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归义大唐> 章节目录> 第六十二章 请求会面

选择阅读主题:

第六十二章 请求会面

作者:昭阳大渊献 | 发布时间 | 2017-11-02 | 字数:3038

颇超乞光也够狠,李弘益一来信,他略一盘算,舍了洞庭山的牧场,带着全族三千余人,一起往福禄县而来。

李弘益接收颇超部,也是为了稀释一下玉门军骑兵中回鹘人的比例,颇超乞光敢带全族投靠,说明他对自己有信心,当下也不含糊,全数收纳了。

至于那些颇超部的族人,便安排在军营附近,他们可以干的事情太多了。比如军营士兵衣物清洗、帮厨、运送物资等,很轻松地把这一批老少妇女安排妥当。

李弘益安排颇超乞光分管两个骑兵都四百人,他倒没什么意见,因为李弘益将党项和回鹘骑兵全部打乱,重新整编了一番。

张承奉倒也干脆,目前归义军的其他六支军队各有驻守,显然攻略甘州的任务就只能交给李弘益了。他特批了一支工匠前来随军,李弘益可以组建一支服务于玉门军的衣甲、兵器作坊队伍。

又从肃州就近发了一批布匹和铁矿来,叫李弘益自己制作甲具、武器等。布匹给新增的两千人做袄还可以,唐制“将军批袍,军士用袄”,这是基本的军队制服。

至于甲具,谢重节那里送来了皮甲一千件,铠甲二百,便再也没有多的了。好在李弘益的建军思想,刀盾手着铠甲,弓弩手着皮甲,以轻骑兵为主,暂时也只能用皮甲了。

阿多和佛奴迅速地在福禄县寻了块地,重建了玻璃作坊,开始没日没夜地生产,为李弘益和玉门军提供必要的资金;火药交给了道士何尚英,他很有炼丹天赋,对火药的几种主要原料比李弘益还要熟悉,虽然对于被强行扣留有些不爽的心思,他还是认真地带着一帮工匠们干活,毕竟李弘益的亲卫们时时刻刻都在盯着呢!

李保琮又多造了几十门虎蹲炮,然后按照李弘益的要求,研造更大的火炮。李景谅则不再专门管理火药作坊,而是居中协调,统一管理三个作坊,并向李弘益负责。

他的儿子李保玉跟在李弘益身边,代替了以前阿多的位置,成为李弘益的亲卫头目。

李弘益把玻璃和火炮作坊的一批工匠都留给了二哥李弘定,火药仍旧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生产的火药除了优先提供给自己的玉门军外,也向豆卢军等其他归义军的军队提供。

李景谅先前管理火药作坊,他悄悄地告诉李弘益,前后欲偷进火药作坊窃取机密被发现的有十多起,被抓了七八个人。这些人大多是死士,一被抓住立刻服毒自尽,只有一个被守卫们及时拦住。经过一个多月的审讯,大概是敦煌段家的人。

李弘益顿时皱起了眉头,段家是张淮鼎妻子、也就是他的舅妈的母家,如今只是个小世家,恐怕他们没有这个胆量,背后指使的另有其人。

李弘益叫李景谅不要声张,把这件事暂且忘了,又去各个作坊视察了一番,将保密制度制定得更加严格,同时增派守卫,严加看守,暗地里监视着所有涉及到技术核心的十几个人。

林大端也终于拿到了打造好的五十柄陌刀,随即兴奋地带着早就挑选好的陌刀手开始了训练。李弘益只给了他一都二百人的名额,他现在也不过挑选出了一百多一点的合适人选出来。

又从福禄县招了千余人,总算是把六千兵额给凑齐了。李弘益每天忙得脚不沾地,骑着马到处跑,累得一回家便倒在床上呼呼大睡,叫康妙妙心疼不已。

慕容阎昆得意洋洋地返回了,张承奉并没有为难他,很顺利地就接见了他,和颜悦色地谈了一阵,然后以吐谷浑军队为主,给了他祁连军的名号,兵额八千。

慕容阎昆成为祁连军都指挥使,那些吐谷浑各部头领则成了大小军官,他没有理由不高兴,归义军这条大腿可比龙家粗多了,他的前前前任可是被张太保打得四处逃窜呢。

张承奉等人也很高兴,归义军又多了一支军,顺带着把吐谷浑部也一并纳入治下,这可是开疆拓土的功劳啊!

慕容阎昆手下多余的兵力则被调往其他各军中,对此他没有什么意见,反倒是手下有些军官颇有怨言,被他狠狠骂了一顿。

他能够被推举为首领,除了自己部下人多之外,也是因为慕容阎昆比一般人看得更远一些。被归义军接纳,就说明吐谷浑真正成为了唐人,这可是大喜之事,再计较两三千的兵力,便显得太小气了。

张承奉给他的指示是配合李弘益,攻略甘州。慕容阎昆对李弘益自然是服气的,他一路上走过了玉门关,经过了各个已经或者正在修缮的城池,得知这都是因为李弘益发明了水泥和混凝土,他心中更加惊叹。

见到李弘益,慕容阎昆倒没有显露出骄傲的气势来,他官职与李弘益平级,兵力还多了两千,却仍旧如先前一般,殊无骄意。

一个小小的福禄县是养不起两支合计一万四千人的军队的,所以张承奉“贴心”地指派酒泉县为祁连军提供粮草等后勤物资。

李弘益恭喜了慕容阎昆一番,请他回去整顿军队,说不定很快便会有战事了。慕容阎昆可是一直眼红甘州回鹘王帐所在的删丹县,顿时抖擞了精神,辞别了李弘益,回福禄县南靠近祁连山的军营去了。

三月底,松孝德风尘仆仆地跟着一支东来的商队,回到了肃州。他将打探到的关于温末的信息详细地讲述了一遍。

与李弘益从书上看来的差不多,温末的确是由各族原吐蕃奴隶组成,不过到凉州之后,很快受到另外一股本地势力的侵蚀吞占,那就是当地的世家大族。

安史之乱后,陇右各地的世家大族纷纷组建了忠于自己的地方武装,同前来就食的温末势力打过数仗,最后双方妥协了。主要原因是各世家大族的利益寻求不一致,他们的共同目标只是自保,至于谁来做名义上的凉州统治者,跟他们没有太大关系,反正到最后做官用权的还是他们这帮人。

温末与其他小势力的区别在于,他们曾经被大唐遗弃过一次,如果不是自己站起来反抗,恐怕现在还在青藏高原当奴隶。因此他们对长安的态度很微妙,既派人前往朝贡,又不愿意接受大唐的册封。

温末有为数十个大小部落,不以族群区分,而是以当年起义的各路人马各自为主,但是又统一听从推选出来的部落首领的号令。

如今的温末首领名叫杜论悉加,三十来岁,很有威信。松孝德在凉州观察了近一个月,终于找到了他,并亮明了身份。

对于李弘益,他倒是略听说过,凉州作为长安出发往西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来往商队极多,玻璃镜子和水泥也传到了这里。

得知归义军如今已经拿下肃州,杜论悉加也并未惊讶,他们可是还记得当年张太保雄吞十一州的壮举,虽然后来衰落了,可毕竟是头病虎。

对于李弘益请求联手攻打甘州的提议,他不置可否。对于温末小势力来说,他们东临甘州,西接朔方节度使,也就是灵武节度使地界。北面与河西达靼相邻,南方则是占据了九州之地的河陇吐蕃。

温末与甘州回鹘一向相安无事,与灵武节度使也没有什么过节,主要的敌人还是南方的吐蕃,与北边的达靼人也为了牧场而发生过冲突。

在他内心里,是无意对甘州用兵的,作为当年被大唐抛弃的一群人的首领,他对长安很失望,所求的也只不过是安稳地自保而已。

松孝德求见了数次,终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他心里懊恼,李弘益派他来,是说明对他的信任,如果这件事都办不好,只怕脸面无光了。

哪知过了几日,杜论悉加居然把他请到了帐中,说两家可以联手,但是要李弘益亲自前来与他商谈。原来他偶然得知一个消息,李弘益在前年于居延海大战达靼人,杀了上万人,把达靼势力驱逐出了居延海。

那么两家就找到共同点了,温末受达靼骚扰,李弘益看起来对达靼的态度也不怎么样,倘若联手对付达靼人,也可保凉州一片安定了。

他询问起松孝德这事情来,松孝德一听,一顿吹嘘,只说李游击文武双全,英明神武,为了保护归附的瓜州回鹘,痛击达靼,原本还要越过峡口山,直入达靼腹地的,只是天气转凉,不得不退了回去。

杜论悉加确认了李弘益对达靼的态度,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写了封书信,请松孝德转交给李弘益,邀请他前来甘、凉交界的焉支山一见。

对于杜论悉加的这个要求,曹用行等人纷纷劝阻,只说不靠外人,玉门军一样能拿下甘州。

李弘益摇了摇头,无论如何,他都是要必须去见一见温末首领的。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势力,这才是正道,否则要他带着人马一路打向长安方向,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