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寻卦> 章节目录> 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帝遗册

选择阅读主题:

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帝遗册

作者:方涵之 | 发布时间 | 2017-09-01 | 字数:3008

这天傍晚时分,还是在中山古街,步云青的那个小阁楼。

步云青与蒙媚都在,却没有其他人。

步云青见我来了,微笑着叫我坐,他与蒙媚之间的神情,以及看着我的眼神,挺自然的,好象前天的事从没发生过一样。

“雷兄弟,现在既然是一家人,有些涉及到我家里的事,也可以跟你明说了。你知道西安的卦气分布,也知道那龙气的去向,而且很坦诚地告诉我们,这样看来,其实是我有点不够大方了,请见谅!”他说话的语气很有诚意。

蒙媚今天的衣服有点叫人惊艳,复古紧身的薄衣服,色彩斑斓,看着象一只蝴蝶。

我忙道:“这没有什么,适逢盛会,希望跟着步兄和蒙媚姑娘去见识一下。”

步云青点头说:“这是修道之人,研习阴阳术之人都渴望一见的事,甚至希望得到些奇遇的机会,换了谁都会动心!这里面涉及到一些我家里的秘史,且跟你说说,让你明白。”

“这与茂陵被盗有关!”

下面是他说的话,以及后来我了解到的资料综合而成的。

——

史书记载,茂陵营建工程,前后延续53年。汉武帝刘彻在位时间很长,每年不断增添新的陪葬品,以致于到武帝驾崩前,墓内各种奇珍异宝等随葬器物之多,已无法容纳。令人遗憾的是,这座巨大的藏珍聚宝之地宫,却多次被盗。

据记载和猜测的,就有四次:

第一次被盗是在汉昭帝始元三年(前84年)。《汉武帝内传》说:“帝冢榟宫内有玉箱、玉仗,是西域康居国王所献,帝甚爱之。其后四年,有人于扶风刹中买得此二物。帝时左右侍人,有时此物是先帝所珍玩者。”

第二次发生在汉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汉武帝内传》说:“武帝生前地宫素藏之杂经三十卷,被河东功曹李友,入上党抱犊山采药,于崖石中得之,盛以金箱。书卷后题东观臣姓名,记书日月是武帝时。宣帝问武帝侍臣典书郎冉登,登说这是孝武皇帝殡殓时之物。”

《中国史简编》载:“第三次被盗是公元25年9月,赤眉军分为十三营,共三十万人,击败更始军,入长安后,因粮草、经费匮乏而大肆掳掠,他们出城整整用了两三个月时间,打开了茂陵羡门,成千上万起义军,搬去陵内陪葬品,几乎搬了几十天,但陵中之物仍未减半。”

据《中国帝王陵寝》载:“第四次被盗是唐僖宗三年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再次盗掘茂陵,使大量金银玉器散落于各地。”

——

步云青说:“《汉武帝内传》,是神怪小说,记载的两次盗墓行为,自不可信。而《中国史简编》和《中国帝王陵寝》,记载的两次,却是真实之事。我祖上是个道士,参与了其中一次盗墓,就是赤眉军那次!”

原来他是盗贼之后。

“我祖上在里面得到的,不是金银珠宝。”

“那是什么?”我不禁问。

“你也知道,汉初的治政方针是什么?”

“休养生息,无为而治。”这个我当然知道了,心中一动,马上道:

“难度你祖上在里面得到的是一些与道教有关的书册?!”这个可能性很大。

——

下面这些资料,是我后来查阅的。

西汉初年,推行黄老政治,主张“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刘邦采用黄老之术治国,与其重要谋臣张良、萧何、曹参、陈平、王陵等都爱黄老之术也有关系。《史记•陈丞相世家》说:“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史记•曹相国世家》说:“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本或无言字)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到了文景时期,文帝好黄老之学,继续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风俗通•正失》言:“文帝本好黄老之言,不甚好儒术,其治尚清净无为。”《史记•礼书》也说:“孝文好道家之学。”文帝的皇后窦太后就更甚,她做了23年皇后,16年皇太后,6年太皇太后。在这45年中,她极力推崇黄老之术,文帝和景帝都受到了她的影响。窦太后有个规定,就是自己的儿子和窦家的人只准读老子的《道德经》,不准读别的。她的孙子汉武帝即位后,要独尊儒术,重用董仲舒等儒生,窦太后为此大发雷霆,逼着汉武帝罢免了一些官员,汉武帝第一次独尊儒术的图谋就失败了。司马迁记载说:“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景帝)及太子(武帝)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史记•外戚世家》)。

别以为汉武帝独尊儒术就打压道家,其实他是一直追求长生不老,晚年更全身心投入到他原本就十分热衷的长生不老术上,并招揽大批方士,封泰山,禅梁父,往蓬莱,访崂山,祭天祀神,求仙问药,因此汉武帝后期长生术盛行,修仙延寿蔚然成风,因此还弄出了震惊世人的“巫蛊之乱”。

他陵墓中收藏着这样的典籍,一点也不奇怪。可以想象到的是,这些典籍的内容,一定是非同小可!

——

“汉武帝的陵墓里,藏有众多的道家典籍,当时赤眉军乱哄哄的抢着各种金银珠财宝,那些典籍散落一地,我祖上知道这些是宝贝,抢回其中一些,合在一起,称之为《武帝遗册》!”

步云青深吸一口气,继续说:“这《武帝遗册》内容中有一部分,就是专论西安风水格局的!我家世居此地,便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家族一直想破解这个风水格局,找到其中生旺与衰败的秘密!”

但一直以来,步家没能破解其中的秘密,正因为我了解西安卦气分布,以及龙气流转的情况,所以他对我才那样狂热,那么急不可待到与我接触,希望我能破解这西安几千年来的风水卦气之谜!蒙媚接受我,基本也是这个原因。

“自从茂陵被盗以后,估计原来的风水格局已有损坏,又至唐代黄巢起义军入长安,再对茂陵进行劫盗,五陵原风水格局又是一次大的损坏,自此以后,长安城不复以往生气!”步云青叹息道。

果然,自唐以后,西安便不再成为王朝首都。

明朝时,朱元璋曾想迁都西安,后来因故没有成事,这也是改变明朝历史的一次大事件。

——

明朝建国之后,朱元璋对于南京作为国都不甚满意,一直心怀迁都之意,他和太子朱标最钟意的迁都之选正是长安。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监察御史胡子祺上书,提到“据百二河山之险,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形胜所在,莫如关中”。朱元璋顿时心动,但不形言表。经过仔细考虑后,他派太子朱标巡视关中,并告谕天下:“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向命汝弟(指朱元璋第二子秦王)分封其地,已十余年,汝可一游,以省观风俗,慰劳秦民。”其实已经颇有迁都关中的打算。

太子朱标详细考察了西安和洛阳,比较两地地形,回来后向朱元璋献《陕西地图》。太子朱标个人也倾向于选择西安为国都,因为长安作为最为国人仰慕的汉唐国都,王者气派天下独步、无可匹敌。

然而世事难料,太子朱标返回南京后于第二年病逝,谥号“懿文太子”。

太子朱标壮年而逝,白发人送黑发人,年近七十的朱元璋受到很沉重的打击,再也没有精力和心情考虑迁都的事情了。

朱元璋在当年底亲自撰写的一篇《祀灶文》中,表达了万般无奈的心情:“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就绪。维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且兴废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一副听天由命的可怜相,听起来真是异常凄凉。

后来,据北平的燕王朱棣夺得了明朝帝位,迁都北平。

再后来,李治成据西安而成立的“大顺”政权,又灭了明朝,这真是一个很大的讽刺。

——

“这个长安,其实是真正的“汉都”!汉朝之都,汉人之都!”步云青的话,让我感到了震惊,同时有些沉重。

步云青的话还没完!

“这个被破坏的风水格局,却在前一段时间里,忽然被修复了!被一股强大无比的生气灌注进去,先于茂陵而入,继而流注全城,从此西安整个风水格局又活了起来!我一直没办法明白这是什么回事,待到雷兄弟说到卦气龙气的事,便对这些有了个很好的解释!”

是的,如果这些事联系起来,的确是可以令人想象很多。

蒙媚一直没有作声,但看她的神色也不象是专心聆听,不知道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