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唐宣宗(二)

作者:鄂北牧 | 发布时间 | 2017-11-14 | 字数:3227

就在政变的余波渐渐的消散之际,凤翔节度使崔珙奏携河西沙州国柱前来长安。身为枢密院枢密使的李众甫并没有为难崔珙奏,而是直接带着崔珙奏前往宫城觐见新皇,然而无官无职的国柱却不能面圣,无奈之下,国柱只得一人在枢密院等待崔珙奏面圣归来。

含元殿内,在听到了李众甫事先禀报之后,新皇李忱端坐在龙椅之上等待崔珙奏的到来。此时的李忱可谓是意气风发,尝到了权力所带来的滋润之后,李忱的脸色与眼神都开始散发出异样的光芒。崔珙奏来到殿内,刚一见到龙椅上的这位新皇,便急忙低下头,小跑着来到大殿中央,双膝扑通一声跪下,沉声喊道,

“微臣凤翔节度使崔珙奏叩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崔节帅从凤翔一路而来辛苦了,平身!”

“谢陛下!”

“崔节帅镇守凤翔十数年,劳苦功高,朕替凤翔军民感谢崔爱卿!”

“微臣不敢居功!”

“哈哈哈...,早就听说崔节帅快人快语,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知爱卿今日前来长安,所为何事?”

“回禀陛下,微臣今日前来一是为了祝贺陛下,而是有重要军情想要汇报!”

“哦?”

“陛下可听说沙州刺史张谦益、张义潮父子对朝廷的孤忠?”

听了这话,新皇李忱顿时来了兴趣,目光散发着精光,盯着崔珙奏问道,

“爱卿何出此言?”

“陛下,微臣得到密报,沙州刺史张义潮已经发动起义,如今沙州军民影随者不计其数,义军数量庞大,占据沙州负隅顽抗。今刺史张义潮已经通过微臣传来奏折,希望得到朝廷的支持,继而驱逐吐蕃军队收复河西,请陛下恩准!”

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人无不动容,其中也包括一同前来的枢密院枢密使李众甫。然而转念一想,李忱似乎意识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随即语气生硬的问道,

“崔爱卿所言是否有诈?”

“陛下何出此言?”

“朕听闻,当年穆宗皇帝在位时,曾令吏部任命张义潮为沙州刺史,可是这个张义潮不仅没有感念朝廷的恩德,反而在回到沙州不久便接受了吐蕃赞普朗达玛德敕封,担任吐蕃沙州刺史,真是罪大恶极。今日传来这等奏折,实在令朕难以置信!”

听了这话,崔珙奏意识到了这位新继位不久的皇帝所担心的,随即抽出了张义潮早已经拟好的奏折转递给李众甫。李众甫双手接过奏折走到了李忱的近前。这封奏折是张义潮通过国柱传达至凤翔,再由凤翔呈递至长安,历经千里之地,在奏折的后面,是张义潮精心准备的沙州城防图,有了这张图,也就意味着张义潮向长安方面表示了自己的忠心。

当李李忱一字一顿的读完了这封奏折之后,脸上的怒色终于有了舒缓的迹象,只见李忱的颤抖着双手站起身来,摊开了沙州城防图,低声说道,

“没想到我大唐还有如此忠烈之士,朕真实惭愧!”

“陛下,微臣听闻当年沙州刺史张义潮之所以答应了吐蕃的任命,一方面是碍于当时的起义时机不够成熟,另一方面是想借助吐蕃人的力量暗中发展沙州武装,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张义潮通过数十年的努力终于发展了沙州治安军及沙西、善县民团,为起义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起义虽然成功,可是沙州的形势并不乐观,沙州在嘉峪关以西地带俨然是一座古城,一旦吐蕃大军反攻,沙州危矣,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一番话让李忱感动不已,只见新皇将目光转向心腹李众甫,问道,

“枢密使,你认为该如何处理河西的局势?”

“陛下,老奴一介宦官,实在不宜过多的干预朝政,还请陛下不要为难老奴!”

“枢密使,你身为内外总联络,自然应该有所见解,实话实说,朕恕你无罪!”

“这?”

“嗯?”

“陛下,老奴斗胆,河西一事一直以来都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如今沙州刺史张义潮起义成功,无论如何都要给予支持,只是如此一来可能会得罪吐蕃,恐怕会得不偿失,还望陛下三思!”

听了这番话,李忱陷入到沉思。其实,对于河西一事,李忱早就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也想在继位不久就建立不世之功,怎奈朝廷集患已久,实在无力与吐蕃为敌。对于衰弱不堪的朝廷,李忱确实感到苦恼,他很想像他的父亲宪宗李纯那样决心收复河西,可是对于现状他也不能不顾忌。

望着新皇李忱犹豫的脸色,崔珙奏心急如焚,随即上前一步,朗声说道,

“陛下,微臣听说,回鹘对于河西一事态度明确,如今回鹘的左右威卫已经逼近西州,大有与吐蕃决战的态势,我们何不利用回鹘与吐蕃之间的矛盾,坐收渔翁之利,一方面可以消弱劲敌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可帮助沙州义军站稳脚跟,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赢得民心,一举两得,还望陛下三思!”

“崔爱卿,你有何具体计划?”

“回禀陛下,微臣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准备。外交上,谴责吐蕃的军事行动,并联络回鹘一起出兵;军事上,出动凤翔、朔方、河东三镇兵马沿三个方向出击凉州、吐谷浑,牵制河西吐蕃驻军间接支援沙州义军;政治上,朝廷承认对河西的统治权,任命起义军首领正式官职,扩大起义政治影响力!”

此话一出,李众甫不禁连连点头,对于崔珙奏的这番话,在场的其他人也都表示同意,毕竟收复河西这件大事绝非简单的军事行动。李忱扫视了一眼在场众人的表情,随即将目光落在了崔珙奏的身上,

“崔爱卿所言有理,传朕旨意,着吏部、礼部、兵部落实此事!”

“臣等遵旨!”

就这样,崔珙奏一番话总算触动了宣宗皇帝,最终决定解决河西之事。

对于河西的形势,李忱考虑最多的还是善后问题,打败吐蕃大军之后,河西能否完全掌握在李唐手中,迫于眼前利益,回鹘、阿拉伯会否再次入侵河西。想到了这里,李忱再次将目光转向崔珙奏,

“崔爱卿,河西的吐蕃军队泯灭人性人神共愤,今日被我大唐军队打败也在情理当中。朕还有疑问,不知回鹘、阿拉伯会否再次搅乱河西的局势?”

“陛下,回鹘世代蒙受我大唐的恩泽,表示世代效忠大唐。虽然回鹘曾经发生过多次叛乱,但最终都被顺利平定,回鹘国内的分裂派外逃,请陛下三思!”

“崔爱卿不可大意,大食国狼子野心,时刻盘踞葱岭一带伺机准备蚕食我河西领土!”

“陛下耳聪目明,微臣佩服。大食确实灭我大唐之心不死,然而吐蕃与其犬牙交错,恐怕一时半会儿并不能顺利越过葱岭进犯河西,还请陛下放心!只要朝廷任命一位精干的大将镇守河西,重建陇右道,相信可以抵挡大食的军事行动!”

“依你之言,朕该任命何人镇守陇右道?”

“陛下明鉴,沙州刺史张义潮精明能干,数十年来隐忍蛰伏终于带领沙州军民起义成功,足以看出此人非同凡人。微臣今日推荐张义潮,还请陛下恩准!”

“哈哈哈...,朕听闻你与张大人私交不错,曾在大漠之中智破巨匪,今日你推荐张义潮,朕可以理解!”

“百里奚曾经说过,举贤不避亲,荐能不避仇,微臣也想效仿先贤,望陛下恩准!”

“好,传朕旨意,任命张义潮为陇右道、河西道、甘南西道行军大总管,节制陇右、河西、甘南西诸州军政。沙州义军忠君爱国、弃暗投明,今更名为归义军,沙州刺史张义潮为归义军节度使,诸州军政官员尽皆归其任命指挥!”

此话一出,众人一片哗然,对于李忱的这个决定,众人很是不解,尤其是枢密院枢密使李众甫更是难以理解。只见李众甫躬身说道,

“陛下请三思,河西之事非同小可,张义潮一人恐怕难以节制,况且三道之内只有沙州一地在手,很难在河西、陇右、甘南形成一呼百应的趋势!”

一听说李众甫准备反对,崔珙奏赶紧抢着回道,

“枢密使大人多虑了,吐蕃大军失去了民心,在河西的失败是迟早的。今日朝廷派出大军进入凉州,逼迫吐蕃军队退出河西,一旦吐蕃大军退出河西,那么原来的河西旧地就再次回到朝廷的手中。至于起义的政治影响力,相信会在不久的将来影响整个河西地区!”

“不错,朕同意崔节帅的看法,枢密使就不要担心了!”

“陛下,老奴认为,归义军新建立,诸多军务需要朝廷来配合。按照内地各镇的建制,枢密院需要排出特使监督指导归义军的建设,这是程序上的问题,不可随意减少!”

“嗯,枢密使言之有理,你以为该派出何人前往沙州?”

“这?”

“莫非枢密使不敢前往那偏远的沙州?”

“陛下此言,实在令老奴有些汗颜!”

“哈哈哈...,监军一职在任何一军中都必不可少,负责军队与朝廷的联系,这是朝廷向来的条例,不能疏忽!”

“既然陛下如此信任老奴,那老奴就只好从命,前往沙州协助归义军!”

“好,朕恩准了!”

就这样,在李忱的激将之下,新任枢密使李众甫答应前往沙州。那么,在这位皇帝心腹到来之后,沙州又将走向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