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归义大唐> 章节目录> 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临敦煌
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临敦煌
对于张承奉的失败,李弘益比任何人都看得更加清楚,说起来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组建的庞大的河西商会,已经将归义军数州内的世家大族商人们笼络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
当年李弘益夺下肃州时,他便已经引起了世家们的注意,等到他平定了凉州,善于投机的世家大族们立刻蜂拥而至,最好的证明就是,在河西三镇二十余州,出任官吏的,小半都是出身归义军。
李弘益很清楚,他一手操持起来的河西商会,有多么大的能量。当年外祖父张议潮起兵时,外有吐蕃、回鹘势力的压迫,为了生存,这些世家选择了与南阳张氏站在一起。
然而当张承奉决定夺取删丹县的时候,他的失败就已经注定了。自汉朝以来,没有千年的王朝,一个朝代持续三百年便可称得上长了,然而却有无数的延续数百年甚至千年的世家。
李弘益身为三镇节度使、凉国公,而且还是张议潮的外孙,张承奉虽然是张议潮的孙子,却只不过是一个归义军的节度使而已,谁来当归义军的主人,对于世家们来说,都是无所谓的,只要不是异族,而且不能损害到他们的家族利益。
在这样的前提下,李弘益显然是一个比张承奉更好的选择,而且归义军世家彼此联姻,盘根错节,实在是太亲密了,无论支持谁,对于他们来说,受损的最后还是自家人,既然如此,还不如跟随更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的李弘益。
张承奉没有看明白这一点,他太骄傲了,只以为张议潮的光环能够被他这个孙子所继承,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世家们的态度。
所以李弘益自删丹县出发,一路经过河西走廊的甘、肃、瓜州,遇到的不过是象征性的抵抗,人们很快就转而支持他这个新来的统治者的回归。
当李弘益抵达玉门关时,曹用行已经带兵杀到了敦煌城下,晋昌被曹家挟持,已经正式宣布归附李弘益了,张承奉能够指挥的军队,也只剩下了宁寇军和赤水军两支。
在玉门关,李弘益见到了缅寨与合罗村的村民代表,这两个村寨是他当年安置缅播部和合罗川部所设立的,大部分村民都跟随着曹家从事起了建筑行业,还有留守的一部分,依靠着玉门关的商贸集散点从事商业活动,另有一批人,依旧每年在大泽与冥水沿岸从事着当年李弘益交代的任务---种树。
与曹用行一路西来所见一样,玉门关向东到肃州独登山之间的沙漠绿洲,水草保养都是这些回鹘人做的。他们有一笔河西幕府从未间断过的专项资金,购买树苗和草种,辛苦地维持着脆弱的生态环境。
如今冥水自注入大泽的河口向上游四五十里,两岸全部都种满了成排的杨树好柳树,沿着整个大泽,面积在百亩左右的树林,就有六七处,全部都是游牧在大泽周围的回鹘牧民们种植的。
这让李弘益更加感慨,这些回鹘人如此淳朴,对于他当年的一道小小的命令,能够坚持七八年,在玉门关附近种出了如此大的一块绿地树林,可实在是太难得了!
他站在大泽旁,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闻着夏日微风吹来的水腥气,看到了一群水鸟在远处湖面盘旋。原本已经侵蚀到湖岸边的沙堆,也被阻挡在了近一里地之外,大泽的蓄水比他当年在此时,要深了一些,最关键的是,湖边大片的草地,渐渐在向北岸延伸。
熊乐玄和韩逊陪在他身边,在他们身后,都播骨逻斯恭敬地牵着马站在一旁。熊乐玄望着这一片湖水,赞叹地说:“国公,这便是当年你与曹副使起家的地方么?”
李弘益点了点头:“当年湖水受风沙侵蚀,草丛都是一块一块的,树木也都被砍伐一空,哪里有现在的景象呢?”韩逊讨好似地说:“西北少树木,所以国公便发明了水泥,代替木材为建筑原料么?”
李弘益笑了起来,他一直觉得,自己穿越以来,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发明”了原始的水泥和混凝土,而且他鼓励玉门关的百姓,以煤炭为燃料,虽然运输远,但是却保留了这一片千年以后便彻底消失的湖泊。
李弘益在玉门关休息了两天,他重新将玉门关从东到西,仔细地走着看了一遍。一切与他当年离开时的模样变化不大,除了那座小小的寺庙扩大了些,城北又多出来许多的民宅,并未被城墙包括在内。
然后他就接到了李珽再一次紧急送来的消息,潼关被朱简占据,华同防御使董彦弼、邠州防御使孙德昭、宁州防御使周承诲三人领军入京师,在长安北与神策军大战一场,将右神策军中尉王仲先杀死,刘季述被擒。
然后三人提着王仲先的首级,押着刘季述,连夜赶往东宫门外,对看守宫殿的神策军大呼:“逆贼王仲先已伏法斩首,请陛下出宫慰谕兵士!”在数千勤王士兵的高呼声中,驻守的神策军投降,宫人砸碎了门锁,将李晔和何皇后放了出来。
于是李晔反正,重登皇位,在长乐门楼前,接受百官朝贺,孙德昭将刘季述押至门楼前,李晔正要诘责,百官纷纷上前殴打,还没到长乐门,刘季述就被打死了,李晔很无奈,只得下令将刘季述弃尸于市。
李弘益看了哭笑不得,他将情报递给熊乐玄看了,说:“看来长安百官,唯恐天子以先前刘季述强令百官签署合同状来斥责自己,竟然将这竖阉先打死了,死无对证,真是热闹啊!”
熊乐玄拱手说:“国公明洞千里,将百官心态,看得透了!”李弘益叹了口气,这就是人性啊!长安这一出闹剧,前后不到两个月,算起来这已经是李晔继位以来,被权臣、宦官拥立的第三个伪帝了!
闹剧既终,李弘益皱着眉头,皇帝无碍,勉强算得上是个好消息,但是潼关被朱温占了,这才是大事啊!要知道韩建占据华、商二州十余年,实力在天下藩镇算是很小了,为何唯独他能占据一席之地,就是因为他扼守着潼关,是关东进入关内京师的必经之路。
这就是古代交通条件的落后,消息传达得太慢,李弘益当初平定韩建,为了不让朝廷受惊,他并未将华州据为己有,否则只怕他占了潼关,朱温早就打来了。
勉强还算是半个好消息的是,张琏屯重兵于泾州,若是京师再有情况,他那里三五天就能有所反应,不至于再像这一次刘季述作乱,过了半个月,消息才从长安传出来。
若是前些日子在肃州收到这个消息,李弘益无论如何也是要返回凉州的,在他看来,什么时候拿下归义军都可以,唯独长安不能再乱下去了。可是眼下自己已经到了玉门关,眼看着就能杀向敦煌,此刻撤退,就是临门而返,若是叫张承奉缓过来,只怕那些支持自己的归义军世家们就要遭殃了。
于是李弘益叫熊乐玄将情报归类收存,然后对韩逊说:“继续西进,直入敦煌,关内大乱,我们不能在西面耽搁太久了!”
八月下旬,正是一年天气最热的时候,然而此刻敦煌城内的张承奉,一颗心冷得如同跌落在冰窖一般。
就在敦煌城南,驱赶着牛羊当做军粮的回鹘骑兵,已经在曹用行的带领下,占据了鸣沙山和莫高窟一带。而且张承奉得了消息,李弘益已经抵达瓜州,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能带领河西大军亲临敦煌。
河西走廊上的甘、肃、瓜、沙四州,基本都沿着祁连山以北的绿洲分布,受地形限制,无论是攻是守,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张承奉并非完全不懂兵法军事的白痴,然而面对着李弘益的攻击,他依旧无能为力。
他如何也想不到,李弘益会突袭河西达靼,然后从居延海西北南下,带领着召集而来的达靼、回鹘骑兵瞬息即至,完全不给他任何反应的机会。
如今守卫敦煌的是原索家的私军宁寇军,自索勋被推翻后,归义军六支军队,宁寇军是被清除得最彻底的,如今换上来的一拨将领军官,全部都是拥护张承奉的。
新泉、墨离、豆卢三军在甘州张掖已经被剿灭,驻守在肃州边界的建康军也被药罗葛仁美出卖,大斗军在玉门关下被曹用行击退,还有一支以西州降兵组建的赤水军,留守在伊州,如此一算,张承奉手中竟然再无士兵可用了。
张承奉愈发地后悔,李弘益打下肃、甘两州后,他便一直考虑着再组建一支军队,然而都被手下官员苦苦劝住了,说起来原因很简单,归义军的人口太少,负担不起太多的军队士兵,所以一直拖到西州大胜,为了维持本地,才不得已组建了吃水军。
敦煌是一座大城,城墙经过曹家和李家名下的回鹘建筑队伍重新修缮之后,更加坚固。张承奉有信心靠着敦煌死守,坚守个半年都没有问题,正如当年安史之乱后,沙州百姓依托敦煌抵抗了吐蕃军队三十余年 一样。
张承奉把形势估计得很乐观,毕竟河西若运输粮草至沙州,近两千里的距离,对于河西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然而他的乐观只保持了不到十天,李弘益带着朔方军一部,已经万余达靼骑兵,驱赶着成群的牛羊,出现在了敦煌城外。
亲自登上城墙看了一回的张承奉脸色都变了,他实在没有想到,李弘益北征阴山、河西达靼,收获居然如此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