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传奇斗士傅青主> 章节目录> 第十七章 江山易主

选择阅读主题:

第十七章 江山易主

作者:白雅馨 | 发布时间 | 2018-09-27 | 字数:3031

在家里待得时间太久了,这期间,他闭门谢客从来不曾与外界有过一丝一毫的接触,而母亲与兄长为了让他安心养病,更是对外界所发生的一切只字不提。一个整天与药罐子打交道彻底与世隔绝的病人,自然不知道外界所发生的一切。

“你还不知道吧?如今,清兵四处作乱,大明朝岌岌可危,抗清名将熊廷弼遭奸人所害,被崇祯皇帝处死了,青主,国将不国了,你学医何用?不如跟我们一起救国吧!”薛宗周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他,眼神里满是期待。

原来,自己生病的这段时间竟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他没吱声,在心里认真地权衡了一番,学医的使命是救人,保住大明是救国。

相比之下,救国则显得尤为重要。毕竟,有国才有家,救国就是在救人。

但是,想到崇祯皇帝竟听信奸人谗言枉杀忠良,傅青主又痛恨他的昏庸无能。

权衡许久,最后,傅青主只说了一个字:“好。”

薛宗周见傅青主下定了决心,直接撩开帘子对车夫说:“不好意思计划有变,不去五峰山了,直接改道去太原!”

一番马不停蹄地奔波之后,车子稳稳地停在太原三立书院门前。从车上下来,傅青主抬头看着昔日熟悉的那几个大字忍不住感慨万千。当初,他就是在这儿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们相识的。

而今,已是恍如隔世物是人非。好在当初与他一起到京城伏阙鸣冤的薛宗周、白允彩等热血青年还在。

得知曾经号召学子们伏阙鸣冤的傅青主到了,巡抚蔡懋德立刻召见,希望他能带领学子们为国家出力。

虽然傅青主已经清楚大明朝摊上这么个昏君前途渺茫,但依然表示愿意尽最大力量帮助蔡懋德做一些事。

崇祯甲申(1644年)正月的一天,巡抚蔡懋德匆匆赶到三立书院,神色黯然地告诉学子们,李自成的军队已经度过了黄河进入山西了。

山西是最后的屏障,一旦守不住,后果可想而知。

“大人,为今之计我们该怎么办?”傅青主问得直截了当,眼看着就要国破家亡了,早已无瑕顾忌其他。

“莫慌!咱们还有一线希望。”蔡懋德说。

“何以见得?”傅青主问。

“东阁大学士李建泰要亲自都师山西,李大人是咱们山西曲沃人,他久闻你傅山的大名,想邀请你去做军前赞画,为他出谋划策!”

“好,我马上动身!”傅青主双手一抱,与学子们作别,而后飞身上马。

在路上,他便开始筹划着如何力挽狂澜扭转乾坤。

对于李建泰,傅青主早有耳闻。此人是山西曲沃人,因害怕家乡遭祸,准备将家中资产全部拿来充作粮饷准备与敌军决一死战。

平阳失陷后,李建泰主动请缨要求回家乡复仇。崇祯皇帝当场封他为兵部尚书,并赐尚方宝剑,带领文武大臣们亲自到正阳门为他饯行。

然而,李建泰才走了不到十里路,乘坐了多年的轿子却毫无征兆地突然折断了轿杆。

跟随左右的是李建泰的侄子,对于李建泰主动请缨抗敌一事自始至终都持反对态度。他认为,敌人来势汹汹,李建泰此去就是以卵击石是去送死,怎奈多次劝说李建泰都无动于衷,依然坚持要捍卫家乡与敌人拼到底。

为了阻止李建泰,昨夜在轿杆上了手脚,原本是想以此让李建泰知难而退,结果却事与愿违,不仅没能吓得住李建泰,反而让随行的部队解读为不祥之兆,一时间军心涣散士气尽失。

加上途中遭遇一场罕见的风沙,李建泰的侄子又开始蛊惑人心说刚才占卜不利出师,士兵心中恐惧,数千多名士兵借着风沙的天气纷纷逃窜,此后传来消息,老乡曲沃沦陷,原本打算用作军资的财产散落一空。

李建泰是个急脾气,得知预计的粮饷打了水漂,一着急病倒了,行程只能慢下来,每日行进不过三十里。

他的手下见此情景纷纷逃散,粮饷没了,士兵没了,李建泰无奈之下只能退兵。

此时此刻,对战况毫不知情的傅青主还满怀壮志,当他披星戴月快马扬鞭地赶到河北井陉时,方才得知李建泰率军退却一事。

无奈之下,傅青主只好返回平定。

平定是白允彩的家乡,傅青主在白允彩家住下来,托他帮忙打听三立书院的情况。

数日后,白允彩一脸沉重地告诉他,李自成的军队攻占了太原,巡抚蔡懋德大人在三立书院自缢身亡了!

此时正值二月,阳光明媚春回大地,傅青主却感到背后袭来阵阵寒意。

一个月后,白允彩怀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小心翼翼地将婴儿交给妻子后,一拳砸在墙壁上。

“发生什么事了?为何发这么大火?”傅青主隐约感觉到不妙,但依然保持冷静想问个清楚。

“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攻入京城,圣上驾崩了,完了,大明朝完了!”白允彩无力地趴在墙壁上哽咽道。

虽然是预料之中的事,但当事情真正发生后,仍然让人无法接受。

傅青主呆呆地站着,一言不发。

白允彩见状,赶紧安慰道:“青主你别难过,大明朝还没完!”

傅青主猛地抬头,一把抓住他的手臂:“你说什么?”

白允彩将门掩上,压低了声音说:“刚才我抱回来的婴儿你看到了吧?那是大明朝一位亲王的遗孤,我拼了性命将他救回来的!我要将这孩子养大,让他夺回大明朝的江山社稷!”

说这话的时候,白允彩的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

虽然嘴上不说,但傅青主的心里却十分疑惑,皇帝在世时拥有千军万马尚且保不住大明的江山,一个嗷嗷待哺的娃娃能有什么指望?

为了不打击白允彩,也为了让孩子能有个安身之所,傅青主选择了保持沉默。

自从皇帝驾崩后,灾难便一个又一个地接踵而至:甲申(1644年)四月,吴三桂降清,甲申五月,清兵攻占北京。

大明的子民,沉浸在江山易主的悲情之中。

此时的傅青主已经三十八岁,仔细回忆过往,他似乎一直都在不断地失去中挣扎。

失去妻子,失去父亲,失去朋友,失去侄儿,失去兄长,失去君王……

他可以想象得到大清皇帝登基后求贤若渴四处招贤纳士的情景,到时,像他这种有点才能的都将成为目标。

但傅青主是个从一而终之人,感情如是,立场亦如是。既然他一心为大明朝效劳,就绝不会朝三暮四见利忘义。

救国不成,他便继续之前的计划:上五峰山去找还阳真人拜师学医。

甲申(1644年)中秋节过后,傅青主告别朋友回到西村将老母亲与儿子从兵荒马乱战火连天的太原接出来,安顿在山西寿阳,随后只身前往五峰山。

为何要安顿在寿阳呢?跟他出家的五峰山有关。

此山五峰环绕,状若莲花,因而得名五峰山。五峰山位于山西寿阳,傅青主将家人接出来,是为了以后方便探望。

还阳真人居住在太安驿龙泉寺内,傅青主一路打听,总算是找到了五峰环绕中的龙泉寺。

守门的一位小道士迎上来问:“敢问施主所来何事?”

傅青主连忙施礼:“在下是阳曲傅山,特来拜访还阳大师,烦劳小师父通报一声。”

“真是不巧,师父下山去了。你可以暂且住下等师父回来。”

随后,小道士带着傅青主来到客房。

寺内有一座龙池,池子里的泉水清澈透明,傅青主伫立在池边,看着池中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钟楼里的钟声与远山的回响交融在一起,空灵、悠长,像一首美妙的禅诗,不急不缓地涤荡着他的心灵。

一天过去了,还阳真人没有回来,两天三天四天五天过去了,还阳真人还是没有回来。

第六天时,小道士对傅青主说:“师父这次外出没说多久回来,如果你等不及的话我可以帮你转告。”

傅青主郑重其事地说:“我这次来是打定了主意要见到还阳真人的,别说短短的三五日了,就算是三五年我也要等。”

话音刚落,便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傅青主闻声看去,只见一位身着青色道袍手持拂尘的道人步履轻盈地走了进来。

此人仙风道骨长髯飘逸,健步如飞神采奕奕。虽然已年过八十,但除了毛发的颜色之外,在他的身上丝毫看不出岁月的痕迹。

这五峰山巍峨险峻,当初傅青主爬上来时早已累得气喘如牛,但站在面前的这位道人却面不红气不喘,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让人误以为遇见了深山中得道的仙人。

“师父,您回来了!”小道士见到此人后口里喊着师父笑逐颜开地迎了上去。

“嗯!”老道捋了捋长长的胡须说,“这位是?”

“在下阳曲傅山,拜见还阳大师!”傅青主连忙上前深深地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