是阴阳相隔,无论如何杨坚都要陪着爱妻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因此,即使萧吉术士劝阻,隋文帝也要“逆天而行”。

萧吉退朝后,告诉族人萧平仲道:“皇太子派遣宇文述向我深表谢意道:‘公从前称我当为太子,竟然得到应验,终不忘也。如今宫占卜陵地,务令我早日即位。我称帝之后,当以富贵相报。’我对宇文述说:‘四年之后,太子君临天下。’而今山陵气应,皇帝又临丧,征兆愈发显现了。且太子得政,隋朝将亡矣!我之前欺骗说‘卜年二千’,是三十年;‘卜世二百’,取世二传也。吾言而有信,你应记住此事!”

就这样,垂暮的隋文帝力排众议,亲自冒着严寒,奔波数百里,终于将爱妻送到太陵陵园。闰十月,壬寅(二十八日),文献皇后安葬于太陵。

皇后崩年五十九岁,古人云:“人过五十,不称夭寿”,在当时并不算低寿。杨坚、独孤伽罗携手共进四十五年,他们是同舟共济的朋友,柔情蜜意的情人,相濡与沫的夫妻,更是志同道合的知己。

开皇十五年,岐州仁寿宫建成后,隋文帝夫妇就爱上这座避暑离宫。开皇十七年起,每年春天,隋文帝和独孤皇后都要离开大兴城去仁寿宫避暑,待到秋高气爽的九月再回京城。仁寿二年,独孤皇后去世于此地,夫妻双宿双飞已成往事。仁寿三年,隋文帝整年都窝在京城大兴宫,不忍去爱妻离世之地触景伤情。

这一年,隋文帝却一反自己勤俭朴素的作风,为纪念笃信佛教的独孤皇后,并为其祈祷冥福,耗费巨资修建了一座天下最大的禅定寺,该寺规模太过壮丽,直到隋炀帝时期才完工。史料亦称禅定寺“周闾等宫阙”,其面积略小于现在的北京故宫。

据佛教典籍记载,禅定寺 “堂盘万础、殿堂高竦、房宇重深、复殿重廊、连甍比栋、幽房秘宇……宛如天苑举国莫有”,时论皆以为“工费极殚”。禅定寺不仅在当时“举国崇盛莫有高者”、”天下伽蓝之盛莫与于此”,两百多年后,唐宣宗仍然认为禅定寺乃“天下梵宫,高明寡匹”。

隋文帝一边修建禅定寺为爱妻祈福,同时下诏有司备礼,诏全国各地一百二十名大德高僧及其弟子入住禅定寺。高僧来自全国各地,可谓佛教史上一次大规模的交流盛会。

还是在仁寿三年,杨广次子、豫章王杨暕从扬州带来释迦牟尼佛牙舍利,进献给祖父杨坚。其年五月十五日,隋文帝下令将佛牙送往禅定寺供养,并派高僧法喜保管。

至于这颗中国独一无二的佛牙舍利,到了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唐僖宗逃跑到蜀地之时,仍然不忘带上这颗佛牙舍利,其珍贵可想而知。佛牙舍利几经颠沛流离,目前保存于北京西山灵光寺,已是世界级的圣物。

宫里追念文献皇后的佛事仍在继续,隋文帝总要亲临现场。一次,灵干为皇后述忏,在场的隋文帝想起爱妻,唏嘘伤感,竟然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

一眼望穿千载光阴,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感情依然真挚动人。是何恩爱之情,始终之义,若此者也!

《隋书》史臣曰:帝未登庸,早俪宸极,恩隆好合,始终不渝。

【小剧场】

君臣为独孤皇后定谥号为“献”,史称“献皇后”。因杨坚的谥号为“文”,所以又称独孤皇后为“文献皇后”。

独孤伽罗:“不知道诸位查找文献时,是否会想起本宫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