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归义大唐> 章节目录> 第434章 开启河北战事

选择阅读主题:

第434章 开启河北战事

作者:昭阳大渊献 | 发布时间 | 2018-10-07 | 字数:3167

三月底,正是农忙的季节,捷报自开封传来,由李存孝、李胜甲联合写就,曹用行确认后副署,以八百里加急送到长安的。

李弘益得到消息后,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张归厚在沂州,得不到太多的补给,被慕容阎昆派骑兵不断袭扰,不得已躲在了山中,这个冬天过的很是煎熬。然后他好容易联系上了杨师厚,准备前往魏州合兵一处。

开封城破、朱温身死国灭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天下,张归厚却不愿投降也不肯投降,他的几个儿子如张汉杰等与朱友贞的关系极好,所以也被当做战犯押往长安而去,而且两个兄弟都战死,家国仇恨让张归厚无论如何也不肯投降。

所以他连续杀了数十名部下的军官士兵,这些人都是鼓动着要投降的,然后张归厚联系上了曲阜孔家,希望孔家提供一些粮草,并通风报信,借道兖州前往与杨师厚会合。

但是孔家却不傻,他们家族好歹出了个孔纬,曾在昭宗皇帝时期为相,朱温弑君称帝之后,孔家也半是不得已、半是投机地投靠了伪梁。然而现在大唐雄震河南,他们自然也不会再为伪梁残部卖命了。

于是倒霉的张归厚被孔家出卖,在乾封县东南的梁父山被李存孝的骑兵伏击,张归厚见突围无望,于是引刀自刎而死。而他身死的地方,离当年黄巢被杀的狼虎谷不远。

河北道的冬天太冷,故而李胜甲耐心地等候了一个冬天,等到天气转暖,他与相州的李思安取得了联系,再度发兵馆陶县,而李思安则兵出顿丘,南北夹攻,再次向魏州州治所在的元城攻来。

杨师厚的银枪效节都人数并不多,他先后与刘守光、李胜甲等对峙,损失也不小,为了补充兵力,不得不从原魏博牙兵中挑选,然后军情司的密探再一次立功,说动了元城内的大户及本地牙将,连夜打开了城门,放天德军骑兵突入城内。

杨师厚一面抵抗,一面收集人马,准备奔博州,却在半路被贝州牙将潘晏拦住,死命冲杀一阵,在博州堂邑县西南却被梁公儒再次拦截,又看到身后李胜甲派出的骑兵尾随追击而来,杨师厚长叹一声,自知难逃此劫,于是也自刎而死。

至此整个河南道,只有盘踞在青州益都城内的数千伪梁残兵,再无其他大的势力了。而慕容阎昆也飞马来报,他已经派了两千精骑直入密州,协助马训,想来不日就能彻底平定青州。

这可当真是大好的消息啊!李弘益心情极好,开封有曹用行坐镇,只在河南道,加上投降而来的伪梁将士,算起来大唐投入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五万。

好在洛阳所在的都畿道以及河南府经过一年多的治理已经基本大定,而且大唐军队以开封为中心,分布在各州县,可以在当地解决部分粮草供应问题,也算是缓解了后勤的压力。

至于下一步的战争计划,内阁在御前召开了扩大会议,十二部以及枢密院、各司各衙门齐聚一堂,讨论大唐的下一个目标。

李弘益自占据凉州以来,然后入长安主政,他的一系列改革,基本都被均田制和废奴制两大制度以及四处征战的光芒所掩盖,许多举措并未如同均田制一般轰轰烈烈,但却潜移默化,逐渐地改变着整个时代。

比如李弘益推行的保甲制度,将皇权或者说中央的行政权力第一次下放至乡村,虽然还有诸多问题,但是大唐如今对地方的掌控,以及超越了过往。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李弘益实行官吏一体,给了吏员上升的通道,极大地提升了官吏们的积极性,从而将整个国家的执行力和组织力强化了起来。

如今大唐的朝廷,被打造成了高效率的组织机构,对于这一次的御前会议,各官员都根据自己所负责的部门和职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如户部尚书陈公盛,便强烈要求先平定淮南。陈公盛是庆州人,原本是陇右转运使,李弘益征李茂贞时,他便跟随李弘益至今。先后出任州刺史、户部侍郎,然后接替了陆扆为尚书,也被归入到“河西派”中。

陈公盛是从朝廷岁入的角度考虑的,淮南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若朝廷能够将淮南掌握在手中,便多了一处产粮地和一处产盐地,而且淮南地理位置重要,面临长江,可以威胁钱鏐,朝廷必须要拿下的。

李弘益笑了笑,钱鏐虽然听说朱温身死开封城破之后立刻遣使称臣,而且自废朱温所赐王爵,但是朝廷对他依旧是不信任的,或者说,整个朝廷对于藩镇还是有一种不信任的态度。

相对而言,不论是先前的冯行袭、赵匡凝,还是现在长安的马殷,这些人主动前来,至少取得了朝廷官员的初步信任。

支持陈公盛意见的各部官员不少,大约有七八人,内阁大学士崔远似乎也有所意动,但是看到其余大学士都未表态,也就没有说什么了。而还有官员提出,先征西域,收复安西故土,彻底打通丝绸之路;甚至还有人说自剑南道出兵攻云南诸地的。

李弘益开口说道:“淮南徐温、岭南刘隐、卢龙刘守光还有闽地王审知诸人态度还不明确,况且吾听闻叶广略据邕州,曲颢占据安南,黔中道四分五裂,为南蛮所割据,长江以南形势复杂,恐一时难以速定。”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淮南杨渥与徐温相峙,又有燕国公在徐州就近支援,杨渥在彼还能支持。我的意思,却是先攻卢龙,刘氏父子素来无义,且跋扈一方,不听朝廷号令,先灭卢龙,不使东北契丹坐大,这才是正理。”

他看了一眼陈公盛,说:“当年未出兵潼关之前,吾曾言,若要平定天下,则必须先北而后南。北人势大,先平灭之,则南方可传檄即降。而且,”李弘益犹豫了一下:“自秦汉以来,我中原王朝最大的敌人,始终来自北方。漠南漠北草原不定,蛮夷之辈不除,则中国难安!”

这是李弘益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当着诸多大臣和天子的面,提起了“北方威胁论”。要知道李弘益起家,漠南的回鹘,后来被征服的阴山、河西达靼出力甚多,而且诸异族多有在军中任职者,大家都以为李弘益对草原民族是有另眼相看的呢。

与李弘益平素关系密切的一帮人都点头赞成,天子李柷坐在龙椅上也暗暗点头。在这种场合,他主要是来学习的,毕竟当一个好皇帝,需要很多的经验。

李弘益不可能告诉在座的所有人,如果没有自己出现,历史按照正常的发展,五代十国耗费了中原汉人的巨大精力,结果北方契丹、女真先后崛起,西北党项割据成一国,然后便是席卷了亚欧大陆甚至非洲的蒙古军队。

现在契丹刚刚冒头,女真还不知道在哪里,蒙古更是连个影子都没有,他们的祖先还在契丹人的铁蹄之下屈服,这么大好的时机,若不早早地将草原平定,那么李弘益这些人都将是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了。

为了加深诸臣工的印象,李弘益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命人摆上了一副地图,侃侃而谈,从商周秦汉时期的匈奴、鲜卑,一直讲到了大唐立国时期的突厥、回鹘、黠戛斯,详细地分析了草原民族的历史。

然后他总结到:“草原的蛮夷,便如同草原的青草一般,火烧过一阵,刀割过一阵,春风一吹便又复生。咱们中原的百姓,只觉得学不来蛮夷的游牧,又以为这些地方荒凉无比,故而两汉北攻,本朝北袭,都是攻占降服了那些部落,却始终难以长久控制。

故而吾在玉门关时,便与回鹘交好,彼此贸易往来,加深联系,又建学校,意欲使蛮夷汉化,如今的阴山达靼,也是一样,为的就是一次性解决问题。我知诸人皆熟读史书,怕是要用西晋刘渊的故事,说蛮夷不可靠,但是有些事情必须提早做,我们不能仅仅只是教蛮夷读书识礼,还要让他们发自内心地认同大唐。这个任务吾辈武将是做不来的,便只有依仗诸位了。”

他这么一说,顿时激起了不少官员的信心和自豪,若论文化同化,整个天下哪家比得上汉人呢?于是李弘益苦口婆心讲了好半天,终于将与会的高官一一说服。

眼看再无人有其他意见,李弘益便下了结论:“如此,等河南道诸事了,便即北上河北道,先攻卢龙,再灭契丹,然后攻渤海、新罗诸国。”

李珽犹豫了一下,说:“若如此,河东当如何处置?”李弘益也楞了一下,握紧了拳头:“若李存勖不服朝廷,那么便战上一场!”

一直以来李弘益的赫赫战绩,让如今大唐上下有充分的自信心,张琏大声说:“元帅所言甚是!太原府为国朝龙兴之地,先晋王尝被先帝纳入宗谱,若李存勖不肯归顺,咱们就跟他打一场!”

商议完毕后,李珽出面总结,向天子李柷说:“臣等御前讨论,宜以武威郡王曹用行为河北道行军大总管,代国公李存孝、天德军使李胜甲为副,北攻卢龙,收复河北。另可传诏命晋王李存勖兵出云州,一同伐刘氏并契丹。请陛下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