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阴谋
距荆州城几百里外,黄州。黄州乃湖广重镇,其地域与京师所在的南京省接壤。
天色还蒙蒙亮,整座黄州城池还一片沉静的时候,一批人骑着骏马,停在黄州城外。
城门还未开,守城的士兵回神,他们看着城下的人,刚想训几句话,可等看清城下人的衣着,不禁脸色大变。
城下骑马者,约莫三十来人。为首者身穿白锦绦丝长袍,头顶黑色紫金冠,而腰间束着暗灰色绶带,绶带上绕着一圈金纹。
而他身后的下属,衣着与他几近无异。只是他们身穿紫色袍,腰间一律是黑色绶带。
“快开城门。”站在城楼上的士兵,跑到城墙的另一边,向着城下的士兵大声呼喊:“刘都督已到。”
城下的士兵不敢怠慢,他们全部行动起来。八个人,或拔插销,或拉门环,一会儿功夫就开启了城门。
城门已开,刘瑾举起长鞭,对着马屁股一拍,而后领着一班人马直向城内冲去。
此时街道上没多少路人,一溜烟的功夫,他们就来到了黄州的知府衙门前。
黄州知府衙门,大门倒也气派轩昂。正门梯级下,两边各有一座石狮,石狮双目圆睁,而大门上方是红色的琉璃瓦。
拉紧马缰绳,刘瑾抬头,看了眼大门上方,写有“黄州府署”的匾额,下意识询问起来:“黄州知府是?”
“禀告都督,黄州由江一纯江知府管辖。”而他身边的锦衣卫恭敬地回答。
江一纯?刘瑾觉得这个名字怎么有点陌生,似乎是第一次听。
“江一纯是前不久调任的,所以。”
哦,原来如此。明白了缘由,刘瑾脸色稍稍有点不自在。
和这个江一纯,他还没打过交道,这几天住在这里办事,必定多有不便。
就在他心中暗暗琢磨的时候,他身边的锦衣卫却突然叫了一声:“都督,信鸽。”
刘瑾回神,果然看到低空飞过一只信鸽。他打起口哨,低低嘘了几声,信鸽掉头,就向他这边转来。
看来,果然是崔成秀那边的消息。
将短笺从信鸽的腿上竹筒内抽出后,粗略读了一遍,他却大惊失色。
按照短笺上的内容报告,西厂副都督崔成秀身受重伤,此时还在派医急救。而锦衣卫副指挥使杨素的情况似乎更糟,身上多处剑伤,失血甚多。
看完短笺内容,刘瑾不禁大惊失色。
半月前,他们得到小道消息,唐山派的余孽陆秦桥将由荆州,先转汉阳,而后由山间小道进入南京,直抵京师应天。
经他和崔成秀商议后,锦衣卫沿途部署埋伏,务必要捉拿“乱党”。而制定的计划,则是由崔成秀与锦衣卫正、负指挥使张末、杨素先行,他则随后,来黄州掌控全局。
可是,没想到陆秦桥竟然结识新搭档,两个人连克崔成秀与杨素,还斩杀了锦衣卫的不少人马。
这可真是奇耻大辱。
越想越气愤,刘瑾将手里的短笺撕成碎片,他张嘴,下达指令:“按兵不动,速回......”
他刚想说速回黄州汇合,可是说到一半,眸色间微微闪动,似乎又想起点什么。
按照短笺上的报告,崔成秀与陆秦桥是在荆州到汉阳之间的群山僻壤中短兵相接,而他的身边只有一名陌生男子,那说明陆秦桥一定将家眷安排在了哪里。
想到这一点,刘瑾大喜,他改了主意:“派人护送崔都督与杨素回黄州养伤,尔率人马,前往荆州,务必严格搜查沿路村庄。还有切记,乔装打扮。”
嘱咐完毕,他身后的锦衣卫已经写好回信内容。刘瑾接过纸条,细细读了一遍,而后命人将纸条封好。
看着信鸽飞起回程,刘瑾欲待转身离去,没想到眼前的黄州府署的大门突然打开。
门内走出一位中年男子,男子脸庞微胖,下巴处须着微长的胡髭,而眉目间,倒还有一股震慑的神采。
看他的衣着,身着蓝色蟒袍,袍摆前绣着四爪八蟒,而头顶着乌黑的纱帽,纱帽冠沿,绣着一圈浅灰色丝线。
男子出了大门,没敢迟疑,提着衣摆急急走到刘瑾面前跪倒:“都督赎罪,黄州知府江一纯率各属官迎都督。”
他的身后,大大小小的官员,跌跌撞撞地,蜂拥而至奔到江一纯身后,大家齐齐跪了下来。
刘瑾冷笑一声,他象征地下了马,走到江知府眼前:“你们的消息倒是挺快的。”
“不敢不敢,”江一纯额上冒出了几滴冷汗:“本以为都督昨晚就到,我便率一州官员在城门前守候,只是都督昨天未至,才擅作主张,打算休息一晚,今日再......”
江一纯的确有点惶恐不安,按照探马前几日的消息,说是刘瑾近几日才到,没想到今早就突然来了,幸好昨晚他将州内主要官员集在府内,否则。
“起来吧。”刘瑾转身,语气还是冷冷地:“咱家有事,先行一步......对了,将行宫打扫干净。”
行宫?江一纯有点惶惑,难道皇上近期会移驾黄州游玩?
“都督,是否圣上几日后就来黄州?”江一纯惴惴不安,试探性地问道。
“你收拾整齐了就好,其他的不是你该关心的。”刘瑾生了气,斜瞥了一眼黄州知府。
而后他跨身上马,长鞭下,骏马疾驶。一群人扬长而去。
离开黄州知府衙门,刘瑾领着身后的人马便向城中的几条大道驶去。
黄州城,宋神宗时苏轼被贬于此,在赤壁留下了千古留名的前后赤壁赋,而后还有词作多首。
因着千古名作的流传,苏轼死后,其名渐盛,而黄州也成了一座文化底蕴浓厚的城市。
在黄州城内,撇开歌馆酒肆,还有不少文化茶馆,茶馆内大都聚集着风流才子,大家品茶闲谈,畅饮对歌,好不逍遥自在。
对这样的地方,刘瑾十分感兴趣。
他寻找文化茶馆,并不是为了吟诗作赋。他知道,在这种地方,经常有自命不凡的“名士”,他们畅谈国家政治,评点社会时事。
如若运气好,恰好碰到一位,那他刘瑾得来个杀一儆百,整肃整肃黄州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