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战卢龙
唐人爱以汉朝自比,固然是因为大汉与大唐都是两个同样伟大的王朝,在另外一方面,二者也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比如东汉末年的诸侯混战与最近三十年来的藩镇割据。
东汉末年为了应付黄巾起义,重新设州牧,掌管一州军政大权;而大唐自开元年间以来广设节度使,同样执掌数州(相当于汉朝的郡)军政大权。地方的实权派,有钱有粮有人,于是组建私人军队混战不休。
藩镇割据虽然从广义上属于内斗,但是大唐边境的节度使们,对异族的打击依旧是不间断的。所以李存勖父子以河东一道之地对抗朱温、刘守光父子,虽然搞得民力疲乏,但基本还是能够自给自足。
而李弘益通过与李存勖的谈判和利益、权力割让,算是初步令朝廷的手伸入了河东的民政、军事之中。
只是李弘益要搞改革,必然会导致地方的文武大事有一段时间的混乱,但李弘愿在太原主持事务,又有韩逊、王珂带兵护卫,河东道的州县基本均田完毕,而河东军队也在李存勖亲自主持改组下,开始逐渐纳入到朝廷的军事体系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当今天下虽然依旧是处处皆有战事,但有李弘益一手组建的极具有执行力和组织力的高效政府运行体制,基本的粮草、物资供应还是跟得上的。
最大的困难依旧是来自运输,河南、河北道大多是平原,原本就有的官道经过这些年的稍事修缮,朝廷也已经新建起了比较完整的驿站系统,但李弘益现在头疼的是,后勤的运力依旧不足。
打下河西、陇右,大唐如今已经不缺战马、耕牛、驮马等,倒是后勤司需要的驮马、驮牛数量更大,朝廷虽然与河西达靼、阴山乃至西域开通了商队和互市,牛马的购置成本依旧是居高不下。
毕竟均田制度的强行推行,令民间对牛马的需求旺盛,要兼顾民间的需求,保证农业的最基本生产,李弘益为了平衡百姓的需要以及军事战争的需求之间的平衡,可谓是煞费苦心。
但他也变不出那么的钱财,用于军费开支中专门征用牛马,而且侦骑司、采风观访司、户部等部门的统计调查信息,河南、河东道等地,百姓才刚刚安稳下来,朝廷也不可能对民力压榨过甚。
实际上此时大唐的产粮区,主要是关内、河南、剑南、东南,以及经马殷二十余年开发出来的江南西道,也就是后世的湖南等地。如今河南新定,关内道还要保证西北的粮草供应,东南仍旧在钱镠手中,所以剑南道就成了大唐最大的粮草征集地。
只是巴蜀之地虽然富庶,却也不能只逮着一只羊毛薅啊,所以内阁在军部不断催促下,不得已行文开封,要求马殷等人抓紧对兖州的均田。有曲阜孔家这个标杆在,孔家对朝廷的均田制度推三阻四,导致孟、颜、曾等世家,也跟着观望了起来。
于是更多的世家纷纷写信,到处拉关系,只想着让自己家族同孔家一样,少分割些土地,少减些农税,若是一切都照旧,那就是再最好不过了。
李弘益现在头疼的,就是山东世家对于均田制采取的不合作乃至反对的态度了。就在他忙得焦头烂额,几度想要下狠手的时候,李存勖指挥的对于卢龙的战事,也在范阳城外爆发了。
原本河东军队,主要有三大主力军队,老将周德威所领的振武军,老将丁会投降后归于李嗣昭所领的昭义军,但是丁会至长安后,李嗣昭的军队改名为昭武军,以及李存勖自领的天平军。
这一次李存勖自长安归来,为了表示对朝廷政策的配合,开始整编改组,这三军依旧延存,都指挥使不变,只是天平军都指挥使改为了符存审。
符存审性格豪迈,足智多谋,原本是李罕之的部下,后来投奔李克用,李克用便挑选强壮武士,以义子为将校,号称“义儿军”,等到李存勖长大后,便接管了这支军队,并改名为天平军,可以说是李存勖的嫡系。
负责河北道军队整编改组的是坐镇魏州的李存孝,李存勖去了一趟长安后,心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年李存孝被救走时,他年纪并不大,与李存孝的关系也很一般,只是心里觉得不舒服,觉得是李存孝背叛了自己的父亲。
但是随着他人生阅历见长,才知道很多事情,或许当事的两个人都没有对错,于是也就不像从前那般有一种敌视的态度了。这一次他也按照枢密院实现制定的整编计划,派人与李存孝联络。
李存孝这些年的性格,或者说外在表现出来的性格,已经变了许多。听到李存勖派人前来,他突然只觉得很是欣慰,于是也不阻挠,一切都按朝廷的要求去办。
他首先分割出了三个营的火炮兵,交给了李存勖,又抽调了六千骑兵前往李存勖帐前听令,自此归属于河东三军的序列。而河东军其余的军队,大约还有四万多人,则被按照朝廷选兵制度进行了筛选,与李胜甲等人的军队互相重编。
整编的工作足足进行了大半年,又粗略训练了三个月,眼看九月底暑气尽消,李存勖觉得时机已经到了,于是行文朝廷,然后开始了征讨卢龙的作战计划。
这一次李存孝并未参与,只有李胜甲、浑炜、折嗣祚以及原成德军的梁公儒四将带军跟随李存勖出战,而李思安则留在了博州,继续负责训练魏博、成德两镇改组后的军队。
李存勖在长安军事学院的学习,更多的是学习一种李弘益整合的战争大局观,以及了解李弘益主导的大唐军队对火器、骑兵的运用等。
所以李存勖在得到李存孝调换而来的三个营的火炮手之后,欣喜异常,他早就听说朝廷火器独步天下,现在也终于有了名正言顺指挥的机会了。
刘守光提心吊胆的整整一年余,现在听说李存勖引兵来攻,心里反而舒展了一口气。他自称伪帝,建立伪燕国,暴虐无常,肆意杀害大臣百姓,早就引得治下官民的不满了。
这一年来卢龙的百姓日子并不好过,丢了沧州这么一个大粮仓,卢龙四州粮价飞涨,连食盐都紧缺了起来,不得不通过契丹,从渤海国甚至新罗国走私。
先前李存勖和李胜甲在西、南两面围困,可不会管这些的。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在彻底消灭贼寇之前,百姓们也不得不跟着遭殃。
有提前就布局渗透的军情司传送出来的情报,李存勖已经知道,刘守光眼下的兵力,一部屯范阳,一部屯蓟县,还有少量兵力驻渔阳。
他召开帐前会议,决定先消灭范阳这一部卢龙军队,确定了具体的作战计划之后,大战至此展开。
然后李存勖第一次在战场上见识到了大唐火炮的威力,以及丰州三杰对骑兵的精湛运用。骑兵的战术其实就那么几种,但李弘益却总结了霍去病千里大迂回敢打遭遇战的作战方式,以及南北朝时期胡夏国赫连勃勃的骑兵游击理论,又“创造”了几百年后蒙古人纵横欧亚大陆的骑射、锋矢冲击战术。
李胜甲如今已经是天下闻名,折嗣祚声势同样不小,但最令李存勖吃惊的是,浑炜这个向来低调的人,居然也如此生猛。他又想起父亲李克用生前对丰州三杰多有褒奖,只觉得看人的眼光,自己是远远不及父亲,甚至连李弘益都有所不如啊!
范阳之战,卢龙的守军将领依旧是王茂章。刘守光虽然在蓟县癫狂残暴,却也不傻,知道王茂章还是有本事的,于是并未计较他上次的大败,而是又派出了一半的亲信军队,归他指挥。
王茂章也知道自己完全没有退路了,早早地就坚壁清野,妄图以范阳高城死守。但李存勖却将各军所有的火炮全部调在一处,开始了猛烈的轰炸。这是他从长安军事学院的教材战例中学来的,是当年李弘益用的最熟练的一种工程套路。
连续轰炸了三天,王茂章眼看着三面城墙被炸得破破烂烂摇摇欲坠,知道死守是不可能的了,若任由朝廷大军这么打下去,不但城内守军士气全无,就是城墙也来不及修补。
于是他咬牙冒险妄图领兵出城夜袭,不曾想他的对手中就有李胜甲等这样惯于夜袭也善于防守的,不但未曾得手,反而被折嗣祚领骑兵反冲一阵,损失甚大。
逃回城内之后,王茂章以及刘守光派来的其他将领、太监监军等,再也不敢出战,只是一心死守。但战事进行到第七天,李存孝又从魏州将一批八门在洛阳城新建的火炮局造出的红衣炮送来,战事就变得明朗了。
八门加入的红衣炮,最终轰开了范阳城的南门,王茂章宁死不退,领兵在城内苦战,力竭而死,其余守军,逃出去的不过千余人。李存勖闻听王茂章战死,叹息良久,命人厚葬之,然后挥师北进。
十月中旬,李存勖领八万大军,进逼幽州蓟县,一面将蓟县团团围住,一面命浑炜与折嗣祚二人领兵向东北,直入蓟州,切断渔阳与蓟县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