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云深不知谍> 章节目录> 第四百四十章 此路不通
第四百四十章 此路不通
张慕润跟陈冬梅边吃边谈,尽管陈冬梅一般地总是听讲者的角色,但是毕竟她是学经济的,而经济早已经跟数学结合在一起了。
所以,张慕润的讲解,对她来说,总是一点即通。而且还能时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来。“这些海量的数据要被运用,可是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制造了这些海量数据的人,并不一定是’要买卖股票的啊。”
张慕润想了一下说,“当然,采集这些海量信息的时候,应该有一个筛选的机制,但是事实上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买卖股票的人,肯定有很大的部分,参与制造了这些海量的数据。”
“所以,这些数据,仍然对预测股票的最后走势,有很大的作用。这里面不仅仅是一个数学模型的,还有一个经验判断的问题。这些数据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他那个模型就会自我学习,自我判断,自我取舍。”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他们能取得那么好的效果了。”
陈冬梅紧张地思考着,努力地使自己的思路,能够跟得上张慕润的思路。“不过,数学模型再好,最后还是要在股市里面具体操作的。”
“具体操作的时候,比如有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出来了,而大众还完全没有时间做出反应,推特等社交工具也没有反应,这样他的模型岂不是要失灵了吗?”
这个问题,张慕润倒是没有想到。因为他没有亲自在股市买卖过股票,他研究的,也都是在典型环境下的纯理论上的演算。
所以,当陈冬梅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立刻就意识到,陈冬梅说到的情况,是很有可能出现的。他思考了一下说,“这个情况也是有的,当这个情况出现的时候,任何模型都是会失灵的。”
“但是,这种情况的出现,总是个小概率的事件。对模型总的应用准确率,影响是不大的。也可以说是一个正负误差的范围吧。”
陈冬梅说,“你说到的情况都是国外的,国内既然都还在规划阶段,那咱们能不能拿出一个自己模型啊?”
张慕润摇摇头,“这个困难很多。我看了下,国内类似于国外推特的工具不少。比如说什么QQ啦,微信啦,微博啦,特别是有一些专门的股票群。咱们的特点,是使用这些工具的人,本身就是一个海量的数字。”
“这些海量的人群,制造出来的海量的数据,处理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般的研究者,一般的有此志向者,根本就不具备处理的手段。”
“要处理这些海量数据,需要非常强大的计算能力。目前来看,除了少数单位以外,一般的人群、一般的组织,是不具备这样的计算能力的。”
“当然,像刚才提到的那些工具拥有者,开发者,他们也许是有能力进行处理的。现在就是看他们有没有这个意愿,来参与到股票预测的这个事情中。”
“如果他们参与了,肯定他们是不愿意跟人分享这杯羹的。因为这里面的商机太大了。如果他们要参与,我也高度怀疑,他们能不能联合起来做这个事情。”
“如果不能联合,而是各干各的,那么就会有竞争,竞争是不利于充分利用各自的计算能力的。”
陈冬梅说,“要是像你说的这样,除非是一些巨头,是一些有很强的资金实力的单位,一般的个人是很难搞这个项目的。那么即使像你这样的专家,也无能为力了?”
陈冬梅说完,就有点沮丧。原来她对张慕润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现在听他这么一说,自己的气先就泄了。不过,她不能不承认,张慕润说的都是很有道理的。
互联网时代,虽然大大地降低了人们创业的门槛,但是同时,也对人们的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有巨头参与的情况下,机会并不是总是对散户有利。
张慕润想了想说,“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子。有了正确的理论,要执行起来,也是有很大的困难的。我做了一些评估,如果按照以前我用过的方法,只能处理,每天产生出来的很小一部分的数据。而这部分很小的数据,对总的模型,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大数据,之所以有迷人的前景,就因为它的数据是大的,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就是全的。所有的数据都在你手里,全局都在你心中,你的决策就会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实际。”
陈冬梅点点头,“嗯,越是简单的,就越有用。可是这麽多的数据,处理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在这么多的数据面前,任何个人都是极其渺小的。”
张慕润深有同感,“所以我研究到这个程度以后,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国外他们的数据,虽然也是大数据的范畴,但是比起国内的数据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从另一方面讲,他们的整体计算能力是很强大的,在计算能力的应用方面,他们也是走在我们前面的。最起码来说,他们可以租用一些超大型的计算机。”
“在我们这里,先不要说,你能不能付得起昂贵的租金,光是排队,恐怕也是一个大问题。而要预测股票,一般是要实时的。”
对于张慕润说到的这方面的问题,陈冬梅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但是她知道,张慕润说的困难,是他们目前无法解决的。
既然如此,她也就不抱什么指望了。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一个一时兴起的问题,竟然真的叫张慕润用了这么长的时间,花费了他的这么多的精力,最后的结果竟然是无能为力。
陈冬梅觉得,很对不起张慕润。结果是无能为力,也就意味着,张慕润这一段时间的努力,竟然都是无用功。而始作俑者,就是陈冬梅自己。
陈冬梅就说,“这个问题,是我理解得太肤浅了,我把这个问题,看得太简单了。叫你做了无用功,这顿饭,我请你吧。”
张慕润就笑了,“你请我,我请你,实质是一样的。也不能说,我做的研究就是无用功。我有一个信条,就是科学的研究,只要是真正的科学,就从来没有无用功。”
“也许,眼前看来,是无用的。但是谁知道,再过一些时日,这些看起来无用的东西,会突然有了新的用途呢?比如高能物理,比如那个什么对撞机。也许运转了好几年,什么粒子也没有发现。可是也许,它在某一天突然发现了一个新的粒子,这个新的粒子也许马上没有什么用途,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个粒子,也许就能重新改写所有的物理学定义。”
“在数学上,同样的情况也存在。就说我现在做的研究吧,虽然到现在,只能说是无能为力,但是起码知道了,在现有的条件下,这条路不通。”
“不是还有一句话吗?叫做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知道了基本的原理,这条路走不同,那就换一条路再试试。”
陈冬梅就说,“我说的这个事情,充其量,也就是几万块钱的事情。你为此也付出了不少的劳动。就此打住,也是一个止损的最好结局。”
张慕润却不以为然,“实际上,我觉得没有什么损失。一个是我接触了股票这个事情,知道了,有一种数学方法,可以用来预测股票的走势。那么仿照外国人的方法走不通的路,我们为什么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