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情殇大明朝> 章节目录> 第200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200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荆山王,你不能杀我们,四品以上官员要三司会审才可定谳。”吏部右侍郎也算是够可以的,此时面对那明晃晃的刀剑还能说出话来。
见右侍郎这样叫喊,胡威心中都觉得好笑,感觉他完全就是一个傻子,“本王就让你们死的明白。”胡威走到驿站门口,望着那被胡小五他们已拖到空地上的二位侍郎,“你们二人是五王爷的余孽,对本王怀恨在心,此次借本王回藩地之机,意图勾结乡党谋杀本王,为你们那些叛逆者报仇。所不幸的是你们阴谋未能得成,反而被本王斩杀。这个奏折两天后可能就会出现在京师,你就等着抄家灭族吧。”
胡威说完这些不再理他们,就直接回后院去了。
胡威第二天起床后,发现胡小五他们把昨夜的一切痕迹都清理得干干净净,主要是怕吓着蒋莹莹和荆山二人,对玉竹和婉妁来说她们都是见过阵仗的。
杀了二个朝廷三品大员,胡威虽说不怕但也不能等闲视之,他们在保定府就多留了一日。胡威给户部、吏部、刑部各写了一份折子,说明了这二人是潜藏在户部和吏部的五王爷余孽,现已被自己惩罚;关键是同样这件事胡威还给嘉靖上了一份奏折。
胡威可以想象得到当三部收到自己的折子后会产生多大的波澜,这才是胡威斩杀那二人所要达到的目的,只怪他二人自己跳出来送死。
胡威做完这一切,让驿站主事派三百里快马送往京师。
胡威斩杀吏部右侍郎和户部左侍郎后,特别是他对此事的过度故意张扬,致使此事向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地传播开来。
京师与保定府两地相距并不远,即使胡威给皇上的奏折采用的三百里的快马传递,也只是比胡威给吏部、户部、刑部三部的折子快了半日而已。
嘉靖收到荆山王的奏折后,也只是草草地浏览了一下就丢到了一边,死这两个三品大员与能让荆山王平静地离开京师来比较,嘉靖更重视于后者,那潜在的威胁不是死几个大员可比的。更让嘉靖不愿也不能责难荆山王的是胡威说那二人是五王爷的余党。对于此事,嘉靖不管是真是假,一概相信且除之而后快。
嘉靖把荆山王的奏折置之高阁很明显是不想再管这事,让它平静地冷淡下去,给大家一个相互过得去的面子。
嘉靖可以对此事置之不理,是因为此事危及不到他的利益,再重新提拔二个人,说不定对他更忠心,更听话;由此说来连一个皮毛也没伤着,
而当吏部、户部、刑部三部收到荆山王的折子后,那反响却不是嘉靖那般的平静了……
最先收到折子的是户部,户部尚书拿着荆山王的折子刚开始还有些不明所以,因为他与荆山王之间还没有达到刚离开几日就写信的交情,他甚至有些怀疑这是一些好事之徒听说荆山王离开了京师,而冒荆山王之名到自己这来儿行招摇撞骗之术。
而当他打开折子后也仅仅只是看了数行,整个人都惊呆了,一个朝廷的三品大员就这么说杀就杀了,这那里还有王法可言。
气愤归气愤,但这事带来的余震还得尽快地解决掉,否则会影响到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左侍郎被按上了五王爷叛乱集团的余党,这个罪名可不是一般人能戴得起的,也不是谁想摘就能给他摘得掉的,“这天杀的荆山王。”户部尚书在心里骂着,即使胡威在几百里之外,他也不敢骂出声。
当户部尚书冷静下来后想想这事也觉得不应该呀,这左侍郎一向做人办事还是比较低调的,可这次为什么要去得罪荆山王呢?户部尚书有些想不透。他又反复地读了几遍荆山王的折子,但那折子的语言四平八稳,没有一点感情的色彩,就象是一个第三者在叙述一个与自己不相干的事情。终于还是让户部尚书从中品味出了一些不寻常的东西。那就是左侍郎是被吏部的右侍郎绑上了战车。“该死的东西,自己没脑子死也就死了,还要连累我们这些同僚。”户部尚书又开始骂自己的同僚。
骂归骂,事情还是得做。户部尚书想做的第一件是就是把左侍郎所有的东西清理一遍,寻找那些自己与左侍郎有牵扯的非公事的东西,以便杜绝左侍郎的事情被一些有心人操作后牵连到自己,特别是他经管的一些帐目一定要抹平,不能留下一丝的破绽,实在抹不平的帐目,也要把他做成孤案,不能牵扯上别的事情,当然责任要由左侍郎一个人来承担。因为死人是不会说话的,再说人已经死了,担一件事是担,担十件事也是担。这也算是左侍郎死后给同僚们做的最后一件好事吧。
正当户部尚书让自己几个死党,紧锣密鼓地做这些事的时候,吏部尚书也收到了户部尚书收到的同样内容的信。
吏部尚书看完荆山王送来的折子后并没有象户部尚书那般暴跳如雷,而是仍很平静地坐在那里,也没有去考虑那折子上所叙说的事情,死都已经死了,考虑这件事的本身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荆山王事情都已经做了,为什么还要写折子告诉自己呢?这不符合常规呀?通常杀了人之后,特别是这种先斩后奏的斩杀大员之事,不是首先瞒着相关的当事人悄悄地给皇上递奏折,造成既定事实后,让相关当事人无计可使,无法改变事件的走向才是上策吗,怎么这荆山王还主动告诉自己;当然荆山王肯定也把这事奏禀了皇上,可这事毕竟到目前为止也只是他荆山王一人在说,整个事情还没有定性,难道他荆山王就不怕自己和户部的人联合起来告他一状,把整 个事情翻过来,换成另一个说法?”
也许是职业的习惯,吏部尚书就这样一直坐在那思考着这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吏部尚书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不管是任何事,在他没有想明白之前他是绝对不会去做任何事情,因为他深知你做的事情越多,露出来的破绽也就会越多;而这些破绽将来就会成为别人手中的把柄,成为压死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