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你可满意
公子商听完赢柱的话后没有回答而是转过身看了一眼身后的子楚。
子楚抬起头刚好看到公子商正在看自己,两人两眼相交四目相对。
子楚对公子商示好微微一笑,毕竟他们是亲兄弟不忍自相残杀,况且自己父王所说很对,现在自己力单势薄需要有人来帮助,吕不韦虽然有才,但是不能完全相信,如果能和公子商摒弃前嫌令其为我所用,不仅成我一大助力,还能帮我抑制吕不韦。知道此事子楚心中想的还是放公子商一马。
赢柱见公子商没有回复自己,心中料到自己的大儿子还在因太子之位而耿耿于怀,不禁暗自叹了一口气,埋怨自己太过天真,古往今来有几人能够真的将权力二字抛于脑后,更何况商儿和子楚正值壮年血气方刚又怎肯轻易放弃,如果此事不解决,我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赢柱在心中打定主意,一定将此事在自己去世之前解决圆满。
商儿,为父知道你还在为太子之位耿耿于怀不肯放下,但是此事乃是你祖父所做的决定,为父无法改变,而且为父相信你祖父的眼观,对于你,父王只能尽量的补偿,我已经决定封你为蜀王,而且子子孙孙世袭永为蜀地之王。
商儿,你可满意?赢柱问道。
子楚听到父王要封大哥为蜀王后感到大事不妙,秦国王位岂是蜀王可比的,父王此举之意虽是补偿,但是对大哥来说也相当于流放,如果大哥赴蜀将永无在回咸阳之日,而且还很有可能性命不保,因为任何一个君王都不会容忍对自己王位产生威胁之人存在,大哥聪慧之人一定能想到,所以他断然不会去做什么蜀王,反而会狗急跳墙拼死一搏的,父王你这是好心办坏事啊,子楚在心中暗暗埋怨。
子楚所料不错,公子商未等赢柱讲话说完便早已想到,此时他心中恼怒不已,如果不是时机未到,他早已隐忍不住发作了。
凭什么他比我更适合做秦国的王?而我却要去做什么狗屁蜀王,公子商对自己死去的祖父很是不满,说我不适合做秦国的王,我偏要做秦国的王,公子商心中发狠的说道。
父王,儿臣不明白为何十一弟适合做秦国的王,而我却要做蜀王,公子商强忍没有发作着问道。
他此言不仅想问个明白,更重要的是他要拖延时间,因为公子驷从灞西营调兵道秦王宫至少需要半个时辰,所以他要为老十争取时间。
赢柱早已料到他会有此一问,毕竟知子莫若父,对于自己这个大儿子很是了解。
商儿,你心胸狭窄又过于狠毒,虽然朝中很多人都称你为贤公子,但是这只不过是你收买人心的手段,你一旦登基为王将行事作风将完全改变,只怕到时我秦庭将大乱,从而会危及我秦国,甚至会有灭国之险,还有你胸无开疆扩土之志向,所以为父才让你去蜀地做蜀王偏安一隅,赢柱说道。
父王,所说儿臣不敢苟同,儿臣如此做自有道理,如果父王如此认为,儿臣无话可说,公子商并没有为自己辩解。
父王还有说老十一为何能取代大哥做太子?其他人见气氛尴尬立即插话问道。
赢柱看了一眼子楚说道:子楚很早就被当做质子送到赵国,这一点他与你们的祖父一样,想当初你们的祖父前往燕国之前乃是一个娇生惯养的王室子弟,经过在燕国的历练得到很大的成长,然后又在你们太奶奶的辅助下终究成为一代雄主。
祖父何人?老十一又是何人?怎能相提并论?赢柱话音刚落立即有人反驳。
子楚在赵国所作所为,不仅是我就连你们的祖父都对他赞赏有加,其他的不说,但从他孤身一人逃回秦国就可见一斑,回国之后又凭借一人之力将自己推向秦国以及其它六国,使天下之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你们几人之中又有何人可比?赢柱对子楚夸赞道。
老十一不顾秦赵两国邦交私自逃回秦国,不但破坏秦赵结盟,而且使我秦国失信于其它六国,从而令我秦国陷入孤立之境,又怎配为秦人?又如何为秦王?而且老十一竟然不顾妻儿的安危独自一人秦国,又怎配为人夫?又怎配为人父?如今父王将王位传给此种人,儿臣为父王哀,儿臣为秦国哀,赢柱还未说完便有人反驳。
糊涂,秦赵乃不共生之国,长平之战我秦人屠尽赵国男丁,此等血海深仇就算你忘,赵王,赵人是万万不会忘记的,一旦有机会赵军就会兵发函谷直捣咸阳,韩魏燕齐五国哪一个不与我秦国有血海深仇,你竟然还想与他们结为盟友友好往来,你的话如果被你的历代祖先听到,他们岂不是要从地下跳出来,大骂我无能竟然将秦国子孙教导成如此模样,赢柱越说越激动整个人咳嗽不已,几乎就要过去。
公子商见此情景立即让人拿水过来。
子楚也起身走到赢柱身前,伸出手拍打抚摸赢柱的后背和前胸。
公子商将水从侍女手中接过,用勺子盛了一勺喂进赢柱嘴中。
赢柱在子楚和公子商的照顾下慢慢的缓过劲来。
父王息怒,儿臣该死,刚才之人见自己父王因自己胡言乱语被气的病发很是害怕一个劲的跪地请罪。
起来吧,此事不该怪罪于你,都是为父的错,是为父平常对你们不够关心,所以才导致你们兄弟几人如此。赢柱自责道。
父王,公子商和子楚以及其他人全部跪倒在地大声喊道。
你们兄弟之人就只有子楚能继承我大秦人的志向,我大秦自孝公起便以兵出函谷为己任,孝公因大限已到不能兵发山东,而羞愧吐血而亡,你们的曾祖父惠文王因日思夜想兵出函谷,而疯癫,武王因夺九鼎而死,你们的祖父因六国联合伐秦,而夜不能寐日不能食最后忧愁成疾,如今我有儿子数十人却只有子楚能继承祖先遗志,王位不传于他又传于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