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但闻幽幽暗香来> 章节目录> 222.又来了个洋人

选择阅读主题:

222.又来了个洋人

作者:长弓照斜阳 | 发布时间 | 2017-08-20 | 字数:3088

大殿里,几位重臣对津门发生的事也感到焦头烂额。若是杀了大越的人,官府出面摆平即可。可如今死的是个洋人,这就没那么简单了。

新任大理寺卿王文通将一份洋人的报纸呈给中元:“圣上!此事一出,十里洋场舆论哗然。那些洋鬼子都等着朝廷早日给他们一个交代呢!”

中元拿过报纸看了看,面色沉重。陈继善在一旁察言观色,见皇帝脸色不好,担心夜长梦多,忙催促道:“皇上!此案案情尚未明朗。凶犯久留津门也不是办法。以臣之见,还是尽快派人前去津门府将案犯押回,再来细审。”

在群臣面前,陈继善不敢明目张胆地替儿子求情。他语气微弱,两次称呼陈晃为“案犯”时,声音都已走了调。

看着垂头丧气的陈继善,黄子辕心中暗喜。他万没想到,向来如日中天的陈老大人竟然会阴沟翻船。

出了这么个傻儿子,真是家门不幸啊!

鼻子轻轻哼了一声,黄子辕暗暗冷笑。

思忖片刻,中元点点头,对群臣道:“老大人言之有理!如今只有把陈晃带回京城,再做计较。”

言罢,他看了一眼王文通:“王爱卿,朕命你为钦差大臣,前去津门将人犯带回,顺便将津门府大小官员一并拿下带到刑部,并封禁洋人所有报馆。霍华德与你一同前往,留在津门与洋人周旋!”

“诺!”皇帝话音方落,霍华德便爽快地答应着。

什么?将津门府上下全都拿到刑部?还要与洋人周旋?莫非是要为陈晃翻案吗?

眼睛转了几下,黄子辕眉头一皱。

多少年了,自己就看这些姓陈的不顺眼。如今他们好不容易倒了霉,怎能就此含糊过去?自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给陈继善一党以沉重的打击。

家煌母子不受宠,与太子已然挣不到什么,若是再让陈继善这些人压在头顶,那我黄家这六百多年岂不是白混了?

打定主意,他抬眼看了看中元:“皇上!此事涉及到洋人,不可等闲视之。案犯是陈相的儿子,就算拿在三法司,恐怕也问不出个究竟!依臣愚见,还是请陈大人回避为好!”

“东平王所言极是!微臣以为,不仅陈相要回避,工部梁侍郎、霍华德还有遥嫔娘娘都不能干预此案!”一旁的周博也赞同黄子辕。

他二人言之凿凿,引得殿上其他人等也都随声附和。

原本有利的局面瞬间被打破。朝臣的请回之言让陈继善心慌不已。

“皇……皇上……”他看着龙椅上的中元,还想为自己争辩几句。

众臣的进言让中元也不好驳斥。他思虑再三:“众卿所言有理!只是若与洋人交涉,非霍华德不可。他本就是洋人,去津门善后再合适不过。若是另派他人,未免舍本逐末。”

皇帝的坚持让众人无话可说。中元见商议已定,忙吩咐有司各行其事。

刑部的一间偏房里,陈晃躺在硬邦邦的床板上,两眼直勾勾地望着屋顶。

虽说陈继善等人秉承皇帝旨意,回避此案,但他毕竟是皇帝的结拜兄弟,刑部与不敢冒然将他打入天牢,只是把他关在这间屋子里,每日饮食皆有专人来送,颇有些软禁的味道。

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陈晃竖起耳朵,听到那脚步声越来越近。他猛然坐起身,目光不安地看向门口。

一阵锁链碰撞的声音之后,门被轻轻推开。新任刑部尚书王之灿走了进来。他看了一眼桌子上的饭菜,不由眉头一皱。

自从被带到刑部,几天了,除了喝点水外,陈晃几乎不吃一点东西。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还未等问出案情,他便得活活饿死。王之灿心中惶恐。他知道陈晃的身份,若是在刑部死了,那自己辛辛苦苦熬到堂官的职位也就当到头了。仕途没了,命也难保。

怅然地端起饭碗,他走到陈晃面前:“小爷!您来这儿也有几天了,除了喝水,一点东西也不吃。照此下去,身子怎么经受得住?”

陈晃熬得两眼通红。他瞟了一眼王之灿手中的饭碗:“我要见皇上!”

王之灿叹了口气。自从被羁押到刑部,无论自己跟陈晃说什么,他都是这一句话——我要见皇上!

自己也想过把他直接交给皇帝御审了事,可刑部没问出一句话便把案犯推给皇帝,是不是显得自己太无能了呢?

王之灿忽然觉得,这刑部的差事远没有汴临府好干。他放下饭碗,又回到陈晃面前,几乎用哀求的语气问道:“津门的事,您能和我说说吗?”

窗外倏地传来了一阵乌鸦的叫声。陈晃深吸一口气,看着面前的王之灿,嘴角勾起一丝鄙夷的笑容。

霍华德不但从津门带回了不好的消息,还带回了另一个洋人。他是津门十里洋场推举出来进京请愿的代表,名字叫做柯士达。一进京城,霍华德把柯士达安排到馆驿,然后急匆匆地进宫复命。

津门的局面几近失控。王文通将案犯缉拿,顺便派人封了洋场里的几家报馆,并把津门府大小官吏一并带到刑部。这一举动大大激怒了洋人。他们不明白,为何秉公办案的津门知府会和杀人犯一样被抓走?为何要封禁报馆?有的人已经情绪失控,开始沿街打砸。由于津门府的衙役被遣散,无奈,水师衙门只得命水兵上岸,维持治安。

中元看罢霍华德呈上来的报告,心中大为不安。他忽然感到,这天下的事仿佛不是什么都可以自己做主的了。津门大小官吏都是自己的臣子。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自己抓谁杀谁,难道还要让洋人来说三道四么?

放下呈报,他面色难看。

“霍华德,你带回来的那个叫柯士达的洋人究竟都有什么要求?”

霍华德叹了口气。他深知大越与米利坚巨大而又不可调和的差异。皇帝的做法在他自己看来并无不妥,但在洋场里的那些人看来,这绝对是荒谬的、离谱的、不可理喻的。

“圣上!柯士达的要求无外乎三点。第一,尽早处决案犯,将案情公布于世;二,释放秉公执法的津门官员,朝廷不可因此事再处罚他们;三,解封津门的报馆;最后,赔偿被杀教习的家属,具体数目另行商议。”

中元心头一抖。后两条倒还好办,报馆甚至马上就可以解封,赔偿事宜更是不在话下,可释放津门府官员这就难了。堂堂大越皇帝,竟然不能处罚几个臣子,传扬出去还不得让人笑话?最难办的就是处决陈晃,这是万万不可能的。

自己之所以让王文通把他带回汴临,为的就是要保住他的性命。若他因为此事丧命,那自己还有何面目去见晓遥呢?

霍华德看出了皇帝心中的忧虑。陈晃也是自己的妻舅,于公于私他都和皇帝一样希望能保住陈晃一条命。好在事情还没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一切还都有挽回的余地。

“圣上!以微臣之见,先将报馆解封,以平众怒!至于余下条款,还要等三法司问明案情后再做计较!”

中元点点头,忙对霍华德道:“爱卿言之有理!如此,你便再辛苦一趟,重返津门十里洋场,务必对洋人好言相劝!”

霍华德欣然领命:“微臣前去津门自然尽心竭力,只是臣这一走,馆驿里的那个柯士达怎么办?看不到案犯被绳之以法,他是不会回去的。”

中元的心头犹如堵了一块大石头。他没想到这件事会这么难处理。大越没有类似洋人那种外交机构,原先与苗部和其他部落的来往全通过鸿胪寺。他看了一眼黄子辕:“黄爱卿,你兼理鸿胪寺,那个柯士达就教给你来应付吧!”

黄子辕心中老大不愿意。那洋人连霍华德都对付不了,自己又有什么本事能压得住他呢?

他暗自叫苦。可圣意难违,皇帝既然有命,自己不好推脱。领旨来到馆驿,眼前这个高大的身影让他感到眼晕。

“你就是柯士达?”

“我就是!敢问阁下是谁?”柯士达不卑不亢。

“我乃大越东平郡王、礼部尚书兼鸿胪寺卿!”

一大堆的官称让只会说一点点汉语的柯士达不知所云。他愣愣地看着面前的这个矮胖子,脸上看不出一丁点的友善。

黄子辕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不请自来地坐在椅子上,表情极为尴尬。

过了一会,柯士达开口问道:“阁下是来驱逐我的吗?”

见黄子辕不回答,他便露出决绝的神情:“如果你们的朝廷不惩治凶手的话,我是绝不会离开的!”

柯士达的话让黄子辕突然意识到,在某种程度上,自己和这个洋人是站在一起的。一个念头忽地在心中闪过。他的心狂跳了起来。

“本王愿意帮助你!”

柯士达一愣。他没想到黄子辕会说出这样一句话。

“阁下的意思是……要与我合作?”

黄子辕点点头,脸上蓦然出现阴森的笑容:“当然!不过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本王接下来告诉你的一切,你都要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