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但闻幽幽暗香来> 章节目录> 292.崩盘

选择阅读主题:

292.崩盘

作者:长弓照斜阳 | 发布时间 | 2018-12-13 | 字数:3786

混沌了一天的天空渐渐变得更暗。放眼四望,天地相接处已现滚滚乌云,肆意弥漫,呼啸而来,眨眼便将天地间遮得不透一丝光亮。

相府的大堂里,陈福规规矩矩地站在一旁,目不转睛般盯着面前如热锅蚂蚁一般团团转的主人。

方才的一个时辰里,从津门风尘仆仆赶来的门客就在这大堂上带来了一个足以让整个大越都陷入天翻地覆的消息——乾光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七,也就是昨日,米利坚国股市崩盘,旋即数十亿两白银付之东流,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如今米利坚国已是一派死寂,百业凋零。

看着门客带来的梁安富的亲笔书信,陈继善知道朝廷用于购买股票的那一百万两白银已然白白打了水漂。那些存银本就是国库最后的积蓄,股市这一崩盘已弄得大越分文全无。

非但如此,朝廷向富国银行举借的本息近百万两银子的外债也就无从偿还了,故而作为借款抵押的津门港外的那片海域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他国的囊中之物。

这笔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已将大越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接下来,便是皇帝的雷霆之怒,朝臣的千夫所指,自己的身败名裂,罢官丢爵……

想到这随之而来的可怕后果,陈继善连感觉自己冷汗涔涔的力气都没有。蓦地,他忽然憎恨起了梁安富。

彼时若不是他在自己面前口若悬河,整个大越岂有今日之危?都是他收了洋人的好处,才会在自己面前游说。此刻真应该把他拿来,乱棍打死!

喘了几口粗气,他又想起自己的贪婪,不由懊悔万分。股票暗在的风险自己并非一无所知。可刨除洋人孝敬的银子,这赌国运的刺激与快感让当时的自己简直难以抗拒。

可如今,这一切已然烟消云散……

做了一辈子的赌徒,在这今生最大的赌局面前,自己输的一干二净,再无翻盘的可能!

想来自己无论身居高位还是卑不足道,此生都注定是个彻头彻尾的输家!

睁开紧锁眉头下的那对迷茫的眼睛,陈继善知道自己躲不过了。

发昏当不了死。

与其在府里浑浑噩噩,莫不如四处运筹,事情或许还有转机。

长出一口气,他尽量让自己清醒些许。

“陈福,快去账房支一万两银子拿到长安侯府,无论如何也要让他帮我暂时锁住消息,待我四处运作之后再与他细细商议!”

“是,老爷!”

望着陈福匆忙的背影,陈继善知道不管怎样都不能让这个惊人的消息过早地透露出去。一旦朝臣先知道了股市崩盘,那自己定然会被打个措手不及。恐怕还未想出对策,便被黄子辕之辈害了身家性命。

好在津门府的官吏大多为自己的门生,将这个已在十里洋场沸腾的消息封锁并非难事。于铁掌管的崇谟阁是朝廷了解外界的重要渠道。陈福带去的那一万两银子应该能暂时封住长安侯的嘴。

可如此大的事终究难以瞒天过海。况且拖得越久,变数越大。夜长梦多,迟则生变,为使自己不过于被动,只能用尽一切办法,争取有利……

昏沉地走出房门,他竟鬼使神差地来到一处院落的偏房,揉揉二目定睛一看,竟是刚刚进京时小女儿的住所。

长吁短叹了半晌,陈继善暗忖倘若那个已升霞的娘娘还在人世的话,那这件事似乎便没那么无法挽回了。

以皇帝对女儿的深情,他会用尽全力去袒护自己的。即便自己罪该千刀万剐,最终也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么多年了,任凭怎样风雨飘摇,无论黄子辕一党如何攻击,自己都保住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其中所倚靠的,不正是皇帝对女儿的留恋吗?也正因如此,此刻自己唯一能抓住的也只有这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在女儿房前徘徊许久,陈继善似乎有了些对策。心中蓦然拂过几张面孔,他决定先去太原王府请赵宫赞陪同自己一道面圣。

满朝文武中,只有这个玩世不恭的皇亲一路看到皇帝对女儿的深情,也只有他知道陈家人是皇帝最挂念最不忍责罚的。如若争取到他的支持,那自己便有几分把握化解这场危机了。

凉凉的秋风带着几分悲戚划过皇宫的上空。英华宫里,中元哈欠连天地命宫女点燃了几盏灯。已近子夜,他实在弄不懂两位重臣此时前来所谓何故。

“怎么了?”呷了一口茶,中元略微清醒了些许。

两人跪在地上,相互对视,气不敢长出。良久,陈继善颤巍巍到:“皇上……臣接到信报……昨日米利坚国股市崩盘……人们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如今的股票已是一文不值……事情已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放下手中的茶盏,中元微微一怔,似乎并未弄清陈继善的意思:“老大人,你是说……”

斜睨了陈继善一眼,赵宫赞忙接过话来:“皇兄,老大人的意思是我大越在米利坚所购的全部股票全都如同废纸一张了……”

什么?废纸一张?

急忙半欠起身子,中元终于知道的事情的严重:“怎么回事?老大人,你细细讲来!”

“呃……这……”转了几下眼睛,陈继善似乎一时不知从何说起,“皇上……微臣是今日才知晓的……也不知米利坚国出了什么状况……他国百姓人人抛售手中的股票……弄得股票市值一溃千里……交易之所被迫关闭……百姓手中的股票换不成现钱当然也就变成废纸了……”

边说边抬眼偷瞧皇帝,陈继善声音很低。

看着陈继善束手无策的样子,中元不禁心中怒火丛生:“老大人!你当初不是说那洋人的股票在五年内是稳赚不赔的吗?怎么这才两三年的光景就出了如此之大的纰漏呢?”

“这……”眼见皇帝就要龙庭大怒,陈继善赶忙在心中思量对策。

这件事自己无论如何都难逃干系。可一旦成为千夫所指,即便保住性命,日后也注定被革职查办。可若再牵扯进一两人入局,非但自己罪责减少,也或许还有法不责众的可能。

“皇上!购股利弊,微臣之前也犹豫再三。无奈一是当时我大越实在银根锁紧,二是简王电文力挺,微臣这才着了洋人的道……”

提到简王,中元忽地恍然大悟。转出龙书案踱了几步,他厉声问道:“简王呢!出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见他的奏报?”

见陈继善默不作声,他思忖着电文或许已发到崇谟阁,便又道:“快去传于铁!朕有话问他!”

半晌,于铁在内侍太监的引领下衣冠不整地来到英华宫。股市崩盘的消息他几乎在第一时间便得知了。傻愣愣地看着电报上的每一个字,他暗忖大越此番是在数难逃。然而,多年的密探生涯却又让他很快冷静下来。

购股一事牵扯太多,绝不可等闲视之。虽终究纸里包不住火,可谁先得知此事却是大有玄机。

购买股票朝廷已经压上了血本,此番本息皆无,黄子辕等必是要兴师问罪的。倘或黄子辕一党得了消息先下手为强,那陈继善几乎必死无疑。如今太子被囚,荣王出家,出了人微言轻的汪东升和胆小怕事的赵宫赞,朝堂之上几乎无人能为陈老大人说话。

可万一陈继善能暂时封锁消息呢?以皇帝对陈家人极为复杂的感情,只要有闪转腾挪的时间,陈继善必能脱离险境,扭转败局。

如此一来,自己所在的这小小的崇谟阁便理所当然地成了事情的关键。

究竟是帮命悬一线的陈继善,还是助来势汹汹的黄子辕?于铁正在犹豫之时,便见陈福风尘仆仆地来到自己身前。

带着一万两的银票,陈福并未在长安侯府见到于铁。深知事关重大的他在门人的指引下马不停蹄地进了崇谟阁。

揣好陈福孝敬的银票,于铁暗想陈继善大难不死已是天意。打发走了陈福,他料定今夜皇帝必有问话,便在崇谟阁暂憩。

在皇帝面前行了大礼,于铁便一言不发等待着雷霆之怒。

“长安侯,股市的事你知道了吗?”

“回圣上,微臣也是在小公公叫醒微臣后才发现电文的。”

“快呈上来!”

展开远隔重阳发来的电报,中元只觉身上的冷汗已抑制不住地急渗而出。电文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可却足矣让他的心陷入死灰。

彼岸的惨状与混乱让他知道大越此番已是血本无归。没了银子便没了革新和聚兵的根本。倘若此刻发生叛乱或是民变,朝廷根本无力镇压。为今只要刮起一丝微风,大越这座数百年的老宅便会摇摇晃晃,房倒屋塌。

恍然想起罗玉章叛乱时至武帝那绝望的困境,中元心知自己将无法避免地踏上祖先曾经走过的绝路。

难道这注定是大越皇室的宿命吗?

忽觉心口犹如千斤巨石压顶般的沉闷,他两眼一黑,身子便瘫倒下去,不省人事。

英华宫随即陷入了不堪的混乱中。在吩咐人将皇帝安置在龙塌上后,赵宫赞和陈继善又忙不迭地宣太医、洋医、群臣及霍华德入宫探视。

待一切妥当之后,天已微微发亮。

“皇兄!皇兄!”

随着赵宫赞阵阵急声呼唤,中元总算渐渐苏醒过来。伴随急促的呼吸,他只感到胸口疼痛难忍。一旁的宫女见状,忙把按太医开好的方子煎来的药端到他身边。

勉强张嘴咽了几口,中元的呼吸渐渐平稳些许。看着皇兄微微睁大的双眼,赵宫赞赶忙道:“皇兄,你觉得好些了么?”

“赞弟……”抬手握住赵宫赞的胳膊,中元低声道,“都知道了么?”

明白皇兄的意思,赵宫赞点点头:“都在外面呢!”

“老大人呢?”

听皇帝问起陈继善,赵宫赞不禁重重叹了口气:“回皇兄的话,外面的大人们得知此事后,个个群情激愤,摩拳擦掌,都说老大人祸国殃民,扬言要这回定要将他绳之以法。长安侯为了保全老大人性命,已先将他带回六扇门安置了。”

轻叹一声,中元微微颔首,当下便明白了于铁的用意。呵呵,六扇门,历来都是严刑拷打之所,几时成了他人的庇护?于铁之所以这么做,为的就是隔岸观火。倘若自己依了群臣,他便把陈继善施以国法,做件大快人心的事;万一自己力排众议,法外开恩,赦免了陈继善,他便做顺水人情,开闸放水,在自己面前邀功请赏。

如此两面讨好的事,也只有他掌管六扇门多年的长安侯才会做得出。

一想起陈继善,中元心中便顿生无限怒火。如今的困顿之境,不就是他一手造成的么?换做旁人,自己怕是早就传旨满门抄斩了。可他毕竟是晓遥的父亲,即便遭遇这般不幸,自己如何忍心治他于死地呢?

想起晓遥和陈晃临终前的嘱托,中元便觉自己肩头沉甸甸的。当年自己如何在荣嫔吞烟一事中保住晓遥,此番也要如何保住陈继善。否则,又怎梦对得起她姐弟二人的在天之灵呢?

暗自下定决心,中元忙抬手道:“快去告诉于铁,切莫折磨老大人,要好好安置。”

长弓照斜阳 说: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八十一周年纪念日!国人都讲九九归一,愿那些在屠杀中死难的同胞功德圆满,往生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