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归义大唐> 章节目录> 第三百一十一章 火药遗失大案
第三百一十一章 火药遗失大案
李弘益一向觉得,他来到这个时代,能够留给这个时代的东西并不多,如果他能将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阐述一遍,或许就会有接受这些思想与理论的人。
他现在大权在握,正好可以借此大力宣传一番,能多一个人理解,也就多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人。
古代圣贤的标准是“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李弘益不想做圣贤,他自觉在立德方面是够不着了,但若是能够以思想感化别人,也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事情。
于是李弘益将在武威时发表在《河西周报》上的文章、平日里去大学讲学的课件文稿等重新整理,按照自己的记忆和理解,重新梳理了一番。他写得并不快,往往写数百字,就要修改很多遍。
弘武三年的春节过去了,董一元和熊乐玄突然携手拜访。董一元自到河西之后,就从军职转为了文职,现在大唐法部任侍郎。至于熊乐玄,依旧在军部枢密院参谋司担任主事。
董一元看起来很是憔悴,李弘益见到两个旧友,开玩笑地说:“文鳌兄,又耽于床事了么?”熊乐玄大笑了起来,董一元苦着脸:“十一郎,李大元帅,这玩笑可真真不能乱开了!”
董一元现在很发愁,因为去年内阁行文,要求拥有立法权的中书省,会同各部各司,对大唐律例进行重新修订。
高祖李渊时期,曾制定《武德律》,太宗时期又修订为《贞观律》,到了高宗朝,又制定为《永徽律》,其他《开元律》、《大中律》等,都不及《永徽律》完备。
然而凉州所处的河西地区,这些年商业发达,再加上李弘益加强了对社会基层的管理,为了限制皇权,使得“以法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李弘益与内阁成员数次后,决定对大唐律进行修改。
李弘益的意思,是将大唐一系列的律例分为三块:宪法、民法和刑法。然而得知宪法是要规定国家基本制度,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皇帝的权力以及百姓的权利,遭到了众多官员的反对。
在众人的认识里,皇权是大于天的,君权神授,大家可以接受李弘益作为权臣,分走一部分皇帝的权力,但若是要正式行文如此,大家都觉得李弘益的胆子实在太大,理念太超前了。
于是李弘益无奈地妥协,转而要求重定民法,包括商法等一系列的法典,并进一步要求出台相应的军事法典。
李弘益曾经认真研读过《永徽律》等,他发现大唐的法律在很多方面已经相当完备并且超前的。比如对于食品过期和使用劣质食材,就做出了很多规定。
因此李弘益想了很久,决定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与大唐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法律体系来。
董一元作为法部侍郎,他的任务就是要重新制定军法,毕竟他曾经在军队任职,又是李弘益的老朋友,有他出面,至少能够获得李弘益的足够支持。
然而董一元辛苦了一年多,好容易整理出一版军法典来,被李弘益毫不留情地打了回去,因此这一次他是来诉苦的。
李弘益叹了口气,看来自己用心想要编制的法律,连董一元都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于是他说:“这样吧,我有一个办法,想了许久,请二位来参详一番。”
李弘益的打算,是设立咨议局,下至各县乡村,由村长、乡正、县令等基层官员推选,选取各行各业的代表,加入咨议局中,对大唐现有的律例进行讨论并收集民间意见,最后交给内阁确认。
董一元没有想那么多,只是问:“军队是否有代表?”李弘益点了点头:“军法司出面组织,这个行业代表的比例,还需要再讨论一下。”
熊乐玄摸着下巴没有吭声,他虽然只是参谋司主事,但是李弘益看重他,还给了他门下省主事一职。参谋司的主官虽然也叫主事,但这个主事已经是正六品以上,属于高级军官了。
熊乐玄心思灵巧,他意识到,李弘益这么做的深意。先前李弘益在内阁大会提议立宪法,被众多官员否决了。看来这位李十一郎要走另外一条路线,用既成的事实逼着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啊!
咨议局的成立,就意味着至少表面上,百姓也有了参政的权力,若真成了定制,也就多了一条向上发出声音的途径。熊乐玄很快就想明白了这一点,内心感慨不已,突然觉得认识李弘益这么多年,眼前这位还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
元宵节过后,内阁及大元帅府行文,大唐皇帝下旨,燕国公慕容阎昆,正式兵发鄯州。祁连军都指挥使慕容真海随行,驻扎岷州的临蕃侯、都指挥使颇超乞光,为其副手,领威戎军配合。
颇超乞光在大唐众多将领中名气并不大,但却深得李弘益的信任。当年李弘益攻打肃州,颇超乞光是唯一一支派兵相助的羌人头领,跟随李弘益多年,他作战勇猛,对李弘益的命令向来都是无条件服从。
因此在李弘益心里,他是个实实在在可以值得信赖的人。而且颇超乞光和缅播高一样,十分好学,所以他得到李弘益亲自授予的一面青底白马的将旗,这也是整个大唐唯一一个拥有自己将旗的将领,连李存孝甚至慕容阎昆都没有这样的荣誉。
颇超乞光所在的党项羌颇超氏,原本是吐谷浑部的马奴,饱受曾经的吐谷浑欺压。在外人眼里看来,颇超乞光与慕容阎昆有仇,而这一次大唐出兵吐蕃,以这两个人为帅,很显然李弘益是要对慕容阎昆掣肘的。
有这样想法的人,显然对李弘益的过往并没有深入的了解。慕容阎昆好歹也是大唐军方的第四号人物,虽说被勇猛无匹的李存孝超越了,但是他毕竟跟随李弘益极早。
李弘益一向觉得,自己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慕容阎昆和颇超乞光都是识大局的,况且如今吐谷浑和颇超氏的部民百姓早已经融入到了河西,成为了真正的唐人。
不再为生存而争斗挣扎,能够享受到幸福安定的生活,还有什么仇恨是化解不开呢?况且慕容阎昆虽然好面子,从未向颇超乞光道歉,但是慕容真海与颇超乞光的关系还算不错,已经私底下向颇超乞光道歉数次,彼此心里的纠葛已经淡了许多。
对于慕容阎昆先灭王建,再入吐蕃,军中的将领们或许羡慕,但却没有跳出来争夺这个领兵出征的机会。大家都知道,先平定剑南,是要为大唐寻找一处稳定的粮仓,攻打鄯州,则是要先稳定后方。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东出潼关,消灭朱温的伪梁做好准备,所以有资格争夺领兵权的几位将领都不出声,相比之下,攻打朱温才是重中之重啊!
二月初,慕容阎昆还在去岷州的路上,山南东道却传来一个消息,让李弘益暴跳如雷:一批运往郢州的辎重,被一支来历不明的军队抢了,其中有数千枚震天雷!
随着杨师厚从襄州退守隋州,山南东道的战事暂时告了一段落。全师朗、耿平文、蒋守光等人负责协助赵匡凝安顿地方,同时负责监督南面的雷彦恭和辰州蛮。
而占据了鄂州的杨行密部下大将刘存,在灭了杜洪势力之后,也暂停了西进的步伐,与大唐隔了一座复州相望。
李弘益曾经派人以朝廷的名义联系过杨行密,但是对方的态度很是暧昧。杨行密和先前的赵匡凝一样,并不奉长安为正朔,也不听从开封的命令,依旧使用唐昭宗的年号。
军情司倒是探得杨行密生病的消息,至于病到什么程度,神通广大的军情司还在打探之中。
李弘益仔细看了一遍传递回来的情报,后勤司这一批辎重,是通过汉水,准备运往富水县的。全师朗屯兵大洪山一带,防备着北面的隋州,而郭盛的奉义军则退至公安县,准备沿长江进入复州的监利县。
这支后勤司千余人的辎重队,就在郢州州治京山县前往富水县的半路,被一支不明身份的军队自五花山杀出,杀散了押送队伍,抢走了震天雷。
元帅府军部,李弘益一张脸发青,一拳打在案上,大骂:“杨行密,老子不找你还罢了,你却先来惹老子!”
所谓“不明身份”,不过是掩耳盗铃。除非朱温的伪梁军能够飞过去,否则是不可能冲破全师朗的防线的。雷彦恭在朗州,还在荆州西南,更是不可能。
至于武安军马殷、镇南军钟传,根据军情司情报,这二位持了坐山观虎斗的心态,近期没有任何大规模的兵马调动。所以只有一个怀疑的对象,那就是杨行密了。
李弘益原本对杨行密的印象很不错,这位占据淮南,北阻朱温,南压钱镠,朱温的伪梁始终被限制在河南道,他可以说是第一大功臣。也因此,原本李弘益的意思,是要全师朗等保持克制,不要轻易与杨行密发生冲突。
然而哪曾想杨行密先对大唐下了手,是可忍孰不可忍啊!李弘益知道自己“发明”的火药,以及发展出来的火炮,在自己多年征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知道多少藩镇想要偷得火药的技术。
别的不说,军情司、侦骑司联手已经破获了不下三五十起针对咸阳以及凉州阳妃谷的间谍刺探活动,李弘益把火药技术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如今竟然有人胆敢伸出手来,他如何不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