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归义大唐> 章节目录> 第三百零三章 大封名爵
第三百零三章 大封名爵
随着慕容阎昆自成都返回长安,韦庄以门下令的宰相身份兼任剑南道节度使,整个蜀地也渐渐平息了下来。有周成驻守成都,各地较大规模的兵乱和匪乱也渐渐被剿灭。
就在全师朗反攻入襄州的时候,经过两个多月的统计,大唐正式公布了征蜀的战果,共得一道三十余州,人口初步统计一百六十余万户,大约在四百到六百三十万人左右。
剑南道南部的数州,如戎、姚、嶲、黎等州,与大长和国相邻,目前与当地王建派出的驻军正在接洽之中。对于内阁来说,若能通过谈判收编是最好不过的,毕竟大唐目前实在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在那些以唐人看来是“蛮荒之地”的地方。
李弘益倒是很想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些州县的问题,但是大唐目前可用的军队,士兵大多出生北方,不适应也不熟悉西南的气候水土和环境,因此只得暂时放一放了。
李弘益给韦庄和周成的命令,是在维持蜀地安宁的大前提下,尽快组建一支以蜀人为主的军队,并且为继续南征而准备着。
在这样的情况下,被俘虏送往长安的王建养子王宗涤,被放了出来。王建还未称帝时,原名华洪的王宗涤出任威信都指挥使,在王建与东川节度使顾彦晖大战时,华洪屡次大败东川军,因此被王建收为养子。
后来顾彦晖被逼迫自杀,王建占了东川,任命王宗涤为留后,这一任命也得到了当时的唐昭宗的认可。王宗涤正式得到了朝廷的任命,也成为了王建手下为数不多的节度使之一。
然而王宗涤素有勇略,为将宽厚,深得士卒拥戴,便是王建手下其余官员,也多有称赞,而且他持军军纪严肃,从不扰民,便是百姓也都知道这么一位将军,这让王建心中不喜。等到王建匆忙称帝,他的大儿子王宗仁身有残疾,于是改立二儿子王宗懿为太子。
王宗懿年少,与当今大唐天子李柷年纪相当,于是王建开始谋划着削弱军中大将的兵权,王宗涤饱受猜忌,就成为了王建的第一个目标。
自慕容阎昆在剑州与王宗涤对峙,王宗涤手上的兵力就几乎没有增加过。王建见当时李弘益并无大的动静,于是通过抽调对换,将王宗涤手上的精兵换到了唐道袭名下,前往剑南道东部作战。
这也是为什么慕容阎昆与韩逊联手,打得王宗涤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的原因之一。因此当王宗涤被抓到之后,心底别提有多郁闷了。
慕容阎昆入成都之后,杀王建诸亲子,又杀了一批王建的养子,不多不少,正好十二个,占了王建养子总数的十分之一。
消息传到长安,有好事的御史立刻上奏,表示慕容阎昆杀伐太重,被内阁反驳了回来,李弘益还找到监察部,说了一番语气很重的话,吓得那名御史立即上表,请调地方。
对于慕容阎昆杀人,李弘益还是很支持的。王建在明知道李柷登基的情况下,依旧自立为帝,对于大唐来说,这就是十足的谋逆,如果不以霹雳手段应对,被朱温篡位搞得威严尽失的大唐,只怕就更加震慑不住其他有野心的地方实权派了。
王宗涤初至长安,对于派来劝降的官员,他沉默一言不发,直到李弘益来,他才总算开了口,对于是否投降的问题,他依旧保持了沉默。
对此李弘益很有耐心,在他看来,王建毕竟入蜀多年,对蜀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若要迅速安定人心,就得从王建的部下挑选出一个深有人望的官员或者将领作为代表。
而王宗涤是为数不多能够入李弘益法眼的将领,于是李弘益再一次对他表示了足够的宽容。等到王建战败身死的消息传来,王宗涤大哭了一场,不论王建是如何对待他留在成都为质的家人,至少他这个养子做的已经相当不错了。
等到王彦章先一步返回长安,王宗涤知道是该自己做一个选择了,是追随王建去死,还是投入大唐,争一个荣华富贵,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于是王宗涤第一次向看守的士兵要求,见一见大唐官方的人。
于是兵部的一名郎中前来见了王宗涤一面,相比两个月前李弘益亲自出面,很显然规格已经降低了许多。王宗涤也知道,这是他仅有的机会了,王建还有那么多养子,他并没有太多可以拿出来谈判的条件。
王宗涤的家人被救了出来,如今安置在长安。兵部郎中开出了李弘益的条件,王宗涤进长安军事学院进修学习半年,然后调任至李存孝的手下为一营统领。若是他早些开口,以他曾经的地位,怎么样也能够像曾经的魏元景一般独领一军。
世间已经没有后悔药,王宗涤与家人匆匆见了一面,就跟随着从各折冲府推荐而来的民兵军官一起,开始了再长安军事学院的学习。
而内阁则正式厘定了大唐官员的爵位,并通过《长安周报》等报纸向天下广为流传。实际上在李弘益拥戴李柷登基后,就有人提议要重定名爵,但是李弘益拒绝了。
李弘益一直认为,大唐的爵位随着黄巢起义被平定后,越发地泛滥,所以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中,对官位、职衔、爵位、食邑、荣衔、恩荫官等制定了严格的要求。
然而慕容阎昆平定伪蜀,可谓是灭国的功劳,不能不赏,按照惯例,慕容阎昆怎么也得是公一级的,这样的话,官职在慕容阎昆之上的曹用行,一个寿昌县公就有些低了。
而且李弘益作为事实上的摄政,只顶了一个武威郡王的名爵,与李克用的晋王相比,也着实有些不够看。
李弘益想了一下,自己的一班老兄弟,跟着自己从西杀到东,从北杀到南,也确实该给予尊爵,以示鼓励了,于是便同意了。
历朝制度,王爵原本是智能授予皇室宗亲的,但唐德宗之后,外臣也开始可以获得王爵。李克用为晋王,就属于一字亲王,是因为唐昭宗为了笼络于他,将李克用添到了皇室宗谱之中。
至于李弘益是该给一字王还是二字王,内阁争论了许久,一派是李弘愿,他坚持应该给一字王,而且必须是春秋大国名号,秦王就不想了,至少也得是赵、楚等字;另外一派则是李珽为首,坚持只给二字王。
李珽的理由很充分,如今朱温未灭,淮南、江南、岭南、辽东还未落入大唐之手,都需要李弘益出力收复,等到李弘益彻底平了天下,再给一字亲王也不迟。
李弘愿却很是不满意,他现在是文官身份,已经做到了文官最高职务,顶多像是徐彦若那样,得到个不能传袭的国公就顶天了,所以说什么也要给自己的弟弟争取更大的荣誉。
韦庄不在,李磎又是个好好先生,最后争到了何太后面前,总算拍板,与晋王李克用同,于是李弘益得封赵王。
至于曹用行,也跟着水涨船高,继承了武威郡王,慕容阎昆则被封为燕国公,这是考虑到吐谷浑是慕容鲜卑的别枝,所以特意选了这个称号。
韩逊也得了怀远县公,怀远县是灵州小县,他原本以为自己能混到个侯爵就不错了,哪知道喜出望外,心中感慨不已。
李存孝也跟着这股东风,受封代国公,执掌水军司的冯行袭,则被封为新城侯,周成为神泉侯,纪念他在剑南道大战的功劳。
已经回到岷州就地驻守的颇超乞光,原本以为应该没自己什么事,却不曾想受封为临蕃侯,临蕃是鄯州一县,如今已经被占据的吐蕃人所废弃了,消息先通过飞鸽传递而去,而吏部的官员已经飞马向岷州而去。
王彦章得封高密子,同时也正式接管了龙武军都指挥使一职。远在襄州的全师朗,也没有被遗忘,得了平利子一爵。
平利是金州一县,这里离全师朗出生的家乡不远,这可让全师朗高兴坏了,他知道自己加入大唐以来,功劳并不算很大,原本以为从昭信军节度使变为三州节度使,就已经是一个段落,哪曾想还有爵位等着自己。
大唐的爵位,从上到下为正一品的亲王,从一品的嗣王和郡王;公爵则有从一品的国公,正二品的开国郡公,从二品的开国县公;然后依次向下,侯、伯、子、男皆加开国二字。
因此这一次大规模地对军中武将封爵,都还留了有上升的余地,而按照李弘益的改革,公侯伯子男五爵,皆分三等,除了公爵以外,其余四类,甲乙二等都以县为名,丙等则以乡为名。
这是全新大唐立国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封爵,前后有二十余人受封。林大端得了唯一一个伯爵,得封甲等柳中伯,他对名利看得很淡,倒是荔非循欢喜得紧,羡慕地说:“林老大,给元帅求求情,让咱们兄弟再出去厮杀一番。好歹让我一个西夷也混个爵位啊!”
他倒是一点儿也不掩饰,林大端大笑,说:“好,我便去找元帅说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