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孤臣> 章节目录> 第三五零章 孔明六次伐中原 司马兵败郑文叛
第三五零章 孔明六次伐中原 司马兵败郑文叛
处置完李严,诸葛亮在成都积草屯粮,演兵练阵,整治军械,训练士卒,打算休整三年,积蓄力量,一举破魏。
这三年,诸葛亮悉心培养姜维,指点兵法,安营列阵,一一耳提面命。
儿子诸葛瞻,一有空就缠着诸葛亮,学习文武两艺,进步飞快!
夫人黄月英,难得与夫君团聚,亲自安排饮食,精心调理诸葛亮的身体。
谁知诸葛亮心心念念在北伐上,白天在相府大堂处理军务、筹集粮草;时不时地亲自带兵去郊外操练;刘禅还经常召见他,商议军国大事;晚上回到内院,还提笔著书,撰写军中条令;观看魏吴两国的情报,一日也不得闲。
黄月英心疼不已,屡屡劝说,诸葛亮口中答应,没几天却依然如故!
如此日日操劳,诸葛亮睡眠不好,夜间盗汗,突然惊醒,再难入睡,身体日衰;又偶感风寒,染上咳嗽之症,虽经御医精心医治,还是不能断根,时不时发作,咳嗽不安。因此,诸葛亮虽在成都休养三年,身体却大不如前。
建兴十二年春二月,诸葛亮见粮草囤积如山,士兵操练纯熟,军械整治齐备,又起伐魏之念。
诸葛亮先派费祎带着自己亲笔信去东吴,联结孙权一起出兵;因江东路途遥远,起兵要调集钱粮,耗费时日,故而派费祎先去东吴。
第二天早朝,诸葛亮上朝奏报:“陛下,我军休养生息三年,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可以伐魏!此次出征,若不扫清奸党,恢复中原,臣发誓不回见陛下也!”
刘禅一惊,迟疑地说:“相父,如今鼎足之势已固,吴、魏两国不曾犯我边境,彼此相安无事;相父何不安享太平?又要兴起刀兵劳师动众?”
诸葛亮道:“臣受先帝知遇之恩,每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未尝忘记先帝之托,要一统天下,重兴汉室!近几日,先帝连连托梦于我,责备我好逸恶劳,不思光复中原,臣半夜惊醒,汗出如浆!”
诸葛亮抬出刘备,刘禅不敢再劝,坐在龙椅上沉吟不语,心里实在不愿开战,安享富贵多好?
忽然太史谯周出班奏报:“陛下,臣职掌司天台,但有祸福之兆,不敢不奏!如今奎星躔于太白之分,盛气在北,不利于伐魏;我国又现不祥之兆:汉水之中,有数万只鸟,无故投水而死:成都士民,夜闻柏树哭泣,骇人听闻!而魏国有青龙自井内飞出,改元为青龙元年,瑞气正旺,不可急图。”
诸葛亮怒道:“天文我岂能不知?谯周所奏之事,皆是虚妄之事,不足为凭!吾受先帝托孤之重,当竭力讨贼,岂可以虚妄之说,而废国家大事?!”
群臣面面相觑,大多面有难色,诸葛亮知道人心未服,心生一计说:“陛下,可具太牢之礼,开祖庙祭祀先帝,看看先帝意思如何!”
刘禅不得不从,于是命有司准备猪牛羊三种牺牲,又摆果品、美酒佳肴,准备祭祀。
(古代祭祀所用物品叫牺牲,牺牲就是毛色纯一的牛、羊、豕(猪)三种家畜。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于是大开祖庙,刘禅为首,诸葛亮主祭;文武百官鱼贯而入,焚香烧纸,鸣钟奏乐,献祭品祭祀昭烈皇帝刘备。
刘禅叩头祷告,恳请先帝庇佑,诸葛亮跪在后面宣读祭词:“哀维昭烈皇帝在上,臣亮泣血祷告:先帝圣文神武,扫荡天下;爱民如子,仁义过人,先让徐州,又辞荆州;赤壁一战,运筹帷幄,大败曹操,百万雄师化为灰烬,千里长江敌军丧魂!后又不辞劳苦,亲冒矢石,统兵进川,复取汉中,奠定基业,继承大统。臣亮也不才,五次北伐,微有战功,但功败垂成,未得寸土,其罪非轻!今臣复统全师,再出祁山,发誓竭力尽心,剿灭汉贼,恢复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战与不战,群臣争议,谨备太牢,致祭先帝,请示迷津,伏惟尚飨!”
念完祭文,诸葛亮伏地大哭,刘禅与文武百官连忙劝解。
诸葛亮拭拭眼泪,从袖子里掏出一筒木签,随手抽出几支给众人看,以示公允。
群臣一看,木签一般长短,只有两种,一种写着“战”,一种写着“不战”。
诸葛亮放回木签,把竹筒递给皇上,请皇上就在先帝灵前摇签。
刘禅乐呵呵地摇了几摇木筒,蹦出一支木签,捡起一看,上面写着“战”。
刘禅连忙下令,三日后出征!其实刘禅不知,诸葛亮这筒木签是特制的,看上去签子一模一样,其实是两种木材做的;写着“战”的木签份量重很多,一摇签筒,写着“战”的木签就先掉了出来!
祭祀完刘备,诸葛亮回到相府,安排出征。
先派李恢押运粮草去斜谷道口等候,然后急急下令调集各郡兵马,路程近的来成都会合,路程远的直接去汉中!准备举全国之力北伐,毕其功于一役!
诸葛亮正调兵遣将准备出师,忽然关兴的家人来报,关兴得了急病,医药无效,昨夜病亡!
诸葛亮放声大哭,昏倒于地,众将急救,半晌方才苏醒。
诸葛亮哀哀痛哭,众将再三劝解,诸葛亮叹道:“可怜忠义之人,天不与其寿!五虎上将都已离世,张苞、关兴又先后身故,我今番出师,又少一员大将也!”
诸葛亮派蒋琬给关兴发丧,亲自去致祭,极尽哀荣。
三日后诸葛亮领大军出发,去与汉中留守的军队会合,各郡兵马也陆续赶来,共起大军三十四万,浩浩荡荡分五路进兵;令姜维、魏延为先锋,都出祁山会合。
魏军探马打探到诸葛亮出兵,急忙飞报魏主曹睿。
曹睿闻报大惊,急召司马懿和百官议事。
曹睿说:“蜀军三年不曾出兵,如今一下子起兵三十多万,诸葛亮又出祁山,如之奈何?”
众臣一听三十万大军犯境,个个噤若寒蝉,闭口不言,都看向司马懿。
司马懿笑道:“陛下勿忧!臣夜观天象,我中原旺气正盛,奎星犯于太白分野,正应着西川不利!如今诸葛亮自负才高,强逆天数而行,此乃自取败亡也。臣托陛下洪福,愿领大军破之。臣愿保四员大将同去,共破诸葛亮。”
曹睿问:“卿保举何人?是否可靠?”
司马懿说:“已故征西将军夏侯渊有四子:长子名叫夏侯霸,字仲权;次子名叫夏侯威,字季权;三子名叫夏侯惠,字稚权;四子名叫夏侯和,字义权。此四子文武双全,骁勇善战,又各有所长。夏侯霸、夏侯威二人,弓马熟娴;夏侯惠、夏侯和二人,谙知韬略。此四将常欲为父报仇,臣保举夏侯霸、夏侯威为左右先锋,夏侯惠、夏侯和为行军司马,共赞军机,以退蜀兵。”
曹睿问:“之前夏侯楙驸马违误军机,败于诸葛亮,折损大军,逃亡西凉,至今不敢还朝;卿保举四将,也是夏侯宗族之人,比夏侯懋如何?”
司马懿笑道:“陛下,不可同日而语也!夏侯懋乃是纨绔子弟,世袭官职,并无才学;此四将家学渊源,文韬武略,都可独挡一面!”
曹睿大喜,下诏命司马懿为大都督,调洛阳兵马二十万,并关西、雍凉、陇右诸郡二十万大兵,共四十万大军,都归司马懿节制!各路将军,都听司马懿量才委用,一应钱粮、军械都归司马懿调遣。
三日后,洛阳兵马、粮草调齐,魏主曹睿又赐司马懿黄旌、白钺,代天子出征,掌杀伐大权,可先斩后奏!
司马懿领命出征,曹睿心知此战关系国运,堪称两国决战,亲自率领文武百官,送出洛阳城三十里。
临别前,曹睿淳淳叮嘱司马懿:“卿往渭水迎敌,尽量坚壁固守,不与蜀军交锋;待蜀军师老,锐气懈怠,军中缺粮,再一举破之!”
司马懿跪下听令,领兵出发,先到长安,回合郭淮、孙礼部;没过几天,雍凉、陇右诸郡兵马赶来,共大军四十万,前出渭水,扎连营于北岸。
司马懿又令士兵在渭水上搭起九座浮桥,派先锋夏侯霸、夏侯威过渭水安营扎寨,互为犄角;又在大营之后东原,筑起一城,囤积粮草,以防蜀军劫粮。
各处营寨、浮桥很快齐备,司马懿亲自骑马视察,颇为满意。
郭淮献计说:“大都督,蜀军前锋已出祁山,扎下五座大营;后方剑阁直至斜谷,又扎下若干军营,转运粮草,屯积兵马,其志不小!假如诸葛亮北出祁山,在渭水上游渡过渭水,去北原下寨,兵临渭水,俯瞰我渭北大营,又能阻断陇右各郡连接我大军的道路,于我军不利!”
司马懿沉思片刻,连连点头,说:“郭将军所虑甚是,就派你领陇西兵马两万,抢先去北原下寨,须深沟高垒,按兵不动;只待诸葛亮大军缺粮,方可图之。”
郭淮、孙礼领命,引兵占领北原下寨去了。
诸葛亮复出祁山,按左、右、中、前、后依山扎下五个大寨,军营若干,派出探马四处哨探。
探马忽然来报,郭淮、孙礼领陇西之兵,于北原下寨。
诸葛亮对诸将说:“魏兵抢先在北原安营,是害怕我军取此地扎营,阻绝陇西道路。我今将计就计,虚攻北原,却暗取渭南大营。”
诸葛亮拔出令箭,喝道:“魏延、马岱听令!命你二人领兵两万,北渡渭水上游去攻北原。吴懿、高翔听令,命你二人扎木筏二百只,顺流而下,带兵五千,去烧渭水上的浮桥,限午时前完工。王平、张嶷为前队,姜维、刘雄为中队,廖化、张翼为后队;兵分三路,各带一万兵马去攻渭水南营。”
众将齐声应诺,各去准备。
杨仪问:“丞相,我军先攻北原,司马懿必引兵去救,我军魏延、马岱部怕是兵力不够。”
诸葛亮笑道:“我正是要司马仲达去救北原,此为佯攻;魏延、马岱善战,经验又足,遇到司马懿大军会及时退回;而我派吴懿、高翔顺流而下去烧浮桥也是佯攻!若浮桥被毁,魏军渭水南北两岸的大军彼此隔断,不能救援;所以我派了王平、张嶷、姜维、刘雄、廖化、张翼三路大军去攻渭南大营,志在此也!”
杨仪佩服不已,说:“丞相神算,百发百中,人所不及也!”
除了魏延、马岱部路远先行,蜀军午时出发,各自进兵。
司马懿接到探马禀报,沉吟道:“我料诸葛亮计中有计,攻北原是虚,取渭南大营是实!张虎、乐琳听令,令你二将,领五千兵马,去各处浮桥增援;但见蜀军来烧桥,乱箭齐射,不能让其靠近。”
二将领命去了,司马懿又派出两路探马,通知北原的郭淮、孙礼,渭南大营的夏侯霸、夏侯威,蜀军将至,可设伏兵击之!
司马懿想想又不放心,派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领兵两万去援助渭南大营,自己率三万精兵去援郭淮、孙礼的北原大营。
郭淮、孙礼接到通知,郭淮说:“孙礼将军,我分一半兵马与你,待蜀军到来,你先射箭击杀蜀兵,然后缓缓退兵,退回大营,我再引兵出战。”
孙礼领命而去,到了下午时分,魏延和马岱引军前来,发现了孙礼,两军对射!
孙礼部下只有一万,渐渐不敌,缓缓退却;魏延和马岱率兵紧追不舍。
一逃一追到了北原大营,就听一声炮响,郭淮领一万兵马冲出,与孙礼会师,返身来战魏延、马岱。
魏延舞刀直冲,来战郭淮,马岱拦住孙礼厮杀。
魏延、马岱都是骁将,郭淮、孙礼渐渐不敌;马岱心细,打着打着看见魏军东方尘土飞扬,估计是司马懿大军来援,急忙喊上魏延,领兵撤退。
司马懿大军赶来,急急追赶;蜀兵退到渭水边上,马岱让魏延率部先过河,自己率领部下,齐放诸葛连弩,万箭齐发,射住魏军,安然渡河而归。
这时渭水之上,吴懿、高翔乘着木筏顺流而下,来烧浮桥;埋伏已久的张虎、乐琳率部乱箭齐发,射得蜀兵不能靠近;吴懿心生一计,命部下集中到一百只木筏上,却将腾出来的一百只木筏点火燃烧,烧着了的木筏顺流而下,烧毁了几座浮桥!
吴懿见敌军防守甚严,领兵乘木筏上岸,退回大营。
王平、张嶷带一万兵马去攻渭水南营,夏侯霸、夏侯威早有防备,都抢着立功,一齐领兵出战!
蜀军见敌人已有防备,先是一惊,夏侯霸、夏侯威志在为父亲夏侯渊报仇,奋勇冲杀,杀得王平、张嶷连连败退;正在危急时刻,姜维、刘雄领兵赶到,合兵一处,大战魏军,魏军渐渐不敌。
忽然司马师、司马昭领兵两万过浮桥赶来,与夏侯霸、夏侯威夹击蜀军,又扳回颓势。
谁知蜀军廖化、张翼随后赶到,领兵加入战团,杀得魏军大败,抱头鼠窜,沿着没有烧毁的部分浮桥,逃往北岸。
蜀军大胜,姜维下令夺走魏营中粮草、兵器,纵火烧营!
姜维领兵得胜而归,蜀军魏延、马岱、吴懿、刘雄各自领兵败回,向诸葛丞相请罪。
诸葛亮也不怪罪,笑道:“我志在渭南大营,如今已经放火烧毁,其他诸路兵马都是佯攻,各记功一次,摆宴庆功!”
众将正在欢饮,忽然费祎进帐,来见诸葛亮复命。
诸葛亮大喜,忙问费祎,孙权答不答应出兵?有何话说?
费祎看看营中的魏延,欲言又止。
诸葛亮会意,起身出了营帐,听费祎细说。
费祎禀报说:“丞相,孙权久欲兴兵伐魏,见到丞相书信,十分欢喜,亲自起兵去攻魏国新城;又派陆逊、诸葛瑾等屯兵于江夏、沔口取襄阳;派孙韶、张承等出兵广陵取淮阳等处;三路一齐进军,共三十万大军,克日兴师。”
诸葛亮大喜,问:“刚才在帐中你欲言又止,却是何故?”
费祎说:“孙权临别时问我,丞相军前,用谁为大将?我答,用魏延为先锋;孙权笑道,魏延勇猛有余,而心术不正,日后必生祸端!”
诸葛亮叹道:“孙权真聪明之主也!我非不知魏延,惜其勇而用之,早有预计,魏延不足为虑!”
费祎拜别丞相,回成都去禀报皇上刘禅。
司马懿失了渭南大营,领兵坚守渭水北岸,沿河筑堤,增兵浮桥,严加防范,以为长久之计,避而不战。
诸葛亮令大军休整,派人催促后方运粮,一边思考计谋破敌。
忽然一日,探马领着一名魏将,进帐禀报诸葛丞相,有魏将来投降!
诸葛亮精神一振,问来将:“你是何人?因何投降?”
那将军说:“小人是魏国偏将军郑文,与偏将军秦朗同领兵马,听候司马懿调用。孰料司马懿徇私偏向,最近提拔秦朗为前将军,官居小人之上,而视我如草芥!我愤愤不平,特来投降丞相,愿赐收录。我愿领蜀军去攻司马懿浮桥,我尽知虚实!”
诸葛亮羽扇轻摇,沉吟片刻,说:“司马懿任人唯亲,我素知之。只是两军交战,我如何能轻易信你?”
郑文不假思索,说:“这个好办,秦朗知我叛逃,必定怀恨在心,我明日去他把守的浮桥,挑战于他,他必出战!待我刀战秦朗,以明心迹!”
诸葛亮点点头说:“你若杀了秦朗,我才不怀疑,重用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