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雪岩红梅> 章节目录> 第二十三章 三计以截
第二十三章 三计以截
太平军平定之后,陕西甘肃一带又有捻军作战。朝廷便派曾国藩前往陕甘任总督,实则是让他尽快平定捻匪。然而捻军在太平军作乱期间不断地发展壮大,到如今正是势头最旺的时候,作战速度极快,转移阵地也极为迅速。一来曾国已经年迈,无法亲临战场只会作战。二来湘军早在年前就已经被裁撤,现如今曾国藩所率领的部队大都是李鸿章治下的淮军,易帅之军吗,战斗力也大打折扣。三来面对捻军的积极态势,曾国藩和李鸿章提出了消极的“以河圈地”的战法,主张以有定之兵制五定之敌,却大大违背了因地制宜的作战原则。因此三点,曾国藩剿匪一年仍无见效,反倒有不少捻匪连带着把李鸿章也记恨上,直接窜到了河南河北,开始扰乱李鸿章的老家的治安。
李鸿章虽然在京城已经有一定的势力,这几年也一直想着尽早摸清朝中的政治势力,但是这一年也仅仅来得及去京城觐见两次。其中一次还被左宗棠的一封奏折给扰得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曾国藩是他的授业恩师,也是因为曾国藩,李鸿章才能够一路青云直上,所以李鸿章对平捻一事极为上心。
此时他正在军长中看着地图研究怎么剿灭他治所内的捻匪,以及以后如何能够帮助曾国藩,突然听到外面有人报到:“武安知府刘长平请见!”
“不见!”李鸿章大手一挥直接说道。
李鸿章热衷于官场勾营,是一个比左宗棠上路许多的“传统”官员,个地方官也尽可能有机会就来巴结。李鸿章此时治理匪患没有成功,圣旨已经下了两道催促,所以他没有心情跟这些地方官员套近乎。今天早上已经有三个地方官员吃了他的闭门羹。
“布政使盛大人求见!”李鸿章还锁着眉头,外面突然喊道。他身边的参将闻言说道:“你小子没有电眼力劲吗?大人今天谁都不想见。”
李鸿章抬起头:“嗯?”
他的参将赶忙退了下去。
李鸿章虽然故作惊诧,却也没有生气,而是说道:“盛宣怀无论如何是要见一见的。他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那参将赶紧低头:“是!”
盛宣怀手里拿着一个折子,慢慢踱步走了进来,一见到李鸿章,赶忙下跪。
李鸿章赶忙快步赶了过去,说道:“盛大人快快免礼!”
盛怀轩却不敢顺势站起来,依旧老老实实撒袖托地行礼。行礼之后李鸿章把他拉到座位上,问道:“盛大人这次来是有什么事情要说?”
盛怀轩倒也利索,说道:“下官此次前来,是和大人商议左宗棠大人上议兴建福州船政局一事。”
李鸿章闻言一喜:“哦?你有什么良策?这事儿朝中大人可都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想着办法托他一拖。你要是有什么好主意,快快说来。”
李鸿章和左宗棠不对付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朝中大臣上下几乎都知道。一来,左宗棠脾气冲,李鸿章不喜欢这种不懂得礼仪谦虚的人。而来朝廷需要他们这些汉人大臣各自为敌,一面拉帮结派危机满人同治。三来左宗棠是曾国藩一路举荐才能够有今天的,但是却在太平军要被平定的时候和曾国藩争功。这几点都让李鸿章觉得左宗棠这人小肚鸡肠,忘恩负义,于是对左宗棠一直怀恨在心。
而盛宣怀这人他也不是第一天接触了。盛宣怀在他眼里,是一个办事不拘一格,想法与众不同的能人。此番他来拜见自己,定然是有了克制左宗棠的妙策。于是他满怀期待,看向了盛怀轩。
谁知道盛宣怀张口说倒:“李大人,卑职以为,大人应该上书请义,让朝廷准奏左大人之提议。”
李鸿章眉头一皱:“什么?这是为什么?”
盛宣怀说道:“大人,左大人之提议于国于民有利,朝廷理应该准奏,或迟或缓,朝廷都会同意的。大人要是能够举贤不避仇地上奏一本,大可以加重圣恩。”
李鸿章摇了摇头:“就因为这个?说倒也说得过去,可是要是朝廷果真准奏,左宗棠得到的好处恐怕比我这一点点的皇恩要多得多吧?”
盛宣怀说道:“大人,眼下国力衰弊,与洋人各国相比,机械制造远远不如。左大人并不是第一个提议学习洋人制造技术的,福州船政局也不是第一家洋务工厂。曾相所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才是先例。先例既然已开,后路自不可能断绝。左大人苦心经营,准备充足,福州船政局已成必行之势。如今之计,只有顺手推之,后以截之。”
李鸿章喃喃念叨“顺手推之,后以截之”八个字,念叨了几遍,由有些有些不太懂,于是问道:“推简单,一封奏折的事情,截怎么办?搞不好就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大人,轮船制造之后,无非就是军用和民用。臣看过左大人的奏折抄本,左宗棠大人的折子上所陈述的,全都是轮船军用之议论,重在制造军舰。依臣看来,如今长毛已定,大清与别国也都签订和议,十年之内不会有大的战事。军用之船并无什么大用。反倒是民用之船大有可为。”
“哦?此话怎讲?”
“现如今洋船遍布各地海口码头,大清商人十有五六都开始新用洋船而不再用传统的沙船。朝廷前不久刚刚下发政令,不允许民众私自购买洋人船只。但是各个商人却委托洋人,代购轮船。光上海一处今年就已经有两艘洋船购入大清商人手中。依我看来,禁止商人购买轮船的禁令迟早是要废除的,我们就应该在这里下功夫。大人上奏折的时候,只提议左大人制造军舰,却不同意他制造民用货轮。结合政令,这一议论大有可为。要是只造军舰,耗用也会少很多,朝廷也更容易同意。与此同时,我们暗中布置,想办法飞出禁令,自己再开设一船厂,专门制造民用轮船。”
李鸿展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有道理。可是我本身就是以三万淮军起家,手中的军力要是不敌左宗棠,总归是亏了。”
“大人,轮船军用既然被左宗棠占了先,我们何不在其他方面想办法?大人的淮军多是陆战部队,我们可以开设一个专门制造军火的工厂,制造洋枪子弹自用。而海军方面,我们可以先一步成立海军。左宗棠大人虽然早早制造了船只,若是没有驾驭军舰的部队,不等于是没有吗?”
李鸿章一想:“这就是你所谓的截?”
“正是。”
“好,截得好,这样一截,左宗棠等于是空为我做了嫁衣裳。有没有具体的打算?”
“下官来之前已经想好了三个计划,一是开设轮船招商局,专造民用之轮船。此一者留待朝廷禁令解除之后行之。二开设江南制造局,专造洋枪洋炮装备淮军。三立北洋水师,城里大清专门的海军,以驭左大人所造之轮船。”
李鸿章猛地站了起来:“古人有卧龙岗三分天下,今有你盛怀轩三策截功名。李某着实佩服。”李鸿章说着竟然给盛宣怀鞠了一躬。
盛宣怀受宠若惊,忙去扶住李鸿章,心里却想到:“宋长清果然料事如神,这样的人,决不能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