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雪岩红梅> 章节目录> 第十一章 京都的消息

选择阅读主题:

第十一章 京都的消息

作者:雪如尘 | 发布时间 | 2017-04-17 | 字数:2303

“哦,晓翁你从何处听来的消息?”胡雪岩听到德馨这么说,吓了一跳。

在洋行贷款的时候,说好的是十五分的利息,但是报上户部的却是十八分。虽然只是假报了三分的利息,但是放在近两千万两的洋债之中,那便是一个巨大的数额,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要是处理不好,那就是掉脑袋的事情。

说小,从海关到厘金税收,从买官到军火买办,大清朝从上到下无一处干净的地方,只要是真下令严查,大清官员绝对邀落马一半以上。假报利息这事儿在大清朝并算不得设么要紧的事情。

说大,则是老佛爷最大。大清朝慈禧太后想要动谁,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即便是恭亲王都无可奈何,更何况是胡雪岩?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胡雪岩的第一反应就是慈禧太后可能真的不想归还洋人的贷款,从而想要把自己推出去让朝廷脱身。

看到处事向来淡定的胡雪岩突然一脸的担忧,德馨有些摸不准了。京都中的门路本身是他的一个秘密,但是此番能够升任,胡雪岩帮了大忙,他几乎没有费一丁点儿力气。于是他只是稍微一犹豫,便说道:“在京都之时我担任的是言官,跟于凌臣有些关系。”

因为于凌臣素来跟左宗棠不合,当初左宗棠为胡雪岩请赏的时候,于凌臣更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这事儿让大家都非常的不愉快。自己跟于凌臣有关系,说出来未免让胡雪岩有些猜疑,所以德馨在说的时候有些犹豫。

“于凌臣?”听到这个名字,胡雪岩对德馨所说的消息更信了几分。他深深锁住了没有,于凌臣贵为御史,进来又升任为协办大学士,官位极高,他听到的风吹草动定然不可能是空穴来风。

胡雪岩赶忙又问道:“于大人究竟怎么说的?”

德馨心里有些纳闷,不过就是一个奉旨钦差,虽然消息不怎么好,但是也算不上坏。朝廷派出来的钦差,无非就是到地方上来捞一把,捞一把便走,几乎是查不出什么事情的。当初小白菜与杨乃武一案疑窦重重,朝廷三委钦差都没有查出个所以然来,官官相护之腐深可见一斑。

德馨想着,不论是谁来查案,以胡雪岩的本事,随便打发点银子也就没事儿了,何至于如此大惊小怪呢?

不过看到胡雪岩不像是故弄玄虚,德馨也不好隐瞒,只是说道:“于大人跟我说朝廷委派刑部尚书文大人前来杭州督查借洋贷一事,让我这段时间与雪翁不要太过密切。”

听到刑部尚书文煜,胡雪岩的心立马送了不少。要是文煜来查案,那自然问题不会太大。

看到胡雪岩松了一口气,德馨不知道胡雪岩究竟是又想到了什么,只是他跟于凌臣关系密切,未免有些脚踏两只船的嫌隙,所以心里有些尴尬。

胡雪岩放下心来之后,再看了看德馨这样子,也明白了一些他的心思,便说道:“晓翁不必介意,我又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在京都多一个门路便多一份稳妥,这在谁都是无关紧要的。不过以后既然打算在浙江当官,我看还是靠着左大帅比较稳妥。现如今西征之后,左大帅的影响一时无二,晓翁你应该清楚。”

“明白明白,我会尽快和于凌臣撇清关系。”德馨如此说道。

胡雪岩听他这么说,也不再细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旁人说得再多也都有搔不着痛楚的嫌疑。胡雪岩只是关心这件事情的起因,若是这件事情是慈禧太后一时兴起便打算让人督查,那问题可就大了,说明慈禧太后真是打算拿自己当替罪羔羊,要是被人参奏还会好一点。于是他又问道:“晓翁,你可知道到底是谁参奏的我?”

“这个知道,上书的是住英大使馆特使曾继泽。”

“曾相的公子?”胡雪岩有些惊讶地问道。

“正是。”

“不应该呀,我跟他并无交集,为何他会跟我过不去呢?而且曾相现如今和左帅关系已经缓解,他不应该会这样做啊。”

“雪翁可能有所不知,那曾继泽是言官一流的人物,为人极有操守。听说是他在英国听到了英国商人谈论关于你的事情,一时气急,便直接上书了。”德馨说道。

“哦,既然是如此,那倒是有些道理。”

……

这件事情给正在给老母过寿的胡雪岩敲响了一记警钟,胡雪岩对京都官场虽然有所警觉,单页没有深究。一来是新疆那边又出了事情,左大帅又加急找他订购火药,说是要出兵伊犁,二来是文煜马上到杭州,自己要好好招待,三来是生丝生意也需要认真打点。这三样事情都不比做寿少花心思,胡雪岩忙前忙后,以至于对怀上孩子的翠环都不怎么太着意了。

只是胡老夫人过完生日之后,心情非常的好,又闻之胡府又添人丁,更是乐得陶陶,整日里拉着人往百狮楼去看望翠环,翠环享受着老夫人的关怀,也知道胡雪岩的忙碌,倒也没有什么怨恨。

……

新疆这边的事情,却的从西征刚刚结束从新说起。

当初收复新疆之后,左宗棠忙着为个军官请功便花去了一个月的时间。随后他便紧接着上书,建议把新疆设立为一个行省,好加强对新疆的管理,防止以后新疆再有反乱。

其实新疆早在汉代就已经隶属于中国,乾隆年间,准格尔叛乱,乾隆皇帝御驾亲征于公元一起六二年平定了叛乱。为了巩固在新疆的同治,朝廷在新疆地区实施了军府制,设立了总督伊犁等各处将军,统领新疆全境。伊犁总督之下,又设立乌鲁木齐都统以及新疆各城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兵大臣,分别驻在新疆各地,又根据当地部落的不同情况,区别管理——接近内地,汉人较多的地方实行郡县制;南北游牧地区较为偏远,则实行当地的扎萨克制,由清政府分封的王公贵族担任部落首领进行世袭统治;在较为富饶而少数民族较多的南疆地区,则沿用原来的伯克制,朝廷直接与各城管事接洽,而各城城主则分派不同人员管理不同民族。

起初军府制对稳定新疆很有作用,然则制度不统一究竟还是有问题,时间一长问题便凸显出来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治兵的官员多,而管理民事纠纷的官员少。无论是将军还是参赞、领兵大臣等等,都是统兵之官,而当地的政治事务则多交由当地人民自己管理。加上在新疆的清朝官员大多是一些不学无术的纨绔贵族,只知道要粮要饷,不知道为民解忧,直接让新疆人开始流传一句“不贪不沾,一年百万”的俗语。这就直接导致了新疆地区的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