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归义大唐> 章节目录> 第一百九十二章 兵出贺兰

选择阅读主题:

第一百九十二章 兵出贺兰

作者:昭阳大渊献 | 发布时间 | 2018-01-12 | 字数:3148

这一年来,河西并无大的战事,上次大战的兵力损失,也慢慢补充了一批,虽然四军兵额还未补全,李弘益却一点儿也不担心。

西魏权臣宇文泰建立府兵制,到大唐立国初期而日趋完善,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然而安史之乱造成的巨大破坏,府兵制也随之消亡。

府兵制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战时集合起来从军打仗,且府兵参战所用武器、马匹等都要自备,大唐鼎盛时期在全国各道设有六百三十四座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

因此府兵制实际上是自耕农、小地主阶级的武装力量,随着大唐的战事频繁、防御线过长、且兵役繁重,以及天下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均田制被破坏,士兵的社会地位也愈发低下,最终在安史之乱后,伏兵制度彻底消亡终结。

李弘益在河西,实行的是募兵制,由官府提供一切军备物资,也是因为士兵不可能再如百余年前的府兵一样,承受得住那么大的负担。

不过李弘益结合了府兵制度的优点,在河西各州县推行民兵制度。有基层的保甲制度和均田制度为保障,各保各甲各村寨,选拔十八岁到三十五岁的壮年男子,充为民兵,由官府提供武器马匹等,每五日一集训,并在各县重建了折冲府,负责训练和选拔事宜。

凉、兰二州的民兵制度推行了已经有四年,其余各州各有差别,不过折冲府登记在册并报备节度使衙的民兵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五万,这其中训练了两年以上的民兵,至少有一半以上,若征募入军,也是可以一战了。

于是李弘益一声令下,凉、兰、渭、会四州的民兵,计有一万六千人,齐齐朝姑臧而来。他们要在姑臧城外的军营集训半个月,然后便直下灵州。

根据军情司在朔方镇探子多年来收集的情报,韩遵手下大约有四万左右的军队,主要驻扎在灵州靠近贺兰山北部一带。

朔方镇原本是要防备西北的回鹘和达靼的,上次征丰州天德军被李弘益给搅和了,韩遵便将兵力主要集中在贺兰山的崇冈,以及南面黄河谷地的峡石关,靠近会州乌兰县的另一段河谷,则有一支丰安军。

李弘益用兵,从来都是不动则已,一动便使全力,在他看来,不论对手实力如何,都要万分地重视,以狮子搏兔的气势,一鼓作气,消灭敌人。

缅播高再次被派了出去,前往贺兰山西北组织当地的回鹘和达靼联军,李弘益则率大军自会州乌兰县沿着黄河北去,攻打峡石关。

凉州地处黄河以西,毕竟沉沦异族的时间太久,哪怕李弘益占领此地近五年,凉州北部依旧有散落的数万众回鹘和达靼部落未被纳入治下。李弘益的主要精力毕竟还在南方,只是近两年才渐渐对贺兰山一带关注了起来。

他有心将贺兰山西北一带仿照居延海制度,收拢为实管,正好借着这一次出兵,把这件事给办了。

缅播高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再次拉出来万余回鹘及达靼骑兵。上一次支援天德军,李弘益以布匹、粮食、食盐等为补偿,给得很是干脆利落,因此一听得凉国公有召,各部人马立刻行动了起来。

七月中旬,天气正热,实在不是出兵的好时机。然而李弘益要彻底消灭李茂贞,就不能留韩遵在身后捣乱,于是引补充齐全的玉门、祁连两军,再加上当做辅助兵的民兵,以及万余民夫,沿着官道向东南,直朝会州乌兰县而去。

慕容阎昆还在甘州删丹县监视看管那些不大安分的甘州回鹘,因此祁连军只有一半人马,交给慕容真海统领。

在乌兰县,李弘益与曹用行会合了。这两年曹用行出知会州,越发显得稳重了起来,下巴的胡须也蓄了起来,修理得干干净净,仍旧是一张黑脸,恐怕是做不成小白脸了。

郑谷为乌兰县令,他这个县令其实做得很是自在。乌兰县地域面积虽然大,但是人口稀少,主要是吐谷浑、羌、吐蕃等各族牧民,还有一部分汉人和回鹘从事农耕。

乌兰县与他原本任县尉的鄠县相比,人口大约只有后者的四分之一不到。由于人口大多是吐谷浑部,这些人跟随李弘益,多少年了,总算是获得了一块朝思暮想的安稳牧场和土地,因此是对河西最为忠心的一批人之一。

曹用行到会州,郑谷又多了一项官职,那就是会州营田副使,他在任上干得很不错。河西制度,对于官吏是每年都要考评的,郑谷的政绩一直都是上等,李弘益知道他明法律,有心再次提拔,只是想到他还未做满五年,骤然高升,实在不合程序,于是作罢,却将此事一直记在心里。

李弘益兵集乌兰,郑谷自然也是要来的。李弘益看他精神甚好,不再像当初长安初见时那般消瘦,有了几分富态气度,笑着说:“守愚先生,此次我河西征讨朔方,一应粮草物资运送,便要你这个东道主协助帮忙了!”

郑谷拱手大笑:“属下分内之事,国公尽管放心!”李弘益这一次出兵灵武,长安那里自然是知晓的。

按照与徐彦若的约定,朝廷支持李弘益将关内道的几个小藩镇清除,权力收归中央,而朔方就是第一个目标。

师出必有名,先前王行瑜、李茂贞等数次欺凌长安,韩遵实力不足,因此并未奉召,只是在灵武城内观望。这个“有诏不奉”的借口就足矣了!

于是李弘益和曹用行亲率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沿着黄河南岸的官道,进入灵州,直向峡石关而去。

峡石关,也就是后世的青铜峡附近,位于鸣沙县境内。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赴灵州,安抚归降的铁勒诸部,并建六府七州安置铁勒部落。其中鸣沙县便为皋兰州,主要安置的是铁勒族浑部,名将浑瑊便是出生此地。

皋兰州在玄宗朝安史之乱后便废除,县内有户八千余,口四万余。这是军情司从朔方镇官方搜集到的数据,若是按照河西的统计方式,实际人口应该更多,军情司估计,人口在十万左右。

原本李弘益要领骑兵先行,曹用行说什么也不肯,只拿主帅不可轻动的理由,得了先锋官一职,然后领骑兵万余,朝峡石关先行而去。

出兵朔方,自然是要防备着韩遵探听消息。然而三万兵聚乌兰县,这里已经是会州与灵州的交界,再隐瞒也是隐瞒不住了。于是李弘益刚进入灵州地界,便有飞马向灵武城而去。

韩遵一直防备着河西的报复,他知道自己前后干了两件很不地道的事情,再加上收丰州被李弘益坏了好事,他一直忌恨在心。

只是河西的低调发展,让他误以为李弘益软弱不堪,虽然在凉州、会州方向加强了戒备,他一颗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松弛了,又把心思放在了灵州的佛事上。

先前李弘益派出密探,与朔方的本地将校暗地里联系,以韩逊为首的诸将官,都无意于推翻韩遵的领导。毕竟韩遵虽然礼佛而过于闲适,对于手下的官员一贯都是持笼络态度,很是大方。韩逊以为韩遵并未失德,所以拒绝了。

这让李弘益有些郁闷,若是这事放在河北的魏博镇或者卢龙镇,只怕早就换了节度使了。他没有想到,朔方镇居然没有骄兵悍将,看来韩遵还是有些手段的。

既然找不到内线,又休养了一年多,李弘益觉得还是亲自上阵,彻底把朔方凉州收为己有,也省得再换了一个节度使,依旧与河西为难好多了。

韩遵正在灵武城广福寺听高僧无迹讲法,闻听李弘益带兵南来,贺兰山回鹘与达靼再次攻打崇冈,慌得不顾仪态,向无迹和尚匆忙告退而去。

无迹皱起了眉头,叹了口气,对寺中僧众说:“李河西兵至,我灵州的佛事只怕就此不昌矣!”他听说过河西各州同行们的遭遇,不由得忧心忡忡。

军情司的一项主业,是养育信鸽。有信鸽为联络,缅播高在北,李弘益在南,南北一起发作,韩遵很快就判明了形势,他看得明白,北面的回鹘达靼联军虽然来势汹汹,能否保住朔方,还要看与李弘益的大战结果。

于是他迅速调兵遣将,集结了万余兵力,然后便亲自带兵,直朝峡石关而来,他留韩逊在后,一面负责从盐州调兵,一面负责后方粮草供应。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河西军的攻城能力,曹用行的骑兵呼啸而至,过鸣沙县,将县城吓得紧闭四门,大放狼烟。曹用行却沿着官道向北,逼近了回乐县,将前往峡石关的道路拦住。

韩遵几次欲与曹用行决战,都被他仗着骑兵的速度,远远逃开了。朔方毕竟只有两州,财力有限,而且韩遵要防备本地扎根百年的将校,手下只有六千余骑,因此也不敢过分追击。

就这样,曹用行一路骚扰,韩遵从灵武城到回乐县城,足足走了四天,然而还未进入鸣沙县境,曹用行的骑兵突然不再逃跑,反而就地驻扎了下来。

当看到近两万的河西大军,打着李弘益的旗号从南面而来时,韩遵长叹一声,他知道峡石关失守了!

昭阳大渊献 说:

最近有事,所以更新时间不能像以前那么规律。尽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