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世家
“阿嚏!阿嚏!”陆林躺在病床上连着打了两个喷嚏,揉着鼻子道:“唉,肯定是谁又在想我了。”
“少臭美,肯定是有人在背后骂你才对。”项昊坐在旁边的一张床上说道。
离开光明洞已经一周了。七天前,当众人筋疲力尽地从石门后山洞顶部的开口爬出来时,看到的是一片火海。先前的雷击引发了山林大火,众人出洞时,正好看到山下远处正赶来的救火车队。众人不由想起山洞里的尸体,一旦山洞被发现,怕是有理也说不清了。一念及此,大家不顾身上的伤痛,跌跌撞撞地下了山。
开始,大家还担心是否会出现大面积火灾,后来看了当地新闻才知道,着火的面积有十几平方公里,官方的解释是天气异常产生的雷爆引发了大火。担心“灾星”会造成大破坏的众人终于松了口气,只有乐雨闷闷不乐。严格来讲,伤患最好不要坐飞机,大家在当地医院做了简单的处理后不愿耽搁,不顾乐雨反对坐飞机回了北京,下了飞机直奔医院。
最幸运的是周欣,一点儿伤都没有,跟着众人蹦蹦跳跳的。乐雨、罗瑞、水静也恢复得很快,治疗一两天出院了,水静暂住在周家。受伤最重的陆林和项昊以及烧伤了手的周伟还在留院观察,不过医生说他们第二天也可以回家休养了。
出院在即又赶上周末,众人又到医院探忘他们三个,围在陆林和项昊的床边聊着天。一群人从远赴武当开始朝夕相处,在危难中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眼下大家即将回到各自生活的固定轨迹上,颇有些不舍。
“我说乐雨,你属黄花鱼的吧?在洞里时你说出来了告诉我们你的事儿,结果出来了就去医院,出院了就赶飞机,下飞机又进医院。好不容易等我们好点儿了吧,你又溜边儿跑了。放弃侥幸心理吧,你跑不了的。难得今天又凑齐了,不说清楚不许走!”陆林一脸坏笑地对乐雨说道。
“知道太多对你们来说并不是好事。”回来这些天她一直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这次是真躲不过去了,“好吧,在说这些之前,大家先听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明代中期,一个退休知府阖家迁移到两广一带的某个小村,做了一方的地主,这个家族便在这里开枝散叶。之后又有子孙入朝做官,虽然不过是些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却也使得家族愈发兴旺起来。再后来满清入关,族中为官的两个人降了清,整个家族也跟着降了清。改朝换代,虽然家族势力受损严重,却终究还是靠着委曲求全挺了下来。一晃又是两百多年过去了,小村发展成了县镇,到了清末,这个家族成了周边百里内最大的势力。随后经历了民国和人民政府,谁来了,他们就依附于谁。虽然在土改过程中受了不小打击,但还是靠着乡土的力量生存了下来,甚至还有亲族在县政府里担任了些小职务。因为善于见风使舵,又地处偏远,直到今天,这个家族依然把持着当地县政府多个部门的权力。”
看众人听得大眼瞪小眼,乐雨又解释道:“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其实没多复杂,说白了,家族就是靠血缘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同姓之人。它就像一棵大树,随着开枝散叶,强干弱枝也在不断地转变,有些家族随着地域的分散不再明显,但根终是在一起的。这样的小家族只属于地方势力的一种,并不多见。跟大家说这个故事,只是想说明一件事,这样能传承数百年的家族是确实存在的,虽然其中大部分是不显眼的地方势力。在云贵这样民族混杂、统治薄弱的地区,甚至有传承了千年的土司家族存在。”
看众人还是一头雾水的样子,乐雨歇口气说道:“家族就像人,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就会因为各种疾病而死去,活得越久越少见。老势力落幕,新兴势力上台,这种交替不断重演。先前故事里那种传承近400年的地方势力不多见,但从清末民初到现在,已经传承百年的家族却多如牛毛。他们有大有小,往往只体现在代表人物上,所以大家没有注意到。”
“这个我知道!”没少看过八卦的周欣抢着发言道,“那个王怡然的爷爷和台湾张伟志的爸爸民国时是北大的同班同学。还有谭笑,他爷爷是北洋政府里的高官。啊对了,还有徐云慧,曾祖是清末的官儿,祖父进了民国政府,后来跑去了台湾!”她一口气说了好几个娱乐圈人物。
“嗯,还有李楠希,他们家从明朝就在当官,一直到现在还是。”周伟也想到了一个人。
“没错!”乐雨接话道,“欣欣说的那些因为都是明星,背景才很容易在媒体在上看到,周总说的那个更是当今的一个旺族。家族并不鲜见,其实我们每个人身后都有自己的家族,只是现代人习惯了以‘家’为单位思考问题,忽略了身后的那个‘族’。稍微有些底蕴的家族,都明白团结的重要性。以一族之力托起族中的一些人,再由这些人回过头来带动全族的势力。”
当把家族的概念转到大家生活中知道的普通人身上,众人终于有些了然。“东方世界是很注重血缘关系的,以血缘关系为最终纽带,即使到了今天也是如此。家族就是这样,有大有小,有生有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落地,祸及满门。那些具有庞大势力和影响力的,我们可以称之为氏族或者世家。其实国外也是一样,日本三井财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54年,南亚一些小国依然存在着当了数百年地主的地方豪族。就算是作为新兴国家的美国,也存在着亚当斯家族、罗斯福家族、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四大政治世家和洛克菲勒家族、摩根家族这样一批商业财阀。
“拿跟中国很相似的印度来说吧。同为四大文明古国,印度的历史很长,但印度的战乱比中国少,于是在‘种姓制’下,一些大家族得以安静地传承了千年,也积累下千年的财富。但中国不同,这是个崇尚绝对权力的国家,每次改朝换代都是你死我活的搏杀,用旧贵族的血,染红新贵族的旗。但偏巧中国又是最注重血缘关系的国家,于是出现了诸多庞大的家族,其中最大的一家,便是天家,也就是皇族。
“如果细数一下这些皇族背后的历史,你们会找到血缘在他们背后起到的作用。秦始皇能统一六国,是因为他的父亲留给他一个足够强大的秦国;刘邦出身草莽,但与他争天下的项羽却是楚国贵族;三分归晋,司马昭走的是父兄为他铺好的路;杨坚建隋,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李唐更不用说,李氏本来就是当时天下的四大氏族之一;赵匡胤出身平凡,但把他推上高位的结拜大哥却是周世宗柴荣,而柴荣之所以能当皇帝,则是因为他有一个手握重兵的叔父;朱元璋投身白莲教起家,没有家族势力为后盾,但这也间接地造成了他称帝后没有安全感,大杀功臣。而他却又是一个十分注重血缘的人,为了朱氏的江山,杀了多少曾经同生共死的将领,就像他对太子说的:‘我杀人就是像去掉荆棘上的尖刺一样,这样你将来才可以安坐天下。’在中国,那些大的家族势力可以成为一方的统治者,甚至足以威胁到上面的统治。这也就造成了每逢改朝换代,总有一大批超级家族会被满门灭绝,连根拔起。家族因为权力的扶持而登上天堂,却也会因为失去权力被打入地狱。从灯火楼台到烟消云散,便如红楼一梦,所以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大型家族势力多如繁星,却鲜有能长存于世的。”
“可是,”听得不明所以的陆林终于插话说,“你说的这些跟咱们的话题好像没关系呀?”
乐雨笑笑说道:“别急,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让你们先接受‘家族’这个概念。因为往下要说的事儿,你们听起来可能会觉得匪夷所思,但它却是真实存在的。”
“你是想说像咱们之前碰到的赵家那样?”罗瑞问道。
乐雨点点头:“没错。先前说了,家族就像人,寿命越长久的越少见,鲜有能长存于世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世事更迭,大浪淘沙,偶尔会有一些家族可以从一次次内部与外部的浩劫中挺过来,汲取教训之后选择远离权力中心,在不显眼的地方得以传承千年。这样的家族一般没有那种红极一时的显赫势力,因为太显眼的势力在一次次战乱中被毁掉了。这个有点像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恐龙霸主灭绝了,小型哺乳动物却因为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生存下来。就像先前咱们遇到的赵家,也可以叫赵氏,就是这样从微末处起家,至今已经传承千余年。赵氏的家史我也不清楚,因为年代太久远,等到它成长千年被有心人发现的时候,已是庞然大物。有说赵氏是战国时赵国贵族的一个远支,也有说它是秦末楚汉争鼎时作为赵国后裔加入义军的赵国普通氏族。”
“那岂不是有两千年了?这太夸张了吧!”虽然刚才乐雨说了很多,但罗瑞还是不能接受现实生活中有这样古老的东西存在。
“其实你们一辈子也未必能发现他们的存在,世家没那么容易碰上。两千年的时间里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王朝都毁灭了无数,更别说家族了,能一直生存到今天的很少。历史中出现过的中央及地方的大家族浩如烟海,真正能跨越千年生存到今天的,我想也不过一掌之数。而且这个过程里存在着很大的侥幸成分,也就是运气。现存的世家并不都来自同一时代,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说世家的存在是必然的,但到底是哪几家能存在下来,却是千百年来无数的不确定性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有先来有后到,有新生也有死亡,就像上帝掷出的色子。嗯……就像物种,”乐雨换了个罗瑞能听懂的方式,“进化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物种出现,也不断有老物种灭绝,但也有一些像鳄鱼、乌龟、蛇、蟑螂这样极能适应环境的,在亿万年中生存下来。只是,这样的物种极少。”
“哦,差不多就是一种稀有动物的意思吧?”罗瑞有些明白了,“听你说得这么玄,还以为多厉害呢。”
“真的很厉害,不然也不会生存发展上千年了。”乐雨的表情很严肃,“这次惹了赵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你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世家的力量有多大。”
“我们不知道,你知道?”陆林从乐雨的话中听出了一些其他味道,她对这些似乎知道得很多。
乐雨停了停,似是终于下了决心。“虽然我对赵家的底细不太清楚,但我对另一家却多少有些了解。”说着她扫视了一圈儿众人继续说道,“其实,我姓洛。”
众人听得一愣,一时间没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虽然改姓的事不多见,却也并不少见,需要刻意强调吗?陆林也没有往深处想,一脸惊诧地问道:“你是说,你应该叫洛雨?”就像明明认识了很久的一个人,却突然发现原来对她一无所知。
周欣反倒沉迷在秘史里,这时一下子反应了过来。“你是说,洛家也是一个世家?”
“没错!江南洛氏,起于秦汉,传承千载,历经两次灭门大祸,一直生存到了今天。”乐雨缓缓说道。
“既然是以姓氏为族,那你为什么又改姓‘乐’呢?”周伟问道。
“明末清兵入关,洛氏为避战火,举族迁往海外,只在中土留下了一些旁支分散各地,相约每十年祭祖相见一次,待到天下太平,迁往海外的人还会回来。失去了洛家这棵大树,这些旁支没能躲开三百年来的战乱天灾,颠沛流离,大多改姓埋名,开始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他们中就有我的先祖,我是洛氏旁支中的一员。”乐雨继续说道,“一晃就是百年,离开的人并没有回来。清代时中外交通不便,到了民国又是遍地战火。三个世纪的漫长等待,海外洛氏与国内洛氏的联系愈发淡了,俨然已经分道扬镳。像我这种已经边缘化的家族成员,对于如今洛氏的真正实力并不十分清楚,但仅从我掌握的情况看,它非常庞大。
“虽然他们没有回来,我却不怪他们,反而有些羡慕。1645年,洛氏离开中土。他们离开后的两百年间,世界东西方的天平在扭转,中华民族开始一点点落后于西方,而他们是没有被落下的那群人。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转型,到工业革命,再到对美洲的探索,他们什么都没有落下。作为一个已经拥有完整商业体系和运作方式的大家族,他们在欧洲发展得非常迅速。1652年,一位叫洛君烈的先祖率领洛氏船队跟随欧洲商人一起前往美洲大陆。1652年呀!比美国建国早了一百年。”乐雨似乎沉迷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美洲大陆最早期的开拓者,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同样是1652年,荷兰人为了维护他们在美洲大陆的落脚点,在他们小堡垒的外面修建了一堵围墙,现在那里叫华尔街。你们不明白,当我第一次听父亲说起这段家族历史的时候是多么自豪,那是个跑马圈地、活力四射的奔腾年代,它不只属于白人,也属于我们。”
“冷静!冷静!”看着乐雨两眼冒星星的样子,陆林阻拦道。
乐雨被拦得一滞,也调整了下情绪:“又过了一百多年,洛氏把大部分的家族势力迁移到了那个欣欣向荣的新世界,在美国扎了根。到今天,它已经在西方世界悄悄经营了数百年,这张网到底有多大,怕是只有家族中的核心人物才知道。我只听说,很多大型跨国公司,甚至一些小国的军队,背后都有它的影子。其实说这些,只是想让大家不要小觑世家的力量。对于赵氏我知道得不多,但别忘了,从元朝开始,燕赵之地就是拱卫京师的直隶重地,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稳’字。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它能安然盘踞在此地数百年,必定有不为人知的过人之处。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事情未必就此了结,不能掉以轻心。”
“没这么严重吧?不怕,大不了移民呗!”周伟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做了一拍两散的动作。
“哎?哥,你手上是什么?”周欣突然盯着周伟的手掌问道。
“嗯?”周伟被问得不明所以,举起两只已经拆了绷带的手看了起来,“没什么呀,就是指纹和掌纹烫得没剩什么了。”他两只手的烫伤非常严重,一层皮肤在灰球的高温下熔掉了很多。看了看自己光秃秃的双手,他自嘲道:“其实这样挺好的,除了算命会受到点影响,以后做个案什么的,连指纹都不会留下。”
“我不是说这个,你别这样看,你来。”周欣说着来到周伟身上,抓着他的两只手摆成一个奇怪的角度,“这么看,你们看像不像个什么图案?”
众人闻言围了过来。
“这是个什么?好像不全呀。”陆林端详着周伟的手说道。原来周伟两只手掌上的烫伤痕迹从某个角度看,边缘正好能衔接在一起,可其余的部分却不够完整,众人也分辨不出那是个什么形状。
乐雨皱着眉看了一会儿也分辨不出,问周伟:“会不会是你取下’灾星’时,它两只触角上的花纹也被高温烙印了下来?”
“有可能,不过我记得那两只触角好像看不出有花纹。”陆林抓着周伟的手说道,回来以后他们细看过那颗被铅封起来的“灾星”。离开了光明洞之后,它似乎并没有众人想象中那么危险。
“会不会又是张地图?就跟武当山下捡的那种似的。或者,那东西的使用说明书?”周欣兴奋地猜测着。她似乎对探险的生活乐此不疲,一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样子,周伟看着她的表情一阵无语。
“回头我把那两只触角拓印一下就知道了。对了,你是怎么保存那东西的?”乐雨回头问罗瑞。之前在项昊的强烈要求下,“灾星”和定汉剑一起被以工艺品的名义托运了回来。他们暂时还没考虑上缴这两样东西,整件事情实在不好解释,何况还死了人,只能徐图后计。于是两样东西就被伤得轻一些的罗瑞先拿到项昊和陆林家里。
“我实在想不出那玩意儿该放哪儿,最后拿毯子裹了裹放在了衣柜里。你们是没见,当时我抱着那玩意儿一进他们家那栋楼,就看到蟑螂蚂蚁一堆堆开始往外搬家,盛况空前!这比杀虫剂好用多了。我说,你们该买个保险柜了。”罗瑞回答道。
“切!那东西回头还是交给乐雨,啊不对,应该叫洛雨才对。是吧洛大小姐?”陆林开玩笑道。
“叫什么无所谓,我只是我,现在我们家跟那个庞大的世家没有多少关系了。我掌握的关于他们的消息,也大多是一两年前甚至更久远的,说不定再过个一百年,关系彻底断了。不过那个灰球真的该想办法认真处理一下,不说它毁灭性的巨大威力,只说现在至少还有三拨人在惦记着它,我们就不好办。而且……”表明了真实身份的洛雨,似乎真的对她身后的洛氏没有多少感情。
“那个肖青也是世家的人吗?”洛雨还没说完就被陆林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