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苏俄春天
在二十世纪的共和国外交关系之中,有几大关系是不可缓和的死敌关系,诸如中英关系、中苏关系,中日关系,共和国与英国以及苏俄的外交关系从来都是死敌,并且一直都没有缓和过,虽然这其中有着一些曲折以及虚与委蛇,但实质上双方之间的领导从来都不认为对方会是自己的朋友。
当然,日本这个自明治维新之后一只趴在共和国身上吸血的死敌,此刻已经共和国踩在脚下成为了一条服从的猎犬,而日本人之前所吃进去现在也连本带利的全都吐了出来,甚至是连国家主权都被共和国所操控着,日本人连自己身为一个国家的基本军事权力都无法保障,甚至连天皇都惨死在自己家皇宫后院,被贪婪的国防军士兵扒成了几乎裸体。
而战后新成立的政府,好不容易拉起了四个师团的陆军准备用来镇压国内的叛乱势力,但还没能出发行动,四个师团就立刻一个不剩的,在统帅部的命令之下全被拉到了国外,为共和国....咳咳....为整个泛亚联合组织的利益而去抛头颅洒热血。
至于中英之间的死敌关系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之后就已经被决定了,英国人处心积虑的想要虚弱着共和国这个曾经威风赫赫的中央帝国,并且通过多次战争从虚弱的东方帝国身上摄取着养分,为这个古老国家不停的制造着伤疤,而崛起之后的共和国,自然而然就将其视为了死敌,并且还是无法挽回的死敌,因为这是由历史文化来决定了,双方不存在任何和解的余地。
最后的中苏关系,这就是处于最纯粹的地缘关系了,两个陆地大国并且紧紧相邻,双方拥有着长达数千公里的边境线,又同时拥有着自己的野心和霸权主义,这就等于一山待了二虎,纵然亚欧大陆在地球上看上去如此庞大,但却又显得太小,压根无法容下两个野心勃勃紧紧相邻的大国。
自一战爆发共和国处在同盟国阵营向协约国沙俄宣战开始,共和国便收回了曾经历代沙皇从中国夺去的土地,并且在一战时期还占领了很多原本属于沙皇时代占有的土地,诸如里海沿岸、半个哈萨克以及勒拿河以东西伯利亚平原和堪察加半岛。
苏俄成立之后,割去本国近四分之一领土,并且还收留了自己阶级敌人沙皇的共和国,顺其自然的就成为了苏俄人的死敌了。
双方在一战之后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里面,爆发了多次的局部战争以及边境战争,但苏俄人没能从钢铁般的国防军面前讨到任何好处,反而被国防军多次狠狠的教训,若不是一战之后共和国是个战败国,军事实力和军事行动权限严重受到了条约限制,恐怕在一九三零年之前,元首就会灭掉这个喜欢输出红色的邻居了。
中苏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紧张和曲折了,双方同样都受到西方势力的敌对和歧视,但却又不存在任何共同利益和沟通的可能性,这就使得英法美放下了心,他们生怕中苏之间会放下分歧,携手进攻欧洲,那样的情况就算是上帝出面也无法拯救西方了。
苏俄成立度过了艰难的建国初期之后,英法美就开始有意识的培植这个打手了,虽然明面上西方严格禁止与苏俄的贸易交流,并且对其进行严格的各方面制裁,但高层还是处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在苏俄人开展五年工业发展计划期间为其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帮助其建立起了一基础的工业体系,使其拥有了给共和国找麻烦的力量。
当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全球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之后,苏俄人更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处于体制上因素,苏俄人天生就免疫掉了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寒流,并且在经济危机期间大肆收购着各国过剩的工业物资和设备,甚至连共和国的财阀以及重工集团在苏俄人的真金白银面前忍不住卖出了许多被严禁出口的设备物资,诸如拖拉机流水化生产线、制铝厂线、轻型发动机厂线、濒临淘汰的钢铁工厂、各种落后机床。
这些东西在共和国国内都属于落后产能,只能够拆除报废作废铁处理或者折价出售给友好国家,但怪就只能怪苏俄人出的价钱太高了,没人能够忍得住,在那一时期,共和国几乎一手帮助苏俄人建立起了自己坦克工厂、飞机场、发动机生产线和钢铁冶炼厂,使得苏俄人的军工业得到一次飞越般的提升,虽然比起共和国庞大的军工体系来说不值一提,无论是从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比,但至少决绝了有无的问题,虽然装备质量很差,但也能让苏俄红军装备上本国自产的飞机坦克了。
其后,发现了苏俄人突然有了制造飞机坦克能力的国防军怒了,通过拆解苏军装备,国防军惊讶的发现,苏军坦克飞机的结构与零件与国内的工业生产标准如出一辙,很多设计风格甚至完全就是在抄袭国防军早期制式装备的设计风格,于是乎国防军就将事情捅到了元首那里,但最后却还是被实力雄厚的儒士贵族以及财阀集团联手压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直到,苏俄人在一九三五年的边境冲突战争中拿出了一款力压国防军所装备现役坦克的武器:T-34之后,那些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终于无法压制元首的暴怒了,暴怒的元首让这些领教到了一个国家缔造者的权威和不可挑衅,强势的元首轻轻松松就将那些自认为超然的贵族以及财团收拾的伤筋动骨,再也不敢私自向敌对国家出售敏感物资设备了。
自那之后,苏俄人就再也无法从共和国得到哪怕是一颗螺丝钉了,这也导致苏俄人十分后悔为什么想着出风头就贸然把T-34推了出来,随后苏俄领袖斯大林紧急派出特使访问北京,请求谅解,并且将所有部署在边境地区的T-34撤离,想要重新恢复与共和国那些集团财阀的秘密贸易关系,但却徒劳无功。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二战爆发,当二战爆发之后,苏俄人再次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宽松的国际关系、更多的战略选择让苏俄人感到了来自世界的满满善意。
苏俄人选择了与德国几乎一样的道路,可以说自德国退出轴心国重新中立之后,苏俄人就如同醍醐灌顶了一般,涣然大悟,原来还可以这么玩的,TMD德国佬真是聪明。
于是乎苏俄人也跟着同样与同盟国暂时说了拜拜,恢复了中立,当与德国这个好基友共同分享了波兰这块蛋糕之后,苏俄人彻底尝到了战争期间中立的甜头,谁都不敢来招惹他,即便心中无数次想要捏死他,但却又不得不忍着恨去讨好他。
这种让别人想打死我,却又不能打我,反而还得讨好我的感觉令苏俄人暗爽不已,但爽归爽,伟大的斯大林同志还是能够认清自己有几斤几两了,他再自大不会自大到认为自己可以挑战自己那个南方的强大邻居了,相反斯大林还频频派出特使访问共和国,提出要与共和国进行更多的交流。
在苏芬战争爆发之后,内心空前胀大苏俄人终于在坚韧的芬兰人面前碰了个头破血流,彻底认清了自己真实实力。
北欧,有一个国土面积近三分之一在北极圈内的国家,它的境内密林丛生,水流丰富,内河水域面积占到国土的10%以上,并且湖泊多达五万个以上,因而素有“千湖国”之称,这个国家就是芬兰。历史上,芬兰曾经先后被瑞典和沙皇俄国所吞并。1917年,芬兰脱离俄国,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然而,就在芬兰刚刚获得独立的20年后,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再次把芬兰拖进了灾难。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苏俄人从本身国家利益出发,决定营建“东方战线”,即通过取得德国同意的策略,企图达到将来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目的,这个战略目的主要出于防御德国人的威胁,与其在哈萨克—里海—高加索一线防御共和国南线战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于是乎苏俄人准备建立的这个“东方战线”,范围涉及到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和芬兰。
1939年9月17日,也就是在共和国注意力深陷于印度战场以及北非大会战时,苏军以波兰目前发生的战争对苏联安全造成了威胁为理由,越过苏波边境占领了维斯瓦河畔以东地区的波兰领土。与此同时,苏联为了封闭将来德军入侵的“波罗的海门户”,分别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缔结了《互助条约》,并将军队开进了这三个国家。
苏俄人计划于1940年前,将这三国全部划入自己的版图,至此完成了“东方战线”的重要环节。1939年9月25日,苏联外交部长邀请芬兰政府,派代表团到莫斯科谈判“以领土换安全”问题。9月28日,芬兰派出的谈判代表团抵达莫斯科。
毫无疑问,苏联政府的要求涉及到芬兰的主权问题。而在主权问题上,任何国家的政府都不敢有丝毫的含糊。同苏联相比,是弱国、小国的芬兰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开始同苏联进行艰辛的交涉谈判。
一九叁九年十月起,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开始跟芬兰谈判,要求芬兰割让列宁格勒以北及莫曼斯克以西的一些领土,并且将芬兰湾入口处的罕勾港(Hango)和芬兰湾内的一些小岛租借给苏联作为军事基地;苏联的交换条件是将东卡瑞立亚(EastKarelia)约四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交给芬兰作为补偿。苏联的条件看起来不算严苛,甚至芬兰得到的土地要比失去的多。但是实情并非如此,芬兰失去的土地都是比较肥沃的地区,苏联用来交换的土地除了一片密林和荒原外什麽都没有;另外波罗的海边上的叁小国虽然也接受苏联类似的要求以换取和平,但是不多久苏联支持下的共产党就夺取了政权,将原本独立的叁小国也纳入成为附庸。对这样的条件,芬兰人当然会犹豫。斯大林原来以为芬兰跟其他叁小国一样,只要声音大一点,吓一吓就会屈服了;想不到芬兰人不吃这一套。在恼怒之下,他提出更苛刻的条件,当然更没有结果。最后他决定要采取军事行动,给芬兰一个教训,
苏联政府“以领土换安全”的方案包含两个主要部分:一是“租”,即芬兰将汉科半岛租给苏联,为期30年(拿东北人一句话来形容这叫扯淡。);二是“换”,即苏联以列博拉和波罗斯湖地区的5523平方公里的领土,换芬兰的苏尔、塞伊朗卡里、拉凡、季乌林、比叶尔克诸岛全部,以及卡累利阿地峡、雷巴奇半岛和斯列德尼半岛各一部(一堆破荒地有毛用)。苏联政府这个被称为“以领土换安全”的要求,等于给芬兰政府提出了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
芬兰政府接到苏俄人的方案,并没有马上拒绝,总统卡扬德尔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曼纳海姆元帅(芬兰元帅称号的男爵)磋商后,指令芬兰代表团同意在芬兰湾的几个岛屿和卡累利阿边境问题上作出让步。但是拒绝将汉科半岛、雷巴奇半岛和卡累利阿地峡等地,租借或交换给苏联。
同时芬兰政府也紧急派出特使访问共和国、以及德国甚至还有同盟国其他国家,想要从中获得支持。
对此英法美保持沉默,此时他们已经无法将自己军事力量辐射到,此时的他们使尽了全力正在抵挡这共和国的赫赫兵锋,但却还是被共和国屡屡摁在地上摩擦,根本就没有余力再去帮助一个芬兰了,就算是有能力也充其量是给点物资装备意思意思一下,至于派遣军队,那就只能是呵呵了,他们可不想贸然恶化与苏俄人的关系。
与之相反的是,接到求援信息的共和国做出超出芬兰人预料的决定,元首对于芬兰人坚决与苏俄做战争准备的决心极为感兴趣,下令远在欧洲的安以之大使紧急赶赴芬兰,为芬兰人提供权限内所有能够力所能及的帮助。
1939年10月3日,苏联针对芬兰政府的提案声称,租借汉科半岛建立军事基地,是保障列宁格勒安全的“一个绝对必须的最低条件”。然而,芬兰政府出于本国的安全需要,坚决拒绝对苏联作出任何让步。10月13日,芬兰政府照会苏联政府,声明“不能同意外国在芬兰领土上驻扎军队,或以任何形式利用芬兰领土作为海军基地。这些行动与芬兰的主权及其国际地位和严格中立的态度是不相容的”。10月15日,芬兰谈判代表团离开莫斯科回国,苏芬谈判破裂(这是必然的,纵然共和国也在强烈谴责苏俄人也是无用)。
苏芬谈判破裂以后,两国边境气氛陡然紧张起来。于是苏俄人制造了所谓的“曼尼拉事件”,宣称芬兰军队炮击曼尼拉村造成苏联士兵的死亡,进而要求芬兰政府赔礼道歉,并将军队后撤20到25公里(就芬兰那几门连制退器都没有的破炮???)。
10月26日和28日,苏联政府两次照会芬兰政府宣布废除1932年《苏芬互不侵犯条约》。第二天,苏联宣布同芬兰断绝外交关系,并要求芬兰现政府辞职。同时,驻守在苏芬边界的苏军进入战争状态,两国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1939年10月30日,苏军越过苏芬边界,进入芬兰国境。芬兰总统卡扬德尔宣布苏芬两国进入战争状态,苏芬战争正式爆发。
芬军有坦克360辆(中德两国支援310辆),苏军有坦克2500辆;芬军有飞机602架(中德两国支援570架),苏军的飞机是1800架;芬军一个师的兵力是14500人,装备110挺机枪,苏军一个师是17500余人,装备206挺机枪。双方兵力对比显然是芬兰军队弱,苏联军队强。从作战地域来看,有两个特点:一是作战地域是寒冷的北极地带,二是地形复杂,多为丘陵地带、湖泊、沼泽 和崎岖山路,不利于大兵团作战。
11月1日,苏军第7集团军编成内7个师率先向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峡地区进攻。芬兰军队在卡累利阿地峡军区司令胡戈·厄斯特曼中将的指挥下,依托曼纳海姆防线顽强抗击。当苏军坦克进入厚厚积雪的地带时,进攻速度明显下降。芬军立即显示出他们善于在亚北极带作战的优势。厄斯特曼指挥芬军用野战火炮直接射击开进中的苏军坦克,而用滑雪部队从翼侧向苏军步兵射击。这一招十分奏效。到11月23日,防守卡累利阿地峡的芬军共击毁苏军坦克839辆。迫使该方向苏军停止进攻,重新调整部署。
苏军进攻的另一路由第8集团军实施,主要担负进攻芬兰苏奥湖和索尔塔瓦拉地区的任务。1939年12月1日,芬军将苏军第8集团军大部兵力分割包围在几个孤立的据点。被分割包围的苏军被迫构筑起以炮兵为中心的环形防御阵地,拼死抵抗,但由于后勤补给逐渐枯竭,陷于极为困难的境地。苏芬战争的第一阶段就此结束。
从力量对比上看,芬兰军队是处于明显不利的地位,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芬兰军队却取得了第一阶段作战的胜利。原因有两方面:从苏联这方面看,首先苏军进行的是一场不正义的战争。它师出无名,所以它的士气也很低落。第二,苏联的高层严重地低估了芬兰人民的抵抗意志,也低估了芬兰军队的作战能力。第三,苏军刚刚进行过一场政治大清洗,很多有实战经验的指挥官都被清洗掉了,新任的指挥员,有很多没有实战经验(除了唱国歌和枪毙嘛都不会),对在战场指挥是很不利的。从芬兰这方面看,首先,芬兰军队采取了一个适合他们的战略战术,充分地利用了曼纳海姆防线,充分利用了当地有利的地形和当地严寒的气象条件。他们既有大部队的依托工事进行的正面防御,也有小部队的袭扰、伏击等多种作战形式相结合,战术运用得非常灵活,给苏联军队以沉重的打击。
战争期间,安以之大使动员了超过三千人驻德集团军官兵赶赴芬兰为其提供帮助,从装甲兵、炮兵、飞行员、通讯兵、医疗兵全都有,甚至紧急时刻还从驻德集团军的仓库里面直接拉大炮、坦克往芬兰运。
这些举措给苏联人带来了巨大的麻烦,甚至让斯大林都开始迟疑进攻芬兰是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