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隋朝风云> 章节目录> 第070章 诙谐侯白
第070章 诙谐侯白
隋朝历史上有位人物,官位不高,《隋书》中仅记载寥寥数语,并无杰出的文治武功。然而,因为他诙谐幽默,堪称隋朝笑星第一人。此人名唤侯白,字君素,乃是魏郡临漳(今河北临漳县)人。
话说开皇元年,隋文帝杨坚新受禅,意欲上合天心,下顺人望,每州均上奏有祥瑞,杨坚皆大喜悦。若有人来献瑞物,即可得官。侯白的家乡有一位富人,花钱派人四处寻访瑞物,为此毫不吝惜钱财。
侯白家东边的邻居是一个胡人,那人正患疳疾,整日昏睡,家人每日针灸其尾翠穴。,尾翠穴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于是,侯白寻觅到富人,说道:“我知有一瑞物,你与我几钱?”
“二十贯钱如何?”富人大喜道。
“好!你我二人共写契据,不得翻悔!”侯白领到钱,即引领富人至胡人家,见胡人正睡卧,家人为他针灸。富人不解地问道:“瑞物何在?”
“此是九尾胡。”侯白指着胡人说道。
“区区凡人而已,怎会是瑞物?”富人大嗔道。
“胡人臀部扎针,不是九尾胡又是什么?”侯白笑道。
富人欲索要钱,侯白拿出契据,富人自知理亏,遂一钱不得。
这个侯白性格滑稽,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尤其擅长辩论。隋朝初年,侯白在州试时考中秀才,官任儒林郎。儒林郎乃是文散官名,隋初置八郎(朝议、通议、朝请、朝散、给事、承奉、儒林、文林),儒林郎在八郎中位第七,秩正六品上。
侯白虽饱读诗书,却不是个书呆子,他通达脱俗,不拘小节,又不恃威仪,说话诙谐风趣,一开口便妙语连珠,时常逗得众人捧腹大笑。因此,人多爱狎之,所在之处,观者如市。侯白以州举秀才至京师,机智辩捷,当时无人能比。
一日,杨素与吏部尚书牛弘一同退朝,这两位重臣皆为关陇大汉,美髯飘飘。这时,侯白正在宫门外与人说笑,望见杨素和牛弘一前一后地从宫里走出来,就朗声喊道:“日之夕矣。”
此时刚过正午,艳阳高照,众人不知侯白何出此言,只有杨素听出弦外之音,对牛弘抚须大笑道:“侯白这厮,以为我们为牛羊下来邪?”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日之夕矣” 语出《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其中有言“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侯白是在以他们的姓氏打趣呢。
杨素正得势,威风凛凛,旁人轻易不敢与其谈笑,唯有侯白敢和他逗趣。因此,杨素与他颇为亲近,流传后世的故事甚多。
隋文帝杨坚生性多疑,向来不苟言笑,杨素把这个滑稽秀才推荐给隋文帝。杨坚也曾听闻其名,传召侯白入宫,果然名不虚传,侯白的笑话令疑神疑鬼的隋文帝忍俊不禁,暂时忘却朝野诸事,获得短暂的愉悦。因此,隋文帝时常传唤侯白进宫,为他逗乐解闷。
开皇六年,四月十九日,陈朝派遣兼散骑常侍周磻、兼通直散骑常侍江椿出使。
隋文帝不知陈朝使臣机辩深浅如何,遂密令儒林郎侯白前去试探。于是,侯白特意改变形貌,穿上破旧衣裳,装作下贱仆人前去侍奉陈国使者。
陈使听说来者是卑微之辈,心中甚是轻视,侧卧于床榻,一边放屁,一边与之说话。侯白内心颇为不平,也不方便发作。
“素闻北地盛产良马,汝国马价是贵是贱?”使者卧着问候白,语气相当傲慢无礼。
“马有数等,贵贱不同。若是有伎俩,筋骨脚力好,形貌不丑,又经得住乘骑者,值二十千以上;若是形体粗壮,虽无伎俩,堪驮货物者,值四五千以上;若是烂尾燥蹄,毫无伎俩,又侧卧放屁的,一钱不值!”侯白立即回答道。
“敢问来者尊姓大名?”使者大吃一惊,急忙问其姓名。
“在下侯白,有何指教?”侯白一板一眼地回复道。
“原来是辩才出众的侯秀才,失敬失敬!”陈国使者始感惭愧并向他道歉。
侯白出言嘲谑陈国使者,大快隋朝人心,隋文帝龙颜大悦,屡屡欲将其提拔升官,不料每次都被婉言谢绝:“侯白无德无能,不堪胜任,望陛下收回成命。”
后来,杨坚令侯白于秘书监修国史,给五品俸禄。可惜仅过了一月有余,侯白就因病去世,时人感伤其命薄福浅,就连隋文帝亦惋惜不已。其实,真正无福享受欢笑的是爱猜忌的隋文帝本尊,还有那些终日勾心斗角的达官贵人们。
《隋书》记载侯白所著《旌异记》十五卷,流行于世,今已散佚。
《唐志》有侯白《启颜录》十卷,今亦佚,《太平广记》引用甚多。其中虽有不少侯白言语,但讹谬极多,其中有唐朝故事,应为后人所加。古书中往往有之,在小说中尤甚。
侯白记载的笑话,很多与杨素有关,现摘录几则,可以从中窥一斑而知全豹,可见二人交情之深,亦可从中窥探杨素之为人。
一次,侯白与越国公杨素并马而行,见路旁有一株槐树,早已干枯憔悴而死。杨素问道:“侯秀才理论过人,能令此树活吗?”
“能!”侯白快人快语。
“何计得活?”
“取来槐树子,悬挂在此树枝上,即当自活。”
“因何得活?”杨素再问。
“公可闻《论语》云:‘子在,回(音近槐)何敢死?’”侯白一本正经地答道。此处的“子”指孔子,“回”指弟子颜回。杨素听了捧腹大笑。
开皇年间,有一人姓出,名六斤,欲参见杨素,带着名纸(古代拜谒时用的帖子)至省衙门口,遇见侯白,便请侯白为他题写姓名。侯白接过那张空白的名纸,随手书写上:“六斤半。”
待名纸送入府中,杨素召见其人,惊问道:“卿姓六斤半?竟有如此姓氏?”
“草民姓出名六斤。”那人答道。
“为何写着六斤半?”
“草民目不识字,适才请侯秀才题写姓名,当是他写错了。”
杨素立即传召侯白,问道:“卿为何错题他人姓名?”
“下官不曾写错。”侯白自信满满地回答道。
“若不错,为何姓出名六斤,请卿题写,却写成六斤半?”杨素问道。
“刚才在省衙门口,下官与那人仓促相遇,听闻他叫出六斤,可惜下官无处找秤。六斤出头又不足七斤,琢磨着只应是六斤半。”侯白郑重其事地解释道。杨素一笑了之。
杨素是关中人,侯白乃山东人(指华山以东),杨素经常突然发难提问,欲使其无言以对,但往往不能得逞。当时关中俚人方言称“水”为“灞”,山东人言“擎将去”为“搩刀去”。
一日,杨素戏谑侯白道:“山东人多仁义,借一而得两。”
“公如何得知?”侯白问道。
“有人向山东人借弓,他却说:‘搩刀去’,岂非借一而得两吗?”杨素答道。“搩”古同“揭”,有取、拿之意。
“关中人亦甚聪明,问一而知二。”侯白应声回敬道。
“何以得知?”
“有人问:‘近来多雨,渭水涨否?’答曰:‘灞长’岂非问一而知二?”侯白回道。渭水、灞水皆是河流名称。于是,杨素更加佩服其辩捷。
侯白在散官,隶属杨素。杨素爱其能健谈,每次轮到他值班,即与他一起聊天耍笑。有时从旦至晚畅谈,时间很晚了才得以归家。
一日,侯白才出省衙门口,即逢杨素之子杨玄感。杨玄感请求道:“侯秀才,可以为玄感说一个笑话吗?”
刚摆脱掉老子,又被儿子缠住,侯白不得已,开口讲道:“有一只大虎,欲到山野寻肉吃,见一刺猬仰卧,以为是肉块,正要张口衔之。忽被刺猬卷住鼻子,大虎惊吓而逃,不敢停下休息片刻。一直跑到山中,又困又乏,不知不觉昏睡过去。刺猬这才放开鼻子离去。大虎睡醒,不见刺猬,十分欢喜,走至橡树下,低头看见橡子,便侧身说道:“白天遭见令尊,愿郎君暂且避道。”
一日,侯白与杨素同行,在路上遇到一位胡人,那胡人背着一捆青草走路。杨素说道:“长安路上,乃见青草湖(“湖”谐音“胡”。)。”
过了一会儿,又见两个喝醉的胡人,身穿孝服,骑马而来。俄而,其中一个胡人从马背跌落在地。侯白感叹道:“真所谓孝啊!唯有真孝才能如此!”
“何出此言?”
“行孝感天动地。故而落马,以动地也。”
又一日,杨素与侯白闲聊道:“今有一深坑,约有数百尺,公入其中,如何得出?”
“下官入坑中,不须余物,唯用一针即可出来。”侯白颇为自信。
“用针何为?”
“以针刺头出水,令水填满深坑,下官便可浮游而出。”
“头中何处有这许多水?”
“若下官头中无这许多水,因何肯入你那深坑中?”侯白答道。他可谓隋朝第一段子手,“脑子进水”的说法是他首创无疑。
杨素又对侯白说:“我为君作一谜语,君猜猜,不得拖延,否则须罚酒。”
“请出谜。”
“头发长一分,眉毛长一寸,未到中午,已打两顿。”
“此是僧人。”侯白应声道。
“君须作谜,亦不得拖延。”
“头发长一分,眉毛长一寸,未到中午,已打两顿。”侯白当即说道。
“君因何学我所出僧人之谜?”
“此是秃子。”侯白说完,杨素大笑。
侯白《启颜录》中有个《口吃人》的故事,讲述的是有个人聪慧机敏,然而口吃。杨素每感闲闷,便将其召入府中高谈阔论。
有一年,正值严冬岁末,杨素无事可做,召请此人对坐畅谈。杨素戏言道:“有大坑一丈深,方圆亦一丈阔,遣公入其中,何法得出?”
此人低头良久,这才问道:“有梯否?”
“只论无梯,若论有梯,何须问你?”杨素答道。
其人又低头沉思良久,结结巴巴地问道:“是白、白、白、白日?还是夜、夜、夜、夜地?”
“何须问白日夜地?只须答如何得出?”
“若不是夜地,眼、眼又不瞎,为何会入这深坑中?”这人反问道。
杨素开怀大笑。过了一会儿,又问道:“有一小城,城中守兵不过一千人,粮食唯有数日可用,城外却被数万人包围。若突然命公作将军,遣公解救城中危急,有何计谋?”
那人低头许久,问道:“有、有救、救兵否?”
“只缘无救兵,所以问公。”
他低头沉吟良久,举头向杨素说道:“细、细想若、若如、如公所言,则难免兵败城亡。”
“你也会束手无策呀!”杨素略感得意。
“不、不过,若是明公领兵解围,自然另当别论了!”
杨素被人吹捧,抚掌大笑,接着再问:“公聪明多计谋,无不解之事。今日家中有人遭蛇咬足,如何医治?”
此人应声答道:“取五月五日南墙下积雪、雪涂、涂抹,即、即可治愈。”
“五月暑天,何处有雪?”
“既然五月无雪,那么严冬腊月,何处有蛇咬人?”那人答道。杨素笑着把他打发走了。
杨素乃文武全才,既有成人之美的诸多佳话,又留下许多笑谈轶事,真可谓:“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小剧场】
本篇无需小剧场,因为每则故事都是名段子,作者稍加改动,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