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归义大唐> 章节目录>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月定剑南(五)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月定剑南(五)
唐道袭惊呆了!实际上冯行袭投靠大唐,他也是知道的。只是金、均州多为山地,金州之南便是大巴山,若是昭信军从金州南下翻越大巴山,便是到了夔州,只怕剑南的战事已经了了。
他没有想到,全师朗居然如此大胆,竟然从均州南下房州,房州可是赵匡凝的地盘,难道赵匡凝也投靠大唐了么?
唐道袭一想到自己的后方被偷袭,便气得暴跳如雷,然而他现在回师区迎战全师朗,只怕成都就要丢了,于是他再也顾不得后军尚在半路,带着李继崇,气势汹汹地向合州奔来。
慕容阎昆带着八千骑,杀入简州,便逆绵水北上汉州金堂县,攻破雒县,与韩逊前后夹击,将王宗侃包围在了德阳城内。
他现在很着急,因为王彦章通报,唐道袭的援军已经从夔州方向杀来,若不能早点儿解决德阳的王宗侃,这里的一万多守军,始终是个隐患。
颇超乞光的威戎军骑兵,在蜀州晋原城大胜一场,他知道平定王建,必须速战速决,因为秦岭的后勤道路实在难走,后勤不济,况且他也知道李弘益想要东出潼关,于是顾不得休息,越过都江水,杀入了益州的广都,进逼双流县。
双流县在成都西南,接到消息,王建的冷汗都下来了。双流距离成都实在太近了,他心中又惊又怕,不住地大骂各地守军,居然任由一支唐骑突入到这么近的地方来。
百官被他骂得狗血淋头,却不敢说一句话。成都平原本就适合骑兵冲锋,况且威戎军是一支骑军,靠着成都周边驻守的步兵各军,如何能够赶得上呢?
有了颇超乞光在成都后方牵制,王建不得不收缩了成都周边的军力,于是王宗侃那里,再一次地失去了后方的支援。
韩逊指挥着步兵,昼夜不停,展开了猛烈的攻击。挖掘地道爆破城墙的方法,在蜀地似乎一下失去了作用。剑南道各州县的城池,大多依水而建,护城河就与河水连接,这让韩逊很是无奈,大唐的军队士兵多为北人,不识水性,便是水攻也没有办法。
慕容阎昆却没有再德阳耽误太多功夫,收到了颇超乞光的来报,他立刻将围攻德阳城的任务交给了韩逊,然后再一次地带着骑兵,自雒县攻入益州新都,逼近了蜀县。
王建更加害怕了,有两支骑兵一南一北压着,他除了将所有能调动的兵力都聚在成都城,再也不敢派军野战了。王建毕竟带兵多年,他知道,在平原上,步兵遇到了骑兵,与送死的区别不大。
外患尚在,内忧不平。王建学着他曾经的义父大太监田令孜,收了许多义子,但凡是有点儿能力的将领,都被他收入名下,因此王建现在有一百二十个名义上的养子。
其中养子王宗佶,是王建还在河南道忠武军为士兵时,抢掠百姓,得的一个幼子,一直跟在身边。王宗佶在王建一百二十个养子中年龄最长,资历最久,因此他一向自认为是王建的继承人。只要王建死了,他就是大蜀国的皇帝。
由于他在军中有威望,王建称帝后,便封他为晋国公,中书令,是伪大蜀国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头衔的宰相。
王宗佶仗着自己的身份,与王建的心腹近臣唐道袭一向不和,每次见面,都不称呼唐道袭的官名,而是直呼其名。
这一切王建都看在眼里,故而才调了唐道袭去夔州。哪知王宗佶却误以为王建是在看顾自己,重视自己,于是愈发地骄恣,竟然在私底下四处串联官员结党营私。
对于王宗佶搞的小动作,王建心知肚明。他的大儿子王宗仁幼年残废,所以被王建封为普王,而不是太子。至于二儿子王宗懿,如今还年幼,只有十多岁,王建的太子人选便定为了他,暂时被封为了遂王。
王宗佶见王建未立太子,心思更加活动,只以为这个位置是王建预留给自己的,于是不顾外部大军压境,加快了小动作。在他看来,哪怕唐军打到了成都,然而大蜀国的有生兵力尚在,而且唐军的后勤补给路线漫长,只要成都坚守,不到两个月,唐军必退。
唐道袭领兵在外,与他一向不和,若是唐军撤走,唐道袭领兵归朝,或许他就没有什么指望了。
王宗佶之所以在外敌当前的情况下,还一点儿也不担心,是因为伪大蜀国在成都周边,目前驻扎了两支共三万余人的总兵力,还不包括王建最精锐的禁军数千人。
而且这三支部队中的一支,是由王建的众多养子之一的王宗弼所率领的。王宗弼本名魏弘夫,很早就被王建收为义子。王建与东川节度使顾彦朗关系很好,但是顾彦朗死后,其弟顾彦晖继任,王建就打起了东川的心思。
当时王宗弼在一场战役中被俘,但顾彦晖却饶恕了他,将他收为义子,改名顾琛。等到王建屡次大败顾彦晖,顾彦晖全家自杀,唯独放了王宗弼。于是王宗弼再次成为了王建的养子,依旧受到他的重用,并受封齐王。
顾彦晖之所以饶恕王宗弼,就是因为王宗弼曾向他泄露过关于王建的重要军事机密。这件事被王宗佶探听到了,于是以此为要挟,两个人结成了同盟。在王宗佶看来,有王宗弼的一万多兵力,他实在不用担心许多。
在蜀县的慕容阎昆,正坐在大帐中,死死地盯着一副伪大蜀国的地形图。王建的地盘并不仅仅局限于剑南一道,还包含了山南西道、黔中道的一部分。
由于成汭突然身死,导致荆南的数州被王建占据,从军情司探得的消息来看,王建号称二十万大军,大约有近六万分布在剑南北道,负责防御大唐,另有五万分布在夔州等地,其余士兵大多在成都四面的州县把守。
慕容阎昆靠着骑兵突进,强行将战线推到了绵州和汉州一带,相当于仅仅解决了王宗涤的三万大军,现在又在德阳包围了王宗侃,歼敌数并不算巨大,倒是有一半以上的伪蜀军士兵,是被打散四处逃跑了。
如今唐道袭自东而来,颇超乞光一直在成都附近游荡,袭击击退了数股奉王建伪诏从成都南面赶来的军队,然而除了唐道袭,还有泸州方向的军队需要提防。
慕容阎昆皱着眉头,他对于蜀地多山的地形实在是厌恶极了,为了尽快平定伪蜀国,将精力放在潼关以东,他必须要加紧步伐了。
与诸将、参谋人等讨论后,慕容阎昆决定留威戎军在成都周边继续牵制,他则引骑兵前往支援奉义军。在他看来,只要解决了唐道袭这一支军,再占据资州,就可以将泸州方向的军队彻底挡在外面,成都也将成为一座孤城。
计划已定,慕容阎昆再次下令,要求韩逊加快攻击力度,力求早日拿下德阳,不给成都方向任何支援的机会。而颇超乞光的威戎军,就有另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在牵制成都军队不得北去的同时,还要注意嘉、黎、雅等州的援军。
慕容阎昆虽然带出了五支军队,但实际兵力却只有三万多,威戎军只出来了大部,朔方军还有一半尚在赶来的路上,周成的定戎军同样也只出了一半,也就只有他的祁连军和王彦章的奉义军是全军出动了。
有参谋建议向内阁和枢密院上书要求增兵,慕容阎昆摇了摇头,拒绝了。蜀道天险,道路难走,哪怕这些年李弘益命工部和交通部派出大量人手勘测地形,又征调民夫维修栈道,另从武州等地翻修道路,以这个时代的工业水平,依旧难以做出明显的改变来。
慕容阎昆严肃地对诸将说:“后勤补给困难,征蜀非易事。我意,先破唐道袭,再围成都。当年高祖神尧皇帝、太宗文皇帝时,蜀地传檄即降。今王建违逆,官家、大元帅信任我等,我等便要勠力向前!”
于是慕容阎昆留了一营骑兵,在蜀县虚张声势,然后连夜退向简州,向合州铜梁昼夜兼程赶来。
王彦章领奉义军占据了铜梁,他探得唐道袭领两万余军进入了渝州,知道合州是前往成都的必经之路,于是立刻与投降的本地官员商议,派人加固城墙,准备据城而守。
唐道袭本来有五万大军,但是这一次他援救成都,不可能全部都带来,因此只带了三万多人,前锋两万余,还有一万多士兵落在了后面。
奉义军兵额只有八千,连战下来,再加上来回奔袭的士兵减员,如今只有不足六千,哪怕有一千多陌刀手在,王彦章也没有嚣张到敢于两万多敌人野战。
事实上大唐自立国以来的战争,基本都是以少击多,一来是装备精良,二来是士兵训练有素,多为职业军人。
在王彦章看来,若是自己的奉义军再多训练两年,以一敌三,他还真有这个胆量和底气。但是奉义军必经整编的时间不久,在蜀地能打成现在这个样子,王彦章都觉得将士们已经超水平发挥了。
就在唐道袭气势汹汹地向合州杀来时,慕容阎昆的五千骑兵,也进入了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