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女主播> 章节目录> 003 采访胡小丽家属

选择阅读主题:

003 采访胡小丽家属

作者:星空流沙 | 发布时间 | 2018-04-10 | 字数:2035

令胡小美耿耿于怀的胡小丽的家,并没在富人区,它虽位于新城市中心,但只是一个性价比甚高的中高档住宅区。住在这里有做生意的,有公司白领,也有在南滨工作的外国人等。小区绿树成荫,车道平坦,桔黄的路灯予人平安祥和的假象,有人在溜狗,有人在散步,不时响起追逐嬉闹的孩子们的笑声。

没有人记得一个月前,这里发生过一单硫酸毁容案。

晚上七点半,吴楚楚和阮志强来到胡小丽家。

客厅的吊灯、壁灯全亮着,胡小丽的丈夫坐在沙发上看像册。 胡小丽的丈夫叫吕键,一看就是和气厚道的好人,中等个,有点胖,鼻梁上架着黑框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你们来了,”他站起身,将沙发上几本大书拢到一边,请客人坐下。

楚楚眼快,已看清那几本厚厚的册子不是书,而是相册,立即意识到男主人刚才在等记者的同时,亦在重温妻子旧日的容颜。

她路上一直在犹豫,让受害者亲属在镜头前重温那桩惨案,是否太残忍?现在一看现场,立即找到了切入点,她拿起男主人适才看的像册,指着一张照片问:“这张是几时照的?”

这是张漂亮得像油画的照片,背景是蓝天白云,金灿灿的油菜地,吕键牵着一位女郎在油菜地里奔跑。女郎眉目间跟胡小美有七八分相似,楚楚便知这是胡小丽。她一手牵着爱人,一手挥着白纱巾,一身红裳,笑靥如花,根本无法跟病榻上那个黑色面孔上涂着白色油膏的人形怪物连在一起。

“那是大前年,那时小丽刚怀上孩子,我带她回老家过年。”主人巴不得有人分享他的记忆。

她一页页翻着相册,耐心听着男主人絮叨相片背后的故事,抓住对方的话缝,不时插上一句“小丽跟姐姐的感情如何”,“你打算如何面对受伤的妻子”。

阮志强坐在两人对面,佯作品茶,手中的偷拍机一刻没闲着。吴楚楚知道他懂得:这种家常聊天式采访,比之对着镜头一问一答,更生活化,也更接近事实。

说话间楚楚发现,男主人虽其貌不扬,但处事冷静,个性坚强,这也是胡小美嫉妒妹妹的原因之一吧,她吴楚楚要是遇到胡小丽这样的惨事,可有哪个异性这样待她?

她搜遍脑海,打了一个激灵:没有,一个也没有。

原来在这世上,真正能与你共担祸福的,唯有被月老红绳绑在一起的夫妻。

楚楚第一次感到,自己这种貌似光鲜的生活,是有缺憾的。

主人将记者们带到卧室,拧亮壁灯,一个男孩正在床上熟睡。闭着的眼睛带着长长的睫毛,五官轮廓极象他的母亲,才三岁已经是个小帅哥,枕边放着一只毛绒绒的小熊猫。

吕健轻轻地说:“这只小熊猫,是他妈妈出事前给他买的。”

楚楚问:“孩子知道妈妈出事了吗?”

“不知道,只说妈妈出差了。”

“如果……”这话太残忍,可她必须问:“如果孩子发现妈妈跟以前不一样了,怎么办?”

“不知道。”吕健摇头苦笑,“总不能告诉孩子,他妈是大姨害的吧?这样一来,还怎么让孩子相信这世上还有爱,还有亲情呢?”

楚楚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阮志强这么晚仍被吴楚楚拉来干活,本就有些不高兴,见已拍得差不多,趁机跟男主人告别。

——又忘了吴楚楚才是策划人。

离别时,楚楚想给对方留下几句宽心的话,搜索枯肠,尚没想出来,吕健已将他们送到电梯口。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只知道这一家人的生活从此改变,那个娇媚的无忧无虑的小娇妻,从此只存在于照片上了。

第二天,太阳照样升起,楚楚心里稍稍好过些。可她知道,这样的阳光,再也温暖不了胡家姐妹和她们的亲人了,她唯一能做的,是将这期节目做好,警戒世人。

看罢他们的粗剪带,杨云帆夸奖吴楚楚的采访技巧有进步。他感慨万端,大发议论:“这次采访很有价值,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成功,看待挫折,看待身边比自己强的人……”

楚楚摇摇头:“我宁愿永远不要这样的采访机会。”

专题片《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播出的当晚,吴楚楚接到张莉打来的电话:“太棒了,你的采访好精彩。明晚过来吃饭好吗?我也叫了志强。”

“谢谢,只是……会不会太麻烦你?” 张莉的热情感染了她 ,一周的疲累一扫而空。

“自己人别说这种话,何况,我还想向你偷师呢。”

电话那头响起杨云帆的声音:“过来吧,让你嫂子有个学习提高的机会,常言道‘要抓住男人的心,先抓住男人的胃’,哎哟,你这泼妇……”他雪雪呼痛,显然是遭了女友的暗算。

话筒再次变成张莉的声音,她又笑又骂:“楚楚,别听那自恋狂胡唚。其实呀,我对这厮早审美疲劳了,要不是为了证明我是个负责任的女人,为了给人家男方一个交待,我早就……不说了,明天见!”

“明天见!”

放下话筒,楚楚想起当初采访杨云帆时,他抛出的“婚姻即坟墓”论调,跟今日张莉的“审美疲劳”论倒有一比。这对老夫老妻的打情骂俏真是有趣,她独自笑了好久。

如此便成定例。每逢周末,张莉一早便去大采购,吴楚楚一到,两个女孩就钻进厨房,制作当天的佳肴。她们喜欢清炒各种时令蔬菜,还酿成过甜酒、葡萄酒,做过鸡汤馄饨、蟹黄包……甚至还炸过粤人过年才做的油角。吃惯了家中美食,杨云帆即使周末有应酬,亦宁愿放弃酒店大餐,回家吃饭。

张莉和杨云帆的小屋渐渐成了《法制纵横》的周末俱乐部,“政法三人组”有时还把他们的业务搬到餐桌上。两个新人急于展现自我,观点往往是对立的,好在有杨云帆当仲裁,有张莉当和事佬,总算宾主尽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