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会稽山> 章节目录> 第九十九章 师旷的后人
第九十九章 师旷的后人
进入墨家村,并没有顺利的见到那位墨道子先生,反而要留他们七日,每日给他们讲述一个与墨家村有关的故事。
“那今天算是第一天吗?”
“恩,没错!”墨期望着西边太阳落下的余晖道:“现在太阳已经下山,天也快黑了,就由我带二位看看我墨家村的布局,介绍一下墨家村的人员。”
墨期站起身来向着村子里面走去,顾千玄拉着赵姝跟在他的后面。
墨家村坐落于一片枫叶林之中,现在是深秋,道路两旁却是芳草菲菲,各种奇花异草,彷如到了春季一般,争相斗艳,让人仿佛又来到了江南的水乡。
“好美丽的地方啊?”
这是赵姝到墨家村后发出的第一句感慨。
以她赵氏大小姐的身份,什么样的高楼大厦、琼楼玉宇没有见过,可仍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赵姝看来,这个村子的建造,既不同于一般豪门的恢弘,也不同于一般隐士的雅居,有点介于二者之间的味道。
墨期一边走一边说道:“这个村子的修建,甚至是一砖一瓦都耗费了父亲莫大的心血,就你们看见的这些花草,也全都是父亲配种出来的。父亲经常观察天象,所以村子里的道路、还有这些房屋的布局,都是父亲按照星象陈列而成,没有人带路的话,很有可能会迷失在其中,所以你们要紧跟着我。”
“墨兄乃是墨老先生的子嗣,深得墨道子先生的真传,想来也应该是学识渊博。”
仅仅这样的一个庄园,已经显现出了这位墨道子先生的与众不同之处,对于那位还未见面的墨道子,顾千玄是越来越好奇了。
“哎!”墨期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父亲对我期望颇深,一直想让我继承他的道统,可惜我生性愚钝,对于父亲的学问总是一知半解,老是学不会。记忆中,小的时候没有少挨父亲的打,现在都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了,却只能为村子做些跑跑腿的小工作,对于父亲的衣钵,我是终生没法得到传承了。”
沿着小道,把墨家村游走了大半,来到了墨家村的中央位置,墨家村大部分人的起居之地都在此处。这里的房子非常多,足足三十多间,足足有三人高,全部都是用枫叶木契合而成,呈星象排列,风格各异,错落有致。
“这些房子都是各自的主人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自己修筑出来,不光是外形,就是里面的布置、装修,也都是随着每个人不同的喜好而来。我的父亲经常告诉大家,衣食住行是人与禽兽不同,与生俱来的需求,所以对这些基本的东西,我墨家村人都有着异常的讲究。这些房间里面的布置,有的非常整洁,有的却邋遢异常,但是我父亲却从不干预,因为他始终觉得,每个人应该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在同一个墨家村内,保持着自己的特点,这是父亲始终坚持的,所以,现在没有房屋主人的邀请,我也没法带你们进入观看。”
墨期引着顾千玄来到了所有房屋的正中间,见到的是一座圆形的楼亭,足足有十余丈高,其他的房屋都如众星拱月般的簇拥在楼亭的周围,从高空俯视下来,此处正好呈八卦形排列。整座楼亭都是用特有的檀香木修筑的,喷上了鲜红的油漆,整体呈现暗红,在四周种了不少的奇花异草,各种香气交织在一块儿,混在空气中,沁人心脾。
如果这些房屋,确如墨期所言,全部是靠人工契合而成,那么这样的一座楼亭得花多少人力啊,不说别的,单单是这些檀香木都得花多少时间才能找全,就是一般的贵族,恐怕也得不到这般奢侈的享受。
靠近楼亭,发现楼亭的下方是一块巨石,楼亭就以此为地基而修筑起来,楼亭真实的高度应该只有四、五丈左右,只是再加上巨石,几乎延伸到了十丈之外,楼亭的大门是半圆形的双扇门,九级木板台阶连到地上。
“这座楼亭名为观星阁,是我墨家村最高的一栋建筑,也是我父亲的闭关之地,父亲常常在此处观察星象。”
跟着墨期,走上台阶,则是一圈圆形的回廊,“我没法带二位进去了,因为我父亲现在正在里面闭关,在他闭关期间,这座楼亭也会被封锁,就连我也没法进入。”
正在这时,在楼亭的另外一面,竟然传出了优美的琴音,音色柔和,甜美无比,赵姝心道:“在这种荒野之地,居然还有懂得操琴的雅士”。赵氏乃是晋国有名的望族,对于琴棋书画,赵姝自幼也是学过一些的,只不过可惜,对着琴棋书画所有的时间加在一块儿,绝对比不上她拿剑的时间,所以所学到的,均只是一点皮毛而已。
但是在赵姝所接触过的那些琴师中,无一不是当今的大家,甚至有一两个,还是曾经晋国琴圣师旷的隔代传人。所以赵姝虽然所学到的,可能连皮毛都不到,可是见识却绝对的是一流,听闻了一阵琴音,只觉得这音色飘飘渺渺的,彷如如仙境一般。点了点头,赵姝不住的称赞道:“这琴音是何人所奏,竟然比晋国的宫廷乐师所演奏的还要悦耳,真不知是何方高人雅士。”
墨期带着二人,顺着那道圆形回廊,绕道了楼亭的后方,此处原来是一个观景阳台,一个身穿着白衣的中年男子,端坐在轮椅之上,背向着三人,报着一张焦尾琴,正悠闲的奏乐。琴音顺着他的手指,一会儿高亢雄壮,气势豪迈无比,片刻之间又轻缓忧伤,直抵人心,紧接着又温和神伤,感叹世事无常。声到响时,却又不失和醇;琴到弱处,却又不失气势……
跟着琴音,赵姝突然间想到了一个人,公孙安,那人是现在赵氏,不,应该说是晋国最有名的琴师了,他便是曾经那个琴圣师旷的隔代传人了。此人所奏的,居然和公孙安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似乎比公孙安的更为美妙,还在晋国的时候,这首曲子,她经常听公孙安弹起。
顺着那白衣男子的琴音,赵姝在心中默念道:“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赵姝知道,这首名为《日月》的诗歌,讲的是受男子抛弃的妇女对自己不幸遭遇的哀叹,描述的是男子的无情,女子的多情。但是如果连曾经恩爱的夫妻都可以互相抛弃,更何况其他的人呢?那人的琴音似乎是在说自己的心事。
年少时的赵姝曾经问过公孙安,这首诗到底是什么意思,印象中公孙安只是无比神伤的说过一句话,“最难不过人心,世间最可怕不是正面的敌人,而是站在你旁边的朋友,世间的事已经如此艰难了,为何还要互相伤害……
那时的赵姝当然无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可是等到她理解了的时候,已经是遍体鳞伤了。
是啊!就连最恩爱的夫妻都可以互相抛弃!当年娘也一定听过这首曲子,只是不知娘在听这首曲子的时候,她想到了些什么呢?
一首琴音结束了,可是赵姝还在痴痴的回想。
墨期轻轻上前,靠近了那人道:“见过二叔。”
“墨期,你回来了,似乎你还带了其他人回来。”
“是,他们都是爹要见的客人。”
赵姝和顾千玄拱手行礼道:“在下赵姝、顾千玄,前来拜会墨老先生。”
那人转过头来,有些惊奇的说道:“你们是从中原来的。”
这时,顾千玄才注意到,原来这人是个瞎子,点了点头道:“我来自越国,曾经在中原待过一段时间,这位赵姑娘来自晋国的赵氏。”
墨期道,“这人是我的二叔,他名叫师庆。”
师庆微笑道:“说起来我也算是半个晋国人,我的先祖是曾经晋国国君晋平公的乐师——师旷。”
“居然是师旷的后人,难怪!”赵姝倒吸了一口凉气,自晋平公以后,师旷虽然还有传人在,但他的后人再也没有在中原出现过,想不到现在居然在这里见到了。
传说中的师旷是个盲人,但他的听觉敏锐,能用耳朵辨别一切,尤其是音律,有很强的辨音能力。音乐知识非常丰富,熟悉琴曲,并善用琴声表现自然界的音响,描绘飞鸟飞行的优美姿态和鸣叫。因为他专心音乐,所以能觉察出天气的变化,阴阳道德的消长,天时人事,吉凶变化,深得当时晋平公的信任,所以每次出征都得把师旷带到军队中,让他用音律辨别吉凶。
“师先生,我乃是晋国现任执政赵鞅的女儿,与你也算宗亲,你为什么会隐藏在这里。”
“哎!一言难尽。”师庆轻轻的拨弄着琴弦,道:“受墨老头所托,我在这儿,给你讲个我的故事,也算是这个墨家村的故事。”
顾千玄回头看了看墨期,道:“这便是你们的第一个故事!”
墨期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