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归义大唐> 章节目录> 第三百零八章 波斯入蜀

选择阅读主题:

第三百零八章 波斯入蜀

作者:昭阳大渊献 | 发布时间 | 2018-04-26 | 字数:3045

就在李弘益以长安为中心,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治理贪腐活动时,剑南道营田特使李珣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成都。

韦庄迎接到了李珣,笑着说:“辛苦德润了!”李珣连忙说:“后学怎敢劳动端公?赵王有命,在下辛苦也是应该的!”

李珣并未中进士,若是以现如今大唐的选官制度,他也没有参加吏员考试,这一次李弘益安排他的营田特使,也只是一个临时性的职务。

但是韦庄却很看重李珣,一来是李珣为人谦恭,而且通实务,不论是先前在凉州大学参与医典的编纂,还是其他事情,他都做得很不错。二来则是因为韦庄和李珣的诗词风格相近,让韦庄觉得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韦庄向跟随而来的众人介绍了李珣,又一一介绍说:“这位是禅月大师。”李珣看着眼前这位眉须皆白的老和尚,恭敬地说:“原来是诗画双绝的高僧,司空先生在长安大学收集整理我大唐诗家作品,元帅最爱大师的‘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以为便是李太白复生,也难得此一佳句也!”

韦庄笑了起来:“季端常说,若是他能写出这么一句来,便是以后才尽无处下笔也知足了!”众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这位禅月大师,就是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有名的诗僧贯休。贯休是江南道婺州人氏,早年出家,有过目不忘之能。诗名高节,天下皆知。又善绘画,尤精罗汉像,可以说是一画难求。

李珣所说的“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就是贯休数年前在杭州时,越王钱镠知道他的诗名,于是宴请他来,请他在宴会作诗。贯休便写了这一首《献钱尚父》。钱镠读后大喜,却希望将“十四州”改为“四十州”,是什么居心,是人都能看出来。

贯休断然说:“州既难添,诗亦难改”。 钱镠彼时与淮南杨行密互相攻打,被压制在江南东道,闻言脸色大变,贯休神情自若,始终不肯依附权贵。

也因此贯休为钱镠所不喜,于是他便离开了杭州,一路西来,来到了蜀地。王建也知道他的大名,于是赐法号“禅月”,被蜀人尊称为禅月大师。

贯休有些感慨地说:“若当初是赵王时,四十州也改得!”他入释家多年,早已经没有任何功名之心,但是李弘益这么些年的所作所为,贯休也多有耳闻,他原本在蜀地隐居,却被军情司寻了出来,恭敬地请到了成都。

他与韦庄见了一面,相谈甚欢,连带着对李弘益更加有了好感。然后韦庄继续介绍下一位,这却是个黄冠,道袍广袖,颇有几分仙家的气度。

韦庄说:“这位是杜师,道号东瀛子。”这位道人是杜光庭,他出生在江南道括州缙云县,咸通年间应九经试不中,于是入天台山学道。唐僖宗听说了他的名声,于是召入长安,赐紫袍,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为内供奉。

后来黄巢攻入长安,唐僖宗仓皇出逃入蜀,杜光庭一路跟随。等到唐僖宗被李克用等人迎回长安,杜光庭感慨古今浮沉,以为唐祚衰微,于是留在了青城山潜修。

杜光庭通儒,大唐传奇《虬髯客传》就是他所作。而且杜光庭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有研究,重新做了许多整理和调整,可以说是南北朝著名道士宗师陆修静之后对道教规范做出重大贡献的第二人。

杜光庭的名气极大,所以被王建延请来做二儿子王宗懿的老师,但是他还没有从青城山到成都,慕容阎昆就打了过来,这件事也就被暂时耽搁了。

杜光庭和贯休的关系极好,两个人时常诗词相和,等到韦庄以宰相身份入蜀,安排了诸多杂务事宜,第一件事就是从蜀地各州请来了当时的名人,时时设宴,饮酒作诗。

韦庄这么做带有很强的目的,因为若论大唐各道,恐怕剑南道的百姓对大唐李家是最为尊崇的。因为自唐玄宗后,长安一旦有难,皇帝最爱奔蜀,因此蜀地对大唐的忠心还是不错的。

王建当年仓促称帝,慕容阎昆三个月即平定,就是因为大唐的天子还在长安,在民心这一块,王建便落了下风。

所以韦庄虽然入成都以来,貌似没有做什么事情,却很快就安稳了人心。蜀地毕竟不同于李弘益苦心经营的河西,争取到了本地士族,就是争取到了百姓。

杜光庭微微一笑:“李波斯之名,蜀人尽知。往日多有耳闻,只是缘吝一面,今日才得一见啊!”李珣谦逊地说:“高士在此,不敢当真人此言!”

韦庄又将身后众人一一介绍了,都是蜀地士子文人,一番寒暄后,便朝王建的王宫而去。按制,韦庄为了避嫌,是不应该住进王建修的王宫的。但是李弘益特意来信,说韦庄是老臣,王建的宫殿是百姓辛苦建造,无需焚毁,请韦庄不必担心,该住就住,该办公就办公。

韦庄知道李弘益从来不忌讳这些,于是也就心安理得地住了进来,只是选了一处偏殿,当做自己的办公和居住场地。

李珣现在还不是大唐的正式官员,但他是李弘益起用的,众人都知道,只要李珣在剑南道的均田制做得好,回到长安少不得就要出任高官了,因此对他很是恭敬。

这其中杜光庭最是高兴,他年已六十多岁,道教讲求修身养心,但杜光庭却知道李弘益对于宗教的态度,所以难免有些兴奋。

大唐的气度一向是包容而开放的,所以佛教、道教很是兴盛,就是西来的摩尼教、祆教,甚至大食的绿教,也都有传播。

但是大唐这些年动荡,佛教更加昌盛,根据军情司的情报数据,如今大唐有佛寺、尼姑庵等十余万,和尚尼姑等有二百余万人。至于有老子李耳以及大唐皇姓为加持的道教,却不过千余道观,持有官府发放道牒的道士只有万余人。

李弘益自进入凉州之后,对佛教就多有限制,甚至对除了道教以外的所有宗教都有不流于明面的打压。朔方镇和关内落入李弘益之手后,大约有千余佛寺被关闭,二十多万和尚被强行还俗。

李弘益的理由也很简单,却令人无法反驳,天下大乱,百姓男子多在战乱中消亡,若都学和尚去修行,哪里还有农人种地,工人做工呢?

李弘益的政策得到了内阁的全力支持,于是道教就逐渐兴起了,只是道教毕竟教义平和,所以哪怕李弘益暗中支持,发展得也不是很迅速。但是杜光庭却知道,这对于道教来说,可以说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韦庄一向都是支持李弘益的,所以哪怕他为人一向留有分寸,在蜀地却迅速地清查佛寺土地,首先就拿佛教开刀,李珣在剑州一路南下,做得更是过分。

贯休对此却从未多发一言,北魏太武帝灭佛以来,佛教已经经历了“三武一宗”灭佛的“三武”,但是贯休还是敏锐地察觉,李弘益并不愿意过多地干涉民间的信仰,他虽然抑佛,却不是灭佛,是想要将佛教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这对于天下百姓或许是一件好事,所以看惯了天下藩镇征战不休的贯休来说,他佛法高深,自然知道这是一兴一衰的道理,很知趣地从未在韦庄面前表露过任何不满。

他的这一举动也更加赢得了韦庄的尊重,王建曾赐杜光庭道号“广成先生”,然而慕容阎昆占据成都之后,韦庄来到,立刻表示王建伪帝,一应制度封赏,全部作废,唯独贯休的“禅月大师”,被保留了下来。

并且韦庄表示,司空图目前做的整理大唐立国以来诗人作品的浩大工程,贯休的诗文全部收录,并且由他个人以及李弘益共同出资,以《禅月集》之名,为贯休作品整理成册并出版。

贯休也知道,这是李弘益向蜀地的佛教信徒们示意,他不会赶尽杀绝,希望佛教最好配合,不要做出不该有的举动。因此哪怕他身份地位崇高,有许多和尚信徒想要寻求他的帮助,贯休始终一言不发。

贯休活了七十岁,他详细了解过李弘益的人生经历,知道这位以军功起家的赵王,绝不是善人。只是他看得更加明白,李弘益的屠刀,对准得多是异族,达靼的血流满了居延海,肃州龙家、凉州温末,甚至一部分定难军的党项人,更别说河西的回鹘了,这些异族的鲜血,可是沾满了李弘益的刀身。

但是对外族残暴的李弘益,自从凉州以后,似乎一下就改了性子,不管是王行瑜、李茂贞还是朱温,这些人的部下被击败,李弘益再未做过杀俘的事情。贯休隐隐明白,李弘益是不希望汉人的血流得太多了。

所以抛开在佛教的态度方面,贯休对李弘益其实是很欣赏的,他看着老友杜光庭,突然产生了一种去长安看一看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