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故都情缘> 章节目录> 第211章 清明上坟

选择阅读主题:

第211章 清明上坟

作者:大华真人 | 发布时间 | 2018-01-31 | 字数:3154

韦明庄把他和张兰结婚的消息告诉钟铃后,她伤感了好长时间,不知为什么这时的钟铃越来越怀念起哆嗦来。

清明节快到了,钟铃每年都要去墓园给哆嗦上坟扫墓,这几天不知怎地她心情很沉重,晚上常常梦见哆嗦。早上起来,她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环视着房间,好像过去就在眼前一样,哆嗦围着她说笑,她一会儿生气一会儿高兴,日子过得很快乐。可是再静静地瞧瞧看看,房里空荡荡,除了她再没有哆嗦了,顿时让她悲伤起来,洗漱后她走到衣柜前准备换衣服。她从衣柜里面的包袱中找出了这套白色中式对襟衣服,它是用丝棉混纺衣料作成,还是孟华带她到城隍庙后街作的,每年清明时钟铃都穿上这套衣服去上坟。钟铃穿上衣服在镜子里照了照,忽然她想到什么,打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朵白绸作成的小花,戴到头鬓的发卡上,然后提上东西出了门。

故都东南方平坦的地势慢慢隆起,形成一个开阔的塬地,塬地边是一条蜿蜒的大河,沿塬漫向河谷是一片山坡,这里是一座巨大的墓地陵园。每年清明时墓园挤满了前来祭祀的人群,陵园和道路上都是人,今年没有清明时节的雨纷纷,而是天气晴朗。钟铃跟随祭拜的人们沿石阶而上,向哆嗦的墓地走去,这段路很长,一排排的墓碑密密麻麻布满山坡。钟铃走到上面有点累,她在一个石凳上坐下来休息,这里每座墓碑下都埋着一个逝去的故人,都有一个人生的故事,让后人永远怀念。可是钟铃看到眼前的许多墓碑,逝者都是寿终正寝,人总是要死的,而哆嗦年轻轻就遭遇不幸,钟铃怎么能不伤心?随着时间的流逝,哆嗦的优点他的好处也越来越让钟铃怀念。钟铃嫁给他时,哆嗦是一个普通工人,他为了让钟铃和妞妞过上好日子,在社会上努力打拼,吃了不少苦和累,对一个女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难得的幸福呢?想到这钟铃流下了泪来,休息好钟铃又慢慢走到了哆嗦的墓前。她拿出毛巾到水龙头处沾了水,把墓石前后擦干净,将水果和点心供奉在墓台上,点上香和蜡烛,然后她伫立碑前燃香三鞠躬。钟铃心里默默念道:哆嗦你在阴间还好吧,我和妞妞还有老人托你的福生活都好,你好好安息吧。

祭祀完钟铃顺原路返回,到了陵园门口她买了一瓶矿泉水,坐在那儿边喝边休息。然后她又跟上人们沿漫坡而上的道路向大道走去,这时正是中午时分,来的和去的人和车挤在一起,走走停停好长时间才到了大路的公交车站点。候车人挤了一大片,好长时间才开过来一辆车,就是挤也不容易上车。钟铃看不如等等再说吧,于是她在路边找个地方坐下,眺望远方休息起来。春光明媚,绿柳清新,和风煦煦,南山、绿塬、古城,还有游走其间的人群,这自然和世俗构成一幅风情画。钟铃光顾看别的,她坐在那儿一袭素白的衣服,一头长发被风飘起,特别发鬓上那朵小白花格外扎眼,引起许多人注目。

忽然一辆小汽车停在了钟铃身边,这时从车里走出一个人,他向钟铃招呼说:

“钟铃,快来上车!”

钟铃一看原来是公园的李主任,就高兴地钻进了车里,驾驶室还坐着一个中年男人,李主任介绍说:

“这是钟铃,这位是我侄子叫李之义,咱们今天也算碰得巧。”

钟铃向对方点点头,那人扭头向钟铃示意之后又转身注视着前方开动了车。李主任退休以后,钟铃又去了韦庄上班再没有见过面,李主任知道哆嗦去世的事,看钟铃今天给哆嗦上坟就劝说道:

“哆嗦是个好娃,只可惜走得太早了,钟铃妳也要想开点,好好过日子。”

钟铃半晌没说话,过了一会才问:

“王阿姨还好吗?”

李主任回答说:

“她好着呢,一天还忙得很,几天去这家看看外孙子,过几天又去那家看看外孙女,,妳以后有空来家玩嘛。”

钟铃答应说好。车开到城里钟铃说要下来,这里搭公交车回家很方便,李主任说那怎么行,就让他侄子开车把她一直送到家。钟铃下车向他们招手再见,李主任的侄子长得什么样她都没看清楚,可是李之义一路上通过后视镜却把钟铃看得清清楚楚。

晚上吃饭时,李主任对老伴说:

“钟铃现在也不知有没有对象?如果没有把她介绍给咱家之义,他们倒是不错的一对。”

“你见钟铃了?”

见老伴问李主任就把今天上坟的事说了一遍,他又说:

“妳跟钟铃她妈那么熟,不行哪天到她家问问情况,然后咱们再和之义商量。”

王阿姨家过去和钟铃家住过几年邻居,她们两人关系很好,王阿姨去了钟铃父母家,老邻居多年没见面十分亲热,坐下后拉起了家常,王阿姨问:

“钟铃现在找下对象没有?”

钟铃妈回答:

“还没有呢,我为这事还着急,妳也给操个心,看有合适的给介绍一下。”

王阿姨说:

“好嘛。”

回家王阿姨就把情况告诉了李主任,他打电话让侄子晚上来家一趟。李之义来后就问:

“叔,有啥事?”

“给你介绍个对象咋样?”

“是谁?”

“就是那天上坟碰见的钟铃。”

李之义的媳妇因病去世两年了,那天他和李主任就是给媳妇上坟,现在听叔叔这样说就问:

“你们了解她?”

王阿姨说:

“钟铃咋能不了解,过去咱们和她家是邻居,熟悉得很。”

“我咋没见过她?”

“你那会上军校,住几年钟铃家又搬走了,你当然没见过。”

李之义回忆起那天见到钟铃的外表和模样,心里自然愿意,就不知道其它情况怎么样,这时李主任说:

“钟铃人不错,你还记得几年前市里开大会讲的那个女的把酒席桌掀翻的人嘛,那人就是她。”

李之义说:

“女人性格太刚烈,以后生活上是不是不好相处?”

王阿姨说:

“钟铃看对谁呢,你找个性格太软的遇事没个主张也不好,你先考虑考虑,别以为你是个局长,还不知人家钟铃愿意不愿意呢,那女子我可知道与一般人还不一样。”

李之义没有再说什么,李主任知道他愿意,于是给王阿姨说:

“妳就通过她妈给钟铃说说这件事,好好说合说合,我看他们还般配。”

李主任老家在河南农村,解放初他和王阿姨沿陇海铁路流落到故都,当时就住在城墙洞里。开始他们在街上作个小买卖,因为生活困难烧火做饭就到公园拣些落叶枯枝,那时候公园还很荒凉。经常到公园拣破烂慢慢也认识了公园的人,以后公园缺人他们就参加了公园的工作,这么一路走来一直到退休。李主任在公园上班安定以后,老家的哥哥死了,留下了李之义这个孩子怪可怜,后来他妈另找了个男人又生了几个孩子,李主任就把李之义接来一起生活。李主任后来又有了两个女儿,这三个孩子在贫困中长大,以后都很有出息。李之义上高中时参了军,以后部队保送他上了军事院校,毕业分配到西北边防部队任职,一干十几年转业前是团长,回到故都被组织上安排到财政局当副局长,现在是正局长。在部队服役时经人介绍认识了市里新华书店的一位叫李兰英的女同志,两人恋爱结婚生了一个儿子现在已经上高中了。本来幸福的一家人,可是李兰英得病躺在床上一躺就是四年,李之义又忙工作又得照顾家庭很是辛苦,李兰英最后还是走了,留下儿子和李之义。李主任和王阿姨一看,时间长了也不能让父子俩人过活,总还要再找一个女人才行,可是这事议了好多次还是没有结果。现在李主任一看,钟铃还没对象人也合适,就催着王阿姨提亲。

不久王阿姨又去了钟铃父母家,她开门见山说出了这件事。

“老妹子,上次妳说钟铃还没对象,不知介绍给我们家的之义怎么样?”

钟铃父母从搬家之后,对王阿姨家的三个孩子以后的情况也不是很清楚,李之义当时在上军校印象不深,于是问:

“那好啊,妳那侄子不是都结婚了吗,现在离婚了?”

王阿姨忙解释:

“不是离婚,他媳妇因病去世都两年了,现在有个儿子上高中,所以想再找一个人呢。”

钟铃妈问:

“大侄子现在在市里那个单位工作?”

王阿姨说:

“他在财政局工作,干的还不错,当局长呢。”

“局长?!那我们钟铃还配得上人家,这事我说了不算,我得与钟铃和他爸商量商量。”

钟师傅一听老伴说对方是个局长就摆了摆手说:

“安生吧,咱家祖祖辈辈跟当官的就没有拉扯的命,还是找一个与钟铃情况差不多的保险。”

钟铃妈说:

“过日子又是二婚,还讲那么多干啥?管人家当不当官的,只要两个人合得来就行了。”

钟老头越老越倔,爱认个死理,就说:

“二婚也得门当户对,咱钟铃还是要找个像哆嗦那样的人才合适。”

钟铃妈嘴里嘟嘟几句,看跟老头子说不到一起去,就没再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