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我们到了宿迁项羽故居以后,获得了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这当然是吴哲事先已经联系好的。
项羽故居现在已经开发为国家级的景点,在这里复原了项羽时代的建筑,还有项羽的巨型雕像,项羽已经成为了宿迁人民的骄傲,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名将在这里出生成长,并最终回到这里,但是,我们在这儿并没有找到我们要找的东西。
根据项羽故居相关责任人的介绍,政府开发这里已经多年,从未发现什么密道以及古代的遗物,所以可以断定的是,宿迁这里并没有项羽宝藏或者秘宝线索。
我们感到有些沮丧。
不过此行也并非一无所获,就在我们觉得没有希望的时候,当地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根据《汝南项氏宗谱》记载:项羽故居虽然是宿迁,他后来也将都城定在了离这里不远的彭城,但是项羽兵败以后他的后人其实南渡长江隐居,藏在了江南,而项羽宝藏据说也跟着项羽的后人一起搬走了。
这极大的引起了我们的兴趣,项羽后人南渡,秘密宝藏,所有这些都足以让我们去一探究竟。
我们向相关人员表示了感谢,然后我们便离开宿迁,要前往下一处进行探索。
吴哲再次问我:下一站目的何在?
我向他提出了我的看法:首先,项羽家族南渡的记载是出自《汝南项氏宗谱》,在这本书中说项羽的妻子虞姬带着项羽的孩子,藏到了“会稽山之阴”,这里其实就是现在浙江省中南部一带,汉代这里隶属会稽郡。
吴哲看着手机地图,寻找着方位,说道:“看来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应该是前往杭州以南的地区进行搜索了。”
提到杭州韩景天立刻来了精神,他说道:“嘿嘿,你们别说,我还没去过杭州呢,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那地儿可是令人羡慕的很呢,走走,咱赶快去看看去。”
吴哲瞪了他一眼,说道:“你出来是旅游的吗?咱们可是有重案要办,这个案子光死人就已经死了好几个,绝不能掉以轻心。”
吴哲的话再次让我们的神经紧绷了起来。
我们一行人直接从宿迁赶往杭州,到达杭州时已经是8月9日10时。
我们在杭州市区的一家酒店住下后,不顾一路奔波劳累,吴哲开始部署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问我:“刘志,说说你的想法吧,我下一步怎么办?时间不等人,抓紧行动。”
他的话又将我们拉回现实,我想了想,答道:“吴警官,我看这样吧,我们还是分头行动,各自去打探情况,毕竟项羽后人究竟在哪儿现在还是历史悬案,我们只能将范围缩小到会稽山周边,但古代会稽地区这么大,要想锁定几乎只有一个村庄的范围,太难了。”
吴哲皱了皱眉头:“那就没有好办法了?”
我想了想,答道:“办法倒是有的,但我没有百分之百把握。”
“管不了那么多了,说说你的想法。”
“吴警官,我是这样想的,虽然没有历史证据证明项羽后人究竟在哪儿,但是在浙江中南部确实一直流传着项羽后人的传说。我曾经查阅过相关的资料,进行过一番考证,目前来看,盛传项羽后人的地点大概有三处,一处是绍兴西郊的项里村,一处是上虞地区,那里据说是虞姬的家乡,还有一处是兰溪市的东山项村。这几处都流传着项羽后人的传说,有的还特意树立了项羽塑像,总之,我们暂时将目标锁定在这些地区,或许能够缩短我们的搜索时间。”
吴哲记下了这些地点:“重点排查,这是个好办法,嗯,就按你说的办。”
然后他毅然的站起身说道:“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分头行动吧。刘志,你和甄宓去兰溪东山项村寻找,我和往绍兴西郊项里村寻找,韩景天去上虞虞姬故乡,我们无论哪一方发现了目的地就立刻通知另外一方前去会合。”
“好的,吴警官。”
吴哲配备给我们一部汽车,我们驾车前往兰溪市。
穿越杭州市区,经过了西湖等著名的旅游景,望着这座南方著名的古城。我不尽无感慨,江南水乡的风景宜人,山明水秀。古人曾写诗说:“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现在看起来,南宋皇室在这儿乐不思蜀也并非完全是不思进取,因为这里的环境这里的风景实在太诱人了,任何人在这里一旦安居恐怕都会留恋于此而不愿离开吧。
当然,我们此行的目的并不是杭州,所以我们无法在此久留,我们匆匆穿过了市区上了高速公路。
我们所要去的地方是一座江南小镇,兰溪附近本就是江南水乡,只不过,在汉代这里尚属于不毛之地。汉代会稽郡治所先在苏州,后移到山阴县,就是今天的绍兴。东吴建国之初,孙策平定江东,就曾在会稽郡“转斗千里”,但那也仅仅限于余杭周围的地区,再往南,当时是属于“山越”地区。
“山越”是古代对于南方山地中未被汉文化教化的“野蛮人”的统称,三国东吴对于山越问题十分重视,可以说是东吴立国数十年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相伴吴国始终。
因为这里山峦纵横,耕地不足,开发不便,即便是东吴建立孙权掌握政权日渐巩固的时代,这一地区也一直没有被彻底平定过,这里俨然成为了东吴境内的化外之地。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恰恰又成了那些隐居之人的最佳去处,这里虽然未被开发,但是山清水秀,人迹罕至,食物充足,又有天然的屏障,实在是一座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
穿行在江南的山林小路之间,我们恍然离开了喧嚣的都市和纷繁的斗争,进入了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场所,甄宓忽然对我说道:“刘志,假如虞姬带着项羽的孩子在此这里了却残生的话,那也可真算是有福气了。”
我没有回答她,因为作为一个历史发烧友,我脑海中所想的尽是楚霸王乌江自刎的悲壮场景。有时候我实在读不懂项羽,当时他兵败垓下,突围而出,完全可以渡江向南东山再起,但是他却因为一个十分幼稚的理由而拒绝了向南渡江,他的理由竟然是“无颜见江东父老”,老实说,我总觉得这个理由过于牵强。
不知为什么,从读到这段历史的记载那天起,我就一直在想,或许司马迁所写的这段历史也仅仅是一种官方的说辞,而历史的真相恐怕并不局限于此,一代豪杰项羽一定有什么别的原因促使他如此坚决的自尽于乌江北岸吧?
一路前行,我们终于抵达目的地,来到了东山项村。在这里我们再次获得了当地负责人的热情接待,他们带我们参观游览了当地所有的景点,并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当然他所说的也尽是一些众人皆知的陈词滥调以及一听便知的荒诞不羁的乡野传说,全然我没有我们要寻找的线索。
最后我问那负责人:“请问,这里既然自称是项羽故居,那么是不是有古代留下的什么碑文啊,古书啊,或是记载什么的?”
那个负责人想了想,答道:“碑文和古物是没有,但是我们当地一直流传着各种传说。”
那些传说我早就已经听他讲过了,老实说这些传说未必可信,我不认为它们有价值。
“除了这些传说,还有什么相关记载吗?比如和后汉三国时代有关的记载。”
那负责人看我不以为然,便话锋一转说道:“我们这里确实是项羽后人藏匿的地点,这是经过专家论证的。”
“哦?那么是怎么论证呢?”
“前不久专家对我们这里进行了考证,据他们说,我们这里没有什么确凿的实物证据证明是项羽后人的居住地,但是有一段古文记载是与我们这里有关的。”
“是什么记载。”
“就是史书《三国志》中的记载。”
“《三国志》?说来听听。”提及《三国志》我立刻来了精神。
那人本是历史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对于历史还是有相当的了解的,他说道:“专家考证了,在东吴时代丞相陆逊早年曾在这里进行过军事行动,据说还获得了不少物资,献给了吴主孙权。”
我立刻明白了,我对于《三国志》的记载简直可以说是烂熟于胸。他的提示立刻让我想起了那段记载的内容,确实,陆逊早年起家就是靠着征伐山越的功劳,他在征服山越民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的物资和兵员,因此被孙权提拔为军中的高级将领,难道当年他就是在这里进行的军事行动吗?那么,陆逊获得的到底是什么物资?他又为什么能够获得孙权的青睐呢?这和项羽家族以及秘宝有什么关联呢?难道秘宝的传说不仅蜀汉曹魏感兴趣,就连在东南的孙权也已经有所察觉并采取行动了吗?如果是这样,那就意味着汉末秘宝直接牵动了三国乱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