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松鸡
三天之后宋远桥接到通知,带着吴飞和王仕诚花了一天多的时间辗转来到了海参崴。这里的驻地也是在城郊的一栋独立的房子里,只是这所房子更大,两层一共十几个房间,在二楼的一个房间里,宋远桥见到了齐三林。
齐三林看起来有些疲惫,坐在一把圈椅上翻看着一份资料,见宋远桥进来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说:“坐,想喝水自己倒。”
宋远桥看着屋里的一圈椅子,不禁上前仔细端详了一阵子才说:“你这是抄了哪位地主老财的家?这大概是黄花梨的吧?这八把一套的可不好凑啊,别说这外国地方了!”
“外国地方?是啊,现在他妈的是外国地方了!”齐三林冷笑着回了一句。
宋远桥楞了一下,盯着齐三林看了几秒种才问道:“怎么了?”
“没怎么。”齐三林双手搓了搓脸,朝宋远桥笑了笑,才接着说:“有时候无知也是一种幸福!我就是瞎操心的事情太多,有点累了。怎么样,来的路上还顺利吧?”
宋远桥对齐三林的态度没有太在意,他能看出来齐三林心里有事,但是既然齐三林不打算说,自己也就没打算问。也就跟着笑了笑,答道:“来的路上倒是顺利极了,不过在哈市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我要和你说一下。”
“哦?”齐三林有点诧异地坐直了身子,放下手里的材料问道:“什么人还要你专门说一下?”
宋远桥来的路上就想好了,老张的事情一定要第一时间像齐三林汇报,怎么说他已经在心里组织好了,所以很顺畅地说道:“在哈市的时候为了了解一下海参崴这边的情况,我就让猴子多和跑这边的边贸商人接触一下,结果他认识了一个叫张卫华的边贸商人。五天前晚饭的时候我们在路上遇到了,张卫华非要请我们吃饭,因为他态度很真诚,不像是礼节上客气一下,我又想打听点情况,就带着猴子和拳头跟他们一起去了。”
吃饭的时候老张说这边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想去南方做越南边贸,还问我的看法。我吃人的嘴短,就顺口忽悠了几句,说那边应该很快就会停战,但是大规模边贸恐怕不现实,即使让干也会控制的。饭后他单独跟我谈了这事,说是他一个战友请他在这边帮过一个忙,算是欠他点人情,应该能帮忙让他掺和进去。他说的很模糊,但那意思我听着他那战友应该是我们的人。你知道这个情况吗?”
齐三林点点头说:“我知道,而且人我也认识,他是我大哥的战友,一起参加的自卫反击战。他的情况和童班长差不多,回来之后评功的时候被人举报违反战场纪律,就转业回了老家,后来为什么做起了生意我就不知道了。知道他在这边之后我就把他列为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之一。对了,想不想知道他帮我们什么忙?”
宋远桥点了点头,齐三林却又神秘地问道:“‘手钻’你听说过没有?”
“手钻?”宋远桥皱着眉头想了一下,兴奋地反问道:“你是说萨姆-16?那可是好东西啊,据说美国佬在伊拉克吃这玩意大亏了!”
“是啊,光这小玩意一家伙就干掉了十二架美国飞机,不是正对我们这种穷人的咳嗽?”
宋远桥想了一下又皱眉问道:“不对呀?这玩意既然都往外卖了,咱们想搞到也不难,值得你这样的吗?”
齐三林笑道:“不愧是大名鼎鼎的道长,掐指一算就知道不是这回事了。我告诉你吧,不是‘手钻’,是更高级的‘松鸡’。毛子叫它针-9k38,老美叫它萨姆-18,这次拿到的一共俩,还有一个是战斗部放大两倍多的改进型。红缨其实没装备就落伍了,但是总比没有的好,只能凑活着用。家里正在设计新的单兵防空导弹,希望这次带回去的两个‘样品’能帮上忙,虽说不会像红缨那样基本照抄,至少能提供点思路。”
宋远桥点头说:“以前在部队的时候教官就讲过,武器装备并不是越先进越好,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据说抗美援朝的时候部队的武器不但落后还很杂乱,日本的、美国的、英国的、捷克的都有,给后勤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来统一换成了苏式的,没想到麻烦更大,自动武器消耗弹药太快,后勤更加跟不上了。”
“我也听说过,特别是反坦克枪,人家老毛子照着自己的体格设计的,咱们那些从小挨饿长大的战士根本就扛不住,打两枪后坐力就能把内脏震伤了。”齐三林伤感地说,“主要还是我们太穷、太落后了,老毛子都乱成这样了,咱们却连称火打劫的本事都没有。”
宋远桥诧异地问道:“咱们现在干的不算乘火打劫?”
齐三林歪了一下脑袋,看着宋远桥说:“宋道长,您好赖也高中毕业吧,听某人吹嘘成绩还不错,不是家里困难考大学基本是手拿把掐。怎么连‘劫’和‘偷’都分不清楚?”
宋远桥笑了笑,问道:“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交给老张他们运回去?”
齐三林也没有兴趣再纠缠“劫”和“偷”的问题,说:“卖东西给我们的老毛子不知道是手脚不利索,还是把东西卖完又把消息卖了一遍,有人盯上我们了。我无奈之下联系了他,让他暗度陈仓,帮我们把东西带回去。也幸亏这样,咱们自己的上一个驻地被搜了个底朝天,好在都是正常的货物,不然麻烦就大了。”
“那你和他见过面了?”
“没有,他不知道我,我让别人用大哥部下的名义和他联系的,提供了几个以前的细节,他就相信了。”
“那这个驻地他也不知道了?”
齐三林想了想说:“如果他有心窥探的话,难说。毕竟他们那帮人里面有两三个上过战场的,真要顺藤摸瓜说不定真能摸上咱们。而且这个巴掌大的小城,中国面孔也不算多,无意间碰上也很难说,咱们不能把小命让别人攥着,他们人多口杂的,无意间泄露了也很有可能。我安排你们几个人在附近重新找一所能相互监视的房子,小心为上。”
“这个不急,他们还在哈市筹备货物,要过几天才能来。”
“既然他们还在国内,我联系大哥,让大哥警告他一下。”
“那样的话会不会引起他们怀疑我,这边和我交了底,那边大哥就警告他,也太巧了吧?”
两人商量了半天也没有个头绪,总不能报告上级不许他们出境,人家帮了个大忙,自己却断人家的财路这种事两人倒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但是都觉得没到必须这样做的地步。最后齐三林说:“我让大哥帮他找找关系早点让他祸害越南鬼子去,谁让我们欠他的呢?”
最后这个话题就这样不了了之,宋远桥想起一进来的时候齐三林那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就问他:“刚才一脑门子官司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困难吗?”
齐三林看了他一眼,叹口气说:“不是私事,涉密!哎,你是财主家出身、见多识广,帮我好好看看这些椅子是不是真的黄花梨的,我从他们家一楼杂物间翻出来的。不定他妈怎么来的,从沙皇到老大哥,对这里的中国人可从来没手软过!”
宋远桥虽然对齐三林今天一反常态地伤春悲秋很是奇怪,但是见他转移了话题也就没再纠缠这个问题。他顺着齐三林的话说道:“我家那里算是财主?再说到我这辈穷得连杨树打的小板凳都差点凑不够数,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就是看过一本介绍明式家具的书,好像就是你们北京的一位姓王的老先生写的。”
齐三林笑道:“忘了你现在是知识分子家属了,要多读书,要不然可就配不上许教授!既然你看过书,就算是有点研究呗,你说说这木头是不是你说的那什么黄花梨?”
宋远桥又站起来仔细地看了刚坐过的那把椅子,说:“我只是看过书,没怎么看过实物,不过这木头上面的纹理、特别是这几个木疖子,倒是和书上说的很像。你怎么突然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了,不会想把它们带回去吧?不过说起来这八把椅子看样式明显是一套,又都保存的这么好,确实挺珍贵的。”
齐三林说:“得了吧,我又不是财迷,对这些东西更是没兴趣。我无意间在杂物间看到了,把它们翻腾出来放在这里就是想给大伙提个醒。有些同志来这里之后总觉得老大哥现在落难了,咱们这么做是不是有点过了。我想让他们回想一下当年老大哥威风的时候是怎么对中国、怎么对中国人的。这块地方自古就是咱们中国的,唐代就有了黑水都督府、室韦都督府,几百上千年繁衍下来,人哪去了?这些人怎么没的?记不住这些教训,将来还要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