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神秘的掌柜
凌枫走了,志新的生活还是每日在客栈招呼来往的商客,时常也去城外拜祭媛媛。而此时李公子得知凌枫已走,便继续出来作恶,只是志新每日都被掌柜找各种理由留下干活,志新略有反感,其实掌柜早就猜到李公子会继续无非作歹,便牢牢拴住志新,免得他出去惹是生非。
这日客栈生意依旧红火,掌柜、志新以及各位伙计都在忙碌着,这时只听见后院一声喊:“掌柜的”
“干嘛”掌柜不耐烦地应道,停下手中的笔向后院走去,嘴里自言自语道:“这群小子连个这事都办不了。”
志新也听见了喊声,看见掌柜向正后院走去,便没有多在意,在低头招呼客人时忽然想起了凌枫临走时说的话,再抬头看看掌柜。果然,掌柜走路步履轻盈,十分矫健,并不像普通人那样,看来掌柜的确是练过功夫的人。“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呢”志新心想。但眼见为实,志新还是不相信,决定去试试。招呼好客人,志新便尾随掌柜来到后院。
“喂,你们几个臭小子连这事都办不好,一会别想要工钱,哼…”现在客栈正是忙的时候,因为这些小事被唤过来,掌柜自然是十分恼火。志新躲在柱子后面仔细看去,原来院里有一块大石头,掌柜觉得挡住了财路,便一心想着把它抬到别的地方。这不,找来了镇子上几个年轻有力的后生,谁知道那石头不仅沉的要命,而且还有半截埋在地里,这可累坏了几个小伙。
“赵掌柜,这实在太重了,您瞧,这儿还有一截在土里呢。”一后生诉苦道。“要不您找人把石头推出来,我们就有办法抬走了。”
“几个没用的家伙,白吃爹娘那么多年饭,起开,看我的。”掌柜推开挽起袖子搓搓手掌,便要动手。志新知道那石头自然十分重,只是没想到掌柜竟要亲自动手。只见掌柜两臂紧紧抱住石头,胳膊上青筋暴起,后脚蹬地,志新看得清楚,掌柜后脚踏过去分明是在地上踏了个坑,普通人怎么能做到,志新开始相信了。“嘿…”只听见掌柜一声呐喊,那石头竟然松动了,“咣”石头应声倒地。旁边几个后生看傻了眼,连志新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自从志新来客栈打杂,那石头就在院子里立着,不知在哪儿立了多少年,没想到掌柜这么轻松就给推到了。
“赵掌柜,没想到你这么神力啊,那里还用我们帮着抬呀。”后生佩服道。
“切,小样,我年轻的时候那力气大着呢,唉,老了,力不从心了。再说了好歹我也是个掌柜的,总不能搬个石头满院子跑吧。你们啊,赶紧地,该干嘛干嘛。”掌柜得意地说道。
“好嘞,这次把石头推出来了,这就好搬了,哥几个,来…”
“赶紧得”掌柜催促着。不一会儿,石头便被搬到原定的位置。几个后生累的气喘吁吁,掌柜:“看看你们这样,来,这是工钱…”说着从口袋掏出来几十个散钱分给了众人,后生们作揖感谢便离去了。这时院子里就只剩下掌柜和在柱子后面躲着的志新。掌柜从里屋拿出来个扫把清除地上的泥土,这时志新觉得正是试试掌柜的时候,便找了根木棍,溜了上去。掌柜正低头干活,忽觉得身后有人,这时只听见“啊”一声,是志新举着木棍跳起来朝掌柜头上打去。掌柜猛地一回头,一个侧身,志新便扑了个空。“是你小子,怎么,竟敢偷袭我。”掌柜没好气地责问道。
“掌柜,你,你果然会功夫。”志新一脸的惊愕。
“额…额…这个。”掌柜不知所措支支吾吾,便转移了话题:“嘿,我说你小子,你不干活,你还敢偷袭我,去去,滚到大堂里招待客人去。”
偷袭掌柜的,志新本来就有点心虚,这又被掌柜骂,便也不好多问,只好回到大堂招待客人去了。就这样,一天过完了,掌柜始终没有露过面,大概是怕被志新问起为什么会功夫吧。傍晚时分,客人大都散去,一天没见到掌柜,志新猜到可能是掌柜故意躲着他,就把今天收到的饭钱放到柜台上,关了客栈,回家去了。志新刚走出客栈,掌柜便从后门那里出来,张望了张望,确定志新走了,拿起了柜台上的钱放进口袋里,轻声叹了口气,便又回到了后院。
这晚志新回到家中,一直在想掌柜到底是什么人,想的出了神,竟然没听见董父的叫声。董父走了过来,看到儿子发呆,便问道:“这是怎么了,有心事?”
“爹,你知不知道,我们掌柜的他竟然有一身的好功夫。”
“这…这…”董父也像掌柜的一样支支吾吾。
“爹,您是不是知道什么,快告诉我,这么多年了,我竟不知道掌柜是这等高人。”
“什么高人,反贼一个。”董父讲道。原来,掌柜的叫赵振。赵振和董父从小就相识,身为男儿立志就要为国家,所以两人都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其中赵振天资远远胜于董父,武艺也比董父高出好多。那是清朝还没有灭亡的那年,两人一同赴京准备靠这身武艺为国效力,谁知清廷腐败,不重用贤才,两人报国无门。
“那时候,你爷爷算是乡里有点小钱的人,就在京城托关系使钱给我谋了个侍卫,这样我便留在了皇宫,为皇帝守着城门,而赵振家里穷,便无奈地回了乡。”董父继续讲道。
后来义和团拳匪闹腾了起来,老佛爷本想指着义和团赶走洋鬼子,却不料想引来了八国联军,皇帝老佛爷都逃走了,董父带着活着的侍卫在北京郊区与洋鬼子打起了游击。后来就签订了《辛丑条约》,皇帝老佛爷都回来了,听说是要剿灭义和团,没多久就抓了好多拳民。这日,董父正在值守,听人说抓了个义和团头领,名叫赵振,董父一惊,便去了天牢,幸好董父平时好交朋友,天牢里也有认识的人,而且都是在一起杀过洋人的过命兄弟,就这样进去了。
打开牢门一看,果然是他。赵振那次回乡后深感清廷无救,恰好此时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因无父无母,了无牵挂,便索性跟了义和团杀洋鬼子。一身好武艺,加上机智勇敢,很快就成了义和团一支队伍的头领。念到都是同乡,从小又在一起学武,董父有心想救他出来,可是这是死罪,搞不好自己也要受到牵连,这下可难坏了董父。天牢里的兄弟大都对洋鬼子恨之入骨,也好生钦佩义和团,所以平时捉来的拳民,他们大都不用刑,这次又是董父的兄弟,便提议用个十恶不赦的死囚犯替换掉赵振,董父得知后,甚是感激,没想到天牢里的弟兄是如此的讲义气,便商定找个看管松懈的晚上救他出来。就这样,董父救了赵振。这夜,董父亲自送他出城,装上点盘缠,让他回乡躲避。
“没过几年,清廷就亡了,我索性回了家,回来才知道,赵振开了个客栈,生意好是红火。当初送你去客栈,就是想让你只做个普普通通的人,不要学你爹学你赵叔。”董父喝了口茶水。
“怪不得每次犯错,掌柜总是找理由饶过我,还时不时救济咱家,可能是觉得欠爹爹一条命。”志新说道。
“救人一命,哪敢想着让人报答啊。”
“那这么说,爹也会功夫了?”
“早就忘完了,回了乡便再也没有练过,只想做个平常人啊。”董父感慨道。