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归义大唐> 章节目录> 二百四十二章 敦煌投降

选择阅读主题:

二百四十二章 敦煌投降

作者:昭阳大渊献 | 发布时间 | 2018-02-11 | 字数:3192

林大端无所谓地笑了笑:“耿指挥使且看我河西军民,是忠心大唐还是你所说的心怀异志!”耿汉宏叹了口气:“道不同不相谋,某多谢贵部来援,但是西州乃我军守卫之地,无张太保之令,诸位请回!”

说完扭头便走,荔非循看他带着人远去,忍不住低声说:“老大,这个耿汉宏脾气够臭的啊!”林大端朝着连连回头的曲都头挥了挥手,说:“张承奉对他有知遇之恩,此人倒是知恩图报的,可惜了!”

他可惜的是,以耿汉宏的脾气,恐怕不可能为李弘益所用了。于是他转过身来,说:“打扫战场,听闻北面十余里还有一处小绿洲,咱们赶去,今夜就在那里休息!”他抬头看了看天色,说:“时间也不早了,快!”

耿汉宏的态度如此,林大端不可不防,于是他命令手下收拢战死同袍的尸体,同时还不忘警惕地注意着赤水军的动向。

曲都头返身走了两步,凑到耿汉宏身边说着什么,被亲卫军官粗暴地推到了一边,他满脸通红,突然站住,反身朝陌刀营所在的方向跑来。

然后他远远地大呼:“林将军,老子他娘的不给张家卖命了,老相识一场,贵军能否收留我老曲?”远处的耿汉宏等人大怒,一名赤水军官骑着马跑得近了,大喊:“姓曲的,你敢临阵投敌?”

他话音刚落,十多柄陌刀就指了过来,还有数十名陌刀手抽出了长弓,那军官吓了一跳,荔非循怒喝:“我们是凉国公的手下,是堂堂正正的大唐军人,你这厮怎么说话的?”

曲都头是林大端多年前的老相识,这个人是有本事的,可惜他脾气太臭,不会巴结上官,因此当年被李弘愿调往别的军中任职,慢慢混到了豆卢军,原本还升了一级,结果转到赤水军时,又被撸了下来。

林大端难得见到归义军的故友,招了招手:“你老曲能来,我是欢迎的紧,只是陌刀营选拔条件苛刻,未必适合你啊!”老曲凑近了,笑着说:“便是到河西其他军队,只要能做一都头就足矣!”他倒是知道河西军制与大唐别处军中不同。

于是在两军对峙中,林大端领着部下,缓缓朝北方退去,耿汉宏无可奈何,他不敢轻易与林大端开战,刚才陌刀手们的表现,不但吓退了西州回鹘,也震慑了他和部下。

在赤水军普通士兵们惊愕地注视下,陌刀营缓缓退出了战场。这一次为了能够及时增援,李弘益特意给陌刀营每人配置了两匹马,否则武器装备粮草等被马匹驮了,光靠着陌刀手们步行行军,恐怕也不可能来得这么快。

西州回鹘大败而逃,林大端并非追赶,他的部下并非专业的骑兵,去追杀回鹘骑兵是不可能的。耿汉宏也没有追击,赤水军骑兵要稍微多一些,也不过一千骑,为了保存实力,他连战场都不敢派出去。

而在敦煌,李弘益的示威终于起到了作用。张承奉胆战心惊地返回府衙,然后便有一波接一波的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前来拜访劝说,话里话外的意思只有一个:河西最善攻城,敦煌是守不住了,还是早降吧!

张承奉气得脑袋发昏,如果还有什么算是好消息的话,那就只有宁寇军还掌握在他的手中,至少军方的将领们还听他的指挥,只是将领军官们都纷纷表示,士兵们士气不足,战斗欲望也不强烈。

在很多普通士兵看来,这一次是张承奉做的差了,他最先挑起事端,要知道自从李弘益掌管河西,与归义军一向是并无纠纷,他们只觉得一个张郡王的孙子,一个张郡王的外孙,都是一家人在打来打去,没有他们掺和的份儿。

这也是基层军官们四处散播的言论,在许多归义军军士眼中,李弘益就是他们归义军的骄傲,不提河西军的赫赫战功,只说甘、肃二州,那可都是李弘益带兵打下来的,收回去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李弘益并没有给张承奉太多的考虑时间,在又派出一队使者请求入城被拒后,他立刻命令,开始挖掘地道,在东、南两个方向,掘出了六个小山一般的大土堆来。

而且红衣炮、白虎炮已经被架设在了土堆上,开始不紧不慢地向城中放炮。他还派出了嗓门大的士兵,躲在城下的巨盾后,大声向城头喊话。

被前来劝说投降的官员搞得焦头烂额的张承奉,面对着张元可出的主意,紧紧皱起了眉头。张元可的父亲张景球当年被索勋清理,当然这件事也有张淮鼎的意思。

无论从任何一方面,张承奉都不应该再用张元可这个人的。可是自他从长安返回敦煌,最好的玩伴就是张元可,张元可或许没有别的本事,却一贯溜须拍马,让张承奉很是舒服,因此在他坐稳了归义军节度使之位后,便想起了这位故人,将张元可提拔了起来。

张元可出的主意很阴损,他说:“归义军乃张郡王所创之基业,太保为七州之主,旁人怎可觊觎?那些劝说太保投降的,皆非纯臣,各怀心思。敦煌城坚,若我等死守,李十一未必攻得下。请太保下令,但有言降者,斩!”

张承奉觉得这个主意傻透了,他到底还是个明白人,若是按照张元可的建议,只怕大半个敦煌的世家官员都要被杀掉了,敦煌这种世家抱团的情况,可不是杀人就能解决的。

他十分肯定,若是自己上午敢杀人,只怕晚上就有人打开城门放李弘益进城了。他拒绝了张元可的建议,愁眉不展,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然而很快他就不用再考虑了,东门守将来报,河西军火炮射程太远,东门内近百处房屋被炸毁,而且三条地道,恐怕已经挖到护城河边了。

无奈的张承奉只得派出使者请求谈判,于是阴稚卿再一次地入得城来,他说:“太保交出军事民政大权,举家迁往姑臧,有申国夫人在,可保全家无虞,一应名爵俱可保留,只是这官却做不得了;还请太保传令四方通报,免得我河西军兵临各州县城池,生出许多没有必要的事端来!”

张承奉脸色极其难看,这个条件很显然是李弘益提出来的,他若是答应了,只怕政治生命就此终结了。看到身后一脸期盼的文武官员,张承奉突然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很是失败,到最后,他连出城与河西军野战一场的勇气都没有了。

阴稚卿没有理会,只是继续说:“太保,还请立刻答复,妥还是不妥。我河西大军在城外,可等得有些急了!”似乎是为了应证他所说的话,城外又传来一声炮响。

张承奉以袖掩面:“敦煌,愿降!”他并未表现得多么癫狂,倒让阴稚卿有些刮目相看,于是语气终于缓和了一些:“既如此,还请太保打开城门吧!”

光化二年九月底,归义军降于河西,李弘益再得归义军六州之地,盖有张承奉节度使大印的文书,立刻被河西斥候传遍了各州县。

挥军北去占据了交河县的赤水军都指挥使耿汉宏接到了消息,他无奈地长叹一声,看着在一队河西骑兵保护下前来宣布消息的原归义军节度使都押,说:“凉国公窃据我州县,下官无能,不能保得张太保安全,愿跟随太保,前往姑臧!”

李弘益占据归义军,如今归义军占有的六州之地,反响并不大。因为不论是从名望还是实力上,李弘益这个张议潮的外孙显然都在张承奉这个张议潮的孙子之上,再加上与河西暗中勾连的世家做保,李弘益的接手很是顺利。

而在中原之地,趁长安大乱的时机占据了潼关的陕州兵马留后朱简,得到了朱温的赏识,于是以二人同乡,改朱简为朱友谦,并收为养子。

朱温对于占据潼关很是欣喜,但他并未立刻引兵西进,而是命大将张存敬领兵三万,往攻河中王珂。绛、晋二州没有料到张存敬突然进兵,来不及防备,无奈投降。

于是张存敬将蒲州河中府包围,王珂无奈,他的妻子是李克用的女儿,于是请夫人写信向太原求救。太原李克用也是焦头烂额,他被氏叔琮在石会关不断出兵骚扰,晋州又被朱温手下将领领兵拦住,救援补得。

于是李克用很无奈地回信:“朱温拦住我军救援道路,若我出师救援,寡不敌众,两军齐灭,大事便不可为了。你可以和王珂一起请求归顺朝廷,若长安出面,或许还有生机!”他如今仅有河东道北部几个州,消息断绝,甚至不知道长安发生的事情。

王珂更加无奈,他在蒲州,自然知道长安刚经过一场大乱,恐怕天子说话也毫无威信可言。他思前想后,想到了李弘益,于是连忙去信姑臧,请求李弘益出面。

只是书信未至姑臧,张存敬攻势太急,王珂无奈率军准备渡河前往京师,部众纷纷作鸟兽散,于是他对张存敬说:“吾与东平王有旧,若东平王前来,我便即降!”

朱温的注意力全在青州,他一时也拿不下河东李克用,又被平卢节度使王师范在东面猛攻,被王师范手下大将刘鄩攻下了兖州,也顾不得西来,指挥杨师厚继续猛攻,准备彻底攻破平卢。

而在姑臧,接到王珂求救书信的李珽,紧急派人,将消息向敦煌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