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隋朝风云> 章节目录> 第045章 雀屏中选

选择阅读主题:

第045章 雀屏中选

作者:汴梁杨精 | 发布时间 | 2018-02-01 | 字数:4640

话说隋文帝杨坚代周自立后,安排独孤皇后的亲外甥,即独孤皇后四姐家的儿子李渊当了千牛备身。这一年,李渊年仅十六岁。

何为千牛备身?千牛备身的名字是由千牛刀演化而来的,千牛刀,本为帝王随身携带的防身御刀,典出《庄子•养生主》:“(庖丁)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xíng磨刀石)。”将御刀取名“千牛刀”,取其“锐利可斩千牛”之意。

到了北朝北魏之时,出于北魏鲜卑族的军制习惯,出现一种高级禁卫武官,乃是皇帝的亲身护卫,负责皇帝的安全,掌执御刀“千牛刀”,这种禁卫武官就被称为“千牛备身”,是贵族子弟非常羡慕的位置。

这李渊,字叔德,于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年)生于长安城,天和七年(572年),父亲李昞(亦作李昺)去世,虚龄七岁的李渊袭爵唐国公。

李家出自名门望族陇西李氏,陇西李氏远在秦代、汉代,就是著名的武将世家,先后涌现出多位名将。依照《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李渊是五胡十六国时期西凉太祖(即凉武昭王)李暠(hào)七代孙,世代显贵。

李暠次子乃西凉后主李歆,李歆生李重耳,仕北魏为弘农太守。李重耳生李熙,为金门镇将,率领豪杰镇守武川镇,并安家定居于武川镇。李熙生李天锡(一作李天赐),官至宿卫统兵的武官幢主。李天锡生李虎,任西魏左仆射,赐姓大野氏,官至太尉,封陇西郡公,与李弼、独孤信等八人佐周代魏有功,皆为柱国,号称“八柱国家”。北周孝闵帝受禅,追封李虎为唐国公,谥曰“襄”。

李虎共有八子,李昞是第三子,由于长子李延伯出仕北齐为散骑常侍,次子李真殉国,遂以第三子李昞袭爵唐国公,任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死后谥曰“仁”。李昞有四子,长子李澄,早逝无嗣。次子李湛,由于并非嫡子,故以第三子李渊袭爵唐国公。第四子李洪。

独孤信与宇文泰、李虎、杨忠同为武川镇人,乃是世交。独孤信十分擅长择婿,且独具慧眼。他将长女嫁给宇文泰庶长子宇文毓为妻,宇文毓即后来的北周明帝,长女被追封为明敬皇后;第四女嫁给李虎之子李昞,生下李渊,后来李渊称帝为唐高祖,追尊母亲独孤氏为元贞太后;第七女独孤伽罗,嫁给杨忠长子杨坚,即隋文帝的独孤皇后。

因此,独孤氏在北周、隋、唐,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此时,李渊担任千牛备身,常伴隋文帝身侧,可以说,杨坚是李渊成为政治家(皇帝)的启蒙老师。而李渊本人倜傥豁达,为人洒脱,任性率真,性格宽仁,能容众,无分贵贱,皆能得其欢心。

一晃五六年过去了,李渊在皇宫中交友甚广,成长迅速。独孤皇后是他的姨母,隋文帝爱屋及乌,夫妇二人都特别器重他,一直对他格外关照。

一日,独孤皇后派人传唤李渊,李渊不敢怠慢,急忙整理衣冠,趋步觐见。

“臣李渊拜见皇后娘娘!”李渊进了皇后宫殿,顿首跪拜道。

“渊儿免礼。此处又无外人,不妨以家人相称。”独孤皇后和颜悦色道。她的三个儿子,即晋王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皆不在身旁,外甥李渊在宫中,她待李渊如同儿子一般亲近。

“渊儿遵命!”李渊起身答道,“不知姨母唤渊儿过来,有何吩咐?”

“本宫收到你母亲来信,说你妹妹(李渊同母妹,入唐封同安公主。)已嫁司徒王秉之子王裕,这王家出自高门大姓太原王氏,并不失你们李家的门风。”

“姨母所言之事,渊儿刚刚得知不久。”李渊恭敬地答道。

“你母亲还说,你早已年过二十,却仍未娶妻,她不免心焦,就催促本宫与你姨父,早日为你寻得一门好亲事。”

“汉代霍去病曾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渊儿至今尚未建功立业,怎敢妄言成家之事?”

“晋王、秦王都是你表弟,不都早早结婚生子了吗?正所谓‘成家立业’,先成家,再立业也未尝不可!”

“姨母教训的是。那渊儿的婚事,就全听姨父、姨母之命了。”

“婚姻大事,本该父母做主。你母亲尚在家中,本宫不便随意为你赐婚。”独孤皇后笑吟吟地说道,“近日听到入宫朝见的命妇们提及,神武公窦贤府上,正在为妹妹比武招亲。”

“哦?窦家乃堂堂官宦之家,还像江湖儿女般比武招亲呀!”李渊惊叹道。

“确有此事。此女是已故神武公窦毅次女,听说还是个奇女子。窦毅在世时,曾许诺为她求得贤夫,如今到了待嫁之年,窦贤遵从父命,为其比武招亲。”

“莫非姨母想让渊儿参与窦家的比武招亲吗?”

“正是。渊儿自幼练习弓马骑射,不逊于他人。”独孤皇后说道,“窦家出自扶风窦氏,是名门大族。我们皇家与那窦家还沾亲带故呢。”

“姨母所说的沾亲带故,可是姨父的姐姐、安成长公主下嫁已故陈国公之事吗?”

“不错,这陈国公窦荣定,乃是窦毅的堂弟。渊儿若是愿意,明日就可离宫,参加比武招亲。”

“是,渊儿遵命!不管最终花落谁家,均为公平比试,渊儿愿意一试。”

“若渊儿比武落败,姨母和你母亲一起做主,再为你另选一门亲事。”

“一切听凭二位长辈安排!”李渊俯身答道。随后拜别而去。

窦家在周、隋、唐三代显官辈出,颇有名望。

此前提过的隋文帝姐夫窦荣定,因抗击突厥入侵有功,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又封其长子窦宪为安康郡公,赐缣五千匹。后来,隋文帝欲拜窦荣定为三公,窦荣定上书固辞道:“臣时常反思西汉卫青、霍光,东汉梁冀、邓禹之事,幸托姻亲,位极宰辅,宠积骄盈,必致倾覆。向使前贤(指卫青、霍光、梁冀、邓禹等外戚),少自贬损,远避权势,推让而不以功臣自居,则天命可保,何宗族覆灭之有!臣每览古人之事,实为畏惧!”

“窦卿追古思今,难能可贵。”隋文帝乃止。前后赏赐,不可胜计。

开皇六年(586年),窦荣定去世,时年五十七。隋文帝为之废朝,令左卫大将军元旻(mín)监护丧事,赙赐缣三千匹。

隋文帝对侍臣说:“朕每欲封窦卿为三公,其人坚辞不受。今欲赠之,又恐重违其志。”于是赠冀州刺史、陈国公,谥曰“懿”。次子窦抗承嗣。

而那窦毅,字天武,深沉有器度,事亲以孝闻。魏孝武帝元修时,起家为员外散骑侍郎。时高欢擅朝,窦毅慨然有殉主之志。

及孝武帝西迁,窦毅追随入关,封奉高县子。其后屡立战功,北周孝闵帝践阼,进爵神武郡公,拜大将军。历任同州刺史、蒲州、金州总管,加授上柱国,入为大司马。

窦毅性情温和,常以谨慎自守,尚宇文泰第五女、周武帝姐姐襄阳长公主为妻,特为朝廷所亲信。然而,窦毅未尝有骄矜怠惰之容,时人以此称赞他。

隋文帝开皇元年,窦毅拜定州总管,累居藩镇,咸得民心。开皇二年,逝世于定州,年六十四。朝廷赠襄、郢等六州刺史,谥曰“肃”。次子窦贤袭爵神武公。

窦毅长子窦文殊,战亡于北周伐齐之役,赠仪同三司、成都公。次子窦贤,字托贤,通达聪慧,年少知名。

而窦毅与襄阳长公主宇文氏的次女窦氏,出生之时,头发垂过颈部,三岁时,头发与身齐。喜欢读《女诫》、《列女》等传,且过目不忘,舅父周武帝尤为喜爱,自幼将其养于宫中,对她的宠爱远胜过其他外甥、外甥女。

需要说明的是,窦氏的芳名,并未载于史册,由于她在本篇小说中出场次数较少,故作者就不为其虚构名字了。

那时,周武帝向突厥示好,为安定北疆,便纳突厥公主阿史那氏为皇后,而阿史那皇后并不受宠。窦氏虽年幼,居然悄悄地劝谏武帝道:“我大周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请舅舅善待皇后,以安抚突厥。若得突厥之助,则江南、关东不能为患矣。”武帝看她小小年纪,却见识不凡,遂采纳其言。

及周武帝驾崩,窦氏异常悲哀,时常追思,如丧考妣。后来,杨坚受禅,朝野欢庆,即使心怀,也只得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而窦氏却泪流不止,捶胸叹息道:“恨我不为男子,不能救舅家之难!”

“汝勿妄言,灭吾族矣!”窦毅与襄阳长公主急忙掩其口,惊呼道。

窦氏尚未成年,已长发过膝,光可鉴人,有倾国倾城之貌。窦毅常对妻子说道:“此女才貌如此,又有奇相,不可妄许凡人,当为她求得贤夫。”

未等次女出阁,窦毅就谢世了。而窦氏及笄以后,上门求亲者甚众,多为世代冠冕的富家子弟。不过,这些人中没有一人入得了窦氏的双眼,母亲宇文氏与二哥窦贤不知该如何为她择婿。

窦氏心中自有主意,她请画师在屏风上画一雄一雌两只孔雀,周围点缀百花,然后将屏风摆放在射箭场上。诸公子中有上门求婚者,就分给每人两支箭,让他们各射两箭。前后数十人射箭比武,皆不符合窦氏的要求。

这时,李渊翩然而至,他举目一望,只见射出的箭中,有的射在孔雀头上,有的射在孔雀身上,有的射在尾巴上,有的射在花上,有的射在留白处,有的开弓力道不足,甚至尚未射在屏风上。

“射在这么多地方,均未中选,看来须射在要害之处,方可成功。”李渊暗忖道,他向那两只孔雀定睛望去,发现不分雌雄,两只孔雀的双目皆外露阴险邪恶之光,令人望而生厌。

于是,他毫不犹豫,弯弓搭箭,但见那弓开如秋月,箭去似流星,只听“嗖”的一声,一支箭正中雄孔雀一目;又听见“嗖”的一声,另一支箭正中雌孔雀一目。

窦氏正躲在闺阁中观看,见此人一表人才,且射中她自己私下规定的孔雀双目,不禁芳心暗许,羞答答地向母亲、二哥吐露心意。

宇文氏和窦贤喜出望外,宇文氏当众宣布:“由老身做主,将小女许配李公子为妻。”这就是成语“雀屏中选”的由来。

没过多久,李家与窦家择良辰吉日,为李渊、窦氏二人成亲。独孤皇后对这个外甥赏赐颇丰。

那李渊幼年丧父,李家大小事务全有母亲独孤氏一人操持,如今年老体弱,患病卧床,她素来生性严厉,常年卧床后性格更加古怪,而窦氏在病榻前侍奉汤药,从无怨言。

有一次,独孤氏病势沉重,家中几个年长的妯娌嫌弃婆婆脾气暴躁,皆不敢或不愿侍奉,一个个托病退出,唯有窦氏昼夜陪伴在侧,小心侍候,衣不解带,长达一月有余。独孤氏对这个孝顺的儿媳,甚是喜爱,李渊对她也是又爱又怜。

李渊与窦氏夫唱妇随,恩爱异常。窦氏从小长于宫中,熟谙政务,喜读史书,亦擅长书法,工于篇章规诫,文有雅体。小夫妻俩闲来无事,就在书房舞文弄墨,窦氏模仿丈夫笔迹,可乱假成真,人不能辨。

话说当年窦氏小小年纪,却在周武帝宇文邕耳畔道出惊人之语,时任北周通道馆学士的长孙炽得知后,内心钦佩不已,就将此事告诉弟弟长孙晟,并称赞道:“窦氏女子聪明睿智,将来必生奇子,我长孙家不可以不与之联姻。”故而,长孙晟以女儿嫁给李世民为妻。

这事看起来颇为曲折可笑,仅记载于《新唐书》中,未见于《隋书》和《旧唐书》。长孙晟看重的并非李世民本人,而是其兄长预知窦氏必生奇子,至于女婿将来是否出奇,长孙晟这个岳父是无从知晓的,因为,女儿长孙氏,小字观音婢,十三岁出嫁之时,长孙晟已经去世五年了。不过,唐太宗李世民命人编修《隋书》,竟为岳父长孙晟写了一篇有褒无贬的长篇传记,而不言以女妻太宗之事,盖不欲以椒房之贵而掩其功也。

且说唐国公李渊的母亲病逝之后,隋文帝夫妇亲赴唐国公府吊唁。

独孤皇后痛失亲姐姐,自然格外悲痛哀婉,隋文帝不住地好言相劝道:“人死不能复生,你四姐福寿兼备,也算是喜丧,望皇后节哀顺变!”

“可叹我独孤家的姐妹,一向聚少离多,如今就剩臣妾一人存活于世……”独孤皇后呜咽流涕道。

“那朕将来厚待渊儿,以弥补皇后心中遗憾,这样可好?”

“渊儿遭母忧,须服满三年之丧,正辜负了他的青春年华。”

“自古以来,夺情起复不在少数,朕也可下一道诏书,命其不必弃官去职。”

“渊儿已经娶妻,不必再留宫中,可先外任一官半职,学习治理一方百姓,以作历练。”

于是,隋文帝下诏,派李渊前往谯(qiáo)州(今安徽亳县)做刺史,其后,又转任陇州(今陕西陇县)刺史、岐州(今陕西凤翔)刺史。

而窦氏为李渊生育四个儿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第三子李玄霸(古典小说中称李元霸)、第四子李元吉,还有一个女儿,在唐朝封为平阳公主,是一位真正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统领千军万马,为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其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汴梁杨精 说:

唐高祖李渊在古代算得上晚婚晚育,不过他在晚年被迫当了太上皇,形同拘禁,无事可做,便专心造人,甚是高产,先后生育不少子女。在生育方面,杨坚、杨广父子望尘莫及,当年若是杨勇当了皇帝,应该可以和李渊一决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