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最后的挣扎
1943年9月8日 意大利宣布投降,并投入同盟国一方。从此,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实际上解体,日本法西斯更加孤立无援。
1945年5月,在苏联红军攻占柏林,法西斯德国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后,日本法西斯的命运就已经彻底注定了----只能是彻底全面的失败!然而,一些日本法西斯狂热分子并不甘心失败,他们决定在彻底失败之前,进行一系列疯狂的反击行动,疯狂报复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妄图逃脱其最后失败的命运。
1945年后,美国海军相继攻占硫磺岛及琉球群岛,其空军更是持续大编队空袭东京等地,日本败局已不可扭转。
当年4月初,为缓解本土被空袭的压力,日军纠集5个师团约十万余人逼近湘西,意图摧毁芷江空军基地。
在此情况下,国民党第四方面军总司令王耀武率所部精锐兵团利用日军的冲势后发制人, 从5月上旬起大举反击。
在中美空军的支援下,国军在新宁、武冈等地相继击破日军的进攻,并取得令敌丧胆的“雪峰山大捷”。
此役,日军被歼3万余人,而湘西会战的胜利也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相持阶段转入反攻阶段。
同时期,日军大本营在中国军队的压力下决定收缩防线,其将侵入广西的第22师团、第58师团及第13师团一部撤退至西江两岸及南宁,以集中兵力,防止中国守军反攻。
在此情势下,中国军队在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指挥下乘机发动桂柳反攻作战,其中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攻占都安后,出都阳山脉夺取邕宁;汤恩伯的第三方面军直取柳州,越城岭山脉攻略桂林。
接战后,日军相继败退,国军随即转入追击,并于5月下旬收复南宁, 6月下旬收复柳州, 7月下旬收复桂林。8月初,广西全境已再无日军踪迹,国军兵锋直指湖南。
而在此时,美军于8月6日与9日先后对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日本全境震恐;8月8日,苏联方面也宣布对日宣战,百万苏联红军分三路进入中国东北,70余万日本关东军被彻底横扫,抗战胜利的最终时刻已经来临。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对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侵略最终划上了句号。这也在事实上证明,一切正义的战争,最后胜利是必然的——这也是历史的结论。
这期间,中国人民对日进行的几次重要战役对最终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被我们永远铭记。
关于日本投降前后的最后几次关键战役
一、日军垂死挣扎的一号作战计划
1943年中期,此时, 随着国际局势变化,中国的抗战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击,大道小道的各种消息水陆并进向这个长江尽头的古镇传来。
1943年6月18日,蒋介石下令陕北洛川的国民党胡宗南部40万大军、河南汤恩伯三十万大军向日军全力出击,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收复几十座城市,歼敌十余万人,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中国的抗战形势一片大好!
1943年9月6日至13日,蒋介石主持召开国民党五届十一中全会并致训词,指出“现在最后胜利已在望”,强调“在这次全会期中,特别要集中心力于建国的问题,以期得到一个圆满的方案”。其间与罗斯福单独举行会谈,主要讨论中国领土被日本占领地区的归还问题。双方一致同意:东北三省、台湾及澎湖列岛在战后一律归还中国,琉球群岛由中美共管;日本天皇制要否维持应由日本人民自决;朝鲜的独立可予保障。
1943年12月3日,在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著名的《开罗会议共同宣言》,于重庆、华盛顿、伦敦同时公布。
也就在这一天,侵华日军为策应太平洋战场和印缅作战,以4个精锐师团的优势兵力攻占湖南常德。国民党守军第57师将士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全师8529人仅321人突围而出,其余全部阵亡。4天之后,中国军队联合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共同作战,一举夺回常德,围困中国整个西南地区的日军全线撤退。
1944年1月1日,蒋介石向全国军民发表广播讲话,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在望,中国国誉日隆,围攻并彻底打垮日寇,中国须担当主要任务云云。
就在抗战曙光照亮东方地平线并向浩瀚辽阔的天际放射之时,风云突变,深感危在旦夕,即将全面崩盘的日本大本营,决定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拼死一搏,打通大陆交通线,力争“一战而挽回颓丧之民心士气”,死里求生。
日本大本营制定的战略构想是,以黄河南岸之“霸王城”为基点,先征服平汉铁路之南半段,进而攻占长沙、衡阳、桂林、柳州以迄南宁,打通湘桂及粤汉两铁路线,全程共1400公里。这一作战构想,即抗战后期著名的“一号作战计划”。
根据这一计划,在全面崩盘之前已经杀红了眼的日本小鬼,于4月初正式从北线发动攻势,先后发起豫中战役、长衡战役、桂柳战役等系列大规模决战。
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虽进行了顽强抵抗,但连连败绩。
1944年4月18日,集结在中原以冈村宁次为总指挥的14.8万日军,开始向以蒋鼎文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中国守军8个集团军近40万人展开攻击。
日军攻势凌厉,所向披靡。国军连连败退,日失一城,日军前锋以锐不可当之势直逼豫中最后一座重镇——洛阳。按照日军大本营作战计划,攻陷豫中后继续西进,越过潼关,兵发西安,夺取宝鸡,然后顺川陕公路南下,直逼重庆这座战时陪都,如此中国必亡矣。
为挫其锋锐,阻遏日军西进的步伐,蒋介石密令第一战区与日军交火一个月后,主力部队有计划地向西撤退至潼关一线布防。至1944年5月25日,在37天的时间里,驻守豫中的国军丢失城池38座。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指挥部所在地——洛阳,经过10余日的苦撑死守后终告失陷。城破之时,守城的三个师几乎牺牲殆尽,仅千余人突围而出。
所幸的是,日军进至潼关一线,遇到了凭险驻守的第一战区官兵拼死抵抗,兵锋大挫,终未能越过潼关天险而进入关中大地,由宝鸡南下直逼重庆的战略计划遂宣告破灭。
日军虽在潼关受阻,但已攻占夺取了整个中原战略要地。自古兵家就有“得中国必先得中原”之妙论,只要日军在中原站稳脚跟,长衡、桂柳两大战役便有获胜可能,继而打通湘桂线,原制订的“第一号作战计划”可告完成,日本军队将由此得以新生,整个远东战局就有咸鱼翻身的可能。
中原重镇洛阳陷落的第三天,即1944年5月27日,日军分左、中、右三路对湖南省省会长沙展开围攻,先后调集36.2万人,与整个湖南战场的第九战区薛岳部30万国民党军展开激战。
6月16日,国民党守军伤亡惨重,力不能支,岳麓山失陷。18日,负责守卫长沙的第四军被日军包围,又遭敌机30余架轰炸扫射,终至“军心动摇,遂难掌握”,长沙城陷。第四军军长张德能收集该军残余1300余人突围而出,虽经薛岳解释战役经过,并有副参谋总长白崇禧请求从轻发落,张德能仍被满腹怒气的蒋介石下令枪决。
攻陷长沙后,日军以其第二线兵团加入第一线作战,迅速南下,企图一举拿下衡阳,达到与桂境兵力会师的战略目的。面对危局,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总指挥部急速调兵遣将,分三路进行阻击,抗战史上最为惨烈的以衡阳为中心的剧战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