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隋朝风云> 章节目录> 第010章 国丈辅政

选择阅读主题:

第010章 国丈辅政

作者:汴梁杨精 | 发布时间 | 2017-10-13 | 字数:3949

五月甲午(九日)夜,宣帝宇文赟备天子法驾,外出巡幸天兴宫。次日,宣帝突然病笃,不得不仓促还宫,下诏令幼帝宇文阐入宿于露门学,诏隋国公普六茹坚入宫侍疾。八十二岁的太医下大夫姚僧垣,亦随侍宣帝左右。

那姚僧垣,字法卫,自幼好学,博览文史。年二十四即传家业,成为著名医师,曾担任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宫廷御医。江陵之战后,被西魏军人俘获,侍奉过晋国公宇文护、燕国公于谨,后被北周朝廷招募,又先后侍奉周武帝、宣帝父子二人。

建德四年(575年),周武帝亲戎东讨齐国,至河阴遇疾。口不能言;眼睑下垂覆盖双目,不能观瞻;一足短缩,又不得前行。

姚僧垣进言道:“陛下诸藏俱病,不可并治,军中之要,莫先于语。我先替陛下治疗口疾,若陛下应允,可点头示意。”

见武帝点头答应,姚僧垣开处方进药,武帝遂得言。接着又治双目,目疾不久便得以治愈。最后治足,足疾亦痊愈。

宣政元年(578年)五月,武帝行幸云阳宫,卧病不起,诏姚僧垣赴云阳宫诊病。内史中大夫柳昂私下问姚僧垣:“陛下近日食量甚少,脉候如何?”

“若平民如此,可万无一全。天子上应天心,或当非愚所及。” 姚僧垣叹息道。未久,武帝果然驾崩。

宣帝宇文赟为太子时,时常心痛难耐,苦不堪言。乃令姚僧垣治之,其疾即愈,宇文赟甚悦。宣帝即位后,恩礼弥隆。

一日,宣帝问姚僧垣:“朕曾听闻先帝呼公为姚公,可有此事?”

“臣承蒙先帝恩宠,实如陛下所言。”须发花白的姚僧垣毕恭毕敬地回答道。

“此是尊重年高者之辞,非贵爵之号。朕当为公建国开家,为子孙永业。”于是封姚僧垣为长寿县公,邑一千户。册命之日,又赐以金带及衣物等。

话说大象二年五月乙未,宣帝病重,普六茹坚和姚僧垣侍奉在侧。宣帝指着姚僧垣,气若游丝地说道:“朕今日性命,唯有委任姚卿矣!”

但是,姚僧垣心知宣帝诊候危急,必不能救活,纵使华佗在世、扁鹊重生也无济于事,就跪下磕头道:“臣蒙受皇恩浩荡,思在效力。但恐生性平庸、见识短浅、力不能及,怎敢不尽心尽力?”宣帝此时已经难以开口讲话,只能吃力地点了点头。

后来,隋文帝称帝,姚僧垣进爵北绛郡公。开皇三年(583年)卒,时年八十五。姚僧垣医术高妙,为当世所推。前后效验,不可胜记。声誉远闻,达诸蕃外域。一生治验不可胜记。著有《集验方》十二卷、《行记》三卷行于世。

史臣曰:(姚僧垣)享眉寿,縻好爵。老子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于是信矣!

大象二年五月甲辰(十九日),夜黑如墨,正南方出现一颗巨大的流星,大如三斗之器,出太微端门,流入翼,瞬间划出青白色轨迹,光明照地,声若风吹幡旗。管理天文历法、观测天象的太史令将其记录下来,占卜出九个字:“有立王,若徙王。国失君。”

宣帝继位后,猜忌诸位叔父,各令出藩就国。五月丁未(二十二日),宣帝自知命不久矣,遂征召五位叔父,即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yōu)五王入朝,以匡扶幼帝。

五月己酉(二十四日),宣帝宇文赟垂危,弥留之际,召御正大夫刘昉,以及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入天德殿,以嘱托后事。然而宣帝面如枯槁,口不能言,见到两个亲信之臣来到病榻之前,只得用手指着年仅八岁的静帝宇文阐,表示二人今后须效忠幼主。俄而,宣帝驾崩于天德殿,时年二十二岁,谥曰宣皇帝。

史臣曰:(周宣帝)昏虐君临,奸回肆毒,善无小而必弃,恶无大而弗为。穷南山之简,未足书其过;尽东观之笔,不能记其罪。然犹获全首领,及子而亡,幸哉。

是日,周静帝宇文阐入居天台,废正阳宫,大赦天下。时静帝幼冲,未能亲理政事。

当时,有一人名叫刘昉,是宣帝时的宠臣,此人奸诈机巧,善于阿谀奉承。宣帝本就是顽劣之徒、荒唐天子,对刘昉格外亲近,出入宫廷,宠冠一时。

然而,见宣帝晏驾,刘昉欲为身后计,遂私下与内史上大夫、沛国公郑译密谋道:“天元皇帝新丧,幼主不堪负荷。若令赵王入宫辅政,追查起天元皇帝所做恶事,你我定脱不了干系。”

“隋国公乃普六茹皇后之父,众望所归,可引隋国公辅政,公以为如何?”郑译不慌不忙地说道。

“公此言甚合吾意!”刘昉与隋国公有私交,郑译与隋国公亦相交甚笃,二人自然是一拍即合。

于是,刘昉、郑译等人篡改宣帝遗诏,令隋国公普六茹坚入总朝政,辅佐少主。刘昉等人草诏署名,而后逼颜之仪共同署名。

颜之仪扫视一遍所谓的“遗诏”,就知此诏书并非先帝遗愿,遂拒而不从,并厉声向刘昉、郑译等人呵斥道:“主上升天,嗣主冲幼,宰相之任,宜在宗室英杰。方今宗室之内,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当寄以重任。公等备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欲以神器①授人!之仪有死而已,不能欺骗先帝!”刘昉等人知颜之仪不可屈服,于是代为署名。

颜之仪愤而离去,并与宦官何泉密谋,欲引大将军宇文仲辅政。那宇文仲闻讯来到静帝御座前,郑译获悉后,立刻率领邗(hán)国公杨雄及刘昉、皇甫绩(皇甫为复姓)、柳裘俱入。

宇文仲与颜之仪见郑译等人,愕然不已,有所顾虑,徘徊不前,欲出殿门,郑译当即下令逮捕宇文仲。

刘昉、郑译传召隋国公入宫辅政,隋国公将要入禁中,总朝政,深感前途未卜,吉凶难测,不敢贸然出府,遂对长子普六茹勇吩咐道:“睍地伐,你速召三叔入府,为父有要事相商。”普六茹勇领父命而去。

普六茹坚三弟普六茹瓒,字恒生,一名慧,为贵公子,美姿仪,好书爱士,甚有美名于当世,时人号曰“三郎”,以父军功封竟陵郡公,尚周武帝妹妹顺阳公主,武帝甚亲爱之。宣帝即位,迁吏部中大夫,加上仪同。

那普六茹瓒素来与长兄普六茹坚不和,闻召不从,竟对普六茹勇说道:“睍地伐,回去转告你父亲,做隋国公犹恐不能保全家人性命,为何要做灭族之事呢?”普六茹坚听到长子的传话,觉得三弟所言不无道理。

隋国公虽疑惧满腹,却依然硬着头皮进宫,从宫中永巷东门入,遇到北面而立的术士来和,普六茹坚如逢救星,急忙问道:“公素来神算,我是否有灾障?”

“公骨法气色相应,天命已有付属!”来和意味深长地说道,普六茹坚遂感心安,快步走到刘昉所处的宫殿之内。

刘昉等人劝说隋国公辅政,普六茹坚却再三辞让,称不敢当此重任。侍立在侧的柳裘,字茂和,见普六茹坚固让不许,犹豫不决,便进言道:“时不可再,机不可失,今事已然,宜早定大计。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如更迁延,恐贻后悔!”普六茹坚闻言不为所动,依旧沉默不语。

“公若为,当速为之。如不为,昉自为也!” 刘昉亦焦急万分,忍不住说道。

“那我就勉为其难,担此重任了!”普六茹坚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答应辅佐幼主,心中暗自琢磨道:“这刘昉何许人也,我再清楚不过了,若此人辅政,莫说天下人,自己都觉得意气难平。与其让给这等人,不如亲自辅政。况且,如果让赵王宇文招等宗室入朝摄政,自身处境将岌岌可危矣!”

那襄助隋国公入宫辅政的杨雄,初名杨惠,字威惠,美姿仪,有器度,雍容典雅,举止有度。乃北周大将军、傥城县公杨绍之子,赐姓叱吕引氏(此处为避免误解,不写赐姓),官至上柱国,封邗国公。

若说起他与普六茹坚的血缘关系,其共同祖先要追溯到普六茹坚的六世祖杨铉,杨铉的后世子孙有普六茹坚和杨雄,因辈分不同,普六茹坚认杨雄为族子。

杨雄见族父将执掌朝政,身边却无可用之人,当即找到李德林商议:“朝廷赐令隋国公总管文武之事,经国任重,非群才辅佐,无以克成大业。今欲与公共事,必不得辞!”

这李德林,字公辅,原为北齐大臣,累官通直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主管机密。周武帝克齐,德林从驾至长安,授内史上士。自此以后,诏诰格式,一以委之,常为皇帝起草诏令。大象初,赐爵成安县男。

李德林知悉北周朝野形势,听闻杨雄之言,大喜道:“德林虽凡庸,亦有微小诚意。若得提拔,必以死奉公!”

隋国公得知后大悦,当即召来李德林,私下问道:“郑译、刘昉商议,欲授我为冢宰②,郑译自摄大司马,刘昉又求小冢宰,公意下如何?”

李德林正色答道:“公宜作大丞相,假黄钺(yuè)③,都督内外诸军事。不然,无以压众心!”隋国公遂依此言。

接着,普六茹坚向颜之仪索取皇帝符节、玉玺,颜之仪神色严厉地问道:“此乃天子之物,自有其主,隋国公何故索之?”

普六茹坚大怒,命推出去斩首,然而顾虑到颜之仪颇有民望,遂下令赦免死罪,外放贬为西疆郡守。

史臣曰:颜之仪风烈懔然,正辞以明节,崎岖雷电之下,仅而获济。

翌日,五月庚戌。当时群情不一,隋国公安置司武上士卢贲于左右。将至东宫,百官皆不知所从。普六茹坚悄悄令卢贲部署人手,并对公卿百官说道:“欲求富贵者宜相随。”

百官议论纷纷,有人欲离去,有人踌躇不前。正在此时,卢贲率兵而至,皆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众人见状大惧,不敢轻易妄动。

普六茹坚振臂一呼,率领百官出崇阳门,行至东宫,卫士们拒守不让进入,卢贲晓谕他们,仍不放行。卢贲怒发冲冠,嗔目叱之,卫士们吓得连连退却,普六茹坚这才率诸臣进入东宫。

然后,李德林当着文武百官宣诏称:“大行皇帝遗诏:上天元上皇太后阿史那氏(武帝皇后)尊号为太皇太后,天元圣皇太后李氏(宣帝生母)为太帝太后,天元大皇后普六茹氏为皇太后,天大皇后朱氏为帝太后。天中大皇后陈氏、天右大皇后元氏、天左大皇后尉迟氏并出家为尼。

以隋国公普六茹坚为假黄钺、左大丞相,文武百官皆受左大丞相节度。以正阳宫为丞相府,以郑译为长史,刘昉为司马,具置属官。”

遗诏勒令宣帝陈皇后出家为尼,改名华光。元皇后出俗为尼,改名华胜。尉迟皇后出俗为尼,改名华首。

宣帝时,刑政苛酷,群心崩骇,莫有坚定之心志。至此,隋国公大崇惠政,行宽大之典,删略旧律,作《刑书要制》,既成上奏静帝,下诏颁行。其法令清简,隋国公又躬行节俭,天下之人无不欢欣雀跃,朝廷内外尽是赞美歌颂之声。

(注:①神器:帝王印玺,借指帝位、国家权力。

②冢宰:周官名,为六卿之首,亦称太宰。

③黄钺:以黄金为饰的斧,古代帝王所用,后世用为仪仗。假黄钺:以黄钺借给大臣,即代表皇帝行使征伐之意,魏、晋、南北朝地位最高的大臣出征时,常加此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