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整合
若不是张氏担心儿子,李弘愿再三请求,请母亲回到姑臧时不要提起,她只怕也不愿对李弘益说一个字呢。
李弘益皱起了眉头,他实在没有想到,自己的表哥竟然如此薄凉,不过一想到权力这东西让人迷失本心,顿时什么也不想说了。
他想了一想,说:“若大哥真要来时,我这里只有秦州刺史一职,看他愿不愿意接了!”从一镇一人之下,到出任地方州郡刺史,这是降职,他清楚大哥的性格,恐怕未必会答应呢。
不要以为李弘益是任人唯亲,这个时代的藩镇节度使都是这个样子。李克用占据河东,他的弟弟李克宁为忻州刺史,另有几个弟弟堂兄弟也都做到了州刺史。王行瑜为邠宁节度使,他的弟弟王行约就是同州防御使,真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实际上朝廷也愿意让节度使的兄弟们出任州职,以此来削弱其实力。比如定难军、保大军、保塞军三个节度使,就是最好的例子,三个人都彼此不服气,也省了朝廷的许多事。
当然自安史之乱后河北藩镇崛起,历任皇帝一直都想要削除藩镇的势力,只是皇室的威严愈下,不得不对那些实力强厚的节度使多加笼络。
李弘益三次出兵,李晔明知道可能会制造另一个强藩出来,却不得不对他的两个在河西任职的哥哥封官加爵,因为河西镇相比河东镇来说,至少忠心不输,而且对朝廷的态度也更加恭敬。
李弘益当即写了封书信朝敦煌给大哥送去,又找到了军情司的副主事,应进思喜欢到处跑,就把副手留在姑臧处理日常杂务。以前李弘益一直不愿向归义军派出探子,在他心里,归义军是自己的家,可是如今张承奉如此,他也就不再顾忌许多了。
其实若论到在河西的影响,张承奉的分量并不低。他继位以来,并没有犯什么大错,而且李弘益在玉门关、肃州等地留下的摊子,也都被很好地继承了下去。河西有许多敦煌来的世家子弟,这些人对于张承奉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只是张承奉如今越发地专断独行,连一直以来用心辅佐的李弘愿都不能容,李弘益越发地觉得当初对他的看法是正确的,张承奉的确是个勾践一般可以共苦不能同甘的人。
李茂贞那里,他的军队还在坊州与李思孝等人对抗,但是在西面,凤翔军却无比的低调,显然李茂贞吃了一次两线作战的亏,决定要对河西隐忍了。
这是河西镇休养发展的好机会,因此李弘益一面在各州继续推行在凉州已经成功了的各项政策,同时开始忙着替李存孝准备婚礼。
张氏曾见过李存孝数次,与对待康妙妙的态度不同,老夫人还是很喜欢李存孝的。她的四个儿子都过于文质,哪怕李弘益现在以军功闻名,她还是有些遗憾,心想着若是有个像李存孝这么勇武的儿子该多好!
因此对于李存孝的婚事,她比李弘益还要上心,忙着张罗一切。李存孝父母都已经不在,因此他最后请了韦庄做长辈,隆重而热闹地将王家女娶进了门。
大唐的制度,本籍的官员一向是要在外地为官的,比如刺史等掌握一州民政军事的官员将领,在外时一律不得携带家小,这也是朝廷对臣子的一种控制,生怕他们因此而造反。
按例,为刺史者朝廷允许官员在当地纳一妾,这个妾更像是合同女伴。李弘益上台之后,便废除了这一条,允许官员将领带着妻儿前去就任。但是以妻子儿女为质,毕竟是大唐官场的潜规则,就连曹用行,他去会州,一样把妻、子都留在了姑臧。
李存孝在姑臧过完了婚假,便带着新婚妻子前往秦州,这是李弘益特批的,刚结婚的夫妻就分居两地,实在也太不近人情了。
然后他将祁连军从会州调来,将招募补充完毕的玉门军派到了会州,继续完成军训任务。他对慕容阎昆说:“全军休整,咱们该去居延海一趟了!”慕容阎昆拍着胸膛:“国公,这一次定要让回鹘人服服帖帖!”
李弘益要对付的就是居延海西侧的几支部落,这几支部落从玉门关时期就一直不服从自己,第二次攻打达靼,李弘益公平而公正地将居延海周边的牧场全都分为了各回鹘部落,又建立起一套粗略的军事行政体系来。
然而其中有几个较大的部落,并不感恩戴德,仿佛李弘益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前次李弘益派缅播高前去借兵,这几个部落就再三搪塞,最后也没有发一兵一卒。
李弘益已经打听清楚,这几个部落联络上了甘州回鹘的葛萨部,准备倒向张承奉,如今还在讨价还价呢!
他答应了天德军的李胜甲和浑炜,要打通凉州北部至丰州的道路,顺便资助一部分人口,正好拿这几个回鹘部落开刀。
慕容阎昆现在的地位越发地稳固了,他的吐谷浑、羌人部落同胞到了会州,把当地的吐蕃部落打杀得不敢妄动,又成立村寨,结成保甲,部众都造册在会州刺史府那里备了案,再一次地成为了大唐的子民。
加上李弘益打通了通往长安的道路,鼓励各州百姓养马喂牛,他的族人这两年卖出了大量的牛羊到关中乃至河南道,很是赚了一笔,生活也越发地富足安康了。
吃谁的饭就给谁效力,慕容阎昆心思大定,只一心一意地要搏出个爵位来。缅播高不过是个使者,就被天子赏赐,得封开国福禄县男,虽然这个爵位不能流传给子孙,只缅播高这一代管用,却把慕容阎昆羡慕得眼睛发红。
先前李弘益说天子要封他吐谷浑王,他是想都不敢想的,而且吐谷浑王听起来很不错,显然却是大唐对外族的一种笼络,鲜卑族的汉化程度深,他宁肯封侯,也不想要什么王。
慕容阎昆虽然是个粗人,受河西将领风气影响,也渐渐学会了读书。祁连军长史耿岳就给他推荐了《晋书》,因为吐谷浑部的祖先就是晋时从辽东迁徙至西海一带的。
他曾读到当时东晋穆帝永和二年,使者俞归赴凉州见当时割据凉州的西平公张重华,张重华欲为凉王,俞归劝阻说:“王者之制,异姓不得称王;九州之内,重爵不得过公。汉高一时王异姓,寻皆诛灭,盖权时之宜,非旧体也。至于戎狄,不从此例。春秋时吴楚称王,而诸侯不以为非者,盖蛮夷畜之也。假令齐鲁称王,诸侯岂不伐之!”
慕容阎昆对这一段话印象极为深刻,没有那个民族愿意以蛮夷自居,他也一样。虽然如今大唐皇室衰微,但是曾经的赫赫战功仍然让他心中震惧不已。李弘益为凉国公,在他看来是朝廷恩厚,至于李克用为晋王,不正是对沙陀人的笼络,依旧视之为蛮夷的表现么?
他宁愿封侯,因为这说明朝廷对自己、对吐谷浑部视为唐人,不再是让他自卑的“蛮夷”了。
十月,李弘益领祁连军北巡,再次兵临居延海。特耶乌等亲近河西的回鹘部族早已经知道李弘益的打算,提前暗中做好了准备。
李弘益至,各部原大小头领,如今的校尉、都尉等不得不前来,就在会上,那几名一直不服从李弘益指挥的回鹘头目被拿下,慕容阎昆带吐谷浑等骑兵踏营,杀散了这些人的亲信护卫军队。
然后李弘益以“屡不奉调令、怀贰心欲行不轨”的罪名,处死了那几名头目,将其部众打散混编,分给了特耶乌等校尉一部分,其余的大约近三万部众,被强行迁往丰州。
其他回鹘头目可没有什么“兔死狐悲”的心思,欢天喜地地瓜分接收了新的成员。这也是李弘益一直以来加强与居延海回鹘人的经济联系,以贸易互通为手段,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回鹘人已经越来越把自己视为了大唐的一份子。
从居延海向东、凉州北部一直到丰州,是一大片的沙漠。李弘益联合回鹘各部骑兵,绕道北去,经草原,向阴山,直奔丰州。
所过之处,达靼部落纷纷逃避,两次大战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漠南草原,这些游牧部落都知道,河西军不好惹也是不能惹的。
虽然大唐如今实力大不如从前,对草原的影响力也远不如以前,但是威名犹存,李弘益以商队为指引,冒着寒风小雪,行八百余里,耗用了一个多月,总算是赶到了黄河西岸。
得到消息的天德军防御使李胜甲,亲自领兵西出百余里迎接。他实在没有想到,李弘益会这么快就带了一支回鹘人前来。
漠南烈烈寒风之中,李弘益嘴唇发干,双眼发红,毕竟带着几万人穿越大漠,而且是部族迁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他大笑着对李胜甲说:“这些回鹘部民,其中多有心念大唐的,其他人等,或与我等不同心,如何处置,就看李将军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